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k likes | 1.9k Views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 ( 2010 第四季度)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刘元春. 汇 报 内 容. 第一部分: 目前关注的核心问题; 第二部分: 宏观 现状分析 ; 第三部分: 宏观 复苏与 反弹的实质和内涵 ;. 第四部分: “前高后低”的趋势性分析 ; 第五部分: 中期力量与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 第六部分: 政策 方向与 建议 。. 第一部分:当前关注的核心问题. 1 、中国经济是否依然处于持续复苏的路径之中? 1 )复苏 - 繁荣论; 2 )正常回落 - 持续复苏论; 3 )小幅回落引领加速下滑论;
E N D
汇 报 内 容 第一部分:目前关注的核心问题; 第二部分:宏观现状分析; 第三部分:宏观复苏与反弹的实质和内涵;
第四部分:“前高后低”的趋势性分析; • 第五部分:中期力量与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 第六部分:政策方向与建议。
1、中国经济是否依然处于持续复苏的路径之中?1、中国经济是否依然处于持续复苏的路径之中? • 1)复苏-繁荣论; • 2)正常回落-持续复苏论; • 3)小幅回落引领加速下滑论; • “持续高位”、“前高后稳”还是“前高后低”?
2、通货膨胀是否将是目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关注点?2、通货膨胀是否将是目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关注点? • 1)中国将在未来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冲击。价格问题应当是货币政策的第一目标。 • 2)通货膨胀依然处于可控区间。增长和结构问题依然是宏观经济的核心。 • 是否进入加息周期? • 如何看待负利率时代?
3、房地产市场何时发生变化?房地产政策是否会持续偏紧?房地产市场的中期变化将如何引领中国宏观经济的变化?3、房地产市场何时发生变化?房地产政策是否会持续偏紧?房地产市场的中期变化将如何引领中国宏观经济的变化? • 1)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政策调控已经到位 • 2)没有实质性变化,政策应当持续偏紧 • 3)出现明显反弹,房产新政必须持续加码 • 博弈各方的力量的变化如何?房地产商的资金链条;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与政治任务之间的权衡;中央政府在宏观经济稳定与民生目标之间的权衡;住房购买者对后市的判断
4)世界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探底”? • 1)二次探底论 • 2)准衰退与通缩论; • 3)持续复苏论 • 4)过渡阶段波动论
5、贸易战、货币战与中国贸易形势。 • 1)贸易战是否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2)货币战是否可以全面避免? • 3)人民币汇率的走向与中国货币的前途? • 4)贸易形势看好与看跌? • 5)汇率政策、贸易政策、金融政策关注的核心是出口、热钱、通货膨胀输入还是其他?
6、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应当全面放松? • 1)退出论; • 2)全面放松和二次刺激论; • 3)稳定性、连续性和相机决策性
一、GDP实际增速依然处于高位运行,1-9月实际增长10.6%,但增速逐季趋缓。其中第三3季度同比增速回落比预期幅度要小。一、GDP实际增速依然处于高位运行,1-9月实际增长10.6%,但增速逐季趋缓。其中第三3季度同比增速回落比预期幅度要小。
二、在重工业生产波动的作用下,工业增加值增速趋缓,1-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6.3%。二、在重工业生产波动的作用下,工业增加值增速趋缓,1-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6.3%。
三、PMI指数连续16各月高于临界值,7月为51.2%,8月为51.7%,9月53.8。1-9月主要工业产品累计增速达到较高水平,其中,发电量16.1%,钢材19.0%,水泥15.9%,汽车35.3%。三、PMI指数连续16各月高于临界值,7月为51.2%,8月为51.7%,9月53.8。1-9月主要工业产品累计增速达到较高水平,其中,发电量16.1%,钢材19.0%,水泥15.9%,汽车35.3%。
四、财政收入持续攀升,企业绩效得到大幅度改善,1-9月财政同比增长22.4%,1-8月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5.0%,1-7月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0.1%。。四、财政收入持续攀升,企业绩效得到大幅度改善,1-9月财政同比增长22.4%,1-8月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5.0%,1-7月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0.1%。。
五、劳动力市场大幅度逆转,局部出现的“民工荒”。五、劳动力市场大幅度逆转,局部出现的“民工荒”。
六、在消费政策持续刺激、通胀预期以及收入上台阶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消费增长持续高位运行,消费信心指数持续上扬。同比增长18.3%,与上半年增速持平。六、在消费政策持续刺激、通胀预期以及收入上台阶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消费增长持续高位运行,消费信心指数持续上扬。同比增长18.3%,与上半年增速持平。
七、在世界经济复苏的作用下,贸易复苏良好。,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21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出口11346亿美元,增长34.0%;进口10140亿美元,增长42.4%。进出口相抵,顺差1206亿美元,同比减少149亿美元七、在世界经济复苏的作用下,贸易复苏良好。,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21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出口11346亿美元,增长34.0%;进口10140亿美元,增长42.4%。进出口相抵,顺差1206亿美元,同比减少149亿美元
八、价格水平逐季攀升。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3.1%。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五涨三落:食品上涨6.1%,烟酒及用品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居住上涨4.1%;衣着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3%,交通和通信下降0.3%。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前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9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3%,环比上涨0.6%。前三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八、价格水平逐季攀升。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3.1%。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五涨三落:食品上涨6.1%,烟酒及用品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居住上涨4.1%;衣着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3%,交通和通信下降0.3%。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前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9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3%,环比上涨0.6%。前三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
十、货币供应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依然处于十分宽裕的状态。十、货币供应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依然处于十分宽裕的状态。
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69.6万亿元,同比增长19.0%;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4.4万亿元,增长20.9%;流通中货币(M0)余额4.2万亿元,增长13.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6.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3万亿元,同比少增2.4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0.3万亿元,同比少增1.4万亿元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69.6万亿元,同比增长19.0%;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4.4万亿元,增长20.9%;流通中货币(M0)余额4.2万亿元,增长13.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6.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3万亿元,同比少增2.4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0.3万亿元,同比少增1.4万亿元
十一、宏观景气指数处于高位,特别是一致指数达到历史高位。十一、宏观景气指数处于高位,特别是一致指数达到历史高位。
一、危机带来的潜在供给损失可能是导致产出缺口快速收窄、产出快速增长、价格快速回升的原因之一,目前繁荣、高涨的局面具有强烈的短期性和虚假性。一、危机带来的潜在供给损失可能是导致产出缺口快速收窄、产出快速增长、价格快速回升的原因之一,目前繁荣、高涨的局面具有强烈的短期性和虚假性。 • (产出缺口的形成来源于两个大方面的原因:潜在总供给的变化和总需求的变化)
二、剔除200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深度下滑带来的强劲的基数效应,许多宏观参数依然处于一个正常的增长区间,2009年2季度以来的反弹只是弥补了2008-2009年深度下滑的缺口,同比数据的高涨不可过度诠释。二、剔除200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深度下滑带来的强劲的基数效应,许多宏观参数依然处于一个正常的增长区间,2009年2季度以来的反弹只是弥补了2008-2009年深度下滑的缺口,同比数据的高涨不可过度诠释。
1、工业增加值增速高涨是基数效应的产物,目前工业生产在弥补缺口后,没有回到危机前的增长轨道之中。1、工业增加值增速高涨是基数效应的产物,目前工业生产在弥补缺口后,没有回到危机前的增长轨道之中。 • 工业增加值增速1-8月达到16.6%,达到近1年来同期高位。但是,与2008年同期相比,仅增长了25%,折合年率平均年增长率为12%,增速略低于危机前的平均水平(15%左右)
2、发电量增速高涨是2009年重工业深度下滑与2010年高能耗产业偏向型复苏的产物。2、发电量增速高涨是2009年重工业深度下滑与2010年高能耗产业偏向型复苏的产物。 • 虽然1-8月达到17.2%,出于近10年来的高位,但是较2008年同期仅增长16.5%,平均年增长率不到8%,低于中国正常年份的增速。
3、利润指标并没有完全恢复 • 一是基数效应;2009年同期企业利润下滑了22.9%,因此2010年较2008年同期仅增长39.8%,年均增速不到20%,低于2003-2007年的平均增速(37.5%) • 二是盘子效应;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导致利润来源基础扩大,而利润率却出现了明显下滑。1-5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同比增长了38.2%,剔除该因素,直接导致2010年的工业企业利润率较2008年同期下滑了24.5%, • 三是价格效应;2010年1-8月PPI大幅度上涨5.6%,而2009年同期却下降了5.9%,直接导致利润总额增长幅度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
4、财政所对应的宏观经济状况并没有数字反映得那么好。4、财政所对应的宏观经济状况并没有数字反映得那么好。 • 第一、剔除2009年同期下滑6.7%的因素,2009-2010年年均增速仅为11%。 • 第二、如果考虑目前非税收入增长、税收征管力度加强、各种税率调整等因素,与宏观经济增长直接对应的财政收入的增长不到20%; • 第三、与宏观经济相对应的主要税种的增长状况并不良好。例如较2008年同期相比,今年1-5月增值税仅增长7%,企业所得税增长12%,海关税收入仅增长8.7%。
5、贸易状况依然处于恢复性增长的路径之中。5、贸易状况依然处于恢复性增长的路径之中。 • 与2008年前7个月相比,今年前7个月进出口总值增加9%;出口增加5.9%,进口增加12.7%。其中今年7月份进出口总值较2008年同期增加5.7%;出口增加6.5%,进口增加4.8%。
5、价格因素的翘尾因素较为严重,在剔除粮食价格和燃油价格之后的核心CPI依然处于正常区域。5、价格因素的翘尾因素较为严重,在剔除粮食价格和燃油价格之后的核心CPI依然处于正常区域。
三、各类数据1-8月虽然处于历史同期的高位,但相当部分指标都呈现出高点回落的趋势,目前强劲反弹的局面不可持续。三、各类数据1-8月虽然处于历史同期的高位,但相当部分指标都呈现出高点回落的趋势,目前强劲反弹的局面不可持续。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逐月下滑的局面,剔除房地产开发投资迅猛增长的因素,非房地产类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速度很大,很可能超过了动态平衡的临界值。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逐月下滑的局面,剔除房地产开发投资迅猛增长的因素,非房地产类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速度很大,很可能超过了动态平衡的临界值。
2、名义消费增速虽然依然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但是剔除价格因素,实际消费增速也略显疲态。2、名义消费增速虽然依然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但是剔除价格因素,实际消费增速也略显疲态。
3、进出口增速都快速上涨,但贸易顺差持续处于恶化的状态。3、进出口增速都快速上涨,但贸易顺差持续处于恶化的状态。
4、工业增加值和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出现逐月下降的趋势。4、工业增加值和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出现逐月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