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k likes | 2.26k Views
千變萬化的天氣. 重點整理. 第 章.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天氣變化. 氣團和鋒面. 臺灣 的氣象災害. 天氣預報.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地球的保護罩-大氣. 你可以好幾天不吃東西不喝水 但是 …… 卻無法十分鐘不呼吸 …….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大氣的功能. 提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氣體 維持適宜的溫度 產生天氣變化 阻擋太陽輻射 阻擋太空碎粒侵襲地球. 月球為何日夜溫差大、 有大大小小的隕石坑?.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知識快遞. 照射過量的紫外線會使人體產生皮膚癌、白內障等病變。紫外線對免疫系統的損害,更會增加人體受病菌感染的機會。.
E N D
千變萬化的天氣 重點整理 第 章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天氣變化 氣團和鋒面 臺灣的氣象災害 天氣預報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地球的保護罩-大氣 你可以好幾天不吃東西不喝水 但是……卻無法十分鐘不呼吸……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 大氣的功能 • 提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氣體 • 維持適宜的溫度 • 產生天氣變化 • 阻擋太陽輻射 • 阻擋太空碎粒侵襲地球 月球為何日夜溫差大、 有大大小小的隕石坑?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知識快遞 照射過量的紫外線會使人體產生皮膚癌、白內障等病變。紫外線對免疫系統的損害,更會增加人體受病菌感染的機會。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 低層大氣的組成體積比 氮氣78% 氧氣21% 氬氣0.9% 其他約0.1%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動腦時間 水氣、二氧化碳及臭氧在大氣中的含量會隨時間、地點而改變嗎?想想看,人類有哪些活動會影響它們的含量? 氣體名稱 低層大氣中所占的體積比例 水 氣 0 %∼ 4 % 二氧化碳 19 世紀前約0.027 %,目前約 0.036 % 臭 氧 0 %∼ 0.000004 %
大氣層內溫度隨高度變化之情形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增溫層 (熱氣層) 中氣層 平流層 臭氧含 量最高 對流層
距離地表平均約11公里內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 對流層的特性 增溫層 (熱氣層) •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 對流層的範圍隨地點與季節而變化 • 水氣集中於此層 • 天氣現象發生於此層 中氣層 平流層 對流層
對流層的天氣現象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增溫層 (熱氣層) 中氣層 平流層 對流層
由對流層之上至50公里內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 平流層的特性 增溫層 (熱氣層) • 天氣狀況穩定,氣流流動平緩,適合長程飛機飛行 •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 • 臭氧集中於20~25公里處 中氣層 平流層 對流層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知識快遞 大氣層沒有明顯的邊界,但99 %的大氣都集中在離地表約30公里以內的地方。
由平流層之上50~85公里內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 中氣層的特性 增溫層 (熱氣層) •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 • 大氣中最低的溫度在此層 中氣層 平流層 對流層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 增溫層的特性 • 空氣稀薄,溫度高 • 人造衛星的軌道大多位於此高度 增溫層 (熱氣層) 中氣層 平流層 對流層
天氣-指的是短時間內的大氣中實際所發生的現象。天氣-指的是短時間內的大氣中實際所發生的現象。 例如:氣象報告中會聽到 「臺中地區明天氣溫最高28℃,最低22℃,天氣晴朗。」 天氣變化 • 何謂「天氣」?
氣候是指長時間平均的天氣狀態 例如:臺灣氣候為「終年溫暖宜人、多雨,平地的年平均氣溫介於22~25℃,年平均降雨量可達2500毫米以上。」 偶爾出現的特殊天氣狀況,也屬於該地的氣候特徵 例如:民國92年8月8日臺北最高溫38.7℃,打破107年來臺北的氣溫觀測紀錄,也是臺北的氣候特徵之一。 天氣變化 • 何謂「氣候」?
「風城」之稱的新竹,利用風乾法製造出聞名全臺的新竹特產——米粉「風城」之稱的新竹,利用風乾法製造出聞名全臺的新竹特產——米粉 天氣變化 • 天氣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 蘭嶼傳統的房屋多蓋在面向海且低於地平面的地方,既能使 屋內的空氣流通, 也能阻擋強勁、冷 冽的海風。
中國人建屋習於「座北朝南」,是為了能抵擋冬季寒冷的北風,並利於夏季南風吹入屋中,以收冬暖夏涼之效。中國人建屋習於「座北朝南」,是為了能抵擋冬季寒冷的北風,並利於夏季南風吹入屋中,以收冬暖夏涼之效。 漁、畜牧業的收成、交通運輸,到戰爭的勝敗等,都可能受天氣影響。 天氣變化 知識快遞 西元1274 年,元世祖派軍侵略日本,戰爭進行中因颱風來襲而吃下敗仗。西元1281年,元世祖再派大軍攻打日本,途中又遭遇颱風,船沉人溺,再度落敗。日本因而稱颱風為「神風」。
風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山雨欲來風滿樓」 天氣變化 • 天氣變化和大氣溫度、溼度及運動狀態有關 • 當天空出現大量的烏雲,表示可能快下雨。
天氣變化 示範實驗 造雲DIY 由以下簡易實驗,了解雲的形成過程 1.將能塞入寶特瓶口的橡皮塞, 鑽一個適當大小的孔,使其 與玩具打氣筒的管子緊密連 結。 2.寶特瓶內裝少許水和一些線 香的白煙,搖晃數下後,將 步驟1的橡皮塞塞緊瓶口。
天氣變化 示範實驗 3.以打氣筒打氣。瓶塞彈開時,觀察瓶內狀況和瓶口冒出的白色煙霧。 因瓶塞隨時會彈開, 請注意安全。
體積膨脹,造成本身溫度下降,使得空氣中的水氣達到飽和,即相對溼度達到100%體積膨脹,造成本身溫度下降,使得空氣中的水氣達到飽和,即相對溼度達到100% 水氣凝結成小水滴,成為實驗中所看到的白色煙霧。 天氣變化 示範實驗 當瓶塞彈開,由寶特瓶口冒出的白色煙霧是如何產生的呢? 當瓶塞彈開時,空氣由壓力較大的瓶內往壓力較小的瓶外流動
天氣變化 • 天空中雲的形成 氣溫下降 空氣中的水氣達到飽和 凝結成雲 水氣增加 知識快遞 大氣中最大水氣含量的多寡與氣壓、氣溫有關;固定氣壓下,氣溫越高,最大水氣含量越多。
天氣變化 • 雲的形成 水氣達到飽和而凝結成水滴或冰晶,成為雲朵。 空氣的體積膨脹,致使本身溫度下降。 空氣的壓力比外界環境氣壓大,所以體積膨脹。 上升中,大氣的壓力漸減小。 地面有一團未飽和的空氣。
霧、露或霜,是地面附近的水氣達到飽和凝結成水滴或冰晶的現象霧、露或霜,是地面附近的水氣達到飽和凝結成水滴或冰晶的現象 天氣變化
天氣變化 • 天氣變化與風的關係 • 風是空氣在運動 • 空氣的運動受大氣壓力影響 • 大氣壓力:單位面積上空氣柱的重量,通常以百帕(hPa)為單位,一大氣壓約為1013百帕
天氣變化 知識快遞 • 近年國際通用單位採用帕斯卡(Pascal,1Pa=1N/m2)為壓力的單位,氣象界則以百帕(hPa)作為氣壓單位。 • 1 atm=76 cm-Hg • =1033.6 gw/cm2 • ≒1013 hPa
1.在地面天氣圖中,將相同氣壓值的地點連起來,所畫出的曲線,稱作「等壓線」1.在地面天氣圖中,將相同氣壓值的地點連起來,所畫出的曲線,稱作「等壓線」 2.由等壓線的疏密程度可推測風速的大小,等壓線較密集的區域,表示氣壓變化較大,風速一般也較大。 天氣變化 • 天氣變化與風的關係 A B 風速 A > B
天氣變化 • 天氣變化與風的關係 氣壓的高低是相對的,高氣壓是指一地的氣壓高於其四周;反之則為低氣壓。地表各處的氣壓不盡相同,當空氣由氣壓較高處往較低處移動時,便形成風。
天氣變化 動腦時間 1.若下圖為等高線圖(單位:公尺),圖上有A ~ E 五個地點。請問自A 地至何地的坡度最陡?此區域的地形為何? 2.如果將下圖改為等壓線圖(單位:百帕),則A 點至何點在單位距離內的氣壓差值變化最大,意即該區可能風速比較大? 又A 處為高氣 壓或是低氣壓 區?
天氣變化 北半球 摩擦力 地球自轉 空氣由高壓向低壓運動時向右偏 低壓區 往右轉 1008 百帕 1012 百帕 1016 百帕 高壓區 北半球地表附近空氣流動的方向會往右轉,而與等壓線成一個夾角。
天氣變化 知識快遞 因地球自轉, 而對於地表附近運動的物體(如空氣、飛彈、海水等) 造成一種偏向力, 稱為科氏力(Coriolis force)。
天氣變化 • 天氣變化與風的關係 近地面高氣壓中心 下沉氣流 天氣晴朗 近地面低氣壓中心 上升氣流 雲雨的天氣 下沉氣流 上升氣流 高 低 高氣壓 低氣壓
氣團-在水平方向上溫度、溼度均相當一致的一大團空氣。氣團-在水平方向上溫度、溼度均相當一致的一大團空氣。 空氣在一地貌非常近似的廣大區域長時間停留後,便很可能形成氣團,氣團形成的地方稱為氣團源地。 氣團形成後離開氣團源地,性質會隨所經過的地理環境而改變 氣團與鋒面 • 例如 • 冷氣團移往較低緯區,底層的氣體易受熱 • 大陸氣團經過海面時,會吸收水氣
氣團與鋒面 • 風向隨著季節的交替而轉變,稱為季風,以澎湖為例。
氣團與鋒面 知識快遞 季風(monsoon)源自於阿拉伯文中的mausim,為「季節」之意。世界各地並非都有季風,例如撒哈拉沙漠即是季風難以到達的地方。亞洲東部和南部是季風最顯著的區域 。
氣團與鋒面 • 冬季 • 影響臺灣冬季的氣候-大陸冷氣團。 • 大陸冷氣團的特性-水氣少、溫度低、為高氣壓區 冬天 冷氣團抵達臺灣時很強烈或是南下速度較快,容易造成各地氣溫遽降,稱為寒潮 冷 暖
氣團與鋒面 • 東北季風盛行時間---十月到次年四月 • 東北季風經過海面時會吸收水氣,為臺灣的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地區的迎風面帶來豐富的雨水。 • 西南部地區,因氣流受到中央山脈的阻擋,水氣無法抵達,所以天氣晴朗、乾燥。 東北季風 氣流上升成雲致雨 背 迎 風 風 面 面
氣團與鋒面 知識快遞 「竹風蘭雨」這句諺語指出新竹風大和宜蘭多雨的氣候特徵。宜蘭在民國60~89年間,年平均降雨日為207日,年平均降雨量為2827.7毫米。 另外,基隆因為三面環山的地形,所以在冬季時降雨情形非常明顯,時常都是陰雨綿綿的天氣,而有「雨都」和「雨港」之稱。
氣團與鋒面 • 比較降雨量和溫度方面 • 十月~三月平均降雨量---高雄 < 臺北、花蓮 • 月平均溫度方面---高雄 > 臺北、花蓮
氣團與鋒面 • 夏季 • 影響臺灣夏季的氣候-太平洋暖氣團 • 太平洋暖氣團的特性-溫暖、潮溼 • 天氣特徵-晴朗、炎熱、相對溼度高 冷 暖
溼熱 午後雷陣雨頻繁 氣團與鋒面 • 臺灣地區夏季典型的天氣特徵 這是由於風從海上帶來大量的水氣,受到山區地形影響而抬升,或因地面受到太陽高溫照射,空氣對流旺盛,容易降雨。
氣團與鋒面 • 當兩個不同性質的氣團相遇時交界處會形成過渡區,稱為鋒面。 • 兩氣團的勢力大小會影響鋒面的移動狀況,依此可將鋒面分為冷鋒、暖鋒、滯留鋒等 冷鋒 暖鋒 滯留鋒
氣團與鋒面 知識快遞 「鋒」在軍事上是指兩軍對壘的前列, 稱作「先鋒」或「前鋒」。氣象上, 將此意境借來比喻不同性質氣團相遇的分界,故稱作「鋒面」。
氣團與鋒面 示範實驗 人造鋒面 1.準備兩個大燒杯(分別標示甲、乙)、線香、冰塊和熱水。 2.點燃線香置於甲燒杯中,使其充滿白煙後,加蓋塑膠板。再將甲燒杯放入熱水中數分鐘。 3.於乙燒杯中放入 約三分滿的冰塊 後靜置。 甲 乙
氣團與鋒面 示範實驗 人造鋒面 4.不可移去塑膠板,但將甲、乙燒杯橫放且對準杯口,靜置數秒鐘。 5.將塑膠板抽起,觀察空氣的流動情形。
氣團與鋒面 • 影響臺灣天氣的鋒面主要是冷鋒和滯留鋒。 • 冷鋒是冷空氣南移,暖空氣抬升而形成 • 冷鋒過境天氣變化: • 氣溫降低 • 風速增強 • 風向改變 • 雲量增多 • 降雨增加 冷鋒 暖空氣 冷空氣
氣團與鋒面 • 暖鋒-暖空氣區往冷空氣區移動,原本的冷空氣區被暖空氣取代,此時鋒面由暖空氣區往冷空氣區移動。 • 鋒面通過後 3.臺灣地區很少受暖鋒影響,但較高緯度的韓國、日本,則常受暖鋒影響 暖鋒 • 溫度上升 • 連續性降雨的天氣 暖空氣 冷空氣
氣團與鋒面 • 滯留鋒 形成:春末夏初,冷空氣移動方向和鋒面 平行,冷鋒移動的速度減緩,鋒面 近似滯留的現象,稱為滯留鋒。 天氣特性:連續性降雨的天氣。 分布:臺灣、華南,長江中、下游、韓國及日本等地區均有此天氣特徵。由於這個時期適逢長江中、下游一帶梅子成熟季節,因而稱為梅雨。
氣團與鋒面 知識快遞 江南有句諺語「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實在道出梅雨期連續降雨的特性;另外「梅子成熟傾盆雨」則是表示梅雨期不僅有連綿細雨的天氣狀況,有時也會出現較大的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