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918 Views
14 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货币的基本知识与货币供给.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支付手段 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支付佣金 价值尺度 是计价单位 财富存储手段 如同债券、股票、金银、房地产等具有存储财富的职能 延期支付标准 世界货币 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 货币供给的构成 M1 :硬币,纸币,支票账户(活期存款) M2 (准货币): M1+ 定期储蓄 M3 (近似货币): M2+ 政府债券、抵押债券.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 一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国家的金融管理机关,执行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二 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E N D
第一节 货币的基本知识与货币供给 •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 支付手段 • 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支付佣金 • 价值尺度 • 是计价单位 • 财富存储手段 • 如同债券、股票、金银、房地产等具有存储财富的职能 • 延期支付标准 • 世界货币 • 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
货币供给的构成 • M1:硬币,纸币,支票账户(活期存款) • M2(准货币):M1+定期储蓄 • M3(近似货币):M2+政府债券、抵押债券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 一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国家的金融管理机关,执行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二 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的作用 1.发行的银行 垄断发行一国的法定货币 负责管理国家的货币制度,控制货币流通 2.银行的银行 3.国家的银行 代表政府与外国发生金融业务关系,制定和推行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监督全国金融市场活动
货币政策 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银行“T型账户” 银行资产 银行债务 存款准备金 存款 贷款
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称为存款准备金。 准备率:由央行决定的存款准备金应占存款总额的比率,称为法定准备率( ) 法定准备金: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称为法定准备金。
货币政策 前提: 银行准备金=法定准备金 储户将手中的钱全部存进银行
货币政策 当银行将所有存款作为准备金的时候,对货币总供给量没有影响 第一国家银行 银行资产 银行债务 准备金¥100.00 存款¥100.00
货币政策 前提:银行可以贷款 准备率为10% 第一国家银行 银行资产 银行债务 准备金¥10.00 存款¥100.00 贷款 ¥90.00
货币政策 第二国家银行 银行资产 银行债务 准备金¥9.00 存款¥90.00 贷款 ¥81.00
货币政策 第三国家银行 银行资产 银行债务 准备金¥8.10 存款¥81.00 贷款 ¥72.90
货币政策 问题:整个社会货币的总流通量是多少? 换言之,100元创造出1000元货币
货币政策 货币创造乘数(k) 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里每一元钱所生成的货币数量。
货币政策 根据 D与哪些因素相关? 代数意义: 经济学意义: 如果 rd 高,则D就少 rd高,银行放在钱库的钱多 贷款少 货币流通量少
货币政策 前提: 考虑银行超额储备金 储户将手中的钱全部存进银行 实际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实际准备率 = 法定准备率( )+ 超额准备率( )
货币政策 则货币创造乘数、银行活期存款为多少? 代数意义: re高,则k 小,D就少 经济学意义:银行超额准备金高,则实际准备金高,贷款少,新增货币量少
货币政策 前提:实际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储户每次存款手中都留有一定的货币 rc:表示通货在活期存款中的比率
货币政策 则货币创造乘数、银行活期存款为多少? 代数意义:rc 高,D小 经济学意义:现金/存款比率高,贷款减少,货币供给减少
货币政策 前提: 实际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储户每次存款手中都留有一定的货币 基础货币(H)= 货币供给(M)=
货币政策 货创造乘数:经济社会中每一元基础货币所创造的货币量 问题:哪些因素影响货币供给量?
r M/P 货币供给曲线 货币供给量
货币需求理论 • 对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 人们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把不能生息的、流动性最强的货币保存在手边。
交易动机 • 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 交易对货币的需求量决定于 • 收入的大小; 收入高交易量大需求量大 产品市场P高 货币需求大 • 收入与支出的时间间隔 间隔越近,对货币的需求量就越小
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 • 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 取决于 • 未来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程度 • 收入的大小
小结 • 交易动机+谨慎动机= • 或者 k: 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
投机动机 • 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 分析前提: • 人们一时不用的财富以两种形式存在—货币、债券 • 债券价格=债券固定利息收益/市场利息率 • 所以债券价格与利息率成反比
投机动机 • 分析过程: 利率高→债券价格低→买进债券、抛出货币→L↓ 利率低→债券价格高→卖出债券、回收货币→L↑ • 结论: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函数
投机动机 h:投资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
极端情况 • 现行利率过高→预期利率只能下降→预期债券价格只能上升→用所有货币去买债券→L2=0 • 现行利率过低→预期利率只能上升→预期债券价格只能下跌→抛出所有债券而持有货币→L2=∞,此时出现“凯恩斯陷阱” (也称“流动陷阱”)
货币需求的函数 货币的需求 L: 实际货币需求量
名义货币量 vs. 实际货币量 • 名义货币量(M) 不管购买力而只计算钱票面值的货币总量 • 实际货币量(m) 反映实际购买力的货币总值 P:价格指数
三 其它的货币需求理论 • 传统货币数量论 • 现代货币数量论 • 鲍莫尔的“平方根公式” • 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
传统货币数量论 • 始于17世纪休谟(Hume),经李嘉图、穆勒发展至上世纪30年代 • 包括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和庇古的“剑桥方程式” • 交易方程式 • 物价水平决定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交易数量 • 公式:MV=PT M:货币数量;V:货币流通速度;P:一般物价水平;T:商品交易数量 • 结论:在V和T不变的情况下,P与M正相关 • 剑桥方程式 • M=KPY或KY=M/P • K和Y比较稳定
现代货币数量论 • 现代货币数量论的目的在于解释为什么人们愿意以现金的形式持有一部分货币(弗里德曼) • m=M/P:表示实际货币量 • m=f[y,w;rm, rb, re; (dP/dt)(1/p);u] • 整个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依赖于持久性收入,非人力财富在总社会财富中所占比重;预期货币收益率;预期债券收益率;预期股票收益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及其它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 当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大于求,人们会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达到货币供求平衡 • 认为货币需求主要由持久收入决定 • 价格水平对实际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 认为货币流通速度稳定,所以物价水平取决于货币数量(与传统货币理论相同) • 认为货币政策是重要的
鲍莫尔的“平方根公式” • 处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还取决于利息率 • 假设:收入为Y,每次取款量Q,每次取款成本为b,每天利息率r;则取款次数=Y/Q,每天货币持有量=Q/2 • Min总成本=取款成本+利息成本=bY/Q +rQ/2 • 得到Q=(2bY/r)^1/2
第三节 均衡利率的决定与变动 货币的发行由政府控制,不受市场利率的影响。 • 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 港币:由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 、渣打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 • 澳门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澳门分行、大西洋银行发行 • 新台币:中央银行发行
货币市场的均衡 • 市场均衡:L=M • r>r0,L<M 买进债券 债券价格上升 利率下降 • r<r0,L>M 卖出债券 债券价格下降 利率上升
二 均衡利率的变动 • 货币供给的变动 • M增加M>L 增加债券购买债券价格上升r下降 • 如果M进一步下降至“凯恩斯陷阱”水平 r将保持在这一水平不变 • 收入水平的变动 • L增加才 人们要抛售债券换取货币 债券价格下跌 r 上升 • 货币供给和收入水平同时变动
LM 曲线 LM曲线推导(代数法) 已知:货币市场均衡前提下 L=m 求得: 或
已知: m =1250 则: y = 500 + 500r r =1, y = 1000 r = 2, y = 1500 r = 3, y = 2000
已知:m = 300, L = 0.2y – 5r 求:LM曲线 r = -60 + 0.04y y = 1500 + 25r
LM曲线的斜率 • k大→ k/h 大→LM陡峭,即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高,交易需求曲线陡峭,从而LM陡峭。 • h大→k/h小→LM平缓,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高,投机需求曲线平缓,从而LM曲线平缓
关于LM曲线的说明 • LM曲线所表示的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它只表明当利息率和国民收入存在着这样一种反方向变动关系时,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保持相等,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得到了满足。 • 曲线右侧,收入一定,利率偏高,L<M; 曲线左侧,收入一定,利率偏低,L>M。
M1 M1 L1=l1(Y) (B) M1a M1a (C) M=M1+M2 M1b M1b O O M2 Yb Ya M2a M2b r r LM (D) (A) ra ra rb rb L2=l2(r) M2 O O Yb Ya M2b M2a LM曲线的推导(几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