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第二章清代的中西文化交流

第二章清代的中西文化交流. 第六節十九世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 19 世紀前西方人眼中的中國 1560 年代前後(中國明朝),絕大多數歐洲人無法辨識契丹或中國是否為同一個現實的國家 1570 年(中國明朝),歐洲出版了一部專述中國的完整著作 【 中國志 】 ,書中述及「中國確為一國家,如果有傳奇性,那是因為親臨它的人,發現它在許多方面都比歐洲可能想像的都要偉大」. 美.明恩漙 【 典型的中國人 】.

kim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清代的中西文化交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清代的中西文化交流

  2. 第六節十九世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 • 19世紀前西方人眼中的中國 • 1560年代前後(中國明朝),絕大多數歐洲人無法辨識契丹或中國是否為同一個現實的國家 • 1570年(中國明朝),歐洲出版了一部專述中國的完整著作【中國志】,書中述及「中國確為一國家,如果有傳奇性,那是因為親臨它的人,發現它在許多方面都比歐洲可能想像的都要偉大」

  3. 美.明恩漙【典型的中國人】 • 美.明恩漙(Arthur Henderson Smith,1845-1932)所著【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譯為【典型的中國人】,於1890年在上海「華北每日新聞」連載,轟動一時;1894年在紐約出版 • 此書開創研究中國國民性的先河,對後世學人影響甚多

  4. 關於中國人的特性 • 適用於中國人一個較流行的概括性看法,是說他們殘忍,而且對疼痛麻木不仁 • 西方的醫生們認為自己有資格對此進行評論,19世紀20年代一位英國人唐寧醫生,著有【番鬼在中國,1836-1837】,1838年出版,在廣州觀察了一些手術,對中國患者的忍耐力進行了認真的思考

  5. 關於中國人特性的內容(一) • 缺乏多樣性的中國 • 觀察這個民族的面部表情、性格及社會組織,只能感到各省居民之間存在的細微差別 • 他們的城市、房屋、廟宇和公堂,儘管有時隔千里之遠,但差異不大 • 中國服飾和全部生活方式的差異實在是微不足道

  6. 關於中國人特性的內容(二) • 最文明的異教民族 中國人總的來說是一個了無興趣、不自然和不文明的「豬眼」民族,對他們,你盡可以嘲笑;他們還是「打傘民族」、「長辮子的中國人」,極度驕傲的、無知的,而且幾乎是不長進的民族。

  7. 關於中國人特性的內容(三) • 旅行者對中國人的描寫 「帶著黃色徽章,像蝸牛一樣經過你身邊的官僚們;廣州附近身著本色土布緊身衣和雄孔雀尾翎的年輕人。許多罕見的、可怕的小吃,貓肉小腿、狗肉餅、燕窩粥,在骯髒的鄉間隨處都有供應,如此方便。」

  8. 關於中國人特性的內容(四) • 中國人的殘酷與仁慈 中國人從小就被教育對身體的痛楚漠然處之,或者對生活也是如此。…..當手術進行時,旁觀者以及患者的親屬卻仍在微笑,互相打趣。我還看到一個人剛從手術台下來…..微笑著對待下一個患者,似乎欣賞著他的痛苦,因為此時手術刀正切開那個患者的皮膚;鮮血從顫抖的肌肉上滴下來。

  9. 關於中國人特性的內容(五) • 關於中國和中國人的模糊、錯誤觀念 也許所有的人都確信,中國人口數以億計,她的領土在亞洲大陸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而且,毫無疑問會有這樣一種矇矓的印象,似乎可以證明,在文學、哲學、高度完善的社會制度上中國又處於先進狀態。但是進一步檢驗這類訊息將會發現,有關中國人的突出觀點是,他們是非同尋常但卻是愚蠢昏聵的人類,他們無休止地吸食鴉片,生出女嬰就把她們溺死、他們日常食物中有小狗、小貓、老鼠,以及諸如此類的東西。

  10. 關於中國人特性的內容(六) • 軟弱和怯懦的民族 逆來順受、溫和軟弱、乖巧柔順、勤勞艱苦、知足常樂、歡快活潑、服從長者、孝敬父母、尊重老人都存在於同一個人身上。與之相伴的是不誠實、說謊、奉承、欺詐、殘忍、嫉妒、忘恩負義、欲壑難填和缺乏信任等等品質,中國人是一個軟弱和怯懦的民族。

  11. 關於中國人特性的內容(七) • 令人震驚的可恥行徑和污染程度 在某種程度上人們甚至公開承認溺殺女嬰,這種行為隨處可見,並不受到起譴責或懲罰,與聖保羅批評古代異教世界普遍存在的邪惡勢力大不相同。鴉片的吸食到了驚人的程度,並摧毀了這個民族的自然資源和生產,謊言和不誠實的交易普遍盛行。不論老少,都陷於不知羞恥的淫惡之中,官員對囚犯的粗暴虐待,主人對奴隸的專橫-所有這些構成了人類墮落的全部濁流…。

  12. 關於中國人特性的內容(八) • 中國的仁愛 在農曆臘月初八這天,按照習俗,每個人都積攢了充沛的仁愛之情。…對所有來訪的貧民施行最慷慨的饋贈:即最廉價而且質量最差的稀粥,全部過程持續整整一個白天。這被稱作「行德」,被認為是積累功德的一種辦法。假如正巧這一年是個豐收年,…一天過去後,而且沒有一個人來討要為他們準備的一碗稀粥,那麼這些粥就要倒入破缸底,成為豬的晚餐,這時施捨的富人才會心滿意足地躺下休息….他至少為下一年盡了一份責任,完全可以無愧怍,堂而皇之地作一個仁德之人。

  13. 參考、延伸閱讀資料 • 美.明恩漙著、舒揚等譯,2004,【典型的中國人】,山西書海 • 英.約羅伯茨編著、蔣重躍等譯,1999,十九世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北京時事 • 英.麥高溫著、朱濤等譯,1998,中國人生活的明與暗,北京時事 • 吳孟雪,2000,明清時期-歐洲人眼中的中國,北京中華 • 美.M.G.馬森著、楊德山等譯,1999,西方的中華帝國觀,北京時事 • 美.哈德羅伊薩克斯著、于殿利等譯,1999,美國的中國形象,北京時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