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螺旋 CT 三维重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螺旋 CT 三维重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中国医大附属二院心内科 孙英贤. 冠脉病变检测 非创伤性: ECG 、 DCG 、运动试验及同位素心肌灌注扫描等 CT MRI 创伤性: CAG 和冠脉内超声检查. 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 (MSCTA). 定义 方法 适应症 评价标准. 二、多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 1. 采用 PhilipsMx8000-IDT,16 排多层螺旋 CT 进行扫描及由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 首先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进行冠状动脉平扫,自心底部(以气管隆突为标志)至膈下覆盖全心。

kent
Download Presentation

螺旋 CT 三维重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中国医大附属二院心内科 孙英贤

  2. 冠脉病变检测 非创伤性:ECG、DCG、运动试验及同位素心肌灌注扫描等 CT MRI 创伤性:CAG和冠脉内超声检查

  3. 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 • 定义 • 方法 • 适应症 • 评价标准

  4. 二、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 1. 采用PhilipsMx8000-IDT,16排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及由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 • 首先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进行冠状动脉平扫,自心底部(以气管隆突为标志)至膈下覆盖全心。 • 增强扫描采用团注跟踪触发方法:经肘静脉以2.5-3.5ml/s的流速注入100-120ml,在注射开始4秒后进行同层低剂量跟踪扫描,跟踪层面选择在主动脉肺动脉窗层面,跟踪感兴趣区选择在降主动脉内,触发阈值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选为150-180Hu,扫描时间为15-20秒。 • 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造影,层厚0.8mm,重建间距0.4mm, 螺距根据患者心率自动选择为0.2-0.3,扫描期间嘱患者屏住呼吸。

  5. 2.将扫描的数据传送至工作站,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采集数据,进行三维重建。2.将扫描的数据传送至工作站,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采集数据,进行三维重建。 • 主要进行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 ,VR):应用所有的资料数据进行重建,可逼真显示冠状动脉与各心腔的三维关系,冠状动脉的走行,狭窄的位置长度。 • 辅助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 :可任意角度及平面进行重建,可产生类似导管法冠脉造影的图像,并可显示冠脉狭窄的程度、长度和血管壁的情况。 • 仿真内窥镜法(CT virtual endoscopy,CTVE): CTVE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螺旋CT容积扫描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内腔和器官内表面的立体图像,并模拟内镜显示冠状动脉腔内的情况,管壁的钙化和斑块。

  6. 可靠性好 • 发现结构及血管异常 • <50Hu:软斑块 • 评价斑块 50-120Hu:纤维斑块 • >120Hu:钙化斑块

  7. 结果 • 46例患者MSCTA 检查均无不良反应。 • 184支冠脉血管中不可评估的为15支(8.2%): • 7支(LM1支,LAD1支,LCX2支,RCA3支)因冠脉严重钙化遮 蔽管腔而难以判断管腔内情况; • 5支(LM1支,LAD1支,LCX1支,RCA2支)因运动伪影图像显示 不清; • 另外3支均为LCX,因其过于细小、走行迂曲而难以辨别。 • CAG显示阳性病变39支,MSCTA准确检出28支,灵敏度为71.8%。

  8. 表1. MSCTA与CAG比较

  9. 表2. MSCTA与CAG统计学上的比较

  10. 本研究应用16排探测器系统的多层螺旋CT行冠脉本研究应用16排探测器系统的多层螺旋CT行冠脉 造影,结合心电门控系统和有效控制患者心室率改善 图像质量,不可评估冠脉仅占8.2%。 与导管法冠脉造影比较,其对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率 较高,灵敏度为84.8%,特异度为95.6%,阳性预测值 82.4%,阴性预测值96.3%,准确度93.5%。 按段分析:其灵敏度为73.5%,特异度为97.2%,阳 性预测值80.0%,阴性预测值96.1%,准确度94.2%。

  11. MSCTA对冠脉段检出比较

  12. 在按段分析中,以LAD近中段灵敏度,阳性预测值较高,说明这些血管检出阳性者存在狭窄的概率高。在按段分析中,以LAD近中段灵敏度,阳性预测值较高,说明这些血管检出阳性者存在狭窄的概率高。 而冠状动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冠状动脉主干的近心段,且对患者的生命威胁大,其中前降支近中段的发生率最高,因此多层螺旋CT 可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的一种筛选手段。 回旋支、右冠检出的敏感性较前降支为低,分析其原因与血管走行弧度大,走行于房室沟易受心脏运动伪影影响及回旋支血管一般较细有关。另因按段分析时,回旋支和右冠脉各段病变数较少,除有一定的诊断误差外,尚存在一定的统计误差应加以考虑,需加大样本量方可纠正。

  13. 支架植入术后

  14. RCA起源变异

  15. RCA中段狭窄(软斑块)

  16. LAD散在钙化伴中远段闭塞

  17. 纤维钙化斑块 RCA LAD

  18. 临床应用 评价冠脉病变及结构 评价心脏结构 PTCA和CABG的术前定位及术后随访

  19. 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对CHD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CHD高危人群的筛选手段

  20. 局限性 • 受多种因素影响 • 冠脉小、走行迂曲、严重钙化 • 远段病变 • 冠脉痉挛

  21. 谢 谢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