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婚俗文化面面观 门头沟区婚姻登记中心 宋兰英 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前 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今年初,北京市民政局也提出了关于加快建设大民政文化的意见,意见包括孝道文化、社区文化、慈善文化、双拥文化、社团文化、地名文化、婚俗文化、殡葬文化八个方面。那么怎样丰富大民政文化内容,首当其冲的就是婚俗文化,作为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工作人员,我们有义务传承婚俗文化,引导婚俗改革,倡导适度从简的婚礼消费观,抵制封建低俗文化和铺张浪费现象,转变“重婚礼、轻登记”的观念,弘扬“文明向上、适度从简、内涵丰富、理性高雅”的现代婚俗新风。
中国的传统婚俗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涉及中国人的婚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婚俗不仅是划分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也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婚俗是传承的、是变化的、发展的。任何时代的婚俗都吸收了当时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古人讲:温故而知新。我们了解传统和现代婚俗的目的,不仅是要增长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文明向上的婚俗新风。 只有继承,才能创新。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一些介绍。
一、 二、 三、 四、 五、 中国现代婚俗 中国古代婚俗 讲 座 提 纲 传统婚姻习俗与现代婚姻习俗的对照 倡导婚俗新风——推广结婚登记颁证服务 婚姻登记相关知识
昏 因 古时候,“婚姻”二字写作“昏因”。意思是男子在黄昏时迎接新娘,而女子因男子而来,所以叫做“昏因”。“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这是古人对昏因的解注。
人类最早的婚姻形式是怎么样的? 怎样看待人类最早的婚姻形式,现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说是乱混,有人说是群婚。 提出乱婚说法的人认为,人类是动物界的一员,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人类初期与类人猿一样,在性关系上没有任何禁忌。在一个原始人类的群体中,男人是全体女人的丈夫,女人是每一个男人的妻子。男女交配十分自由,因而也十分混乱,所以称作乱婚。乱婚是人类最早的婚姻形式。
主张群婚说法的人认为,人是动物,这一点不应该有什么异议,但人有别于其他动物,是一种有文化的动物。文化是人类高于动物界的标志。人类婚姻不仅是一种生物行为,而且是一种文化行为。乱婚是一种前人类的性活动,构不成婚姻。人类婚姻是在乱婚基础上有了明显进化的婚姻。人类最早的婚姻是群婚,群婚不同于乱婚,它禁止原始群体内的婚姻,实行群外婚姻。群婚与乱婚相比,禁忌兄弟姐妹之间的性关系,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近亲交配所带来的弊端,是人类婚姻的一大进步。这种有规范的婚姻是人类的最初婚姻形式。
中国古代的婚俗讲究“六礼” 六礼是指古人在整个婚礼过程中的六种礼仪,依次为: 1、纳采 2、问名 3、纳吉 4、纳征 5、请期 6、亲迎
什么是开脸? 开脸,是中国旧时女子嫁人的标志之一。意思是去除面部的汗毛,剪齐额发和鬓角的仪式。开脸又称绞面、绞脸。开脸可以在上轿前进行,也可以在嫁到男家后进行。开脸必须是父母子女双全的妇人,所用工具主要有镊子和丝线等。
古代习惯于多大年龄结婚? 古代成婚的年龄,各朝代并不相同,春秋时期,男子二十加冠,女子十六及笄。“笄”的意思是簪子,插头发用的,把头发卷起来用簪子插上,目的是把头发固定住。周朝时多大年龄成婚,前人有不同的记述。最通行的说法是,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另一种观点是,男子二十而娶,女子十五而嫁。汉代存在严重的早婚现象,远远低于男二十、女十五的婚龄规定。汉昭帝八岁即位,即位刚满一个月,辅政大臣就给他娶了六岁的皇后。东汉中后期,皇帝登基时大多是幼年或少年,因而被纳聘的皇后年龄也很小,极少有达到十五岁的。普通官吏和平民百姓的婚龄,大多也都偏小。
古代习惯于多大年龄结婚? 从婚龄上讲,古代最明显的倾向是早婚。古时礼法规定的婚龄,原本就略显早些。但实际婚嫁更早,女子十三、十五岁就结婚的人相当多,甚至童婚也不少见,男女七、八岁便结婚合房。官方对婚龄虽有规定,但从未处罚过违反规定的早婚,所以早婚在古代一直盛行不衰。
解放后,废除旧婚姻一切陋习,实行男女婚姻自由。1950年,国家颁布《婚姻法》,男女婚姻受到法律保护,父母、亲属不得干预儿女婚事。但是,旧的婚俗时有沿袭,或改头换面,比如昔日的媒人,现在改称介绍人,相亲改为男女见面,比旧俗前进了一步。
新的婚俗程序 介绍人穿针引线 2 男女见面相亲 1 商定吉日 举行定婚仪式 双方没有意见 3 4
订婚时,男方必备厚礼(俗称彩礼)给女方。礼物包括衣物、物品,一般是冬、春各置全套衣服。 条件比较好的,还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
用一段顺口溜来形容一下今昔变化 五十年代一张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红宝书,八十年代三转一响,九十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二十一世纪特色婚宴个性张扬。
传统婚姻习俗与现代婚姻习俗的对照 •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一旦订婚,不可悔改 • 双方自愿,婚姻自由 • 离合随意,非常灵活 • 传统婚姻习俗 • 现代婚姻习俗
奢华婚礼 现代人的婚恋观 南京婚礼动用转播车铺张奢华引热议
恒基太子爷李家诚与徐子淇的婚礼 当事人: 新郎:李家诚 恒基地产集团主席李兆基之子 新娘:徐子淇 香港女艺人 她或许是世上最幸福,也最招女人嫉妒的新娘
恒基太子爷李家诚与徐子淇的婚礼 7个亿是怎么花出去的?
李家诚和徐子淇童话式婚礼非常豪华,四叔为儿子的婚礼早有准备,豪掷3.74亿买下一部Gulfstream G550私人飞机,新浪和新娘坐着这架专机飞往澳洲举行婚礼,然后80天环游世界度蜜月。 新娘的行头:30卡钻石皇冠,100卡钻石项链,7卡钻石戒指。
若以最顶级DIF足色全美钻石计算,估计徐子淇头上戴的皇冠上的钻石共重三十卡,估价约200万元;钻石项链的吊坠重约五卡,估价约280万元,整条项链钻石合共重一百卡,估价约800万元,钻戒重六至七卡,估价约400万元,全身行头估价超过1400万元。
两人蜜月旅行首站是黄金海岸,然后游览著名景点“大堡礁”及主题公园“海洋世界”。两人婚前曾到访的意大利佛罗伦萨、米兰和法国巴黎也在蜜月行程之内,尾站是泰国布吉。
美国人的婚礼开销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011年美国人平均一场婚礼开销为2.7万美元。纽约是美国婚礼费用最高的城市,平均为65824美元。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9岁,平均花费1100美元购置婚纱,婚礼平均邀请140名来宾,找4至5名伴娘,平均在订婚14个月后举行婚礼,通常提前1年开始筹备婚礼。69%的新娘甚至开设个人婚礼网站。
美国人的婚礼开销 婚礼花费通常包括婚礼场所租金,购买婚戒、婚纱、婚礼用花、结婚蛋糕和聘请摄影师、乐队、婚礼策划人等。婚礼场所租金通常占到婚礼花费的50%。婚礼策划人平均收费1753美元,新郎新娘平均为每位来宾花费196美元。大约75%的新人结婚是自掏腰包。大多数新人会准备传统结婚蛋糕,但纸杯蛋糕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婚礼中,斟酒服务员和寿司师傅也越来越受欢迎。
如此的奢华婚礼期待婚礼观念的革命 都说结婚是人生大事,但现在这个“大”常常不是体现在新人对婚姻神圣性的认知上,而体现在婚礼的隆重和热闹上。加上一些人的攀比和虚荣心作祟,婚礼的铺张和奢侈之风愈刮愈盛,婚礼的烂漫和隆重也渐渐成了金钱堆砌的产物。“轻登记,重婚宴”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一种主流的婚恋观,很多人甚至觉得登记领证并不算结婚,只有摆酒宴客才算结婚。 只有经过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领取了结婚证,他们的夫妻关系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才预示着夫妻双方在享有法律规定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法定的义务。
如此的奢华婚礼期待婚礼观念的革命 婚姻登记是婚姻关系的实质,而无论多么隆重的婚宴,都只是婚姻的一种外在形式。民政部门推出的“婚礼式颁证”,主要目的正是为了纠正公众对婚姻登记与婚宴的一种错位认识,也借此增强新人在婚姻关系上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如此奢华的婚礼期待婚礼观念的改革 “颁证式婚礼”惠及到的不仅仅是双方当事人,也让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等等社会关系得到了解放。现在有人把婚礼请柬比喻成“红色炸弹”,数额不菲的礼金早已让人不堪重负。结婚以后发发喜糖,照样可以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以“颁证式婚礼”代替传统婚礼,完全可以称之为国人婚礼观念上的一次革命,利人利己。现在所需要做的,一是公众转变旧有婚恋观念,树立婚礼新思维,新风尚;二是需要做好“颁证式婚礼”宣传和引导工作的同时,完善各项细节性工作,把“颁证式婚礼”做得更加人性化、更容易被公众所接受。
倡导婚俗新风 ——推广结婚登记颁证服务
从2011年12月1日起,在京登记结婚的新人,可自愿接受由全市婚姻登记机关提供的免费现场颁证服务。在颁证员的主持下,新人将相互宣读神圣的“结婚誓词”,新版的“结婚誓词”还将北京精神写入其中。
颁证制度产生的背景 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全国妇联组织开展了“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 只有60%家庭夫妻感情很好。其余的40%,接近一半的家庭,夫妻感情至少在被调查时不能称为良好。我们可以推断,这40%的夫妻虽然不都走到离婚的边缘,但是如果继续这样的状态,至少已经面临问题。 结合婚姻登记数据,无论是北京市,还是放眼全国,离婚登记的数量都在稳步上升,与结婚登记的数量相比,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
颁证制度产生的背景 1990-2010年全国登记离婚与诉讼离婚量
颁证制度产生的背景 2004年-2010年北京市结婚登记量 • 结婚登记数量以14万对为中心,呈现出钟摆式变化。 数据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