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24 Views
呼吸生理与呼吸机应用有关的问题. 慈溪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华旭丹. 肺的通气. 潮气量 (tidal volume) :安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一般6~8 ml/kg. 功能残气量(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平静呼气末肺内残存的气体量,包括补呼气量和残气量,其功能在于维持肺泡气成分在呼吸周期中的相对稳定,也是机体重要的氧气储存场所。平静呼气末的功能残气量决定于肺组织回缩力与胸廓外拉力相互平稳的位置。.
E N D
呼吸生理与呼吸机应用有关的问题 慈溪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华旭丹
肺的通气 • 潮气量(tidal volume):安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一般6~8ml/kg. • 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平静呼气末肺内残存的气体量,包括补呼气量和残气量,其功能在于维持肺泡气成分在呼吸周期中的相对稳定,也是机体重要的氧气储存场所。平静呼气末的功能残气量决定于肺组织回缩力与胸廓外拉力相互平稳的位置。
每分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MV):一分钟内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潮气量×呼吸率 呼吸死腔:不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道和/或肺泡形成呼吸死腔,包括解剖死腔和肺泡死腔 解剖死腔:终末细支气管以上的气道,在气体进入肺泡时起传导作用 肺泡死腔:每次呼吸有气体出入但未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腔,也指未得到灌流或灌流严重不足的肺泡。 正常人肺泡死腔甚小,生理死腔接近于解剖死腔 肺泡通气量(minute alveolar ventilation, MAV):即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泡的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总量,又称有效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有效通气量)=(潮气量-死腔量)×呼吸频率
肺的换气 • 通气与血流比值(V/Q):每分肺泡通气量(V)和每分肺血流量(Q)之间的比值 • 肺内分流:解剖分流和功能分流 • 解剖分流:肺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引起的分流 • 功能分流:通气不足;弥散障碍;V/Q失调引起的分流
呼吸力学 • 呼吸压力:胸内压(胸膜腔内压);肺泡压(肺内压);气道压 • 顺应性(compliance):肺顺应性=潮气量(ml/kg)/压力(cmH2O) • 总顺应性:1/总顺应性=1/肺顺应性+1/胸壁顺应性 • 静态和动态顺应性:静态顺应性在气流停止状态测定压力值,计算出的顺应性,代表肺和胸壁的弹性阻力。动态顺应性在应用呼吸机的患儿,根据吸气峰压(PIP)和呼气末压(PEEP)之间的压差,反映肺、胸壁的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
压力-容量曲线(P-V Loops):实时动态显示每次呼吸周期吸气和呼气时测得的压力和容量变化点相连成线。 • 气道阻力(resistance of air way):单位流速所需呼吸两端压力差 • 气道阻力=压力差/流速=(大气压-肺泡压)/流速 • 阻力=黏滞度×管道长度×8/3.14×(半径)2 • 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气道直径,呼吸管道长度,气体的黏滞度 • 时间常数(time constant, TC):近端气道压力和肺泡压力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是肺力学特征的重要参数,决定于肺的机械性能,主要是气道阻力及顺应性 • 时间常数=气道阻力×肺顺应性 • 呼吸功:吸气时用于克服肺弹性阻力(回缩力和表面张力)和非弹性阻力(包括气道阻力和粘性)所做的功 • 呼吸功=0.6×气管压×每分钟通气量
呼吸机应用有关的问题 通气模式的选择原则 评估呼吸衰竭的原因,自主呼吸能力和重要脏器功能 患儿年龄和体重 针对不同的个体条件,选择疗效最佳,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最少的通气模式 衡量通气模式是否适宜的重要指标: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是否协调,是否达到预期的氧合水平,各项机械参数是否安全范围
以Evita 4为例,模式 • BIPAP:双相气道正压通气,辅助自主呼吸,为压力控制通气结合通气周期间任何时刻的自主呼吸和可调节的CPAP水平的压力支持。 • 用于从不能稳定自主呼吸到拔管前能自主呼吸的一组病人,可以通过不断减少指令通气和降低压力支持来实现撤机。 • BIPAP Assist:双相气道正压辅助,压力控制,辅助通气,吸气与BIPAP 模式一样,但从吸气压力Pinsp切换至PEEP并不和病人呼气同步。在PEEP水平,病人可在整个通气过程进行自主呼吸。病人每次自主呼吸将触发一次同步吸气。 • 用于从完全没有自主呼吸到拔管前已有自主呼吸的一组病人。
IPPV:间歇正压通气,指令分钟通气量固定的容量控制通气,用户通过调节潮气量VT和通气频率Freq。IPPV:间歇正压通气,指令分钟通气量固定的容量控制通气,用户通过调节潮气量VT和通气频率Freq。 • 用于没有自主呼吸患者。 • SIMV、SIMV/ASB: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辅助自主呼吸,使用潮气量VT和通气频率f来设置固定的指令分钟通气量。在两次指令通气之间,病人可以自主呼吸,从而增加分钟通气量。 • 主要用于自主呼吸不够的病人,还可以不断减少指令通气以帮助病人撤机。
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的协调 • 人-机对抗的原因:通气量不足;气道分泌物阻塞;气管插管位置不当;原发病未能控制或出现并发症;呼吸机机械故障 • 人-机对抗对机体的影响:通气量的下降;气压伤产生;呼吸做功增加 • 消除或减少人-机对抗的方法:分析和查找人-机对抗的原因;使用镇静剂或肌松剂;选用同步功能的通气模式
呼吸机参数的设定及如何调整参数 • 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 • 通气压力:吸气峰压;平台压;呼气末正压;平均气道压 • 通气时间 • 通气流速:峰流速;偏流
呼吸机参数的调节 • 原发病的病理生理特点;胸片表现及肺容量;呼吸力学监测;血气分析
呼吸机撤离 • 撤离呼吸机指征:原发病改善,病情好转;自主呼吸稳定,咳嗽及排痰有力,能耐受吸痰,气道分泌物减少;心血管功能稳定,血压正常;FiO2<0.4, PIP 15~20cmH2O, PEEP<5cmH2O, VR10 bpm, 血气分析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