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52 Views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讲者: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药品管理部 付秀娟. 前言. 2011 年 开始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产生了重大影响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 使用强度 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 60%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2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 40DDDs 以下 I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30% ; 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 30 分钟至 2 小时, I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
E N D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讲者: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药品管理部 付秀娟
前言 • 2011年开始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产生了重大影响 •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 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 •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 卫生部颁布了统一的限定日剂量(DDD)值; 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前言 • 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要求 •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 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务求实效 • 认真总结,巩固成果,持续改进 ——坚决避免出现“反弹”现象; • 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 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012年抗菌药物控制标准 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主要内容 • 抗菌药物的DDD与DDDs • 抗菌药物强度 • 如何降低抗菌药物强度
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 纳入统计的抗菌药:抗生素类和合成抗菌药物类,不含植物成分的 • 不纳入统计的抗菌药: • 非外用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抗结核药 • 外用药:皮肤科、五官科、妇产科、肠道准备等的外用药
限定日剂量DDD(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值: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 • WHO在1969年制定了解剖-治疗-化学的药物分类系统(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ATC),确定了将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的单位 • DDD定义为:用于主要适应症、成人每日常用剂量。 • DDD本身不是一种用药剂量,而是一种技术性测量单位,不能反映推荐日剂量或处方日剂量,也不能反映不同药物治疗上的等效剂量。
DDD值的来源 • 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 制定并定期公布:http://www.whocc.no •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药品字典及DDD值
常见抗菌药物的DDD值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抗菌药物分类及规定日剂量(DDD) • 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计算DDD时,只考虑主要药物的含量,而不包括酶抑制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未经过FDA批准,WHO无其DDD值 • O(oral):口服给药;P(parenteral):肠道外给药(注射给药) http://www.chinadtc.org.cn/ois/uploadfile/com_content/133041473904570500.pdf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DDD值制定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 新编药物学 • 中国国家处方集 • 药品说明书(4张)
DDD值的确定标准 • DDD是根据成人用药制定的值,儿童尚无相应系统; • 当推荐的剂量需根据体重计算时,体重设定为70kg; • 确立DDD通常根据药物的维持剂量; • DDD通常是治疗剂量,但如果主要适应证是为了预防,就选择预防剂量; • 用药途径不同剂量也不同时,应制定不同的DDD; • 对于剂量不能用活性物质的重量来表示的复方制剂,其DDD是以单位剂量数为基础来确定,如片数、胶囊数或栓剂枚数 12
用药途径不同,剂量不同, DDD不同 • 例如: • 阿奇霉素 口服 DDD 0.3g • 阿奇霉素 注射 DDD 0.5g • 环丙沙星 口服 DDD 1.0g • 环丙沙星 注射 DDD 0.5g • 庆大霉素 口服 DDD 0.3g • 庆大霉素 注射 DDD 0.24g
与酶抑制剂的组合制剂 • β-内酰胺类药物与酶抑制剂的组合制剂,在计算其DDD数时,只考虑主要药物的含量,不统计酶抑制剂的量 • 例如: • 哌拉西林 DDD 14.0g •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DDD 14.0g •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 DDD 14.0g
复方制剂 • 对于剂量不能用活性物质的重量来表示的复方制剂,其DDD是以单位剂量数为基础来确定,如片数、胶囊数或栓剂枚数
甲氧苄氨嘧啶(TMP) DDD 口服 0.4g • 头孢氨苄 DDD 口服 2.0g • 头孢氨苄甲氧苄啶 DDD 口服 0.9g (5:1) • 舒巴坦钠 DDD 注射 1.0g • 氨苄西林 DDD 注射 2.0g • 氨苄西林舒巴坦 DDD 注射 2.0g
DDDs • 表示每一药物的消耗量除以该药的DDD值 • 反映用药频度,可以累加 • DDDs大,对该(类)药的选择倾向性大 • DDDs小,对该(类)药的使用较少 DDD数 计算公式 DDDs = 总用药量/DDD
DDDs的优势 • 不会受到药品销售价格、包装剂量的影响,较以往单纯的药品金额和消耗量更合理 • 不受治疗分类、剂型和不同人群的限制 • 不会受到各种药物每日剂量不同的影响,解决了因为不同药物一次用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比较的问题 • 不同药物的DDDs可以累加 • 不同部门(科室或医院)的DDDs可以累加 • 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某类药物的使用频度,并进行比较 19
? 25 ? 24 20
主要内容 • 抗菌药物的DDD与DDDs • 抗菌药物强度 • 如何降低抗菌药物强度
累计DDDs(累计抗菌药物消耗量)=所有抗菌药物DDDs的和 = n1DDDs+n2DDDs+……+nnDDDs • 某抗菌药物的DDDs(n1DDDs)=该抗菌药物消耗量/DDD值 •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 同期出院患者数*平均住院日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 ×100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测算住院人群暴露于抗菌药物的广度、程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每100人天中累计消耗抗菌药物的DDDs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举例 • 全院6月份累计DDDs • 28846.3 DDDs • 全院6月份出院人数 • 6913 人 • 全院6月份平均住院日 • 10.36 天
主要内容 • 抗菌药物的DDD与DDDs • 抗菌药物强度 • 如何降低抗菌药物强度
降低DDDs的措施 减少联合用药 缩短疗程 减少无指征用药 =该抗菌药物每日DDD数×用药天数×用药人数 • 就某个抗菌药物而言,它的DDD值是固定不变的,但每日DDD数会因为日剂量不同而变化
联合用药对DDDs的影响 以治疗CAP为例:临床中的两种治疗方案 1、莫西沙星静脉单药治疗 2、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静脉治疗
正确认识联合用药 • 如果单药治疗有效,应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这既符合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也有利于减少DDD数。 • 在需要联合用药的情况下(如耐药菌株感染,或者考虑单药治疗不能覆盖可能的病原菌),应该首先考虑控制感染,而不是DDD数的限制。
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本质 即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从医院全局角度,如何控制DDD数? • 减少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人数) • 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 合理的抗感染疗程(减少天数) • 避免毒性、二重感染和病原体耐药性 • 值得强调的是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每百人天?DDDs只是一个群体样本的统计研究,对于患者个体,不建议仅仅根据DDD数选择抗菌药物,而应根据病情和指南来合理使用药物
分科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综合医院)”是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总目标,由于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的差异,各科用药强度按一个标准是不适宜的 • 以临床科室为单位分别累计DDDs • 各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由各科DDDs乘以100除以各科同期患者住院总天数得出 • 调查各科及全院抗菌药物的DDDs,再根据相关数据和要求制定各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目标
分科分级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 以临床科室为单位按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级分别累计DDDs • 各科各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由各科各级DDDs乘以100除以各科同期患者住院总天数得出 • 各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各科各级DDDs之和乘以100除以各科同期患者住院总天数得出
分级管理、限制使用 • 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整治活动方案(重点内容) •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 调查2011年度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 • 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 • 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分科分级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 相同方法计算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分级使用强度 • 调查各科及全院不同抗菌药物的DDDs,再根据相关数据和要求制定各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目标 • 将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三级的使用强度分成适宜的比例 • 从比例上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用药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