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625 Views
從醫政觀點看民俗療法的未來管理. 行政院衛生署醫事處 科長 周道君 95.12.17. 民俗療法盛行之原因. 主流醫學對於慢性病、癌症迄無解藥 對主流醫療體系信任度的下降 主流醫療惡劣的醫病關係 治療、藥物之副作用 使用侵入性檢查或開刀的方式 與傳統文化及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預防重於治療 - 養生之道. 民俗療法供需現況. 從業人員良莠不齊,療效常被誇大、渲染,時有相關醫療過失案例出現。 民眾對另類療法之需求越來越普遍,因執業資格無特別限制,坊間相關機構態樣繁多。 不易經由科學實驗方式證明其醫療效果。 . 另類療法各國現況.
E N D
從醫政觀點看民俗療法的未來管理 行政院衛生署醫事處 科長 周道君 95.12.17
民俗療法盛行之原因 • 主流醫學對於慢性病、癌症迄無解藥 • 對主流醫療體系信任度的下降 • 主流醫療惡劣的醫病關係 • 治療、藥物之副作用 • 使用侵入性檢查或開刀的方式 • 與傳統文化及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 預防重於治療-養生之道
民俗療法供需現況 • 從業人員良莠不齊,療效常被誇大、渲染,時有相關醫療過失案例出現。 • 民眾對另類療法之需求越來越普遍,因執業資格無特別限制,坊間相關機構態樣繁多。 • 不易經由科學實驗方式證明其醫療效果。
另類療法各國現況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發布傳統醫學全球策略的報告指出,曾接受過另類醫學治療之地區及人口分析如下: • 非 洲 80% • 加拿大 70% • 法 國 49% • 澳 洲 48% • 美 國 42%
另類療法在美國─制度化(一) • 1992年,國會通過立法,由NIH創立「另類醫療研究室」(Offic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OAM) • 負責提供CAM資訊、整合相關研究,並提供學術空間 • 1998年, OAM提昇為「國立輔助及替代醫療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NCCAM) • 2000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和國會應公眾強烈要求,由總統發布命令,成立「白宮輔助與替代醫學醫政委員會」
2003年8月時代雜誌 介紹冥想的 科學性研究
另類療法在美國─制度化(二) • 教育:依據Wetzel MS在JAMA(1998)發表的文章中指出,美國約有64%的醫學院,將輔助及替代醫療納入養成教育中。 • 考試/證照/繼續教育:依各州法律規範而不同 • Chiropractic:有獨立之學系及有系統的課程, 需證照, 每年固定時數之繼續教育 • Acupuncture 及 Massage :須接受相當時數的特定訓練課程, 符合國家或各州舉辦之考試, 需證照
另類療法在英國─制度化過程 • 2001年, 由Department of Health(DH)成立 • Acupuncture Regulatory Working Group (ARWG) • Herbal Medicine Regulatory Working Group (HMRWG) • 2003年9月, ARWG與HMRWG分別提出報告, 有關行政管理上的建議和提案,以協助DH成立國家級的委員會, 訂定針灸及中草藥的標準化作業與管理制度
另類療法在台灣 • 學者丁志音,從使用者的角度將另類療法分為四大類 • 物質的攝入或吸收,如中藥、草藥、生機飲食、健康食品、芳香療法等 • 以外來力量操弄身體部位的物理療法,如針灸、按摩、推拿、整脊、刮痧、水療、拔罐 • 體能動作及身、心、靈的修持與調和,如氣功、太極、瑜珈、冥想等 • 超自然力量的調控,如風水、收驚等。
收驚﹗ 是否真的有效?
另類療法在台灣 • 國外所歸類在另類醫學的項目, 有很多在台灣是屬於傳統醫學, 屬於中醫師之醫療業務範疇, 已納入醫師法管理 • 針灸、中草藥、整脊 • 台灣的另類醫療: • 推拿、指壓、腳底按摩、拔罐、氣功、水療、斷食、瑜珈、芳香療法、蜂針療法、尿療等等
現行管理規定(一) • 醫師法第28條規定: ---- 未取得合法醫師資格,擅自執行醫療務業者,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金,其所使用之藥械沒收之。但合於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1.在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認可之醫院,於醫師指 導下實習之國內醫學院、校學生或畢業生。 2.在醫療機構於醫師指示下之護士、助產士或其 他醫事人員。 3.合於第11條第1項但書規定者。 4.臨時施行急救者。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傷害或死亡者,應依刑法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並負損害賠償之責。
現行管理規定(二) • 醫師法第28條所稱「醫療業務」之涵義: • 醫療業務係指以醫療行為為職業者而言,不問是主要業務或附屬業務,凡職業上予以機會,為非特定多數人之醫療行為均屬之,但不以收取報酬為要件。法令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65.4.6.衛署醫字第107880號函) • 醫療業務之行為,係指以治療、矯正或預防人體疾病、傷害、殘缺為目的,所為的診察、診斷及治療;或基於診察、診斷結果,以治療為目的,所為的處方、用藥、施術或處置等行為的全部或一部,均屬之。(80.12.27.衛署醫字第986000號函)
現行管理規定(三) • 公告不列入醫療管理之行為及其相關事項: (82年11月19日衛署醫字第82075656號公告) • 不列入醫療管理之行為如下: • 未涉及接骨或交付內藥品,而以傳統之推拿方法, 或使用民間習用之外敷膏藥、外敷生草藥與藥洗,對運動跌打損傷所為之處置行為。 • 未使用儀器,未交付或使用藥品,或未有侵入性,而以傳統習用方式,對人體疾病所為之處置行為。如藉指壓、刮痧、腳底按摩、收驚、神符、香灰、拔罐、氣功與內功之功術等方式,對人體疾病所為之處置行為。 • 前項不列入醫療管理之行為,除標示其項目外,依醫療法第59條規定(現行第84條),不得為醫療廣告。
現行管理規定(四) • 前述不列入醫療管理之行為中,有關「收驚、神符、香灰」等項目,於94年間經行政院核定,由內政部依民俗、宗教等相關規定管理。
另類療法在台灣─制度化(四) • 面對新興療法的態度 • 首先考量對人體危險性高彽 • 詢問相關專業團體意見 • 考慮是否符合現行醫療相關法規
制度化的醫療管理(一) • 醫療機構管理 • 醫療法 • 醫療機構設置標準 • 醫事人員管理: • 醫師法 • 護理人員法 • 藥師法 • 其他醫事人員法規
制度化的醫療管理(二) • 教育:醫事學校正規教育體系畢業 • 考試:考試院舉辦之國家考試及格 • 執業:向執業所在地衛生主管機關申請 執業/開業執照
民俗療法制度化之必要性與困難點 • 必要性: • 對人體危險性考量 • 延誤正確就醫時效 • 避免二次傷害 • 困難點: • 師資認定、養成教育、教材、實習 • 證照管理 • 執行業務、繼續教育
國外另類療法制度化 • 實例:推拿 • 美國的制度:Massage therapist • 教育﹕專門職業學校、專業訓練課程 • 證照:各州立政府法規規範 • 具有公信力之學會/協會:自律性 • 台灣的困難: • 執業人員組成複雜:國術館、整復師 • 技術未標準化:良莠不齊 • 其他
國外另類療法制度化(二) • 實例:整脊 • 美國的制度: • 教育:脊骨神經科醫學院 • 證照:國家考試及格,各州立政府核發執業執照 • 脊骨神經科醫學會:相關研究與發展 • 台灣的制度: • 執業人員:醫師、中醫師及物理治療師依醫囑為之 • 技術標準化? • 國外證照承認?
另類療法規範之政策走向─世界衛生組織(一)另類療法規範之政策走向─世界衛生組織(一) • 緣由 • 隨著近10年來各國使用傳統醫學的人口急速上升,然而國際上卻缺少一套嚴謹的政策和法規來規範,無法有效證明傳統醫學的安全與功效性,因此聯合國要求世界衛生組織必須提供技術性和政策性的指南,做為各個國家發展及使用傳統醫學的根據。 註:WHO在此所稱之「傳統醫學」即泛指「另類療法」
另類療法規範之政策走向─世界衛生組織(二)另類療法規範之政策走向─世界衛生組織(二) • 2002年5月16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55屆世界衛生大會中,發佈了史上第一份傳統暨替代醫學的全球策略,策略中明白指出,該組織將協助會員國制定實施傳統醫學的政策、建立傳統藥物的質量和危害性的資料庫,以確保傳統醫學的安全與功效性
另類療法規範之政策走向─世界衛生組織(三)另類療法規範之政策走向─世界衛生組織(三) • 世界衛生組織在傳統醫學策略的實施能達到如下目的: • 鼓勵各國政府開展對傳統醫藥/替代醫藥的規範化管理並將其納入本國家衛生保健系統 • 促進傳統醫藥/替代醫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質量標準研究 • 保證民眾對傳統醫藥/替代醫藥的可獲得性及費用的可承受性 • 促進傳統醫藥/替代醫藥的合理使用
可能之管理選項 • 全面列管授證 • 優:品質較易管控 • 劣:管理人力不足、療效驗證困難 • 施以基礎訓練後授證(如:基本生理、感染控制) • 優:推動簡便 • 劣:授證易為不肖者濫用
可能之管理選項(二) • 推動技術士證照制度 • 優:減輕本署管理負荷 • 劣:其行為仍涉及醫療,轉由勞委會管理較不具正當性 • 擇較接近醫療行為者,分批驗證療效後,輔導成立養成體系納入管理 • 優:可確保列管行為之品質 • 劣:時效較緩,且難以適用於各種行為
科技研究徵求重點 • 95年 • 另類醫療之種類及態樣相關研究。 • 國人對另類醫療之需求程度及原因探討相關研究 • 另類醫療之「效應」與「安全性」之相關研究 • 另類醫療安全管理模式相關研究。 • 96年 • 對另類醫療(刮痧、腳底按摩、拔罐)安全管理模式相關研究
本署相關措施 • 於2001年至2006年推動「中醫藥現代化與國際化整合型計畫」,使民眾享有優質化之中醫藥環境。計畫重點: 1.提昇中藥品質水準 2.健全中藥臨床試驗環境 3.推動中醫藥研究 4.提昇中醫醫療品質
民俗療法規範之政策走向 • 優先規範對人體危險性高之民俗療法 • 階段性規範 • 擬定有關民俗療法管理辦法:以行為規範為主(民俗行為、涉醫療行為、醫療行為) • 執業人員資格規範:證照管理 • 鼓勵學界有關民俗療法之科學性研究 • 建置類似NIH之CAM機構
結語 • 民俗療法為一持續之問題,管理措施之規劃,須考量有效且能長久 • 管理措施之研擬,應兼顧民眾就醫安全與主管機關之管理能量 • 適度保留民俗療法之研究空間,避免因管理而阻礙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