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园林树种选择与应用

园林树种选择与应用. 任课教师 : 何小弟. 目 录. 第一章 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应用史略 第二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生态功能选择与应用 第三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生态类型选择与应用 第四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栽培用途选择与应用 第五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景观效应选择与应用 第六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大树移植技术与应用. 第一章 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应用史略. 原始人洞穴时代 : 带回居穴的果实被食用后的丢弃种子萌发株,但其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生存而不是用于维护生态和观赏。.

kiev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园林树种选择与应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园林树种选择与应用 任课教师: 何小弟

  2. 目 录 第一章 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应用史略 第二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生态功能选择与应用 第三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生态类型选择与应用 第四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栽培用途选择与应用 第五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景观效应选择与应用 第六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大树移植技术与应用

  3. 第一章 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应用史略 原始人洞穴时代:带回居穴的果实被食用后的丢弃种子萌发株,但其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生存而不是用于维护生态和观赏。 殷周时代:最早的人工栽培 ,主要目的为遮荫、纳凉 。《诗经》中记载了3000多种植物。 春秋战国:出现了街道绿化的雏型。 秦代:已有主持山林之政令者,称“四府”,兼司栽植宫中与街道园林绿化树木。建有著名的“阿房宫”。

  4. 西汉:园林绿化树种的栽培发展,在扩建秦代“上林苑”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大规模植物引种的先河。因当时对植物生态属性知之甚少,故损失也很惨重。 唐代:树木移植栽培技术已相当成熟。建有著名的华清宫。 明代,开创了苑的极盛时期,在京城有西苑、南苑、北苑,私花园有清华园和勺园;江南名园有苏州的留园、拙政园,上海的豫园,南京的瞻园等。此期在园林绿化树木栽植的种类、配置方式和栽培原理总结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建树。

  5. 清代: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中,“梨花伴月”景点有梨树万株;圆明园中有职称的大小花官,从“首领”太监、花匠头目到园户几达200余人,其他花工更不计其数。其规模之大,管理之精细,可见一斑。清代: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中,“梨花伴月”景点有梨树万株;圆明园中有职称的大小花官,从“首领”太监、花匠头目到园户几达200余人,其他花工更不计其数。其规模之大,管理之精细,可见一斑。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法令清明节同时为植树节。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对植树造林的重视和支持,改植树节为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忌日)。民国期间,因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园林绿化树种栽培应用发展甚微,且饱受战争之累,毁坏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 : 1956年毛泽东提出绿化祖国的号召, 1958年又作出要实现“大地园林化”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绿化荒山、美化祖国的热潮, 十年文革,园林绿化树种理所当然被划入封、资、修的行列,香花成了毒草,美善成了丑恶,使得素有“园林之母”盛誉的泱泱大国,离国际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相去愈远, 1979年全国人大五届六次会议决议3月12日为植树节。 1981年,邓小平亲自倡导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并于1982年题词“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同年设立中央绿化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 1992年建设部制定的《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中,“规划200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将城市一切可以绿化的地方都绿化起来,形成完整有序的绿地系统,搞好城市依托的大自然环境绿化。

  6. 近20年来,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愈来愈丰富,栽培技术愈来愈先进,应用效果也愈来愈显著。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中国森林面积为1.34亿公顷,居世界第五位,占世界总面积的3.9%。森林覆盖率为13.92%,人均森林面积在调查的179个国家中列119位,人均森林蓄积8.62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8。近20年来,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愈来愈丰富,栽培技术愈来愈先进,应用效果也愈来愈显著。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中国森林面积为1.34亿公顷,居世界第五位,占世界总面积的3.9%。森林覆盖率为13.92%,人均森林面积在调查的179个国家中列119位,人均森林蓄积8.62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8。 为提高绿化覆盖率采取积极措施: 江苏省”绿色工程”:50年的规划 扬州市园林绿化: 森林公园, 万花园 苏州市园林绿化:资金投入情况,重视程度 由此引发的问题: 大树进城总受伤,城市绿化只选贵的不选对的? 城市绿化要好看还是实用? 城市森林建设的五大误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