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679 Views
雲端上的行腳. 勇氣 ‧ 在山盡頭. 講者:江秀真. 個人簡介. 玉山國家公園保育巡查員. 愛哭祖 江仔 八千. 2. 學歷. 台北縣雙溪國小( 1978-1983 ) 台北縣明志國中( 1983-1986 ) 私立育達高職( 1986-1990 ) 嘉義農專植保科( 1996-1999 ) 嘉義大學森林系學士( 2000-2002 ) 嘉義大學森林所碩士班( 2006- 迄今). 我的故鄉. 4. 第一面金牌. 阿爸說: 那不是全國的 那不是 …. 5. 國內外登山經歷. 76 年至 84 年台灣高山 80 座
E N D
雲端上的行腳 勇氣‧在山盡頭 講者:江秀真
個人簡介 玉山國家公園保育巡查員 愛哭祖 江仔 八千 2
學歷 台北縣雙溪國小(1978-1983) 台北縣明志國中(1983-1986) 私立育達高職(1986-1990) 嘉義農專植保科(1996-1999) 嘉義大學森林系學士(2000-2002) 嘉義大學森林所碩士班(2006-迄今)
我的故鄉 4
第一面金牌 阿爸說: 那不是全國的 那不是… 5
國內外登山經歷 76年至84年台灣高山80座 84.05.12 攀登聖母峰成功(費時兩個月) 95.08.05登頂歐洲—厄爾布魯斯峰,海拔5642公尺 95.10.08登頂非洲—吉力馬札羅峰,海拔5895公尺 96.02.19登頂南美洲—阿空加瓜峰,海拔6962公尺 96.06.19登頂北美洲--麥肯尼峰,海拔6194公尺 96.09.09登頂大洋洲—查亞峰,海拔4884公尺 97.01.08登頂南極洲—文森峰,海拔4897公尺 98.05.19第二次登頂聖母峰-南側路線,海拔8848公尺 〈完攀世界七頂峰+珠峰南北側〉
個人工作經歷與獲獎紀錄 75-83年期間—嘉發不銹鋼公司〈半工半讀〉 85-87年期間—嘉義黎陽登山用品店〈半工半讀〉 88-90年期間—高山嚮導員〈半工半讀〉 91-93年期間—台大山地農場〈梅峰〉生態解說員 94-迄今—玉山國家公園保育巡查員 97年體育運動精英獎〈最佳運動精神獎〉 97年第20屆十大傑出女青年獎 98年內政部一等獎章 98年第47屆十大傑出青年獎
大綱 一、攀峰計畫 二、夢想起飛 三、向山學習 四、完成共同願景 五、人生新定位 六、感恩致謝
一、攀峰計畫 發起人:歐都納 程董事長 顧問組群:五位老師 「尋找探險王」挑戰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圓夢計畫 全台報名徵選 選出:6名正選1名候補 2006年活動正式開始 2006年厄爾布魯斯峰 2006年吉力馬札羅峰 2007年阿空加瓜峰 2007年麥肯尼峰 2007年查亞峰 2007年~2008年文森峰 2008年珠穆朗瑪峰: 巧遇北京奧運‧延後一年 2009年5月完成七頂峰之終極目標:珠穆朗瑪峰 9
計畫藍圖 厄爾布魯斯峰 麥肯尼峰 聖母峰 卡茲登茲峰 阿空加瓜鋒 吉力馬札羅峰 文森峰
具備各項適應能力 13
三、向山學習的勇氣 • 厄爾布魯斯峰:唯有出發 • 吉利馬札羅峰:放下身段 • 阿空加瓜峰:突破困境 • 第拿里峰:團隊學習 • 卡茲登茲峰:不畏艱難 • 文森峰:自我反思 • 珠穆朗瑪峰:脫胎換骨
完善的管理制度 和諧的團隊
差點回不了家:第二次攀登 伍大哥與秀真先出發 要節省時間,當然選擇騎騾子嘍!
把握氣候‧採快攻方式 • 基地營4380m第一營4900m第二營5500m • 第二營5500m第三營5900m峰頂6962m • 到達第三營5900m〈失敗〉撤回第二營地 • 伍大哥→下到基地營做第二次補給
2.15下午~2.17早上獨自度過兩天兩夜的暴風呼天搶地 鬼哭神號…… 24
人生無常‧把握當下 運心轉境
團隊學習的勇氣 恐怖的冰河裂隙 有如大白鯊的嘴巴 29
西巴布亞 不畏艱難的勇氣 大洋洲
朝聖之旅 加德滿都→魯卡拉〈搭乘小飛機〉 魯卡拉→法克定〈3000m→2600m 〉 法克定→南切巴札〈2600m→3400m〉 南切巴札→昆瓊〈3400m→3800m〉 昆瓊→天波切〈3800m→4000m〉 天波切→丁波切〈4000m→4400m〉 丁波切→羅布切〈4400m→4900m〉 羅布切→基地營〈4900m→5350m〉
天生我才必有用 38
身、心、靈的昇華 如果登山是全然的安全那麼就不再有如此大的魔力 羅耶‧羅賓斯
登頂珠峰的關鍵 41
據統計山難發生有70﹪以上 是在登頂後下山的路上
然而,我們與眾不同的是: • 我們完整的將過程記錄下來 • 並非只是創造個人紀錄
勇氣‧在山盡頭 • 如果你對於七頂峰的幕後過程及內心掙扎有興趣,去買來看看吧!如果你對於這個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探險計畫感興趣,去書店翻翻吧!如果你希望收藏這部難得屬於台灣的探險史詩,不要猶豫的下手吧!
四、完成共同願景 • 緣起:台灣登山與國際接軌 • 主因:提升國內登山探險風氣 • 成果:1.產、官、學三方超完美合作 2.培育多元化登山領導者 3.在地登山文化的散播 4.全球、國際觀的思維 5.生命新定位
當年老爸的一句話 • 老爸: • 我做到了 • 這次是全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