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 第 26 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本章的任务. 讨论组成金融体系的各种机构 讨论金融体系和一些关键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关系 建立一个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模型,并探求决定该模型均衡的利率的作用。. 1. 美国经济中的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分为两种类型:. 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市场. 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 1.1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financial markets )是储蓄者可以通过其直接向借款人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Download Presentation

经济学原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经济学原理 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2. 本章的任务 • 讨论组成金融体系的各种机构 • 讨论金融体系和一些关键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关系 • 建立一个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模型,并探求决定该模型均衡的利率的作用。

  3. 1.美国经济中的金融机构 • 金融机构分为两种类型: 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市场 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

  4. 1.1金融市场 • 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s)是储蓄者可以通过其直接向借款人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 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两种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其他还有期货市场等。

  5. (1)债券市场 • 政府和企业都可以以公开的形式为其所举办的事业或项目向公众借款,而借款的方式是发行债券(bond)。 • 债券实际上就是借据,它有三个重要特征:期限、信用风险、税收待遇。

  6. 债券的期限 • 几乎所有的债券都规定了明确的偿还期限,短则数月,长则数十年。 • 债券的利率部分取决于它的期限,为什么? • 债券到期之前,债务人(债主)通常不会偿还本金的,如果债权人(购买债券的人)急需用钱或其他原因想兑现,他可以将持有的债券在证券市场上出售,但通常都会有所损失。

  7. 债券的信用风险 • 债务人也许不能按照约定支付利息或本金,这种可能性就是购买债券的风险。政府可能倒台,企业可能经营不善甚至破产,所以任何债券都有风险。 • 债券的风险大小往往通过其利息高低表现出来——高风险高回报。一般情况下,政府的信用比较好,所以政府债券的利息相对较低,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前些年的伊拉克政府。

  8. 债券的税收待遇 • 大多数债券的利息所得都要纳税,但美国的州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其债券购买者的利息所得不用缴纳联邦所得税,所以这样的债券的利息相应的也比较低。

  9. 中国的债券 • 近年来,中国的企业也发行了比较多的债券,但大部分老百姓比较熟悉的是国债——国库券。 • 中国的国债利息所得也是免税的。

  10. (2)股票市场 • 股票市场(stock markets)是买卖(公众所拥有的)公司股票的场所,而股票则代表了公司的相应部分的所有权。 • 当一个公司希望在股票市场上筹资时,它就必须把自己的一部分所有权让渡给公众投资者,比如一个公司把自己的所有权分为1亿份,则每一股代表其所有权的1/1亿。某人在股票市场上购买该公司的10000股,则他就拥有该公司的1/10000的所有权,这意味着他可以在未来有权分享公司1/10000的利润。

  11. 股票和债券的区别 • 虽然股票和债券都是一种凭证,但两者有重大不同。公司出售股票筹资称为股本筹资,而出售债券筹资称为债务筹资。 • 某公司的股票所有者是该公司的部分所有者,而其债券所有者是该公司的债权人。如果该公司利润极其丰厚,则其股票所有者能够参与分红,而债券所有者只能按照约定获得固定的利息。但一旦公司经营不善而倒闭,股票所有者在得到补偿之前,先要支付债券持有者应得的部分。所以,与债权相比,股票持有者承担了较高的风险,但也具有潜在的高收益。

  12. 影响股票收益的因素 • 股票投资尽管有很多因素,但它的价格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内在价值,如公司经营业绩、市赢率、每股净资产、成长性等。 • 除此之外就是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炒作题材,如“非典”导致的医药或医疗器材股票上涨和旅游股票的下跌;中东战争导致石油股票的上涨;奥运会申办成功导致体育板块的上涨;美国航天飞机爆炸导致航天股票的下跌,中国发射成功神州飞船带来航天股票的上涨,2006-2007中国牛市中券商借壳上市股票的暴涨……

  13. 请观察都市股份、吉林敖东、延边公路几只股票在2007年的走势。请观察都市股份、吉林敖东、延边公路几只股票在2007年的走势。

  14. 股票的交易及其价格的决定 • 股票的交易非常频繁,因为购买股票以后,有些人看好公司的前景,他们就会继续持有股票,甚至还会不断的增持,但另一些人可能对该公司比较悲观,他们就会卖出股票,这种分歧经常存在,所以有做多的,也有做空的。另外,有些人专门在股票市场上投机,逢低买进,逢高卖出,甚至人为操纵和炒作某只股票。所以股票市场十分热闹,也充满了风险。 • 股票交易在股票交易市场进行,全球著名的有纽约、伦敦、东京、法兰克福、香港、多伦多、苏黎世、新加坡等著名的股票市场。中国有上海和深圳两个股票交易市场。

  15. 股票指数 • 每一个股票市场的每一只股票的价格在每一天内都在变动,它代表了多空双方博弈的动态状况,所以任何时候股票有些在涨,有些在跌。 • 为反映某一股票市场总体变动情况,人们开发了一些股票指数,如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它由30家主要公司的股票价格加权计算,还有标准普尔指数,它根据500家公司的股票价格计算。中国上交所目前有上证综合指数、上证180和上证50指数,深交所有深圳100指数等。将要推出的股指期货主力合约是以沪深300为对象的。 • 既然股票指数反映了总体状况,所以它也在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盛衰。

  16.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 • 中国股票市场迄今虽然只有20年左右,但也经历了令人激动的跌宕起伏,既有让全民疯狂的时代,也有让所有人垂头丧气的时代。 • 2001年6月,上证综指达到2245点,后来一路下跌,在2004年最低到达998点。此后开始上涨,2007年10月最高达到6100多点,后来受国家调控及国际市场影响,下跌迅猛,目前在1800点左右波动。如中国船舶从300元跌到100元以下。

  17. 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国有企业圈钱——它把一大堆垃圾股卖给股民,却很少能够给股东创造收益; • 第二,某些民营企业缺乏诚信,它们有些确实盈利丰厚,但通过做假账或转移利润来欺骗股东; • 第三,某些能够提前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变动或公司内部重大财务披露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利用信息优势(如杭萧钢构); • 第四,某些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专门坐庄炒作股票。

  18. 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现象 • 上市公司是其母公司的提款机。 • 母公司首先成立一个股份公司,将其包装得非常漂亮,然后上市。完成上市以后,通过大量的关联交易等将上市公司的资产转移到母公司。 • 这一现象解释了为什么2006年以来有整体上市背景的公司股票大涨。

  19. 关于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的把戏 • 利用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关系,有些上市公司把两者之间的把戏玩弄得让人头晕目眩。把投资者的钱骗了一遍又一遍 • 先是如上所说的成立效益很好的股份公司,让其上市,这是第一次骗钱。 • 过了几年,再来个集团整体上市,大肆宣传集团公司有多少优质资产被注入,但从来不说有多少垃圾资产被注入,结果以极高的溢价把股份卖给投资者,这是第二次骗钱。 • 实行全流通以来,又给了他们第三次、第四次乃至无数次骗钱的机会,那就是在将公司业绩做得很漂亮、股价很高的时候在二级市场上悄悄减持自己的股票,并且不断减持;当这种减持使股价降得很低的时候开始在二级市场悄悄增持自己的股票,等达到一定数量后,再次开始将业绩做上去,使股价上升,然后再次进行减持,如此循环往复。

  20. 其他国家的情况 • 相对于世界市场,中国的股市只是一个婴儿。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股市都经历过大起大落。 • 例如美国股市,在上世纪20年代经历了令人疯狂的繁荣——严重的泡沫,几乎所有人都在买卖股票。但是,到了1929年,股市突然崩溃,并拉开痛苦而漫长的大萧条的序幕。到1933年的低谷时期,股票的总市价已经跌去85%。 • 在其后的数十年内,美国股市涨涨跌跌,1982年开始,连续5年平稳上涨,涨幅接近140%,很多有眼光的人或喜欢投机的人赚了钱。但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降临,6小时之内猛烈跌去市值的22%。今年以来的金融风暴更是击垮了几乎所有人的发财梦。

  21. 股市的投机性质 • 股市本是给企业公开融资的,但自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投机性。尽管它有暴跌的时候,但暴涨时候更能刺激人的欲望。所以,任何时候股市中都游荡着各中各样的人们,有总统和大富豪,也有妓女和小鱼贩子;有些人拥有数千万乃至数十亿元的股票市值,也有只买了数万美元乃至数千美元的股票。大部分人都忘了股票背后所代表的企业的投资价值,都希望自己的股票一夜被炒高后,好脱手大赚一笔。 • 尽管中国的股市目前有相当股票实际投资价值很低,但很多人仍以赌博的心理在入市淘金。

  22.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股市的风险 • 股市的风险多而且不太容易把握 • 既有所谓的系统性风险 • 又有个别公司的特殊风险 • 还有谁也说不上来的风险,比如集体恐慌带来的共振。

  23. 1.2金融中介机构 • 金融中介机构(financial intermediaries)指储蓄者可以通过其间接地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银行和各种基金公司都是这样的机构。

  24. (1)银行 • 除了股票和债券外,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靠向银行贷款为自己筹资,所以银行是全社会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金融中介机构。 • 银行最主要的金融业务是吸收公众的存款,再将这些存款贷给借款人,并靠两者的利息差额盈利的企业。

  25. (2)共同基金 • 共同基金(mutual fund)是一个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来购买各种股票、债券,或两者都有的资产组合的机构。 • 共同基金的优点一是可以使普通投资者用很少的钱进行多元化投资,从而分散风险;二是使普通投资者能够享受专业人员的理财服务。

  26. 2.国民收入账户中的储蓄与投资 • 2.1回顾一些重要的恒等式(第23章) Y=C+I+G+NX 为了简化,仅考虑封闭经济时的情况, 这时: Y=C+I+G 或者:Y-C-G=I 等式左边的Y-C-G就是国民储蓄(national saving),如果用S来表示,就可得到: S=I,该等式说明,储蓄等于投资。

  27. 私人储蓄、公共储蓄与国民储蓄 I=Y-C-G S=I S=Y-C-G S=(Y-T-G)+(T-G) 考虑税收的情况 • 上式中,(Y-T-C) 是私人储蓄,(T-G)是公共储蓄,两者之和是全部国民储蓄,所以整个式子仍然表明:储蓄必定等于投资。

  28. 2.2储蓄与投资的含义 • 储蓄与投资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有固定的含义,它们与日常使用的这两个词汇并不相同。 • 通常我们把购买股票、债券等都称作投资,但这些在宏观经济学中都是储蓄行为,在这里投资是指购买实际资本品并能够为一国的未来带来实际产出的行为。 • 另外S=I是对于整个经济而言的恒等,具体到每个家庭或企业,储蓄和投资并不总是相等。

  29. 3.可贷资金市场 • 为了建立一个金融市场模型简化的需要,我们假设经济只有一个金融市场,称为可贷资金市场(market for loanable funds),它是这样一个市场:所有的储蓄者都到这里存款,所有借款者都到这里贷款,并且存款的利率等于借款的利率。

  30. 这种假定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 假定存款和贷款的利率相等与现实并不相符,但并非完全不可行,它是将可贷资金市场类比为一般的市场,比如某种实物市场,在那里,购买和出售的价格是相同的,尽管要交一点手续费之类的,但我们往往忽略这些,认为买价等于卖价。

  31. 3.1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 • 可贷资金市场与经济中的其他市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由供给和需求双方构成,并在市场力量作用下实现自身的均衡。 • 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储蓄,而其需求来自家庭或企业的投资,其中利率的调整实现两者的均衡。

  32. 利率的调整实现可贷资金市场的均衡 利率 供给 5% 需求 0 可贷资金(10亿美元) 1200 图1:可贷资金市场

  33. 需要注意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区别 • 上述模型中的利率应当指实际利率,即剔除了通货膨胀影响以后的利率。而通常银行公布的利率都是名义利率,必须从名义利率中减去通货膨胀率,得到的才是实际利率。

  34. 可贷资金市场模型的作用 • 上述模型中,利率实际上相当于我们分析其他物品市场中的价格,即这种“价格”的变动调节着供给与需求双方的行为。 • 这个模型虽然简单,但却非常有用,可以用它来分析影响经济中储蓄与投资的各种政府政策。分析方法仍然是我们微观经济学中学到的三个步骤:第一,政策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第二,曲线移动的方向;第三,用供求图说明均衡如何变动。

  35. 3.2政策一:储蓄激励 • 我们已经讨论过,储蓄是一国生产率重要的长期决定因素,所以如果一国的储蓄率过低,则通过提高储蓄率,其 GDP的增长率就会提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公民可以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 储蓄率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税收(是否征收利息税)都有关系。

  36. 激励是否有效 • 例如:取消存款所得的利息税而改为消费税,扩大特殊账户的适用性(如养老金账户、子女教育基金账户免税等)。 • 这种储蓄激励会对可贷资金发生影响,如下页图。影响大致是:使可贷资金的供给曲线移动,移动方向是向右,结果是使均衡利率下降,从而能够使投资扩大。

  37. 1.储蓄的税收激励增加了可贷资金的供给…… 利率 S2 S1 2.…… 这导致均衡利率下降…… 5% 4% D 3.…… 并增加了均衡的可贷资金量…… 0 可贷资金(10亿美元) 1200 1600 图2:可贷资金供给增加

  38. 3.3政策激励二:投资激励 • 很多时候,政府鼓励投资,通常的办法是投资的赋税减免。比如对购置新设备实行税收优惠,缩短折旧年限等。 • 这样做的影响是:第一使投资的需求曲线移动,而不会直接影响供给;第二,需求曲线移动的方向是向右——因为可贷资金的需求在任何既定利率下都提高了;第三,最终的结果是均衡点向右上移动,均衡利率上升,并且更高的利率使得可贷资金的供给量增加了。 • 所以,如果通过税法变动鼓励更多的投资,则利率会上升且储蓄增加。

  39. 1.投资赋税减免增加了可贷资金的需求…… 利率 S 6% 2.…… 这导致均衡利率上升…… 5% D2 D1 3.…… 并增加了可贷资金均衡量…… 0 可贷资金(10亿美元) 1200 1400 图3:可贷资金需求增加

  40. 政策激励三:政府预算赤字与盈余 • 政府采取预算赤字政策还是赢余,通常成为政治争论的焦点。 • 现在分析预算赤字的影响。假设从平衡预算开始,然后由于减税或支出增加造成赤字,则影响的结果是: • 第一,赤字会使可贷资金的供给曲线移动——可贷资金来源于私人储蓄与公共储蓄,而预算余额的变动代表公共储蓄,从而代表可贷资金供给的变动;第二,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公共储蓄为负,则国民储蓄减少;第三,均衡点变动——可贷资金减少使得利率上升,投资的需求量减少。

  41. 1.预算赤字减少了可贷资金的供给…… 利率 S1 S2 2.…… 这导致均衡利率上升…… 6% 5% D 3.…… 并导致可贷资金的均衡数量下降…… 0 可贷资金(10亿美元) 800 1200 图4:政府预算赤字的影响

  42. 政府预算赤字对投资的挤出效应 • 政府的预算赤字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什么?但以上分析说明,政府的预算赤字会导致利率上升,投资的需求量减少,这被称为挤出(crowding out)。 • 所以,政府借款为其预算赤字筹资时,它挤出了私人的投资。这就是说,当政府通过预算赤字而减少了国民储蓄时,利率上升且投资减少。而由于投资对长期经济增长很重要,所以政府预算赤字会降低经济的增长率。

  43. 争论的是什么 • 支持预算赤字者认为,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增加支出以刺激经济。但以上的分析表明,这种刺激作用也许短期有用,但它会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

  44. 如果预算盈余? • 预算盈余与预算赤字的作用相反,它增加了可贷资金的供给,降低了利率,并刺激了投资。并且更高的投资又意味着更多的资本积累和更快的经济增长。

  45. 政府预算赤字几乎是世界各国的通病 • 美国政府债务从1836年为零到1945年占GDP的107%之间波动,近年来,债务为GDP的35%左右。 • 对此的解释是:战争等支出的增加、税收减少等。 • 但有些时候,并没有发生战争,也会发生赤字,这是因为减税可能容易实现,但减少政府支出却比较困难,这是所有政府面临的困境。

  46. 年份 财政赤字或盈余(亿元) GDP (亿元) 当年预算赤字占GDP比率(%) 外债负债率(外债/GDP)(%) 1978 10.17 3624.1 - - 1980 -68.90 4517.8 1.53 - 1985 0.57 8964.4 - 5.2 1990 -146.49 18547.9 0.79 13.5 1991 -237.14 21617.8 1.10 14.9 1992 -258.83 26638.1 0.97 14.4 1993 -293.35 34634.4 0.85 13.9 1994 -574.52 46759.4 1.23 17.1 1995 -581.52 58478.1 0.99 15.2 1996 -529.56 67884.6 0.78 14.2 1997 -582.42 74462.6 0.78 14.5 1998 -922.23 78345.2 1.18 15.2 1999 -1743.59 82067.5 2.12 15.3 2000 -2491.27 89468.1 2.78 13.5 2001 -2516.54 97314.8 2.59 14.7 2002 -3149.51 104790.6 3.01 13.6 1978年以来中国财政收支状况 注意:这里没有包括内债负债率

  47. 结论 • 在现代经济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向别人借钱,但很多时候又借钱给别人,而现代金融体系调节着这些借入与借出行为。 • 金融市场与其他经济市场一样,可贷资金的价格——利率——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决定,而它作为信号,又影响着双方的行为。当金融市场可贷资金的供求均衡时,有助于使经济中的稀缺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 金融市场与一般市场不同的是,它起着联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作用。借款给别人的人是希望把一些现期的收入转变为未来的购买力;向别人借款的人是希望在现在投资,以便未来有生产物品与劳务的额外资本。 • 正因为如此,运行良好的金融市场不仅对这一代人,而且对子孙后代也是重要的。

  48. 讨论1:中国的储蓄率变动趋势 • 中国的私人储蓄率目前还是比较高的,您认为未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私人储蓄率会下降还是上升?为什么?

  49. 讨论2:中国的债务问题 • 有人认为,政府负债是向后代转移负担,您是否赞同这样的观点? • 您认为中国目前的内债和外债负债率如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有关信息自己课下查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