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871 Views
项目九 刮削工件. 技能目标 1. 掌握正确的刮削姿势及操作要领 2. 掌握刮刀的刃磨方法 3. 掌握刮削质量的检验方法 知识目标 1. 熟悉刮刀种类,掌握刮刀的刃磨方法 2. 明确刮削的作用和原理 3. 掌握平面刮削和曲面刮削的方法 4. 掌握常用有色金属、硬质合金的牌号、用途. 【 工艺技术 】 刮削技术. 定义:用刮刀刮去工件表面金属薄层的加工方法称为刮削。 分类: 平面刮削 曲面刮削. 一、刮削概述.
E N D
项目九 刮削工件 技能目标 1.掌握正确的刮削姿势及操作要领 2.掌握刮刀的刃磨方法 3.掌握刮削质量的检验方法 知识目标 1.熟悉刮刀种类,掌握刮刀的刃磨方法 2.明确刮削的作用和原理 3.掌握平面刮削和曲面刮削的方法 4.掌握常用有色金属、硬质合金的牌号、用途
【工艺技术】 刮削技术 • 定义:用刮刀刮去工件表面金属薄层的加工方法称为刮削。 • 分类:平面刮削 • 曲面刮削
一、刮削概述 • 1、刮削原理 :刮削是在工件或校准工具(或与其相配合的工件)上涂一层显示剂,经过推研,使工件上较高的部位显示出来,然后用刮刀刮去较高部分的金属层;经过反复推研、刮削,使工件达到要求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所以刮削又称刮研。 • 2、刮削的特点及作用 • 特点:切削量小、切削力小、切削热少和切削变形小 ;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 作用:能获得很高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接触精度和很小的表面粗糙度值。
二、刮削工具及显点 • 工具:刮刀、校准工具(平板、直尺、角度尺等)和显示剂。 • 1、平面刮刀 • 材料:T12A或GCrl5滚动轴承钢制成,并经热处理淬硬。也可焊高速钢或硬质合金作为刀头。 • 形式:常用的有直头和弯头两种
2、曲面刮刀 • 种类有三角刮刀、柳叶刮刀和蛇头刮刀等多种 。 • 3、校准工具 • 作用:用来研点和检验刮削表面准确情况的工具。 • 常用的校准工具:校准平板、直尺、角度尺,用来研滑动轴承孔的校准心棒等。
4、显示剂 工件和校准工具对研时所加的涂料叫显示剂。常用的显示剂有红丹粉和蓝油。 • (1)显示剂的种类 • 红丹粉 • 红丹粉由氧化铁或氧化铅加机油调和而成。前者呈紫红色,后者呈桔黄色。 • 常用与铸铁和钢的刮削。由于红丹粉显点清晰,没有反光,故应用非常广泛。
蓝油 • 蓝油是用蓝色加蓖麻油调和而成,呈深蓝色。研点小而清楚,多用于精密工件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工件。 • 显示剂用法 • 刮削时显示剂可以涂在工件上或涂在标准研具上。 • 涂在工件上时,显示的结果是红底黑点,没有闪光,容易看清,适用于精刮时选用。 • 涂在标准研具上时,显示的结果是灰白底,黑红色点子,有闪光,不容易看清楚,但是在刮削时铁屑不容易粘在刀刃上,刮削方便。适用于粗刮时选用。
(2)显点方法 • 中、小型工件的显点 • 大型工件的显点 • 质量不对称工件的显点 • 薄板工件的显点 • 三、刮削精度的检验 • 对刮削面的质量要求,一般包括形状和位置精度、尺寸精度及贴合程度、程度表面粗糙度等。根据工件的工作要求不同,检查刮削精度的方法有下列两种: • 1、以贴合点的数目来表示: • 2、用允许的平面度和直线度表示:
四、刮刀的刃磨 • 精磨刮刀的方法: • 1、平面刮刀的刃磨
五、 平面刮削姿势 • 1、手推式(演示)
六、平面刮削的步骤 • 刮削可分为粗刮、细刮、精刮和刮花等四个步骤进行。
七、 曲面刮削加工步骤 • 1、选择内曲面刮削姿势
2、研点 内圆面刮削一般以校准轴(又称工艺轴)或相配合的工作轴作为内圆面研点的校准工具。校准时将显示剂涂布在轴的圆周面上,使轴在内曲面上来回旋转显示出研点,然后根据研点进行刮削。
3、粗刮 根据标准轴或配合轴颈研点作大切削量的刮削,使接触点均匀。
注意事项 • (1)粗刮时用力不可太大,防止发生抖动,产生振痕。同时应控制加工余量以保证细刮和精刮达到尺寸精度要求。 • (2)研点时标准轴或配合轴颈作来回旋转;精刮时转动弧长应小于25mm。 • (3)每刮一遍之后,下一遍都应交叉进行,避免刮削面产生波纹,研点也不能成条状。 • (4)前、后端约1/3轴承长度内的研点应“硬”而密些,中间的研点可稍 “软”些,以防止前、后端磨损太快;同时也利于切削液进入,使轴工作稳定。 • (5)选择合适的切削角度,粗刮时前角大些;精刮时前角小些,精刮时可使刀具处于负前角状态,这样刮出的切屑极薄,不会产生凹痕。
七、安全文明生产要求 • (1)在显点研刮时,工件不可超出标准平板太多,以免掉下而损坏工件。 • (2)刃磨时施加压力不能太大,刮刀应缓慢接近砂轮,避免刮刀颤抖过大造成事故。 I • (3)刮刀柄要安装可靠,防止木柄破裂,使刮刀柄端穿过木柄伤人。 • (4)刮削工件边缘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失控,发生事故。 • (5)使用刮刀时注意安全,不可嬉戏。
八、维护与保养知识 • (1)刮刀使用完毕后,刀头部位应用纱布包裹,妥善放置。 • (2)标准平板使用完毕后,须擦洗干净,并涂抹机油,妥善放置。 • (3)正确合理使用砂轮和油石,防止出现局部凹陷,降低使用寿命。
相关知识 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 一 铜及其合金 1、纯铜: ——紫铜,玫瑰红色,表面氧化后呈紫色。 1、特点: (1)ρ=8.9 g/cm3,熔点1083℃;属贵金属。 面心晶格 (2)良好的导电性、导热 性; 导电性仅次于 银 (3)塑性好,易热、冷加工;δ=45%~50% (4)较高的抗蚀性(Cu2O膜) (5)抗磁性——可制造磁学仪器、定向仪器等。 2、纯铜牌号GB5231—85 T1 、T2 、T3号数越大,纯度越低;T1—99.95%; T3—99.70% ; 用于电线、电缆,油管、电器开关等件。 无氧铜: TU1、TU2; TU1—99.97%; TU2—99.95% ; 用于电真空器件、高导电性导线等件。
热轧铜合金 铜与黄铜带 铜管
——Cu—Ni合金;精密件,仪表;如 B19等。 白铜 黄铜 青铜 2、铜合金 ——Cu—Zn合金 ——Cu—Sn合金 ——在纯铜的基础上加入些合金元素构成合金。 (1)黄铜GB5232—85 { 普通黄铜WZn<39% ,单相 特殊黄铜 :加入 Pb、Sn、Al 按成分不同分: 1)、普通黄铜 (1)特点:颜色随Zn↑,由黄红色→淡黄色; (2)牌号: H WCu= % 黄铜 如;H62;H70 ;H90 等。 黄铜棒 黄铜铸件
冷凝器管 汽车机油泵衬套 • 单相黄铜塑性好。 • 常用牌号有H80、H70、 H 68。 • 适于制造冷变形零件,如弹壳、冷凝器管等。 • 两相黄铜热塑性好, 强度高. • 常用牌号有H59、H62。 • 适于制造受力件,如垫圈、弹簧、导管、散热器等。
2)、特殊黄铜 加:Si——改善铸造性;Al——提高强度、硬度、耐蚀性; Pb——提高切削加工性;Sn——提高抗海水腐蚀; 牌号见 P178 ; 表9—4 黄铜棒 黄铜制品
青铜制品 (2)、青铜 一般指Cu—Sn 合金, 常称锡青铜。 牌号: Q+主加元素+平均含量% 如:QSn4—3;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抗磁性、耐蚀性。应用:化工机械、弹性元件。
Cu-Sn相图 锡青铜锭 • 1)、锡青铜 • 是以锡为主加元素的铜合金,锡含量一般为3~14%。 • 锡青铜铸造流动性差,铸件密度低,易渗漏,但体积收缩率在有色金属中最小 。 • 锡青铜耐蚀性良好,在大气、海水及无机盐溶液中的耐蚀性比纯铜和黄铜好,但在硫酸、盐酸和氨水中的耐蚀性较差。
船用青铜软管快速接头阀(锡青铜阀体、阀盖) 锡青铜管 • 常用牌号有QSn4-3、QSn6.5-0.4、ZCuSn10Pb1等。 • 主要用于耐蚀承载件,如弹簧、轴承、齿轮轴、蜗轮、垫圈等。
大型水力发电设备中的抗磨环 • 2)、铝青铜 • 以铝为主加元素的铜合金,铝含量为5~11%。 • 强度、硬度、耐 磨性、耐热性及耐蚀性高于黄铜和锡青铜,铸造性能好,但焊接性能差。 • 常用牌号有QAl5、QAl7、ZCuAl8Mn13Fe3Ni2等。 • 主要用于制造船舶、飞机及仪器中的高强、耐磨、耐蚀件,如齿轮、轴承、蜗轮、轴套、螺旋桨等。
铍青铜制品 • 3)、铍青铜 • 以铍为主加元素的铜合金,铍含量为1.7~2.5%。 • 具有高的强度、弹性极限、耐磨性、耐蚀性,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冷热加工及铸造性能,但价格较贵. • 常用牌号有QBe2、QBe1.7、QBe1.9等 。 • 用于重要的弹性件、耐磨件,如精密弹簧、膜片,高速、高压轴承及防爆工具、航海罗盘等重要机件.
白铜件 • (3)、白铜 • 以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白铜。分普通白铜和特殊白铜。 • 普通白铜是Cu-Ni二元合金,具有较高的耐蚀性和抗腐蚀疲劳性能及优良的冷热加工性能。 • 普通白铜牌号:B+镍的平均百分含量,如B5。 • 常用牌号有B5、B19等 。用于在蒸汽和海水环境下工作的精密机械,仪表零件及冷凝器,蒸馏器,热交换器等.
康铜热偶 白铜型材 • 特殊白铜是在普通白铜基础上添加Zn、Mn、Al等元素形成的,分别称锌白铜、锰白铜、铝白铜等。 • 其耐蚀性、强度和塑性高,成本低。 • 常用牌号如BMn40-1.5(康铜)、BMn43-0.5(考铜)。 • 用于制造精密机械、仪表零件及 医疗器械等。
二、 铝及铝合金 (一)、纯铝Al ——银白色,轻金属,熔点660℃,面心立方晶格,没有同素异构转变。 1、性能特点 (1)密度 ρ 小 2.72 g/cm3; (2)导热、导电性好;(3)抗大气腐蚀(Al2O3膜);(4)塑性、韧性好,易加工成形。(5)无铁磁性;(6)强度较低,应用受限。 2、纯铝牌号 GB/T8190—96 工业纯铝:L1、L2、L3、L4、L5、L6、L7七种,号数越大,纯度越低。从99.7%——98%。
铝合金制造的机翼 铝锭
铝合金制品 铝合金波纹管 铝是可以回收利用的金属 铝合金型材 铝铸件
(二)、铝合金的分类: 变形铝合金 铸造铝合金 按成分及工艺不同 (三)、变形铝合金 1、分类、牌号、特点、应用 ——厂家直接按加工成各种规格的型材、板材、带材、管材、线材等。 防锈铝合金 L F硬铝铝合金 L Y超硬铝合金 L C锻铝铝合金 L D GB/T3190---96;见表9—8;P182 σ、HB↑;δ、ak↓ 牌号采用国际四位数字符表示;新牌号:5A02——LF2(代号);2A11 对应 代号 LY11;7A04——LC4等。
2、热处理 (1)淬火 ——获得过饱和的固溶体,获得高的强度、硬度,足够的塑性。 (2)时效 自然时效——放在露天中的一种方法。 人工时效——加热280~300℃(退火)目的是消除加工硬化、稳定尺寸. 时效硬化:淬火后铝合金随时间延长而发生σ、HB升高的现象,称为时效硬化。
防锈铝合金( LF ) : 成分:Al – Mn 系:例如:LF21 Al – Mg 系:例如:LF2、LF6 性能: 不能用时效强化,加镁或锰固溶强化提高铝合金的强度 抗蚀性比纯铝好 防锈铝合金应用: • 用于高耐腐蚀性的薄板容器(如焊接油箱)、防锈蒙皮、客车装饰条、窗框、灯具等 • 用于制造受力小、轻质、耐腐蚀的结构件,如油管、铆钉 铝合金门窗(一般用材6063)
飞机翼梁 飞机主起落架 • 硬铝合金 ( LF ) : 成分:Al – Cu – Mg ,常用LY1、LY11、LY12 性能:能通过时效强化提高强度 耐蚀性不高,构件表面包铝可改善耐蚀性 • 超硬铝合金 ( LC ) : 成分:Al – Cu – Mg – Zn ,常用LC4、LC9 性能:通过时效强化显著提高强度 耐蚀性不高,构件表面包铝可改善耐蚀性 硬铝和超硬铝应用: • 中等强度的轻质结构零件 • 如飞机铆钉、大梁、桁条、隔框、 蒙皮、空气螺旋桨叶片等
压气机叶片 • 锻铝合金(LD) 成分:Al – Mg – Si – Cu 。常用5、LD6、LD10 性能:固溶+时效处理后力学性能与硬铝合金相当 经软化退火后热 塑性和耐腐蚀良好,适合于锻造成形, 锻铝合金应用:形状复杂的中等负荷零件,如压缩机叶片,飞机桨叶
铸造铝合金P183 表9—9 • 分类 铸造Al–Si合金 铸造Al–Cu合金 铸造Al–Mg合金 铸造Al–Zn合金 • 代号 铸造Al–Si合金:ZL1××,如ZL102表示2号铸造铝硅合金 铸造Al–Cu合金:ZL2 ××,ZL201表示1号铸造铝铜合金 铸造Al–Mg合金:ZL3 ××,ZL303表示3号铸造铝镁合金 铸造Al–Zn合金:ZL4 ××,ZL401表示4号铸造铝锌合金 • 牌号 例:ZAlMg10 表示铸造铝镁合金,镁的质量分数为10%
铸造铝硅合金(俗称硅铝明 ) • 特性 铸造性能优良(流动性好、收缩率小、热裂倾向小) 密度小、强度较高 耐腐蚀性和导热性良好 • 变质处理 变质剂:氟化钠和氯化钠的复合盐 目的:使共晶体中的硅呈细密分布,细化组织,提高强度 变质处理性能变化:变质后强度可提高30%~40% • 常用牌号(ZL102)、应用 制造质量轻、形状复杂、耐蚀、但强度要求一般的结构件 如汽车发动机活塞、气缸头及油泵壳体 活塞(裙部为铝硅合金)
鼓风机用密封件(ZL102)及航空架件(ZL301) 大型空压机活塞(ZL401) 其他铸造铝合金应用 汽缸头(铝铜合金)
各类轴瓦 滑动轴承的结构与特点 • 滑动轴承的结构:轴瓦、轴承内衬 • 滑动轴承特点:与滚动轴承相比,承压面积大、工作平稳、无噪声、维修方便
滑动轴承的组织与性能 • 性能 (1)足够的抗压强度和抗疲劳性能 (2)良好的减摩性(摩擦系数要小) (3)良好的储备润滑油的功能、良好的磨合性 (4)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蚀性 (5)良好的工艺性能 • 组织(软硬兼备) (1)软基体和均匀分布的硬质点 (2)硬基体上分布着软质点。 • 常用滑动轴承材料:金属(锡基与铅基轴承合金、铜基合合、铝基合金)、非金属(塑料、橡胶)、含油轴承等
锡基轴承合金组织 ( SnSb+Cu Sb+α基体) 铅基轴承合金组织 ( Sn ,Cu3Sb ,Pb-Sb 共晶体 ) 锡基与铅基轴承合金显微组织
ZSnSb12Pb10Cu4 铜的质量分数为4% 元素铅的质量分数为10% 锑的质量分数是12% 铸造锡基轴承合金 锡基与铅基轴承合金(巴氏合金) • 牌号表示方法:例: • 特点及应用 锡基轴承合金性能好、价格昂贵,用作重要轴承。如发动机、汽轮机等高速轴承 铅基轴承合金价格便宜、性能比锡基合金稍差。常用作中低载荷的中速轴承。如汽车、拖拉机的曲轴和连杆轴承及电动机轴承
表面保护层 减磨层 镍栅层 轴承合金 衬背 • 锡基和铅基轴承合金强度比较低,为提高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生产上常采用离心浇注法,将它们镶铸在低碳钢轴瓦上,形成一层薄而均匀的内衬,成为双金属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