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5-14 固液系统相图

掌握. §5-14 固液系统相图. 对于只有固体和液体存在的凝聚系统,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蒸气压通常小于外压,且小到可忽略不计。因此,固液平衡系统的压力并非其平衡蒸气压,而是外压;由于压力对凝聚系统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很小,致使在外压下得到的结论与在其平衡压力下得到的结果基本相符。所以在这讨论的固液相图都是压力恒定时的 T - x 图。 1 形成 简单低共熔 混合物的液固相图 2 形成 完全互熔 固熔体的液固系统相图 3 形成 部分互熔 固熔体的液固系统相图 .

ker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5-14 固液系统相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掌握 §5-14 固液系统相图 对于只有固体和液体存在的凝聚系统,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蒸气压通常小于外压,且小到可忽略不计。因此,固液平衡系统的压力并非其平衡蒸气压,而是外压;由于压力对凝聚系统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很小,致使在外压下得到的结论与在其平衡压力下得到的结果基本相符。所以在这讨论的固液相图都是压力恒定时的T-x图。 1 形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液固相图 2形成完全互熔固熔体的液固系统相图 3 形成部分互熔固熔体的液固系统相图

  2. 相图分析:本相图有4个相区(①②③④),三条多相平衡曲线(FE,KE,HL),有三个特殊点(F,E,K)。相图分析:本相图有4个相区(①②③④),三条多相平衡曲线(FE,KE,HL),有三个特殊点(F,E,K)。 ①区是熔融状态区,在该区中,两组分能以任意比例互相溶解为一相,F * = C - P + 1 = 2 – 1 + 1 = 2, 说明在保证单相的有限区域内,温度和浓度是两 个可以变动的量。在②内, 有Bi固体析出和熔融态共 存,F * = 2 - 2 + 1 = 1,在该区内,温度和浓度 只有一个是独立变量。③ 区同②区。④区为析出的 完全不互溶的纯Bi(s)、 Cd(s)固体,F * = 1,温 度是变量。FE,KE线为 两相线,在该线上Bi(s)或 Cd(s)开始析出,F * = 1。 HEL为三相线,在此 温度下的系统为纯Bi(s)、 纯Cd(s)和组成恒定为E 的液相(l)三相平衡共存。 F,K分别是纯Bi(s)、 纯Cd(s)固体的熔点,F * = 1 - 2 + 1 = 0。固相 则完全不互溶,E点称为低 共熔点。在该点析出的混 合物称为低共熔混合物。

  3. 热分析法原理: 将系统加热到熔化温度以上,然后使其徐徐冷却,记录系统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绘制温度(纵坐标)时间(横坐标)曲线,叫步冷曲线(详细分析一下每一条步冷曲线)。 由一组步冷曲线,可绘制熔点-组成图。 利用步冷曲线绘制相图,比如下图中六条步冷曲线,我们知道了它的含义,相图是不难绘制的;将温度-浓度对应拐点左移,并连结它们。将多处的水平线对应左移连成直线相图即绘成。

  4. 本节先讨论第一种情况:形成简单(固态不互溶)低共熔混合本节先讨论第一种情况:形成简单(固态不互溶)低共熔混合 物的液固相图。以镉-铋系统为例,相图如下: t /℃ t /s

  5. a b c a t/℃ t/℃ Ⅰ c • 321 l(A+B) b • 271 • a1 • Ⅲ • Ⅱ • b1 l(A+B) + s(B) s(A)+ l(A+B) • • • • • • • • • 140 E Ⅳ C D s(A)+s(B) wE t / s Bi(A) Cd(B) wB (b) (a) 系统步冷过程分析 a2 b2 Bi(A)-Cd(B)系统的步冷过程和共晶体结构

  6. 相图(T-x)分析方法: • ① 明确单相区: • 对于液气相图,先确定气相面(最上方),同时明确相图 • 最左最右各对应何种液体;对于固液相图先确定液相面, • 同时明确相图最左最右各对应何种固体,以及若中间位置 • 有垂线,通过其对应组分数确定共熔物(稳定或非稳定) • 的组成。 • 确定其余各面(由线围成)的成分:在面内作一水平线, • 水平线与左右线相交,观察左右相交线(非垂线)以外为 • 何种状态。 • ③ 存在帽形区或平顶帽形区一定对应部分互溶(熔)情况,因 • 为作一水平线,左右都是液相(固相)混合物,因此必然为 • 液体(固体)不共溶物,记作“l1+l2”或是“s1+s2”。 • ④ 矩形区一定对应完全不互溶(熔)状态。直线以下的,因 • 为作一水平线,左右各是纯物质线,因此必为不共熔区。 点的自由度为0,线(三相线除外)的自由度为1,面的自由度为2。

  7. [例] p259-12 热分析曲线绘制方法: • ① 组成为纯物质; • 组成为某种化合物 • (稳定或不稳定); • ③ 组成对应共熔点; • ④ 其他位置。 • ① 在同一相区内; • 遇到两相平衡线; • ③ 遇到三相线。

  8. 与 可形成化合物C,H是C的熔点,在C中加入A或B组分都会导致熔点的降低。与 可形成化合物C,H是C的熔点,在C中加入A或B组分都会导致熔点的降低。 形成稳定化合物的相图 这张相图可以看作A与C和C与B的两张简单的低共熔相图合并而成,所有的相图分析与简单的二元低共熔相图类似。

  9. 与 能形成三种稳定的水合物,即 , , ,它们都有自己的熔点。 形成稳定水合物的相图 这张相图可以看作由4张简单的二元低共熔相图合并而成。如需得到某一种水合物,溶液浓度必须控制在某一范围之内。 纯硫酸的熔点在283 K左右,而与一水化合物的低共熔点在235 K,所以在冬天用管道运送硫酸时应适当稀释,防止硫酸冻结。

  10. 在 与 相图上,C是A和B生成的不稳定化合物。 因为C没有自己的熔点,将C加热,到O点温度时分解成 和组成为N的熔液,所以将O点的温度称为转熔温度(peritectic temperature)。 形成不稳定化合物的相图 FON线也称为三相线,由A(s),C(s)和组成为N的熔液三相共存,与一般三相线不同的是:组成为N的熔液在端点,而不是在中间。

  11. a线: 形成不稳定化合物的相图 相区分析与简单二元相图类似,在OIDN范围内是C(s)与熔液(L)两相共存。 分别从a,b,d三个物系点冷却熔液,与线相交就有相变,依次变化次序为: b线: d线: 希望得到纯化合物C,要将熔液浓度调节在ND之间,温度在两条三相线之间。

  12. t l a P Q b S1 l+B(s) L’ S2’ A(s)+l S1’ l+C(s) 生成C(s) L S2 A(s)+C(s) C(s)+B(s) A B C

  13. 【例】 A和B二元 凝聚系相图 (1) 填写下表 (2) 画出 xB=0.85 和 xB=0.74 的两条冷却曲线

  14. 完全互溶固溶体的相图 两个组分在固态和液态时能彼此按任意比例互溶而不生成化合物,也没有低共熔点,称为完全互溶固溶体。Au-Ag,Cu-Ni,Co-Ni体系属于这种类型。 以Au-Ag相图为例,梭形区之上是熔液单相区,之下是固体溶液(简称固溶体)单相区,梭形区内是固-液两相共存,上面是液相组成线,下面是固相组成线。

  15. T/K xB=1.0 l(A+B) xB=0.8 xB=0.6 1703 • 1640 xB=0.4 1581 xB=0.2 1505 1550 l(A+B) + 1440 1400 s(A+B) xA=1.0 1345 1265 1210 • s(A+B) t/[] 0.0 0.2 0.4 0.6 0.8 1.0 Ge(A) Si(B) xB (a) (b) Ge(A) - Si(B)系统的熔点-组成相图

  16. 例如: 等体系会出现最低点。但出现最高点的体系较少。 完全互溶固溶体的相图 完全互溶固溶体出现最低点或最高点 当两种组分的粒子大小和晶体结构不完全相同时,它们的T-x图上会出现最低点或最高点。

  17. A、B两组分可以形成固溶体,若在组分A中加入B,可以使固溶体的熔点提高,当固-液两相达平衡时,则组分B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 ) 组分B在液相中的含量。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能确定

  18. 部分互溶固溶体的相图 两个组分在液态可无限混溶,而在固态只能部分互溶,形成类似于部分互溶双液系的帽形区。在帽形区外,是固溶体单相,在帽形区内,是两种固溶体两相共存。 属于这种类型的相图形状各异,现介绍两种类型: (1)有一低共熔点,(2)有一转熔温度。

  19. 部分互溶固溶体的相图 (1)有一低共熔点者 在相图上有三个单相区: AEB线以上,熔化物(L) AJF以左, 固溶体(1) BCG以右,固溶体 (2) 有三个两相区: AEJ区, L +(1) BEC区, L + (2) FJECG区,(1)+ (2) AE,BE是液相组成线;AJ,BC是固溶体组成线;JEC线为三相共存线,即(1)、(2)和组成为E的熔液三相共存,E点为(1)、(2)的低共熔点。两个固溶体彼此互溶的程度从JF和CG线上读出。

  20. 部分互溶固溶体的相图 p254 – 图5.14.3 三条步冷曲线预示 的相变化为: (1) 从a点开始冷却,到b点有组成为C的固溶体(1)析出,继续冷却至d以下,全部凝固为固溶体(1)。 (2)从e点开始冷却,依次析出的物质为: 熔液L L +(1)(1)(1)+(2) (3)从j点开始,则依次析出物质为: LL +(1) (1)+(2)+L(组成为E)  (1)+(2)

  21. 部分互溶固溶体的相图 (2)有一转熔温度者 相图上有三个单相区: BCA线以左,熔化物L ADF区, 固溶体(1) BEG以右, 固溶体(2) 有三个两相区 BCE L+(2) ACD L+(1) FDEG(1)+(2) 因这种平衡组成曲线实验较难测定,故用虚线表示。

  22. 部分互溶固溶体的相图 一条三相线 CDE是三相线: (1)熔液(组成为C) (2)固溶体(1)(组成为D) (3)固溶体(2)(组成为E)三相共存。 CDE对应的温度称为转熔温度,温度升到455K时,固溶体(1)消失,转化为组成为C的熔液和组成为E的固溶体(2)。

  23. 复杂相图

  24. 还有一些常见的二元相图如: 在图(a)中,有两个液相部分互熔的帽形区 在图(b)中,固体A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晶形,那水平线称为转晶线 在图(c)中,温度较低时出现两个固溶体部分互溶的帽形区,而在高温下,A和B可以完全互溶。 图(d)是具有转晶温度和完全互溶出现最低点的两张相图的组合。

  25. [例] 图为A,B二组分凝聚系统平衡相图。tA*, tB*分别为 A,B 的熔点。 • 请根据所给相图列表填写I 至 VI 各相区的相数、相的 • 聚集态及成分、条件自由度数; • (2) 系统点a0降温经过a1,a2,a3,a4,写出在a1,a2,a3 • 和a4点系统相态发生的变化。

  26. (1)根据图列表如下: (2) a1 点:l a1 s(B) ( 二相共存 ) a2 点:lp + s(B) s(C) ( 三相共存 ) a3 点:lE s(A) +s(C) ( 三相共存 ) s(C) ( 二相共存 ) a4 点:s(A)

  27. [例] p270 - 41,46

  28. 一般正偏差 最大正偏差 一般负偏差 最大负偏差 气—液平衡相图 理想系统 液态完全互溶系统 p-x、t-x图 真实系统 气相组成介于两液相之间 液态部分互溶系统 t-x图 气相组成位于两液相同侧 液态完全不互溶系统t-x图

  29. t=const. p=const. 气-液平衡相图:完全互溶 p l t g g l 正偏差 0A 1B 0A xB 1B xB p=const. p t=const. t l g g l ▲ 1B 0A xB xB

  30. t=const. p=const. p l t g t=const. p=const. p l t g g l l g 0A 1B 0A xB 1B xB 1B 0A 0A xB 1B xB 气-液平衡相图:完全互溶 负偏差 ▲

  31. p=const. t Q g P g+ l2 g+ l1 l1 G L1 L2 l2 l1+l2 M N 0A 100B %质量 t p=const. Q g g+l2 L1 G L2 g+l1 l2 P l1+l2 l1 B A M N 气-液平衡相图:部分互溶 ▲

  32. 气-液平衡相图:完全不互溶

  33. T-x图 液—固平衡相图 相图 固态不互溶凝聚系统 热分析法 稳定化合物 (不互溶)生成化合物凝聚系统 不稳定化合物 完全互溶 固态互溶系统相图 有一低共熔点 部分互溶 有一转变温度

  34. 固-液平衡相图:完全不互溶

  35. 固-液平衡相图:完全互溶

  36. 固-液平衡相图:部分互溶

  37. [作业] 5 - 42,43,47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