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方向 问题 策略

走进新课程 关注新高考. 方向 问题 策略. —— 南通中学第四次单元检测试卷讲评. 江苏省南通中学 刘义友 liuyiyou@ntzx.net.cn 欢迎各位领导、老师来到南通中学. 讲评说明. 1 、本次考查是阶段性检测,内容涉及必修 1 、必修 2 、 选修 3 及必修 3 部分、选修 1 部分。侧重于必修 2 。. 2 、本次检测也是 《2008 年考试说明 》 公布后的第一次 检测。. 2008 年江苏生物命题指导思想.

kelv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方向 问题 策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走进新课程 关注新高考 方向 问题 策略 ——南通中学第四次单元检测试卷讲评 江苏省南通中学 刘义友 liuyiyou@ntzx.net.cn 欢迎各位领导、老师来到南通中学

  2. 讲评说明 1、本次考查是阶段性检测,内容涉及必修1、必修2、 选修3及必修3部分、选修1部分。侧重于必修2。 2、本次检测也是《2008年考试说明》公布后的第一次 检测。

  3. 2008年江苏生物命题指导思想 (1)体现生物学科特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掌握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关注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2)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科学探究、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联系生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江苏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

  4. 题型示例非选择题第7题 (2007年江苏高考题)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下图所示),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了。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答题。 (1)若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下曲线图。20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2)若土豆片为8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曲线(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下列图中的虚线。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其结果可用图中的虚线表示。 (3)为保证上述实验的科学性,需要控制的其他外界因素有。

  5. 题型示例非选择第6题 (2004年江苏高考题)环境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植物在污染环境中也有继续保住正常生命活动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抗性。研究植物的抗性对筛选具有净化环境的植物种类和保护环境有积极意义。 (1)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所得数据如下表 ①该研究说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气孔的密度呈_______关系,和每个气孔的面积呈_____关系。 ②在SO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________________植物为行道树种。 (2)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是酸雨(PH<5.6)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除图中特别说明的外,其他条件甲、乙均相同): 实验结果表明,“酸雨”使植物叶片变黄,而对照实验中的植物没有变黄。该实验说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参照上述装置和试剂以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尝试设计实验,探究2种不同pH的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①探究的问题: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②作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步骤(简要叙述): ④实验预期结果与分析(实验预期结果多种多样,写出其中3种并加以分析):

  6. 2008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命题展望 1、个别非选择为选择题 主指:面向全体同学,体现选择性 全体同学? 选择?

  7. 2008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命题展望 2、实验内容大幅度提高 《考试说明》对实验内容考查的要求依次为a、b、c三个等级,具体含义如下: a.能理解相关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b.初步具备验证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 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c.具备初步探究一些生物学问题、恰当评价和完善实验方 案的能力。 ——常规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基本步骤 ——验证性实验设计 ——探究性实验设计 ——评价和完善实验方案

  8. 明确目的和原理 作出假设 预期结果 设计方案与实施 观察和收集数据 分析、推论、评价 实验报告 • 考试说明实验要求 实验程序 实 验 与 实 验 设 计 对照实验原则 遵 循 原 则 实验类型 单因子变量原则 平行重复原则 常规实验 拓展实验 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实验的评价

  9. 1、明确实验原理与目的 2、作出假设及预期 实验材料选择 确定实验变量(自变量)——如何控制? 3、设计实验的方案 确定观察指标项(因变量)——如何检测? 控制好无关变量——相同、适当 4、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5、过程反思,进一步探究 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

  10. 题型示例非选择第6题 (2004年江苏高考题)环境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植物在污染环境中也有继续保住正常生命活动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抗性。研究植物的抗性对筛选具有净化环境的植物种类和保护环境有积极意义。 (1)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所得数据如下表 ①该研究说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气孔的密度呈_______关系,和每个气孔的面积呈_____关系。 ②在SO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________________植物为行道树种。 (2)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是酸雨(PH<5.6)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除图中特别说明的外,其他条件甲、乙均相同): 实验结果表明,“酸雨”使植物叶片变黄,而对照实验中的植物没有变黄。该实验说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参照上述装置和试剂以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尝试设计实验,探究2种不同pH的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①探究的问题: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②作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步骤(简要叙述): ④实验预期结果与分析(实验预期结果多种多样,写出其中3种并加以分析):

  11. 题型示例非选择题第5题 (2007年江苏高考题)“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l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12. 题型示例非选择题第10题 (2007年江苏高考题)为研究环境污染物对某湖泊中生物的影响,一组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一所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再将研究数据绘制成下表。 (1)为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请尝试利用上表中的数据,在所给坐标上规范绘制柱形图,以比较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 (2)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网的形式表示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A、B、C、D、E代表5种生物)。

  13. 2008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命题展望 3、突出科学方法与过程 第一层次,学科内特殊的方法,如生物学研究中同位素标记示踪法、分离细胞器和某种物质的方法、染色体染色技术等。 第二层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是从自然科学研究中概括出来的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的共同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数学方法、模型法、模拟法、系统分析法等。 第三层次,最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方法,如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法等

  14. 3、突出科学方法与过程 (1)数学方法: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A、解读、解释数学模型(表格数据、曲线、公式等) B、较强的计算能力 C、构建数学模型

  15. 3、突出科学方法与过程 (2)模型与模型方法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 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手段。

  16. 3、突出科学方法与过程 (3)模拟法 在科学研究中,有时不能对研究对象直接进行控制或干预性的操作,需要设计和构想出研究对象的替代物,通过替代物的实验来获取经验性的材料。如: (1)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2)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3)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等。

  17. 3、突出科学方法与过程 (4)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是明确系统的边界后,在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层次结构的基础上,分析系统各组分间相互影响的定量关系,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对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使系统具有功能整合作用的问题分析方法。 主要步骤: 第一阶段——定性分析,包括划分系统边界、确定系统组分、分析系统层次、明确问题及研究目标; 第二阶段——定量研究阶段,包括定量研究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系统数学模型; 第三阶段——模型分析阶段,是在认识系统动态规律的基础上,确定系统模型的参数,进行模拟试验,优化系统功能; 第四阶段——系统结构优化阶段,是通过模拟分析,优化系统结构,实行系统调控,使系统具有系统功能整合的特性,实现优化的系统功能。

  18. 题型示例非选择题第1题 (2004年江苏高考题)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体内缺乏_____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人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_,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_________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________共同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调节机制。

  19. 2008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命题展望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20. 题型示例非选择题第2题 (2007年江苏高考题)很久以前科学家在土壤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能制造一种对昆虫有毒的蛋白质,当时许多人就想把编码这一蛋白质的基因(抗虫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以降低昆虫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培育出抗虫玉米新品种。下图为这一转基因玉米的主要培育过程。 (1)获得特定目的基因的途径除了从该细菌中直接分离抗虫基因外,还可以。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必须用酶和DNA连接酶。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有等,而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例如应具有以便进行筛选。 (2)由转基因玉米细胞经过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发育成胚状体和试管苗。若要制备转基因玉米的人工种子,可选择上述实验过程中的再包裹合适的。 ——侧重考查科学知识

  21. 题型示例非选择题第9题 (2004年江苏高考题)紫草素是紫草细胞的代谢产物,可作为生产治疗烫伤药物的原料。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培养紫草细胞生产紫草素。下图记录了生物反应器中紫草细胞产量、紫草素产量随培养时间发生的变化。 (1)在生产前,需先加入紫草细胞作为反应器中的“种子”。这些“种子”是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将紫草叶肉细胞经过_____而获得的。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器中紫草细胞的生长呈现__________规律;影响紫草素产量的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 (3)在培养过程中,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1)脱分化(或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细胞的全能性 (2)S型增长 细胞数量 细胞所处的生长期 (3)保证氧气供应充足 使细胞与培养液充分接触

  22. 2008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命题展望 5、关注时代性

  23. 题型示例非选择题第3题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并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要了解生命的机制,必须先了解水分子与离子是如何进出细胞的。1988年阿格雷发现,在人红细胞膜上镶嵌着很多特殊的膜蛋白,它们形成控制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通道。他还发现,氢离子不仅无法通过水通道,还会降低水分子通过水通道的效率。 1996年,麦金农用X射线晶体光谱学的方法研究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蛋白。他的研究结果显示,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只允许钾离子通过,而不允许钠离子、钙离子等其他离子通过。 研究发现,脑中风的神经细胞膜上的谷氨酸NMDA型受体会被过度活化,钠离子、钙离子大量进入神经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并以正反馈的方式引发更多钙离子的进入,导致一连串化学变化,结果使得神经细胞大量死亡。因此子通道的特性,对于预防及治疗人类的疾病将有极大的贡献。 (1)阿格雷研究细胞膜的水通道,选择人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水与氧进出红细胞的方式都是______,水进出红细胞受控于______。 (3)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中涉及的几种离子,在静息的神经细胞内其浓度高于细胞外的是__________。脑中风患者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最终表现为________。若要研发一种控制脑中风的药物,它的作用机制应该是能够__________

  24. 2008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命题展望 7、关注文字信息题,注意学会“现学现买”

  25. 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江苏省南通中学 刘义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