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34 Views
鼻咽癌 Ⅰb 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夏云飞.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1. 高发性 : 78.9% 2. 循序性 : Ⅱ→Ⅳ 区 3. 少逆向 : Ⅰb 区转移率 : 2.8% ~ 8.45%. 74.4%. 3.0%. 0.0%. 97.9%. 46.0%. 13.7%. 0.0%. 9.5%.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孙颖 , 癌症 , 2004,23(S1): 1523-1527. 王孝深 , 癌症 ,2004,23(9):1056-1059.
E N D
鼻咽癌Ⅰb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夏云飞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1. 高发性 : 78.9% 2. 循序性 : Ⅱ→Ⅳ区 3. 少逆向 : Ⅰb区转移率: 2.8%~8.45% 74.4% 3.0% 0.0% 97.9% 46.0% 13.7% 0.0% 9.5%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孙颖,癌症, 2004,23(S1): 1523-1527. 王孝深,癌症,2004,23(9):1056-1059. 罗德红,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12):1199-1203.
Ⅰb区淋巴结分组及引流 DiNardo LJ. Laryngoscope, 1998,108(2):206-14 颌下腺前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颌下腺深部淋巴结 颌下腺内淋巴结 血管后淋巴结 颌下腺后淋巴结 DiNardo LJ. Laryngoscope, 1998,108(2):206-14
陈文湛 Heng 黄义文 张恩罴 闵华庆 高黎 常规放射治疗疗效好
Ⅰb区转移与预后关系的研究(影像学研究) • 1990~1999年我院初诊鼻咽癌933例, Ⅰb区淋巴结转移55例 • Ⅰb区淋巴结转移对OS、LRFS、DMFS均有明显影响 • 多因素分析表明Ⅰb区淋巴结转移不是独立预后因素
颈动脉鞘侵犯亚组单因素生存分析 • 多因素分析表明Ⅰb区淋巴结转移不是独立预后因素
Ⅰb区转移高危因素 • 从1990~2010年我院初诊鼻咽癌中抽取1500例,Ⅰb区淋巴结转移75例(5.0%)
影像学诊断Ⅰb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度分组 • 颈动脉鞘区和/或咽后淋巴结侵犯; • 下颈部或锁上区累及; • 颈部淋巴结最大径≥20mm; • 口咽侵犯。 • 高危组:下颈、锁上区淋巴结受累或颈淋巴结最大径大于7cm。 • 低危组:①阳性时,颈部无肿大淋巴结; ①阴性时,颈部淋巴结<20mm或T4
基于病理学Ⅰb区转移高危因素的研究 • 从2003年~2010年我院初诊鼻咽癌 • 入组标准: • 病理诊断为鼻咽癌; • 放疗前行鼻咽及颈部CT或MR检查; • 拟活检前未行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 • 病人知情并同意进行Ⅰb区淋巴结活检。 • 共入组63例 • Ⅰb区淋巴结转移4例(6.3%) • 手术活检39例,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24例
病理学与影像学诊断Ⅰb区淋巴结转移的差异 • 病理诊断Ⅰb区转移4例(6.3%); • 影像学诊断Ⅰb区转移6例,其中3例病理证实阴性,1例为低危病例,2例为中危病例; • 影像学诊断Ⅰb区无转移57例,有1例病理确诊转移,为高危病例。 病理(-) vs 影像(+) 病理(+) vs 影像(-)
低危组Ⅰb区照射与预后关系 • 从2001年11月~2004年11月间我院初诊鼻咽癌 • 入组标准: (1)病理诊断为鼻咽癌; (2)初诊时CT未见Ⅰb区淋巴结转移; (3)在我院完成CT-sim模拟技术根治性放疗; (4)有完整的病历资料记录。 • 共得320例 计算Ⅰb区照射指数(Ⅰb-RI): Ⅰb-RI=Ⅰb区照射长度(D)/Ⅰb区长度(L)
Ⅰb区照射指数(Ⅰb-RI) • 近似正态分布; • 取0.25及0.5分3组; • 反映Ⅰb区照射范围大小。
低危组生存分析 • 低危组中Ⅰb-RI对预后无明显影响,未出现Ⅰb区淋巴结复发。
高危组生存分析 • 高危组中Ⅰb-RI对预后有一定影响, • 但病例数较少,有待继续研究。
研究结论 • Ⅰb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 颈动脉鞘区和/或咽后淋巴结侵犯; • 下颈部或锁上区累及; • 颈部淋巴结最大径≥20mm; • 口咽侵犯。 • 低危病例:①阴性,颈淋巴结<20mm或T4; ①阳性,N0。 • 低危组Ⅰb区淋巴结转移率低至0.2%; • 低危组内Ⅰb区照射范围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 低危组可不行Ⅰb区照射。
研究结论 • 高危病例:①阳性,颈淋巴结大或等于20mm或T4; ①阳性,N0。 • 高危组Ⅰb区淋巴结转移率高达15.9%; • 高危组内Ⅰb区照射范围对无复发生存率明显影响; • 高危组需行Ⅰb区照射,还需同时化疗。
World 谢谢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