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652 Views
宗教信仰的禁忌. 指導老師 : 邊瑞芬 組名 : 約翰南希 WWE 組員 : 陳力毅 、沈正修、陳宜新、徐茂益. 宗教禁忌. 當人們遇到挫折失敗,或是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卻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時,就會尋求心靈的慰藉,例如 : 向 神明傾訴或是 詢問,當然有了宗教就會有所謂的禁忌。. 道教禁忌. 道教的飲食習慣 : 有些廟宇會在建礁的時候,要求村民吃素幾天,也有些人會在初一、十五以吃素來還願。 他們也不吃有關忠孝節義這四種的動物,也稱四大葷,就是指牛肉、烏魚、鴻雁、狗肉。 . 道教禁忌. 道教的入廟禁忌
E N D
宗教信仰的禁忌 指導老師:邊瑞芬 組名:約翰南希WWE 組員:陳力毅、沈正修、陳宜新、徐茂益
宗教禁忌 當人們遇到挫折失敗,或是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卻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時,就會尋求心靈的慰藉,例如:向神明傾訴或是詢問,當然有了宗教就會有所謂的禁忌。
道教禁忌 道教的飲食習慣: 有些廟宇會在建礁的時候,要求村民吃素幾天,也有些人會在初一、十五以吃素來還願。 他們也不吃有關忠孝節義這四種的動物,也稱四大葷,就是指牛肉、烏魚、鴻雁、狗肉。
道教禁忌 道教的入廟禁忌 一、嬰兒出生未滿月者,產婦需做完月子方可進入廟宇。 二、參加喪禮告別式者,須滿二十四小時方可入廟宇參香。 三、探視亡者最後一面者,須滿一週後方可入廟宇參香。父母或公婆往生者,須滿四十九天後方可入廟宇參香。滿週年後方可向 玉皇上帝參香。 四、內外祖父母或夫妻,兄弟姊妹往生者,須滿三十五天方可入廟宇參香。 五、堂表兄弟姊妹往生者,須滿八天方可入廟宇參香。 六、女性有生理期,須經期潔淨後方可入廟參香。
道教禁忌 灶神禁忌在民間百姓對灶神的信仰,認為灶神是常駐百姓家的「官」,專管每家人的行為,並將每家私事面見玉帝報告品評一番,而玉皇大帝則根據灶君所奏內容,安排各家來年的吉凶禍福。於是為了獲得灶神的庇佑,人們就想出各種可以討好的方法,因而形成諸多禁忌。有關灶神的禁忌很多,如《敬灶全書‧灶上避忌》就明白規定:不得用灶火燒香;不得擊灶;不得在灶前發牢騷、講怪話;不得將污穢之物送往灶內燃燒。或者建灶時不准孕婦、產婦或帶孝者在旁邊觀看,因為這些人不潔淨,會冒犯灶神或火神。此外,人們有想出種種彌補過失的方法,如年末灶君上天庭時,不論窮富,一律備轎馬恭送灶神,並祭祀以佳餚與糖茶,博取歡心,使其在天庭多說好話。儘管地域不同使得灶神禁忌內容有所差異,但人們對灶神的敬畏都是等同的。
道教禁忌 歲時禁忌歲時禁忌是人們生活的重要部分,其中又以神靈祭日活動所衍生出的禁忌最為民眾奉行,深刻影響社會。 1、農曆正月初四為灶神下界之日,當天灶神要查點戶口,因此各 家各戶人都禁止出門。 2、正月初九俗稱「天日」,即玉皇大帝誕辰,這一天禁止屠宰,不潔衣物也禁止拿出屋外,以免褻瀆天神、五帝。 3、正月十五日,俗稱「上元節」,是天官大帝聖誕祭日,因為祈求天官賜福,所以民間多誦經持齋,不沾葷酒。道教信奉「三官神」,傳說「三官神」各有生日,「天官」正月十五日,「地官」十五日,而「水官」十月十五日。據說三官神對人類各有作用,「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4、二月初二則是民間所謂的「中和節」,也就是「龍抬頭」。這一天不能洞剪刀針線,否則會傷了龍眼睛;挑水時禁忌水桶碰著井邊,否則會傷了龍頭;也禁忌推磨,以免壓傷龍頭;還忌諱喝稀飯,以免糊住龍眼。
道教禁忌 5、二月十五日為太上玄元皇帝(即老子)的誕辰,禁忌屠宰。 6、五月十三日則為關聖帝君降神日,俗稱「關王磨刀日」,這一天禁忌動刀,以示崇敬。 7、六月二十四日為雷神聖誕,民間俗稱「雷聖誕」,這一天禁忌葷食,屠宰業甚至為此休市一天。 8、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地官聖誕,也就是所謂的「中元節」,據說這一天鬼神都出來了,人們不宜到處亂走,特別忌諱出遠門,因為害怕遇上鬼神,致使一年都不吉利。
海事禁忌 由於對海洋的依賴與獲取,沿海地區也藉此發展出與海洋有關的禁忌,其中嚴禁出海時船上有七男一女的禁忌便與道教「八仙過海」 傳說有相當的關係。據說因為八仙在過海上蓬萊仙島時,海龍王第七子「花龍太子」看上色藝皆絕的何仙姑,因而與七位大仙爭戰,但由於一人難敵七人而敗仗,遂懷恨在心,每見有一女七男出海,便想肇事尋釁,故產生此一禁忌。此外,有些地方嚴禁女人走上船頭,外人未將腳洗淨也不准上船頭,也有不准女人搭船下海…等等。因為臨江河湖海而居的人,大多以捕撈漁業維生,也就對與水有關的神明有著相當的崇敬,例如湖南一帶信奉揚泗(水神),中原一帶多信龍王,東南一帶以媽祖 為多。
建設禁忌 建築房舍要看風水,是民間由來已久的習俗,這與道教的土地龍神信仰有關。 換句話說,建造房舍、廟宇或造墓,最好以龍穴為中心,且龍穴需面南且開闊,還需要有一 條自東流過的河,這樣的考量影響到民間建房,一般都忌諱坐北朝南,最忌南高北低,俗語 說:「前(南)高後(北)低,主寡婦孤兒,門戶必敗;後(北)高前(南)低,主多牛馬。」所以人 常把房院建在山南水北的向陽處,忌諱選在乾燥無潤或過於潮濕背陰之處。
佛教禁忌 佛教的禁忌並無禁忌,但會有儀式(例如..拜懺.施食..大蒙山..或放生....等等) 拜懺 拜懺又叫禮懺,就是禮拜諸佛菩薩,懺悔自己的一切罪業。對佛懺悔,並不是求佛赦罪的意思,而是求佛證明,向佛坦白自己所做的罪業,下定決心,不再故意作惡。 施食 將飲食布施予他人之義。施食有許多功德,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稱,奉施飲食,得十種功德:(一)得命。(二)得色。(三)得力。(四)得安無礙辯。(五)得無所畏。(六)無諸懈怠,為眾敬仰。(七)眾人愛樂。(八)具大福報。(九)命終生天。(十)速證涅槃。.......此外,以餓鬼為對象之施食儀式,稱施餓鬼、施食會。在諸回向清規式卷一中,除施餓鬼之外,尚有盂蘭盆結緣施食、盂蘭盆亡者追薦施食、施食、時正施食。
佛教禁忌 佛教其實沒有禁忌,因為佛陀說要以戒為師戒為無上菩提本,如果佛教有禁忌的話那就不是佛教了。而且釋迦牟尼佛沒有說過學佛有禁忌。 但如果嚴格來講戒律應該就是佛教的禁忌了吧!
佛教禁忌也稱戒律(佛教五戒) 佛教戒律的五戒 第一戒不殺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殺人,小至殺死蟑螂、老鼠、蚊蟻等,都是殺生。不過,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所以不殺生,主要是指不殺人。 第二戒不偷盜就是不侵犯別人的財富。簡單的說,不是自己的東西,未經許可便佔為己有,就是偷盜;光天化日之下,強取他人的財物,更是盜竊。 第三戒不邪淫所謂邪淫,是指合法的夫妻關係以外的男女愛欲行為。例如強姦、嫖妓、重婚、誘拐、販賣人口、妨礙家庭、強迫別人從事賣淫等有傷社會風化的行為,都犯了邪淫戒。
佛教五戒 第四戒不妄語妄語,就是說虛妄不實的話,包括挑撥離間的兩舌、惡毒傷人的惡口、欺瞞不實的妄言、阿諛奉承的綺語。 妄語依其性質又可分為: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三種。(1)大妄語:指沒有證果的人,說證果了,沒有得到神通,說得神通了。此種未證謂證、未得謂得,是屬於大妄語的行為。另外說四眾的過失,尤其說出家二眾的過失,也犯了嚴重的根本大戒。(2)小妄語:見言不見,不見言見;是說非,非說是;乃至知而不言,不知而言,這些都屬於妄語。(3)方便妄語:就是俗稱的善意的欺騙。譬如醫生為顧及絕症病人的情緒,因此隱瞞實際病情,這種為別人利益著想而說的妄語,就是方便妄語。 第五戒不飲酒雖然明指為酒,但是凡能刺激神經,使人喪失理智、敗壞德行的東西,諸如大麻、鴉片、安非他命、速賜康、強力膠、瑪啡、紅中白板等,都是不飲酒戒所要戒除的。
佛教十善 (一) 永離殺生。若離殺生即得『十離惱法』:(1)於諸眾生普生無畏;(2)常於眾生起大慈心;(3)永斷一切瞋恚習氣;(4)身常無病(5)壽命長遠;(6)恒為非人(指天龍八部)之所守護;(7)常無惡夢寢覺快樂;(8)滅除怨結眾怨自解;(9)無惡道怖;(10)命終生天。 二) 永離偷盜。若離偷盜即得『十可保信法』:(1)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2)多人愛念;(3)人不欺負;(4)十方讚美;(5)不憂損害;(6)善名流布;(7)處眾無畏;(8)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9)常懷施意;(10)命終生天。 (三) 永離邪淫。若離邪淫即得『四智所讚法』:(1)諸根調適;(1)永離喧掉;(3)世所稱歎;(4)妻莫能侵。 (四) 永離妄語。若離妄語即得『八天所讚法』:(1)口常清淨優缽花香;(2)為諸世間之所信伏;(3)發言成證人天敬愛;(4)常以愛語安慰眾生;(5)得勝意樂三業清淨;(6)言無誤失心常歡喜;(7)發言尊重人天奉行;(8)智慧殊勝無能制伏。 (五) 永離兩舌。若離兩舌即得『五不可壞法』:(1)得不壞身無能壞故;(2)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3)得不壞信順本業故;(4)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5)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
佛教十善 (六) 永離惡口。若離惡口即得『八淨業法』:(1)言不乖度;(2)言皆利益;(3)言必契理;(4)言詞美妙;(5)言可承領;(6)言則信用;(7)言無可譏;(8)言盡愛樂。 (七) 永離綺語。若離綺語即得『三決定法』:(1)定為智人所愛;(2)定能以智如實答問;(3)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 (八) 永離貪欲。若離貪欲即得『五自在法』:(1)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2)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能奪故;(3)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4)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5)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堅嫉故。 (九) 永離瞋恚。若離瞋恚即得『八喜悅心法』:(1)無損惱心;(2)無瞋恚心;(3)無諍訟心;(4)柔和質直心;(5)得聖者慈心;(6)常作利益安眾生心;(7)身相端嚴眾共尊敬;(8)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十) 永離癡見。若離癡見即得『十功德法』:(1)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2)深信因果寧殉身命終不作惡;(3)惟皈依佛非餘天等;(4)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凶疑網;(5)常生人天不更惡道;(6)無量福慧轉轉增勝;(7)永離邪道行於聖道;(8)不起身見捨諸惡業;(9)住無礙見;(10)不墮諸難。
佛教飲食禁忌 佛教規定出家人飲食方面的禁忌很多,其中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條。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葷」和「腥」。「葷」是指有惡臭和異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蔥、韭菜等。《楞嚴經》說:葷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所以佛教要求禁食。所謂「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種動物的肉,甚至蛋。對此類食物,出家二眾也不能吃。不過素食的範圍也比較廣,例如:辣椒、生薑、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蕪荽、芹菜、香菇類等都可食用。豆製品、牛奶和乳製品,如乳酪、生酥、醍醐等也都不在禁止之列。此外,佛教還要求僧人不飲酒、不吸煙。不飲酒也包括不飲一切能麻醉人的飲料,比如粳米酒、果酒、大麥酒、啤酒等。麻醉神經與分泌系統的各種「毒品」更在禁忌之列。吸煙雖然不是五戒範圍的內容,但是吸煙是一種精神依賴的不良習慣或嗜好,體現了一種精神的追求和貪欲,同佛教要求的清淨無我的境界不相符,因此吸煙當然也是佛教的禁忌之一。不吃零食也是佛教對僧人的要求,這既是僧人威儀的需要,也是僧人的修行需要。所以,同出家人共處時,不宜向僧人敬煙;同桌就餐時,不宜將素菜葷叫,不宜對僧人敬酒,勸酒,或者勸吃肉,也不宜提議同僧人乾杯
佛教在個人生活方面的禁忌主要有: 不結婚,不蓄私財等。佛教認為出家僧眾擔負著住持佛法、續佛慧命 的重大責任和終身事業,因此必須獨身出家才能成就,積蓄私財是違 背出家本意的。除此以外,這方面的禁忌還包括不自歌舞,不觀看聽 取歌舞,不坐臥高級豪華床位,不接受金銀象馬等財寶,不作買賣, 不看相算命等。僧人出家受戒後,戒律還要求比丘、比丘尼分別住在 各自寺院中,不能同住一個寺院。因此,與僧人交往時不宜問是否已 經結婚之類的話,不宜邀請僧人唱歌、跳舞或參加其他不符合佛教清 規戒律的娛樂活動。同比丘尼交往要注意,男性公民不能進尼眾的寮 房,同比丘尼說話時要有另外的人在場,不要主動與比丘尼握手,到 比丘尼寺院參觀、拜佛,應衣冠整齊等等。女士們到男眾寺院也要注 意,不要隨意到僧人關閉的地方去。
對於在家的居士 佛教只要求在每月一定的日子裡實 行一種克制的生活,即不塗香裝飾 ,不觀聽歌舞劇,不坐臥高廣床座 座。持齋的日子一般是陰曆朔日、 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 九日。
報告結束 感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