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第四讲学生评价理论

第四讲学生评价理论. 一、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 二、学生评价概述 三、学生评价的内容 四、学生评价的原则和步骤. 一、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 (一)价值、人的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观 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满足程度,价值作为一定对象与人的需要的满足关系,她既要以对象性质、属性、功能为基础,又以人的需要为依据。价值的根本尺度便是主体(人)的内在尺度,而对象同主体的一致程度则成为价值的基本标志。 (二)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 重新定位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 (三)学生评价观 1 、多元智力理论及影响 2 、多元化人才观

kiet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讲学生评价理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讲学生评价理论 一、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 二、学生评价概述 三、学生评价的内容 四、学生评价的原则和步骤

  2. 一、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 (一)价值、人的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观 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满足程度,价值作为一定对象与人的需要的满足关系,她既要以对象性质、属性、功能为基础,又以人的需要为依据。价值的根本尺度便是主体(人)的内在尺度,而对象同主体的一致程度则成为价值的基本标志。 (二)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 重新定位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 (三)学生评价观 1、多元智力理论及影响 2、多元化人才观 3、全面发展教育质量观

  3. 1、多元智力理论及影响 (1)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中提出的,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 (2)影响:首先,影响教师和家长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形象教师重新构建“智力观”;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4. 二、学生评价概述 (一)学生评价涵义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学习的发展变化的评价。 学生评价是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生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发展和变化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教育与教学改革,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生评价的作用与类型 1、学生评价有助于把握学习起点,选择教学策略 2、学生评价有助于改进教学活动、改善学生的行为表现 3、学生评价有助于了解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有针性地解决问题 4、学生评价有助于使教师和学校全面了解学生发展情况 依据学生评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 1、定位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 3、诊断性评价 4、总结性评价

  5. (三)传统学生评价的功能及缺陷 传统学生评价制度过分强调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和选拔性功能。 缺陷主要表现: 1、把考试预测验 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形式,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2、形成了对分数的过分追求。 • 3、学生评价过程中的随意性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 • 4、学生评价难以产生有效的教育效应。

  6. (一)学生评价的特征 • 1、学生评价的功能重点逐步丛总结性功能向形成性功能转移。 • 2、学生评价的内容从对学生的认知评价扩展为对学生全面综合评价。 • 3、学生评价过程中由被动等待评价向主动参与评价发展。 • 4、学生评价从关注结果向重视过程发展。 • 5、学生评价方法上,从仅强调测验分数向评价方法的立体、综合、多层次、全方位发展。

  7. (四)学生评价的发展趋势 1、重视联系实际、重视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考核 2、重视一般能力与思维能力的考核,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考核 (1)、加强对有效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核 (2)、加强对智慧技能和认知技能的考核 (3)、提高对思维品质的考核 3、重视操作能力的考核 4、学业评价技术的现代化 5、学生思想品德与心理素质评价将更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渗透到其他学科的评价中

  8. 三、学生评价的内容 (一)教育目标、教学目标和学生评价目标 (二)教育目标的分类理论 (三)学生评价内容

  9. (一)教育目标概述 1、教育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标就是人们在教育活动之前,预先设想和确定的关于教育活动最终期望达成的结果。是实质性目标,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是关于教育的一般意向、要求的表述。通常用于指导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政策与宏观政策的规定。 目标与目的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通常是按表述的抽象性水平加以区分。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学习结果和学生表现。 2、教育目标的性质 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阶段性与终结性的统一。

  10. 三种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比较[1] (二)教育目标分类学 人 物 布卢姆 加 涅 桥本重治 认 知 领 域 ①知识 ②理解 ③应用 ④分析 ⑤综合 ⑥评价 ①言语信息 ②心智技能 ③认知策略 ①知识 ②理解 ③思考 ④创造 ⑤评价 情 感 领 域 ①接受 ②反应 ③价值 ④组织 ⑤内化 ①态度 ①关心兴趣 ②态度 ③习惯 ④鉴赏 动 作 技 能 领 域 ①模仿 ②操作 ③精确 ④连接 ⑤自动化 ①运动技能 ①技能 ②作品表现 [1]柯孔标:《教学评价》,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11. (三)学生评价的基本内容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提出《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思想政治水平(思想政治观念;思想道德行为); 2、知识能力水平(知识技能;基本能力); 3、体质质健康水平(体质;体育知识、技能与习惯;卫生保健知识、习惯) 4、审美知识水平(美育知识、技能;审美能力); 5、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态度;劳动技能与习惯); 6、个性发展水平(兴趣、才能;意志性格)。 上海教委提出 : 1、思想品德素质(国家意识;集体观念;文明习惯;遵纪守法) 2、文化科学素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兴趣爱好) 3、身体心理素质(体质体能;卫生习惯;心理品质) 4、劳动技术素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技能;职业基础)

  12.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评价内容 新课改提出了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般性发展目标: 1、道德品质 2、学习能力 3、交流与合作 4、个性与情感 我们的观点:《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 1、精神素质发展水平 2、知识素质发展水平 3、身体素质发展水平 4、个性素质发展水平 5、能力素质发展水平

  13. 格朗兰德五条原则: 1、在评价前首要的是要明确评什么。 2、评价工具的选择,要与被评属性或被评的成就相一致。 3、全面的评价需要各种评价工具。 4、要清醒地认识运用的评价工具局限性。 5、评价是达成目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的本身。 台湾学者何英奇13条原则 1、符合原则2、综合原则。3、回馈原则。4、历程与结果兼顾原则。5、个别原则。6、连续原则。7、民主原则。8、合作原则。9、科学原则。10、公开原则。11、保密原则。12、描述原则。13、研究发展原则。 四、学生评价的原则

  14. (一)学生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全面性原则 3、明确性原则 4、过程性原则

  15. (二)学生评价的基本步骤 它是根据一种评价观提出的操作程序。学生评价是一件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分六个步骤: 1、评价方案的设计 (1)确定教育方案的目标,并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非预期的副效应。 (2)将教学目标转化具体的目标,并预测各种副效应可能的行为表现。 (3)设计获得学生反映的途径。 2、评价的实施。 3、结果分析。

  16. 第五讲 学生评价方法 一、学生评价方法论(一)学生评价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二)学生评价方法论 二、学生认知因素评价(一)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二)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评价 三、学生非认知因素评价 (一)形成性评价1、目标分析法2、即使评语法 (二)诊断性评价1、教师观察2、交流面谈3、教育会诊 4、“临床指导”(戈德哈默)5、心理测量 (三)总结性评价 个性心理评价方面 1、态度测评法2、自陈量表法3、投射测验法4、人物推定法 道德品质评价方面 1、操行评语法2、等级测评法3、操行加减分法4、综合评判法 5、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 四、构建学生评价的综合模式

  17. 二、学生认知因素评价 (一)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1、评价步骤:(1)准备阶段:确定目的,确定目标,方法选择 (2)实施阶段:笔试,学生作品,观察与交流,课堂评价 (3)对结果的分析阶段:整理,分析,反馈 2、几个问题:作好试题编制,正确认识与处理分数。

  18. (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评价 1、含义: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社会与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有质疑精神;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具有想象力和灵活性,能够多视角进行深入探究,提出不落俗套的独特方案。 2、基本方法:研究性学习与表现性评价。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实际生活中选择与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表现性评价是通过观察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情景中完成各种任务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其基本特点:(1)评价问题情景具有开放性、真实性、综合性;(2)评价方案具有灵活性;(3)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4)评价结论以质的描述为主,辅以必要的等级;(5)评价具有持续性,并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19. 3、评价研究性学习的指标举例 10课题研究的质量 9课题研究组织能力 8使用科研方法能力 7信息的应用能力 6收集加工信息能力 5课题设计的能力 4提出提炼课题能力 3团体协作能力 2克服困难勇气毅力 1创新精神研究意识

  20. 4、研究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1、重视过程评价 2、重视实际应用 3、注重体验和感受 4、培养能力

  21. 三、学生非认知因素评价 (一)形成性评价 1、目标分析法2、即使评语法 (二)诊断性评价 1、教师观察2、交流面谈3、教育会诊 4、“临床指导”(戈德哈默)5、心理测量 (三)总结性评价 • 个性心理评价方面 1、态度测评法2、自陈量表法 3、投射测验法4、人物推定法 • 道德品质评价方面 1、操行评语法2、等级测评法 3、操行加减分法 4、综合评判法 5、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