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likes | 1.19k Views
兒童肥胖. 高雄榮總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潘湘如. 台灣的胖小孩越來越多. 根據台灣地區第三次國民營養調查結果顯 示,我國兒童身高、體重的成長情形較以 往快速,因此 過重 或 肥胖 的盛行情形也明 顯增高。. 台灣肥胖小孩的盛行率. 男生 9.86~18.34% 女生 7.57~14.76%. 與國外比較. 過去 20 年,肥胖兒童大約增加了兩倍,目前美國 6 ~17 歲兒童過重比率佔 25% 英國 1996 調查 6~17 歲兒童 肥胖比率佔 10~17%. 如何評估兒童肥胖.
E N D
兒童肥胖 高雄榮總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潘湘如
台灣的胖小孩越來越多 • 根據台灣地區第三次國民營養調查結果顯 示,我國兒童身高、體重的成長情形較以 往快速,因此過重或肥胖的盛行情形也明 顯增高。
台灣肥胖小孩的盛行率 男生 9.86~18.34% 女生 7.57~14.76%
與國外比較 • 過去20年,肥胖兒童大約增加了兩倍,目前美國6 ~17歲兒童過重比率佔 25% • 英國1996調查6~17歲兒童 肥胖比率佔 10~17%
如何評估兒童肥胖 • 生長曲線或重高指數(weight-for length index) • 皮脂厚度 • 身體質量指數(BMl)
肥胖對兒童的影響 • 肥胖與各種慢性疾病,心臟血管疾病、 糖尿病、某些癌症等疾病的罹患率或 死亡率有密切的關係。 • 兒童時期肥胖,不但會有上述疾病危險 因子,對心臟、骨骼、呼吸、內分泌及社 交學習上也多有影響,同時也增加成年時 肥胖的危險。
造成兒童肥胖的原因 • 遺傳 • 內分泌 • 環境因素 • 飲食習慣改變:高熱量、高油脂食物 • 都市化的結果:運動空間變小 • 看電視配零食 • 課業壓力大,缺乏活動時間 • 科技發達,節省運動的機器越來越多
基因的影響 • 身體脂肪的分布大約30%由基因決定 • genetic mutations,insulin gene, Prader-Willi, Bardet-Biedl, Cohen, and Alstrom syndromes,a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at least 250 obesity associated genes
胎兒期的影響 • 母親懷孕期間肥胖,造成胎兒過多的養分經由胎盤吸收,導致日後食慾、神經荷爾蒙的改變,影響能量代謝‧ • 然而營養不良的孕婦,在某些胎兒發展的重要時期,亦會造成恆久的生理改變導致肥胖‧
出生體重與肥胖的關係 • Lower birth weight is, in both adult men and women,related to a higher adult subcutaneous fat mass and a more truncaldistribution of subcutaneous fat, indicating a higher risk forobesity.
嬰幼兒期的影響 • 以奶瓶餵食的小孩似乎比母乳餵哺的小孩更容易產生肥胖。 • 這種影響可能源自於母乳本身特殊的成分(畢竟不是配方奶可完全模擬的),或是哺乳的動作產生的心理效應造成恆久的生理改變。
小時候胖不是胖? • 在嬰幼兒期和青春期是人體細胞分裂增殖最旺盛的時期,脂肪細胞的數目有可能增加。 • 脂肪細胞的數目一旦大量增加,未來想減肥,就只能努力的把肥胖細胞體積減小,而不能將肥胖細胞數目減少了! • 因此小時肥胖所帶來的結局可能是:產生容易罹患慢性疾病且不易減重的成人肥胖。
During early childhood, BMI normally decreases until age 5–6 years, then increases through adolescence. The age at which this BMI nadir occurs has been termed the adiposity rebound. • Early adiposity rebound:increased risk for obesity later in life
代謝性肥胖 • 較少見,基本上若兒童的生長曲線正常,通常不考慮代謝性肥胖。 例如甲狀腺素或腎上腺不足的兒童會有生長遲滯的情形。 • Prader-Willi syndrome:飽食中樞缺陷
電視的影響 • 看電視時間越長,產生肥胖兒童的機會越高。 • 看電視時間增加,不僅是減少了體能活動的消耗,同時也因邊看電視邊吃零嘴而增加了熱量的攝取。
飲食的影響 • 只要每天多增加 120 kcal(約等於一杯飲料) 的熱量攝取,累積10年之後就會增加 50Kg體重。
家庭的影響 • 兒童的行為主要受父母的影響,因此父母與子女的互動方式,以及家庭環境可能造成日後肥胖的機會升高。 • 如單親家庭或雙薪家庭以外食居多,接觸較多高醣高油脂食物,影響兒童將來食物的選擇。 • 父母對邊吃飯邊看電視的行為不加禁止。
心臟血管疾病 • 肥胖兒童其在年輕成年人時罹患高血壓 的危險是非肥胖兒童的9~10倍。 • 根據台北市國中學童所作研究結果 發現,肥胖學童的血壓值、血糖值和 血脂肪值較正常學童為高。
內分泌系統 • 胰島素抗性:容易伴隨高血脂現象,並 在成人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率明 顯增加。 insulin-resistant diabetes (1982~1994 in Cincinnati) 增加了10倍,其中肥胖兒童超過90%
內分泌系統 • 血液雄性素升高:特別是青春期的女性。 •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High androgen level Hirsutism Acne Acanthosis nigricans Menstrual irregularities
腸胃系統方面 • 膽囊結石:因為膽固醇的膽道分泌增加。 • 脂肪肝:脂肪分解速率增加,混合胰島 素抗性效應,更嚴重的肥胖甚至會伴隨 肝功能異常、肝臟纖維化及肝硬化等現 象。
肺功能方面 • 約有三成的肥胖小孩會有氣喘,超過八成 的肥胖小孩其肺活量或第一秒量至少 會減少15% 左右。 • 睡眠異常:體重超重越多的兒童,在睡眠 時血氧的飽和度不佳,四成嚴重肥胖者 會有換氣不足的現象,甚至會在睡覺時 有呼吸中止現象。
腎臟方面 • Proteinuria with mesangial proliferation • Glomerulosclerosis, end-stage renal disease • 機轉不明
中樞神經 • 假性腦壓升高﹝PSEUDOTUMOR CEREBRI﹞ 頭痛、頭暈、複視、視乳頭水腫、 燥動等徵候。
自主神經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 自主神經 在調節能量代謝及身體脂肪分佈佔有重要地位。根據日本一項針對肥胖學童的研究,肥胖小孩的自主神經活動較低。 • 此種自主神經活動較低的現象與日後的成人肥胖有關。 • AutonomicNervousSystem Activity and the State and Development of Obesity in Japanese School ChildrenObes Res 2003 11: 25-32.
骨骼系統 • 兒童在發育時骨骼軟骨較多,肥胖容易讓骨骼負荷過重,造成身體骨架的異常,例如小孩骨后脫位(slipped capital epiphyses)的發生機率為10萬分之3.4 ,其中約有6成是肥胖者。 • 體重負荷過大,容易造成脛骨彎曲, 其他還有腰 痛、膝痛、走路不穩等問題。,
社交與學習 • 肥胖的兒童容易被冠上懶惰、骯髒、反 應遲緩、笨拙、行動遲緩等名詞,通常 小朋友也會排斥與肥胖的兒童做朋友。
青春期是自我形象與自尊心發展的重要時期,肥胖的人尤其是女性,通常會顯的比較退縮,在意外人對於他們身材的批評與指指點點,造成自我形象發展有障礙。青春期是自我形象與自尊心發展的重要時期,肥胖的人尤其是女性,通常會顯的比較退縮,在意外人對於他們身材的批評與指指點點,造成自我形象發展有障礙。 • 青春期的女性會害怕肥胖,或是已經肥胖的青春期女性會採嚴格的節食手段來限制熱量的攝取,造成營養失調,影響生長, 延遲發育。
Overweight children as young as age 5 years can develop a negative self-image, and obese adolescents show declining degrees of selfesteem associated with sadness,loneliness, nervousness, and high-risk behaviours. • By contrast, adverse psychosocial effects are often more severe in white children, particularly girls, than in other ethnic groups
學童肥胖處理原則 • 飲食控制 • 運動控制 • 行為治療
兒童可以節食減肥嗎? • 兒童正值發育期,需要適量的蛋白質、鈣質和熱量的供應,不正確的節食方法,會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影響到生長發育,或是因為熱量、營養不足而使之精神不佳,影響學習成果。
飲食控制 • 高蛋白、低醣飲食 • 減少碳酸飲料與零食的攝取 • 中度肥胖的兒童,建議採用 1200~2000卡的均衡飲食
飲食金字塔 脂肪類 - 要控制用量 牛奶 酪乳類 - 每日2-3 份 肉魚蛋豆類 - 每日2-3 份 蔬菜類 - 每日3-5份 水果類 - 每日2-4份 五穀類 - 每日6-11份
品名 蛋白質(公克) 脂肪(公克) 醣類(公克) 熱量(大卡) 奶類 全脂 低脂 脫脂 8 8 8 8 4 + 12 12 12 150 120 80 肉魚 低脂 豆蛋 中脂 高脂 7 7 7 3 5 10 + + + 55 75 120 主食類 2 + 15 70 蔬菜類 1 - 5 25 水果類 + - 15 60 油脂類 - 5 - 45 食物代換表:將每類食物一份所含的蛋白質、脂肪、醣類、熱量列表如下:
簡易食物代換表:1份 主食 = 1/4碗飯 = 1/2碗稀飯 = 1/2碗麵條 = 1/2碗米粉 = 1/4個台灣饅頭 = 1/10個山東饅頭 = 1/4碗蕃薯(馬鈴薯、芋頭、 紅豆、綠豆)= 1/3 根玉米 = 1 片土司(25 公克)= 1個小餐包 = 1片芋頭糕 = 2張春 捲皮 = 4張餃子皮 = 7張餛飩皮 = 2片蘇打 餅(大)= 10粒小湯圓
1份肉類 = 1兩瘦肉(雞肉、豬肉、牛 肉) = 1兩魚肉 = 1兩烏賊(小管、墨魚、蝦、蟹) = 1個 蛋 = 2個蛋白 = 2塊五香豆乾 = 1塊豆腐 = 2湯匙肉鬆
1份水果 = 1個橘子(180公克) = 1個小楊桃(190公克) = 1個柳丁(170公克) = 1片連皮半斤的西瓜(300公克) = 1個小蘋果(125公克) = 1/2個葡萄柚(170公克) = 1個奇異果(125公克) = 1/2個泰國番石榴(180公克)
運動控制 • 減少看電視、玩電腦、電動等靜態性的活動,多鼓勵兒童走出戶外運動。 • 可配合學校的體育課,請專業老師為學 童設計不同種類、中等強度、有氧、伸 展、柔軟等可列為常規性運動的體育活 動。
那些運動可以消耗 300 仟卡 ? • 慢跑, 游泳, 跳繩 30 分鐘 • 打網球 45 分鐘 • 騎自行車或步行 60 分鐘 • 3 3 3 原則
行為治療 • 自我要求 • 營養教育 • 誘惑控制 • 態度改變等
家庭介入 • 由於飲食習慣的養成主要源自於家庭,因此兒童減重必須要有很好的家庭支持,良好的家庭功能及居家環境決定了兒童減重的成效。
藥物治療 • 目前為止兒童肥胖的治療仍以改變飲食及增加運動為主,安全有效的合法減肥藥也只限成人使用。 • 兒童肥胖的藥物治療,因缺乏大型研究故仍有爭議。
藥物治療 一般共識 • 已經有肥胖的後遺症,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呼吸暫停等。 • 採用傳統飲食、運動、行為控制無效者。 • 藥物只是減重過程中的一個輔助療法。 • 肥胖既是一種慢性病,無可避免的必須面對停藥之後復胖的問題,因此如何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