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likes | 843 Views
第六章. 常见各大类药物的分析. 性状检查. 鉴别试验. 一、药物的鉴别试验. 药物的鉴别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 物理 、 化学 、 物理化学 或 生物学 方法, 判断药物的真伪 。 药物鉴别项目. 药物鉴别的内容. 性状检查 —— 检查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 包括:外观性状,如物态、色、臭、味 物理常数,如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酸值、皂化值、羟值、碘值、吸收系数等。 鉴别试验 —— 通过化学反应或仪器分析方法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鉴别试验分类. 鉴别试验 一般鉴别试验
E N D
第六章 常见各大类药物的分析
性状检查 鉴别试验 一、药物的鉴别试验 • 药物的鉴别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判断药物的真伪。 • 药物鉴别项目
药物鉴别的内容 • 性状检查——检查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 包括:外观性状,如物态、色、臭、味 物理常数,如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酸值、皂化值、羟值、碘值、吸收系数等。 • 鉴别试验——通过化学反应或仪器分析方法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鉴别试验分类 鉴别试验 一般鉴别试验 特殊鉴别试验 一般鉴别试验是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一般鉴别试验定义 • 在药物的鉴别试验中,具有某一类官能团或者具有某一共同理化性质的药物可以用相同或类似的方法来测定,也就是多种药物用同一方法进行鉴别,这样的鉴别试验,称为一般鉴别试验。
6.无机酸根 1.有机氟化物 5.无机金属盐 2.托烷生物碱类 药品 4.有机酸盐 3.芳香第一胺 一般鉴别试验项目
① 有机氟化物 氟 康 唑 【鉴别】 (1)取本品,加乙醇制成每1ml中含200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测定,在261nm 与267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64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 (3)本品显有机氟化物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① 有机氟化物 鉴别原理:有机氟化物经氧瓶燃烧法破坏,被碱溶液吸收成为无机氟化物,与茜素氟蓝、硝酸亚铈在pH4.3溶液中形成蓝紫色络合物。
茜素氟蓝 硝酸亚铈 氧瓶燃烧 蓝紫色络合物 有机氟 无机氟离子 pH4.3 ① 有机氟化物 鉴别方法:详见P186-187
② 丙二酰脲类(巴比妥类药物) 银盐鉴别法:取供试品适量,加碳酸钠试液振摇后过滤,滤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试液,生成白色沉淀,振摇即溶解,再继续滴加过量的硝酸银试液,沉淀不再溶解。 铜盐鉴别法:取供试品适量加吡啶溶液溶解后,加铜-吡啶试液,即显紫色或生成紫色沉淀。
③ 托烷生物碱类 氢溴酸山莨菪碱 【鉴别】(1) 本品显托烷生物碱类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2)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87 图)一致。 (3) 本品的水溶液显溴化物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③ 托烷生物碱类 托烷生物碱水解生成莨菪酸,经发烟硝酸加热处理,转变为三硝基衍生物,再与氢氧化钾的醇溶液作用,转变成醌型产物而显深紫色。
水解 发烟硝酸 生物碱 莨菪酸 三硝基衍生物 2-3滴 C2H5OH 固体KOH 紫色的醌型产物 ③ 托烷生物碱类 鉴别方法:P187
④ 芳香第一胺类 氨 苯 砜 【鉴别】 (1) 本品显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2) 取本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中含5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测定, 在261nm与296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度分别为0.35~0.38与0.59~0.62。
稀盐酸 亚硝酸钠 碱性-萘酚试液 供试品 + 橙黄色到猩红色 ④ 芳香第一胺类 原理:芳香第一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再与B-萘酚反应,生成橙黄色到猩红色的偶氮化合物沉淀。 鉴别方法:
⑤ 有机酸盐 a.三氯化铁反应 水杨酸的三氯化铁反应——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水杨酸与试液生成配位化合物,在中性时呈红色,弱酸性时呈紫色。
⑤ 有机酸盐 苯甲酸盐的中性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可生成碱式苯甲酸铁盐的赭色沉淀。
⑤ 有机酸盐 b.酒石酸盐的银镜反应——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置洁净的试管中,加氨制硝酸银溶液数滴,水浴加热,银游离并附在试管内壁形成银镜。 反应原理:
⑥ 无机金属盐 —钠盐、钾盐、钙盐、钡盐、锂盐的焰色反应
⑥ 无机金属盐 —显色或沉淀反应《中国药典》收载的无机阳离子盐的鉴别方法见P188-189. 铵盐的鉴别:
⑦ 无机阴离子 《中国药典》附录收载的无机阴离子盐有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等。 氯化物的鉴别: 供试液+硝酸+硝酸银→白色↓ 白色↓+氨试液→沉淀溶解+硝酸→白色↓ 原理: Cl- + Ag+→ AgCl ↓乳白色 Ag+ + 2NH3 →[Ag(NH3 )2]+ 沉淀溶解
⑦ 无机阴离子 盐酸妥卡尼 【鉴别】(1)取本品约50mg,加水4ml溶解后,加盐酸溶液(9→100)1ml、重氮对硝基苯胺试液2ml、氢 氧化钠试液4ml与正丁醇2ml,振摇,静置俟分层,正丁醇层显红色。 (2)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⑦ 无机阴离子 硫酸盐的鉴别: 供试液+氯化钡→白色↓ 白色↓+硝酸(盐酸)→沉淀不溶 反应式: SO42- + Ba2+→ BaSO4 ↓白色 硝酸盐的鉴别: 棕色环法:取供试品溶液,加浓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在浓硫酸和上层溶液的交界处出现棕色环。 3Fe2+ + NO3- + 4H+ → 3Fe3+ + NO↑+4H2O Fe2+ + NO → Fe(NO) 2+ 棕色亚硝酰合铁离子
影响鉴别试验的因素 1)溶液的浓度 被鉴别药物的浓度 2)溶液的温度 3)溶液的pH值 生成物稳定和易于观察 4)反应时间 5)干扰成分 专属性更高的鉴别方法
2. 一般杂质检查 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如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砷盐、重金属等。 • 药物中杂质的检查多数采用限量检查,该检查不要求测定杂质的含量,而只检查其是否超过限量。
2. 一般杂质检查 ①氯化物检查法 —原理:中国药典是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银白色浑浊液,与一定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的条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浑浊液比较,浊度不得更大。 Cl-+Ag+→AgCl↓
①氯化物检查法 ?加入稀硝酸的作用 ——方法:比浊法 如A浊度比B小则合格 加HNO 3 目的: A、AgCl 不溶于HNO3,可加速AgCl沉淀的产生; B、在HNO3中产生较好的乳化浑浊; C、避免弱酸银盐Ag2O,Ag3PO4,Ag2CO3沉淀的干扰。
暗处放置5min后比较 若供试品有色: 可采用内消色法,按中国药典附录规定的方法处理。 澄清溶液 供试品 对照溶液 + AgNO3 +标准NaCl 放置10min +水 供试品溶液 供试品 + AgNO3 +水
样品的前处理 氯离子的存在状态 • 溶于水的药物——直接测定 • 不溶于水的药物——加水振摇,过滤,取滤液检查;也可采用超声,加热等方法使Cl-溶解,取滤液或上清液检查 • 有机氯——有机破坏后测定
② 硫酸盐检查法 —原理:药物中存在的微量硫酸盐与氯化钡在盐酸酸性介质中生成硫酸钡白色浑浊,与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在相同条件生成的浑浊比较,浊度不得更大。SO42-+Ba2+→Ba SO4 ↓ —方法:比浊法 依法处理 A、供试品一定量 产生BaSO4的浑浊 HCl,25% BaCl 2 同上 B、取一定量K2SO4标准液 同上
② 硫酸盐检查法 注意事项 (1)加适量HCI,防止BaCO 3,Ba 3(PO 4)2等 的生成。 (2)适宜比浊的浓度为0.1~0.5 mgSO4 2- /50 ml。 (3)供试液如需滤过,应先用盐酸使成酸性的蒸馏水洗净滤纸中硫酸盐。 (4)有色供试品溶液的处理及其他注意事项与氯化物检查法相同。
茜素氟蓝 硝酸亚铈 氧瓶燃烧 蓝紫色络合物 有机氟 无机氟离子 pH4.3 ③ 氟化物检查 分光光度法,比较氟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610nm波长的吸光度。
④ 铁盐检查法 —原理:中国药典采用硫氰酸铵法。 铁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铵生成红色可溶性硫氰酸铁配位离子,再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用同法处理后所呈的颜色比较,颜色不得更深。 Fe3++6SCN-→[Fe(SCN)6]3-(红色) —方法:供试液 vs 标准液
注意: 1)加稀盐酸防止铁盐水解; 2)加过硫酸铵 [(NH4)2S2O8] 氧化剂,氧化供试品中 Fe2+生成 Fe3+。 3)当供试液管与对照溶液管色调不一致,可分别移入分液漏斗中,加正丁醇或异戊醇提取,分别取提取液比色。
⑤ 重金属检查法 重金属是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银、铅、汞、铜、铋、锡、锌、钴与镍等。 铅为重金属的代表,以铅的限量表示重金属限度。 《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录了四种重金属检查方法。
⑤ 重金属检查法(Ⅰ) 第一法 硫代乙酰胺法 原理 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pH3.5 醋酸盐缓冲液)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微量重金属离子生成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均匀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后所呈现颜色比较,颜色不得更深。 CH3CSNH2+H20 → CH3CONH2+H2S H2S +Pb2+→ PbS +2H+ 此法适用于易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为最常用的方法。
pH值的影响 金属离子与硫化氢的呈色受pH值影响较大。当pH3.0-3.5时,硫化铅沉淀较完全。酸度增大,呈色颜色变浅,甚至不显色。 • 因此,供试品若用强酸溶解或处理后,在加入硫代乙酰胺试液前,应先加氨水至溶液对酚酞指示剂显中性,再加pH3.5醋酸盐缓冲液调节溶液的酸度。
注意事项: • 本法适合的酸度为pH3.0-3.5。 • 供试品溶液有色:在对照管中加少量稀焦糖溶液(也可加其他无干扰的指示剂等),使两管色调一致,如果外消色法不能消除干扰,可采用内消色法。 • 供试品含有微量Fe3+:会氧化H2S析出S,可加VitC 0.5-1.0g,使Fe3+→ Fe2+,同时在对照管中加等量的VitC,再依法测定。
⑤ 重金属检查法(Ⅱ) 第二法 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 适用于含芳环、杂环以及在水、稀酸及乙醇中难溶的有机药物,如安乃近及盐酸氟奋乃静中重金属的检查。 原理:将供试品炽灼破坏后 ,加硝酸加热处理,使有机物分解,破坏完全后,再按第一法进行检查。
⑤ 重金属检查法( Ⅲ) 第三法 硫化钠法 适用于能溶解于碱性水溶液而难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药物等。 原理 在碱性介质中,以硫化钠为显色剂,使Pb2+生成PbS 微粒的混悬液,与一定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后所呈颜色比较不得更深。 方法 比色法
⑤ 重金属检查法( Ⅳ ) 第四法 微孔滤膜法 适用于重金属限量低的药物(含2~5μg重金属)的检查。 原理 使重金属生成的硫化物富集于微孔滤膜上形成色斑,比较供试品和一定量的标准铅溶液同法处理后产生的色斑深浅,确定重金属是否超过限量 。 微孔滤膜法检查重金属含量装置图
⑥ 砷盐检查法 砷盐多由药物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无机试剂引入,为毒性杂质,必须严格控制其限量。 砷中毒事件 1900年英国曼彻斯特因啤酒中添加含砷的糖,造成6000人中毒和71人死亡。 1955-1956年日本发生的森永奶粉(含As2O3)中毒事件,12100多人中毒,约130人死亡。 2009年报道的孟加拉国的砷污染被WHO称为“历史上一国人口遭遇到的最大的群体中毒事件”,有两百万人集体中毒,且已造成多人丧命。
⑥ 砷盐检查法 ChP采用古蔡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Ag(DDC)]法检查药物中微量的砷盐。 (一)古蔡(Gutzeit)法 原理 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所生成的砷斑比较,颜色不得更深。
涉及的反应: As3+ + 3Zn + 3H+→ 3Zn+ +AsH3 ↑ AsO33- + 3Zn + 9H+→ 3Zn+ + 3H2O + AsH3 ↑ AsH3 + 3HgBr2→ 3HBr + As(HgBr)3 (黄色) 2As(HgBr)3 + AsH3 →3 AsH(HgBr)2 (棕色) As(HgBr)3 + AsH3 →3HBr + As2Hg3 (棕黑色)
测定装置与试剂 试剂:标准砷溶液 碘化钾试液 酸性氯化亚锡试液 锌粒 溴化汞试纸 供试品溶液经同法处理后,生成的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不得更深。
注意: KI-SnCl2:还原作用,将As5+还原成As3+; 去极化作用。 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消除锌粒及供试品中少量硫化物的干扰。 S2-在酸性条件下产生H2S↑,与溴化汞作用,生成HgS↓,干扰测定。
⑥ 砷盐检查法 (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简称Ag (DDC)法] 本法为ChP和USP收载的方法。不仅可用于砷盐的限量检查,也可用作微量砷盐的含量测定。 原理 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砷化氢遇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使其还原产生红色的胶态银,用目视比色法或在510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再以一定量标准砷溶液用同法处理后得到的有色溶液进行比较。
注意事项:本反应可逆,可加入有机碱使与HDDC结合,有利于反应向右进行完全。常用有机碱:-吡啶(USP)-三乙胺-氯仿溶液(ChP)注意事项:本反应可逆,可加入有机碱使与HDDC结合,有利于反应向右进行完全。常用有机碱:-吡啶(USP)-三乙胺-氯仿溶液(C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