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765 Views
从 ACCF/ACG/AHA 联合专家 共识看抗血小板药物的安全性. 目 录.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事件获益远大于风险 重视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并发症的防治 胃肠道高危风险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选择. 目前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巨大. 美国目前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约为 5000 万 PCI 术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为 120 万 60 岁以上人群服用阿司匹林者占 60% 中国 PCI 术后服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患者 2005 年为 10 万, 2008 年为 16 万. 阿司匹林的获益远远大于风险. 出血. 2. 心梗. 心血管性死亡. 总死亡率.
E N D
从ACCF/ACG/AHA联合专家共识看抗血小板药物的安全性从ACCF/ACG/AHA联合专家共识看抗血小板药物的安全性
目 录 •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事件获益远大于风险 • 重视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并发症的防治 • 胃肠道高危风险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选择
目前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巨大 • 美国目前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约为5000万 • PCI术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为120万 • 60岁以上人群服用阿司匹林者占60% • 中国PCI术后服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患者 2005年为10万,2008年为16万
阿司匹林的获益远远大于风险 出血 2 心梗 心血管性死亡 总死亡率 总卒中 缺血性卒中 0 –2 –4 心血管事件/每1000名患者 –6 –8 获益 –10 风险 –12 –14 16个试验55,462名患者以及108次出血性卒中发作进行了分析。 阿司匹林平均剂量273mg/day,平均治疗时间37个月 He J, et al. JAMA 1998;280:1930–5
脑梗死急性期阿司匹林获益远远大于风险 10 8.2% 9.1% P =0.001 阿司匹林组 8 安慰剂组 发生率(%) P<0.000001 6 4 P =0.07 1.6% 2.3% 1.0% 0.8% 2 0 复发性缺 血性卒中 二次卒中 和死亡 出血性卒中 n=40541, ASA 325mg/d 或 160mg/d IST (International Stroke Trial) Collaborative Group, Lancet 1997;349;1569-81 CAST (Chinese Acute Stroke Trial) Collaborative Group, Lancet 1997;349;1641-49
阿司匹林导致出血的绝对值很小 与安慰剂相比,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每1000人每年 仅增加出血患者: 1.3例 1.2例 0.3例 相对危险比(与安慰剂相比) 2.07 1.71 1.65 阿司匹林导致 大出血 阿司匹林导致 消化道出血 阿司匹林导致 颅内出血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2006) 119, 624-638
获益>>风险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 无不良反应的药物是没有的, 获益远大于风险 是临床用药 的基本原则。 可能发生的 不良反应 疗效
14项随机对照研究荟萃分析显示,阿司匹林导致严重胃肠道出血的绝对危险为每年0.12%,并与剂量相关。14项随机对照研究荟萃分析显示,阿司匹林导致严重胃肠道出血的绝对危险为每年0.12%,并与剂量相关。 • 每5000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中,出现 1例呕血病例,但每治疗5000例患者,阿司匹林每年就会减少95例严重血管事件。 • 因此对于有适应证的患者应坚持长期抗血小板治疗。
使用阿司匹林,风险低于开车! Health Affairs 26, no. 3 (2007): 636–646;
抗血小板治疗不可因噎废食 抗血小板治疗是血栓性疾病的 必要治疗措施之一, 因担心不良反应而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无异于因噎废食。 夫有以饐死者, 欲禁天下之食,悖。 ----- 《吕氏春秋·荡兵》
目 录 •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事件获益远大于风险 • 重视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并发症的防治 • 胃肠道高危风险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选择
综合评估获益与风险 对于心血管高危患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能降低缺血事件危险,但可能增加出血并发症,以胃肠道出血最常见。胃保护策略包括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有溃疡史的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心脏科医师、消化科医师和社区医师应紧密合作,认真评估每一位患者的获益与风险平衡。 ACCF/ACG/AHA2008联合专家共识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机理 阿司匹林缓慢释放 在胃粘膜堆积 抑制PGE2合成 粘膜供血 粘液合成 碳酸氢盐合成 胃粘膜保护作用 直接毒性作用 胃粘膜损伤
氯吡格雷不良反应的机理 • 抑制ADP受体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同时抑制了血小板释放促血管生成生长因子。 • 从而妨碍胃溃疡的愈合,包括小溃疡(胃糜烂、药物、Hp所致)的愈合。
ACCF/ACG/AHA专家共识建议采取有效方式预防和降低不良反应,取得最佳获益风险比ACCF/ACG/AHA专家共识建议采取有效方式预防和降低不良反应,取得最佳获益风险比 对于心血管高危患者,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缺血事件的危险性,但可能增加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对于这些患者应认真评估其获益与风险的平衡情况,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或治疗措施。
预防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不良反应 • 掌握适应症——10年心血管病风险6%-10%人群。 • 尽量减少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时间——对于胃肠道并发症高危的患者如需要植入冠状动脉支架,应尽量选择裸金属支架。 • Hp检测——有溃疡病史或溃疡并发症史的患者应进行,对于阳性患者给予治疗根除。目前推荐的筛查方法为UBT,检查前需要停用抗生素及铋剂至少4周,禁食6 h,停用PPI至少7d。
胃肠道出血病史的患者 溃疡病史的患者(检查并根治幽门螺杆菌)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 同时应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 有一项以上危险因素: 消化不良或有胃食管反流症状 年龄超过60岁 使用皮质激素 胃肠道保护 性治疗 联合专家共识推荐下列患者加用PPI
降低胃肠道出血的流程图 规范消化道高风险人群,抗血小板治疗流程 需要抗血小板治疗 是 评估消化道危险因素 检测幽门螺杆菌,若有感染需治疗 是 溃疡并发症病史 溃疡病(非出血性)病史 消化道出血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同时接受抗凝治疗 是 否 PPI 1种以上危险因素: 年龄≥60岁 使用皮质类固醇 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症状 PPI
抗血小板药联合胃肠保护性治疗更安全 ACCF/ACG/AHA2008专家共识 由于NSAID与抗血小板制剂(如阿司匹林) 可以增加患者溃疡性胃肠道合并症的危险, 故对于 高危患者 应给与必要的胃肠道保护性治疗。
消化道保护性治疗药物推荐 ACCF/ACG/AHA2008专家共识 推荐PPI作为阿司匹林或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所致消化道损伤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PPI降低上消化道出血风险 上消化道出血相关重要危险因素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n=5,673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PCI术后30天内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分析 Am J Gastroenterol 2007;102:2411–2416
阿司匹林联合PPI治疗显著 降低消化性溃疡出血风险 硝酸盐和胃粘膜保护剂与消化性溃疡出血风险分析 硝酸盐 硝酸盐 H2受体拮抗剂 H2受体拮抗剂 PPI PPI 0. 5 0. 5 1 1 保护 风险 保护 风险 所有NA-NSAIDs病例 阿司匹林100–300 mg/d组 Cases:N=657 Controls:N=511 Cases:N=372 Controls:N=381 Am J Gastroenterol 2007;102:507–515
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明显降低溃疡复发率 阿司匹林+PPI组治疗52周,复发性溃疡的累积发生率为0 复方性溃疡累积发生率(%) 13.6% P=0.0019 0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PPI 170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2002.9-2005.1)发生溃疡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SA100mg/d+PPI20mg/d,n=86;CLO75mg/d, n=84。随访时间:52周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06;4:860–865
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副作用的处理 胃黏膜损伤的治疗: • PPI:奥美拉唑,20 mg/次,1~2次/d;潘妥拉唑、埃索美拉唑。 • H2RA:法莫替丁,20 mg/次,2次/d;雷尼替丁,150mg/次,1/d。 • 各种胃肠黏膜保护剂: 米索前列醇,0.2 mg/次,2~4次/d; 替普瑞酮(施维舒),50mg/次,3次/d; 生长抑素素(善宁)。 麦滋林、三九胃泰、胃速乐、胃舒平、达喜等。
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副作用的处理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 停用抗血小板治疗:联合使用多种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时,如果发生严重出血,应考虑减少药物种类和剂量,严重出血威胁生命时可能需要停用所有的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 • 应用PPI静脉持续点滴。 • 消化道大量出血、穿孔、肠腔明显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应采取内镜(注射、血管夹、电凝、电切等)或外科手术治疗。 • 输血的适应证:低血压、红细胞压积<25%或血红蛋白<80 g/L 。
停用阿司匹林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 • 连续475例AMI住院患者,11例在过去15天内停用阿司匹林 • 该11例原为无症状冠心病患者,病情稳定,服药已3.8±2.9年 • 停用阿司匹林后9.4±3.2天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 停药-心肌梗死的平均时间与停药-血小板活性反跳性增高时间相同 • 推测:停用阿司匹林伴随的反跳效应导致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Intern J Cardiol 2000, 76:257–258
成功止血后何时恢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 在溃疡治愈后8周可恢复抗血小板治疗。 •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在内镜下止血加持续静脉输注PPI治疗,在3~7d内没有发生再出血,可恢复抗血小板治疗,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溃疡出血复发的可能。
根除幽门螺杆菌 抗血小板治疗更安全 ACCF/ACG/AHA2008专家共识 有溃疡病史的患者,在开始启动长期抗血小板治疗之前,建议首先检查幽门螺杆菌,若结果阳性应首先进行杀灭幽门螺杆菌治疗
目 录 •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事件获益远大于风险 • 重视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并发症的防治 • 胃肠道高危风险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选择
对于需要接受长期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而存在复发消化道并发症风险的高危患者 如何进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既往指南建议 2004年ACC/AHA指南:对复发性溃疡出血风险高的患者无特殊建议 对于曾有消化道出血史的心肌梗死后或ACS后患者及消化道 出血风险大的患者,推荐使用≤100mg/d的阿司匹林进行抗 血小板治疗。 -----2004 ACCP7 对于阿司匹林胃肠道不能耐受的ACS患者,建议选用氯吡格 雷替代治疗。 -----2007ACC/AHA
氯吡格雷组 阿司匹林组 部分指南建议氯吡格雷替代治疗的循证依据-----CAPRIE研究 CAPRIE: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唯一的直接随机对照研究 P=0.012 1.1% P<0.01 事件发生率(%) 0.72% 0.7% 0.52% 主要胃肠道出血 因胃肠道出血 住院治疗的病例 N=19185, ASA325mg/d vs.CLO 75mg/d, 1-3yrs Lancet 1996; 348: 1329–39
CAPRIE研究中阿司匹林的剂量不是最佳剂量 ATC荟萃分析: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是75-150mg/d 阿司匹林剂量 (每天) <75mg 75-150 mg 160-325 mg 500-1500 mg 5 严重血管事件危险降低(%) 10 15 20 25 30 P<0.001 35 BMJ..2002;324:71-86.
2006年ESC稳定性冠心病指南 对CAPRIE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 由于阿司匹林剂量(325mg)并不是其最佳疗效剂量 (75-150mg),CAPRIE 研究中氯吡格雷的疗效可能被高估 (over-estimated)
氯吡格雷加用PPI效果怎样? 大多数心肌梗死或者支架植入患者需要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
氯吡格雷+安慰剂组 氯吡格雷+PPI组 PPI显著降低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功效 OCLA研究 83.9 血小板活性指数(%) 83.2 P<0.0001 51.4 39.8 第七天 第一天 12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SA(75mg/d)+CLO(75mg/d)+安慰剂组, ASA(75mg/d)+CLO(75mg/d)+PPI( 20mg/d )。 分别于第1和7天检测CLO抑制血小板功能的特异性指标磷酸化VASP。 J Am Coll Cardiol. 2008 Jan 22;51(3):256-60.
氯吡格雷联用PPI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 CREDO Trial :CLO+PPI联用28天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增加 10.3% 氯吡格雷+PPI组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单用氯吡格雷组 P=0.051 5.4% 氯吡格雷+PPI组,n=176;单用氯吡格雷组,n=877. Circulation. 2008;118:S_815.
氯吡格雷+PPI显著增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The Clopidogrel Medco Outcomes Study Odd Ratio 1.79 95%CI 1.62~1.97 Odd Ratio 1.86 95%CI 1.63~2.12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1年发生率(%)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1年发生率(%) 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PPI 氯吡格雷+PPI 氯吡格雷 既往无心血管事件的患者 既往有心血管事件的患者 国家数据库回顾性队列研究(n=14383), 随访1年氯吡格雷组9862例,氯吡格雷+PPI组4521例 主要心血管病事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绞痛住院、CABG Circulation. 2008;118:S_815.
2008年AHA/ACC/ACG联合评论 ACC/ACG/AHA就2008AHA年会上有关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相互作用的两项研究发表联合评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质子泵抑制剂影响氯吡格雷 预防心血管病事件效益的可能性引起关注
PPI影响氯吡格雷疗效的机制 • PPI与氯吡格雷竞争肝脏P450代谢, • 氯吡格雷是前体药,需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转化为有活性的分子, • PPI 因抑制细胞色素P450 酶CYP2C19活性而影响氯吡格雷的转化,从而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氯吡格雷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相似氯吡格雷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相似 UGIB*的调整后相对危险比 5.3 *UGIB:上消化道出血 2.8 2.7 非ASA的 NSAIDs 氯吡格雷 100mg/dASA 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共收集2001-2004年内镜下确诊的上消化道溃疡并出血病例2777例,对照病例5532例。 Gut. 2006;55:1731– 8.
氯吡格雷出血事件发生率与 小剂量阿司匹林相似 荟萃分析:1988-2002年发表的51个临床试验,共338191例患者 6 出血事件发生率(%) 5 4 3 2 1 0 双嘧达莫 3304 氯吡格雷 18574 ASA <100mg 13337 ASA 100-325mg 43489 ASA >325mg 1409 口服 GP IIb/IIIa 20529 IV GP IIb/IIIa 22501 患者数 Victor L et al. Am. J. Hematol. 75:40–47, 2004.
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的安全性 低于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 香港的Francis K. L. Chan 等设计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其研究结果刊登在2005年1月的《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 对有消化道出血史的冠心病患者予以不同的消化道出血二级预防方法, • 随机分成二组,随访12个月: • 氯吡格雷组,161人,氯吡格雷75mg/d; • 阿司匹林+PPI组,159人, 阿司匹林80mg/d+埃索拉唑20mg/d
氯吡格雷组复发溃疡出血发生率较阿司匹林+PPI组明显升高氯吡格雷组复发溃疡出血发生率较阿司匹林+PPI组明显升高 10 8.6% 氯吡格雷 13/161 8 6 复发溃疡出血发生率(%) 4 2 -91.8% 阿司匹林+PPI(埃索美拉唑) ………………… … …………………………………… 0.7% 0 4 6 8 10 12 2 1/159 随访(月) 随机分为:CLO组,161人,clo75mg/d;ASA+PPI组,159人,ASA80mg/d+PPI20mg/d;随访12个月 Chan FK, et al. N Engl J Med. 2005 Jan 20;352(3):238-44.
氯吡格雷组胃肠外不良事件及死亡人数 高于阿司匹林+PPI组 9.4% 10 10 8 胃肠外出血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 8 8 死亡人数(例) 6 6 4.4% 4 4 4 2 2 2 0 0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PPI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PPI Chan FK, et al. N Engl J Med. 2005 Jan 20;352(3):238-44.
ACCF/ACG/AHA2008联合专家共识 新指南应运而生 不推荐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 不推荐为降低复发性溃疡出血风险而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其效果逊于阿司匹林加质子泵抑制剂 301医院 李小鹰
成功止血后如何选择抗血小板药物? • 对于溃疡出血复发危险较高的患者,不建议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应该给阿司匹林联合PPI和胃黏膜保护剂。没有证据显示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替代阿司匹林。 • 对于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或多枚支架的患者,强调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基础上加用H2RA 和胃黏膜保护剂。
扬长避短为最佳选择 采用有效方式预防和降低 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取得最佳获益风险比 “ 择其善者而用之, 其不善者而防之。” 抗血小板治疗的 最佳方法
规范使用阿司匹林更安全有效 最佳剂量 最佳疗程 最佳剂型 长期服用 精确肠溶剂型 75-150m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