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530 Views
第 2 章. 資料通訊. 傳輸媒介與訊號. 傳輸媒介與訊號. 資料的數位與類比. 數位與類比的差異. 數位與類比. 資料的數位化 訊號的數位與類比 數位化時代的來臨. 基頻傳輸與寬頻傳輸. 訊號的傳輸方式分為兩大類: 基頻 (Baseband) 傳輸: 『 直接控制訊號狀態 』 的傳輸技術。 寬頻 (Broadband) 傳輸: 『 控制載波 (Carrier) 訊號狀態 』 的傳輸技術。. 基頻訊號的發送與接收. 載波訊號的調變與解調. 載波訊號的調變與解調. 將資料放上載波的動作稱為 『 調變 (Modulation) 』 。
E N D
第 2 章 資料通訊
數位與類比 • 資料的數位化 • 訊號的數位與類比 • 數位化時代的來臨
基頻傳輸與寬頻傳輸 • 訊號的傳輸方式分為兩大類: • 基頻 (Baseband) 傳輸:『直接控制訊號狀態』的傳輸技術。 • 寬頻 (Broadband) 傳輸:『控制載波 (Carrier) 訊號狀態』的傳輸技術。
載波訊號的調變與解調 • 將資料放上載波的動作稱為『調變 (Modulation) 』。 • 執行調變動作的裝置或程式稱為『調變器 (Modulator) 』。 • 而將資料與載波分離的動作稱為『解調 (Demodulation) 』。 • 執行解調變動作的裝置或程式稱為『解調器 (Demodulator) 』。
Nonreturn-To-Zero (NRZ, 不回歸零) • 1 = 高電位 • 0 = 低電位 • 這是最原始的基頻傳輸方式, 100VG-AnyLAN 網路便採用這種傳輸方式。
Return-To-Zero (RZ, 回歸零) • 1 = 在位元的前半段保持高電位, 後半段則恢復到低電位狀態 • 0 = 低電位 • 10Mbps ARCNET 網路採用這種傳輸方式。
Nonreturn-To-Zero-Inverted (NRZI,不回歸零反轉) • 1 = 變換電位狀態 • 0 = 不變換電位狀態
Nonreturn-To-Zero-Inverted (NRZI,不回歸零反轉) • 10BASE-F 網路採用這種傳輸方式。
Manchester (曼徹斯特) • 『曼徹斯特』會固定在每個位元中變換電位狀態: 1 = 由低電位轉變到高電位 0 = 由高電位轉變到低電位
Manchester (曼徹斯特) • 10BASE-T 網路採用這種傳輸方式。
Differential Manchester (差動式曼徹斯特) • 『差動式曼徹斯特』電位狀態的變化方式: 1 = 顛倒上一個位元的電位狀態變化方式 0 = 沿用上一個位元的電位狀態變化方式
Differential Manchester (差動式曼徹斯特) • Token Ring 網路採用這種傳輸方式。
三階基頻訊號的編碼方式 • 就三階的電流脈衝而言, 訊號通常區分成三種電位狀態,分別為:『正電位』、『零電位』、『負電位』。三階的基頻傳輸方式有: • Bipolar Alternate Mark Inversion (Bipolar-AMI, 雙極交替記號反轉):早期 T-Carrier 網路採用這種傳輸方式。 • Bipolar-8-Zero Substitution (B8ZS, 雙極訊號八零替換):新式 T-Carrier 網路採用這種傳輸方式。 • High density bipolar 3 (HDB3, 高密度雙極訊號 3):E-Carrier 網路採用這種傳輸方式。 • Multilevel Transmission 3 (MLT-3, 多階傳輸 3):100BASE-TX 網路採用這種傳輸方式。
多階基頻訊號的編碼方式 • 後來可以區分出五種邏輯狀態的『脈衝振幅調變 5』 (PAM5) 基頻傳輸也問世了, 100BASE-T2 與 1000BASE-T 皆採用這種五階基頻傳輸方式。
MLT-3 編碼方式 • MLT-3 的運作方式很簡單: 0 = 不變化電位狀態 1 = 依照正弦波電位順序 (0、+、0、-) 變換電位狀態, 如圖 2-18 所示。
MLT-3 示意圖 • 所以資料串列『111000000001』將轉變成下列四種訊號狀態變化方式:
寬頻調變技術 • 『調變』常藉由改變載波的『振幅、頻率、相位』三種物理特性來完成。
正交振幅調變技術 • QAM 是一種結合 ASK 與 PSK 的綜合型調變技術, 同時控制載波的『振幅強度』與『相位偏移量』, 讓同一個載波訊號得以呈現出更多的邏輯狀態。
單工 (Simplex) • 發送端與接收端角色分得很清楚。發送端只能發送訊息出去, 不能接收訊息;接收端只能接收訊息, 不能發送訊息出去。
半雙工 (Half Duplex) • 雖然通訊端可以接收與發送資料, 但是一次只能做一種動作, 不能同時收發。
全雙工 (Full Duplex) • 通訊端可以同時執行資料的接收與發送動作。
頻寬的由來 • 頻寬 (Bandwidth) 一詞問世的年代, 可追溯到類比通訊時代。當時指的是以類比訊號傳遞類比資料時訊號波段的頻帶寬度 (Signal Bandwidth), 也就是訊號頻寬。
訊號頻寬──訊號頻率的變動範圍 • 訊號頻寬指的是訊號頻率的變動範圍, 通常由最高頻率減去最低頻率而得, 單位為『赫茲』 (Hertz, Hz)。
線路頻寬──線路傳輸速率 • 隨著數位傳輸技術的問世, 頻寬又指通訊媒介的『線路傳輸速率』 (Wire Speed), 也就是傳輸媒介 (Media) 每秒所能夠傳輸的資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