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34 Views
园林树种选择与应用. 任课教师 : 何小弟. 目 录. 第一章 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应用史略 第二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生态功能选择与应用 第三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生态类型选择与应用 第四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栽培用途选择与应用 第五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景观效应选择与应用 第六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大树移植技术与应用. 第一章 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应用史略. 原始人洞穴时代 : 带回居穴的果实被食用后的丢弃种子萌发株,但其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生存而不是用于维护生态和观赏。.
E N D
园林树种选择与应用 任课教师: 何小弟
目 录 第一章 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应用史略 第二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生态功能选择与应用 第三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生态类型选择与应用 第四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栽培用途选择与应用 第五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景观效应选择与应用 第六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大树移植技术与应用
第一章 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应用史略 原始人洞穴时代:带回居穴的果实被食用后的丢弃种子萌发株,但其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生存而不是用于维护生态和观赏。 殷周时代:最早的人工栽培 ,主要目的为遮荫、纳凉 。《诗经》中记载了3000多种植物。 春秋战国:出现了街道绿化的雏型。 秦代:已有主持山林之政令者,称“四府”,兼司栽植宫中与街道园林绿化树木。建有著名的“阿房宫”。
西汉:园林绿化树种的栽培发展,在扩建秦代“上林苑”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大规模植物引种的先河。因当时对植物生态属性知之甚少,故损失也很惨重。 唐代:树木移植栽培技术已相当成熟。建有著名的华清宫。 明代,开创了苑的极盛时期,在京城有西苑、南苑、北苑,私花园有清华园和勺园;江南名园有苏州的留园、拙政园,上海的豫园,南京的瞻园等。此期在园林绿化树木栽植的种类、配置方式和栽培原理总结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建树。
清代: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中,“梨花伴月”景点有梨树万株;圆明园中有职称的大小花官,从“首领”太监、花匠头目到园户几达200余人,其他花工更不计其数。其规模之大,管理之精细,可见一斑。清代: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中,“梨花伴月”景点有梨树万株;圆明园中有职称的大小花官,从“首领”太监、花匠头目到园户几达200余人,其他花工更不计其数。其规模之大,管理之精细,可见一斑。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法令清明节同时为植树节。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对植树造林的重视和支持,改植树节为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忌日)。民国期间,因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园林绿化树种栽培应用发展甚微,且饱受战争之累,毁坏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 : 1956年毛泽东提出绿化祖国的号召, 1958年又作出要实现“大地园林化”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绿化荒山、美化祖国的热潮, 十年文革,园林绿化树种理所当然被划入封、资、修的行列,香花成了毒草,美善成了丑恶,使得素有“园林之母”盛誉的泱泱大国,离国际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相去愈远, 1979年全国人大五届六次会议决议3月12日为植树节。 1981年,邓小平亲自倡导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并于1982年题词“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同年设立中央绿化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 1992年建设部制定的《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中,“规划200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将城市一切可以绿化的地方都绿化起来,形成完整有序的绿地系统,搞好城市依托的大自然环境绿化。
近20年来,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愈来愈丰富,栽培技术愈来愈先进,应用效果也愈来愈显著。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中国森林面积为1.34亿公顷,居世界第五位,占世界总面积的3.9%。森林覆盖率为13.92%,人均森林面积在调查的179个国家中列119位,人均森林蓄积8.62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8。近20年来,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愈来愈丰富,栽培技术愈来愈先进,应用效果也愈来愈显著。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中国森林面积为1.34亿公顷,居世界第五位,占世界总面积的3.9%。森林覆盖率为13.92%,人均森林面积在调查的179个国家中列119位,人均森林蓄积8.62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8。 为提高绿化覆盖率采取积极措施: 江苏省”绿色工程”:50年的规划 扬州市园林绿化: 森林公园, 万花园 苏州市园林绿化:资金投入情况,重视程度 由此引发的问题: 大树进城总受伤,城市绿化只选贵的不选对的? 城市绿化要好看还是实用? 城市森林建设的五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