170 likes | 275 Views
第 1 章 信息技术下的企业竞争. 【 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学习,你将能够: 认识到当前的企业经营环境以及信息的重要性 识别基本的竞争战略,解释信息技术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获得竞争优势. 1.1 引 言.
E N D
第1章 信息技术下的企业竞争 • 【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学习,你将能够: • 认识到当前的企业经营环境以及信息的重要性 • 识别基本的竞争战略,解释信息技术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获得竞争优势
1.1 引 言 • 今天,我们所处的是信息时代,尤其对商家来说,如果他不能有效地获取并处理信息,那么,他所不知道的信息可能就会成为竞争对手的优势来源。而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IS)的目标就是研究信息技术、信息以及人三种因素如何协同工作,帮助人们完成与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相关的一切任务。虽然成熟的信息技术是信息系统的基础,但并不能成为企业成功的充分条件。要想开发成功的信息系统,必须在其中纳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还要强调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素质。
1.2 信息的重要性 • 随着竞争激烈化程度的加剧,当今企业的管理正越来越从内部转向外部,从处理资本转向处理信息,即内部管理越来越依赖于对外部信息的感知、分析和处理。 • 从外部需求而言,市场竞争的复杂和残酷迫使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获得更加及时、准确,针对性更强的信息,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 目前企业所处的市场大多是竞争比较激烈的买方市场,企业需要及时捕获市场需求信息,并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内部响应或调整。这就要求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有畅通的信息沟通系统。
1.3 当前企业经营环境的特点 • 1.3.1 经济全球化 • 所谓的经济全球化(Global Economy)是指各国经济都在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世界经济趋向某种程度的一体化。目前,经济全球化已不仅仅是指贸易全球化,它还包括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以及消费倾向的全球化。未来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指能否成功实现跨国经营。 •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市场的作用范围扩大,各种贸易壁垒降低,以及资本和信息高度自由的流动;其次是以西方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为基地的跨国公司的加速扩张,构筑起一张张遍布全球的网络;第三则是根本性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因特网及其商业性的普及使得全球经济循环中的交易成本急剧下降。
1.3.2 知识经济 •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 • 知识经济产生的技术条件是电子和信息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是知识经济的关键因素。 • 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 • 在知识经济时代,即使是传统产品生产,生产过程中的知识运用也在不断加强,如现在汽车生产和设计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使用的信息技术。
1.3.3 企业的变革 •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新型组织趋向于扁平化,中下层管理人员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力,强调了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性。 • 目前,传统的组织结构正在向网络化、虚拟化的新型组织结构方向发展,而新型组织结构的有效运作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 【案例1-1】Chiat/Day广告公司
1.4 信息技术下的企业战略 • 企业之所以需要制定战略方向,原因如下。 • (1) 大多数情况下,如果缺乏整体的协调,就会出现组织中的单个部门(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能够根据自己的目标很好地运转但却不能为组织的整体目标服务的情况。 • (2) 组织可能会进行重要的资源配置,尤其是在发展新的工厂、购置房地产与机器设备的时候。 • (3) 组织需要对一些不同的利益相关人负责,其中包括股东、雇员、客户以及资金提供者如银行。 • 波特教授提出的三个框架如下: • 五力模型; • 三种通用战略; • 价值链模型。
1.4.1 五力模型 • 五力模型是用来分析一个行业的吸引力的模型,如图1-1所示。其包括五个方面,新竞争者的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以及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1.4.2 三种通用战略 • 三种通用战略分别为:低成本战略、差别战略和集中战略。 • 低成本战略强调的是能以较低的成本向市场提供同竞争者同样品质的产品或服务;差别战略强调的是提供竞争者所没有的产品和服务;而集中战略则强调集中力量来发挥自己的优势。 • 三种战略事实上可以融合为一种战略,即差别化战略,而这种差别则主要是成本差别或产品与服务的差别。
1.4.3 信息技术的介入 • 对于波特的五力模型,沃伦·麦克法兰德认为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五力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加强三种通用战略中的一个。 • 1) 买方议价能力 • 2)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 行业壁垒 • 4) 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1.4.4 价值链模型 • 价值链也是帮助企业建立战略目标的方法之一。价值链模型是把组织看成一个过程链(或一系列环节),每个链环节都为顾客增加价值,顾客支持你的组织是因为所增加的价值,这可能是你的组织为提供完善服务所需要做的事情。 • 企业中的价值活动有两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 价值链模型的意义在于识别组织的增值环节和减值环节。 • 价值链模型应用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JIT(just-in-time)制造。JIT是制造的一种方式,要求生产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输出直接进入下一个生产阶段,而不经过时间难以确定的中间存储阶段。
1.5 利用信息技术获得竞争优势 • 一旦企业的战略管理层能切实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那么他们必然会习惯性地将信息技术看做是战胜竞争对手的主要武器。与此同时,一些现代经营理念的形成也得益于这种娴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正应了我们过去常说的一句话: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1.5.1 业务流程重组 •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Michael Hammer和James Champy等针对传统的官僚组织结构的弊端而提出的。 • 1. 什么是流程 • 2. 福特公司的流程再造 • 3. BPR的4个核心特征 • BPR的4个核心特征分别是流程、根本性、彻底性和戏剧性。 • 4. BPR与IT的关系
1.5.2 虚拟战略 • 虚拟战略从广义上理解就是不到最后一刻不会把产品转换为实体形态的运作思想。 • 虚拟战略的实施就出现了虚拟企业,而虚拟企业的运作自然是不但要对企业内部运作进行虚拟,同时要将企业间的协作虚拟化。 • 【案例1-4】波音787虚拟制造 • 虚拟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 1) 战略联盟 • 2) 核心能力 • 3) 诚信 • 4) 不断的重组 • 【案例1-5】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 • 【案例1-6】戴尔的虚拟运营
1.6 小 结 • 对一个现代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来说,信息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资源。 • 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日渐加剧,这进一步凸现了信息的重要性。 • 任何企业都必须有战略规划,以确保协调单个运营单位的活动来支持组织的整体目标。 • 信息技术是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一个关键要素,它可以使业务流程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幅度提高其效率和效果。 • 虚拟组织的管理人员依赖信息技术来管理人员、知识、财务以及物质资源构成的网络,这些资源由构成虚拟组织的业务伙伴提供,从而使企业成为敏捷企业。
思 考 题 • 1. 查阅本章中的UPS、戴尔案例,或者选择你所熟悉的企业,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如何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 2. 结合信息技术与五力模型来为一家餐馆或一家旅馆的成功运作提供建议。 • 3. 你认为价值链模型的意义何在?举例说明。 • 4. 举例说明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重组之间的关系。 • 5. 查阅资料或访问网站,比较Google和百度两家搜索引擎,分析彼此的优势和劣势,并解释原因。 • 6. 有人这样说:“并不是技术创造了竞争优势,而是应用技术的管理流程创造了竞争优势”,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