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3

第二编 认识过程与教学

第二编 认识过程与教学. 第七章 思维与想象 主讲:雷永生 (教育学院教育与心理教研室). 第七章 思维与想象. 本章主要问题: 一、思维概述 二、思维心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 三、想象 四、思维与教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人的思维和想象的一般心理活动特点 理解和掌握人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思维和想象的心理活动规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怀疑一切.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kimbal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编 认识过程与教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编 认识过程与教学 第七章 思维与想象 主讲:雷永生 (教育学院教育与心理教研室)

  2. 第七章 思维与想象 • 本章主要问题: 一、思维概述 二、思维心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 三、想象 四、思维与教学

  3. 教学目的与要求 • 理解人的思维和想象的一般心理活动特点 • 理解和掌握人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了解思维和想象的心理活动规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怀疑一切

  4.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 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构成了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 • 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的两个主要特征,是思维区别于感知觉的主要特点。 • 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推动和检验思维活动的唯一条件和标准。

  5. 二、思维的种类 • 心理学一般依据思维的发展水平和所依据的信息材料把人的思维划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 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在实际动作中对物体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反映事物本质规律的思维形式。(做中思、感中思) •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活动。 •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所进行的思维,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思维形式。 • 人的思维还可以划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发散思维和辐和思维、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等不同的类型。

  6. 补充:思维的种类之二 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可把思维区分为: 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 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 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解决 方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 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 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主要特点 是求异与创新。

  7. 思维的种类之三 根据思维凭借的概念不同,可分为: 经验思维:是指凭借日常概念进行的思 维活动。 理论思维:是指根据科学概念和论断 进行的思维活动。

  8. 思维的种类之四 根据思维是否有明确清晰的思维过程,可分为: 直觉思维:也叫直觉。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是指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 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的思维过程,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9. 思维的种类之五 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可分为: 常规性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 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习惯的 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提出前所未有思维成 果的思维形式。

  10.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思维结果的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 2、运思过程的非逻辑性。 3、思维形式的综合性。 4、强烈的目标指向性。

  11. 事例分析 • 创造性思维——

  12. 学习与思考 • 思维种类与个体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进程、阶段) • 不同思维类型的有机联系和统一 • 直觉思维 • 发散思维 • 创造性思维

  13. 三、 思维与语言 • 人的思维不仅与感性认识相联系,而且与语言(言语)密切联系。 •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物质外壳,人的思维正是借助于语言或第二信号系统对来自于现实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的。 • 但思维并不等同于语言,思维是现实的反映,它和现实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语言则只是事物的标志、符号,它和现实没有必然的联系。 • 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思维与语言之间的辩证关系。

  14. 1、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心理学界、语言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谁决定谁和谁先在个体身上产生的问题上。

  15. 国外的三种观点 • (1)主张思维和语言是同一种东西,认为思维是无声的语言。(华生) • (2)主张思维决定语言,如: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范畴决定语言范畴。(皮亚杰) • (3)主张语言决定思维。(前苏联)

  16. 总结: 思维主要以语言为刺激物,特别是当具体刺激物不在眼前时,思维就借助语言来实现,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不断充实和发展,语言中凝结着思维的结果。

  17. 2、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 第一、思维和语言的本质特征不同 • 思维是一种包含物质内容的精神心理现象; • 语言是由一定的物质形式与概括内容所构成 的信息符号系统。(本质区别)

  18. 第二、思维和语言的生理机制不同 • 思维器官主要是脑; • 语言器官主要是眼、耳、喉、舌、口腔。 • 第三、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 • 思维与客观事物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 语言与客观事物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19. 第四、构成要素不同 • 思维的构成要素是概念; • 语言的构成要素是词。 • 第五、思维规律是适用于全人类的 • 语言的语法规则具有很强的民族性。

  20. 学习与思考 • 语言和言语 • 思维与内部言语活动(181) • 哑人的思维 • 动物思维的心理学实验及其意义 • 关于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发展性观点(182) • 思维和语言的联系和区别

  21. 探索思考 • 动物思维:

  22. 四、思维与人的认识活动 • 思维作为人的认识活动的核心部分,是在人的感知觉和记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就与它们之间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关系,构成了人的完整的认识心理活动。 • 思维和人的认识心理活动的关系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为:感知觉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感知觉的升华;记忆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或信息来源,而思维则是对记忆信息的充分利用和深加工。

  23. 举例分析 • 思维与感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万有引力定律 苹果落地 与

  24. 五、思维的基本形式 • 思维形式是指人们思考活动的样式,任何内容的思维都要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三种形式来表现。 •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 • 概念是用词语来标志的,是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

  25. 判断:是人脑反映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思维形式。判断:是人脑反映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思维形式。 • 判断是在概念基础上形成的。 • 单个概念无法进行思维和表达思维,必须把多个概念联系起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就构成了判断。

  26. 推理:是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是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 由两个以上的判断组成,反映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 • 例:“一切金属受热都会膨胀” 可推出“铁是金属,铁受热也会膨胀”

  27. 补充: 概念及其形成 •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是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词是概念的标志,概念则以词的意义的形态出现。 • 概念有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包括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属于这一概念的一切事物。 • 概念不同于表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仍然和感性经验密切联系,而且其形成经历着不同的水平阶段。

  28. 概念形成理论 • 新行为主义者试图用刺激与反应形成的联结来解释概念的形成,把概念的形成和获得看作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赫尔) •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则认为概念形成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是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概括、推理,提出并验证假设的过程。 • 心理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概念(人工概念)形成中人们还会使用各种策略,以便更好地形成和掌握概念。

  29. 概念形成实验研究举例

  30. 教学条件下学生概念的掌握 • 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概念(日常生活概念)和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概念(科学概念)是概念掌握的两种主要形式(途径和方法)。其中,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必须做到—— • 区分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 • 用明晰确切的语言表达概念定义 • 使被掌握的概念进入概念系统 • 将学到的概念用于实际

  31. 变式:指在教学活动中,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和方式变换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揭示其本质特征的方法。变式:指在教学活动中,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和方式变换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揭示其本质特征的方法。 • 下定义:就是指用简明的语言表达概念内涵的本质特征。

  32. 学习与思考(一) • 概念与词 •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 上层概念、下层概念和基层概念(184) • 概念和表象 • 概念形成的心理学实验及其意义(186)

  33. 学习与思考(二) • 科学概念的形成和掌握(方式)——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 • 区分本质特性和非本质特性的教学方法——突出关键特征,引用反例,应用变式等。 • 概念定义的方法(190) • 概念系统 • 概念应用

  34. 第二节、思维的心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 • 心理学一般把人的思维心理活动过程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即人的思维的基本心理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从中概括出有关人的思维的心理活动规律。

  35. 一、思维的基本心理过程 •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的思维活动主要是借助于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系统化、抽象化与具体化等心智操作实现的。其中分析和综合是人的基本思维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其它思维心智操作活动的基础。

  36. (一)分析与综合 •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现象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方面或个别属性、特征的思维过程。 •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组成部分、方面或个别属性、特征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

  37. (二)比较与分类 •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现象加以比较,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 • 分类是依据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把它们归入适当的类别中去的思维过程。

  38. (三)抽象与概括 •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或现象中去的思维过程。

  39.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 具体化是在头脑中把抽象、概括出来的概念、原理、理论运用到某一具体对象上去的思维过程,也是利用一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 系统化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把事物组成一定系统的思维过程。

  40. 学习与思考 • 思维与感知觉——区别与联系 • 思维的主要特征——含义和意义 • 为什么感知觉不能实现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或反映? • 思维的心智操作(177) • 思维与实践

  41. 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 所谓解决问题是指人们在活动中面临新情境与新课题,又没有现成的有效对策时,所引起的一种积极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过程。 • 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既有常规性问题,也有创造性问题,研究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对于了解人的思维特点,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解决问题是一种企图达到目标的尝试过程。(信息加工)

  42. 唐.阎立本《步辇图》

  43. 1、第一道题是用丝线穿九曲明珠。其他国家使臣都穿不过去,禄东赞用丝线缚住蚂蚁的腰,放在珠的孔口,慢慢吹气,让它爬过去,线也就穿成了。 2、第二次比试是令各国的使者各领一百只羊,一百坛酒;要将羊杀了,剥皮、吃光肉,揉好皮、喝完酒。其他使节有的肉没吃完便醉倒了,有的皮没揉好便累倒。只有禄东赞令随从们慢慢地小碗喝酒,边吃边喝边揉皮子,最后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 3、第三次,唐皇又命令使臣认出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马驹各自的母子关系。禄东赞令小马驹单独关上一夜,只给草料不给水喝。第二天,放到母马那里去,小马驹都各自认自己的母亲吸奶去了。这样,吐蕃使臣又胜。 4、皇又命拿出一百根头、尾一般粗的木棒,令使臣认出头梢。禄东赞将木棒推进水里,头重尾轻,重的沉下,轻的浮在上面,认得一清二楚。 5、最后,唐太宗将文成公主杂在三百位打扮得一模一样的美女里面,令使臣们找认,认出者公主可随之而去。禄东赞先找服侍过文成公主的老大娘打听公主的模样和特征,得知公主眉心有一颗朱砂红痣。吐蕃大臣又照汉族老大娘的指点,终于认出公主。

  44. (一)解决问题思维阶段 • 就常规问题的解决而言,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都要经历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等四个不同的心理活动阶段。

  45. 1、发现问题 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的思维任务,即是发现和提出问题。 发现和提出问题取决于多种因素: 1)依赖于个体对活动的态度。 2)依赖于个体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3)依赖于个体的求知欲和兴趣爱好。 4)取决于个体的知识经验。

  46. 2、明确问题 1)明确问题就是分析问题,抓住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确定问题的范围,明确解决问题方向的过程。 2)明确问题首先取决于个体是否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材料,其次还依赖于个体的已有知识经验。

  47. 3、提出假设 1)所谓提出假设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假设的提出受制于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观的感性材料,尝试性的实际操作,语言的表述和重复,创造性构想等因素的影响。

  48. 4、检验假设 1、检验假设即把所提出的各种假设付诸 实施的过程,也是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 2、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切实可行,是否能 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通过实践和智力活 动进行检验。

  49. 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与问题解决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