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likes | 866 Views
高三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设想. 高三化学反应原理复习设想. 刘艳丽. 09 年 理综测试卷化学 考点 分析. 《 原理 》 模块的复习的重要性. 《 原理 》 模块常是综合应用,这是课程设置所决定的,因此,不同省份的新课程高考中 《 原理 》 模块占的考分比例都很大,有的省甚至超过 50% ,大家不能不重视。在第一轮复习中应先巩固模块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进行模块基本思维的训练,第二轮复习则在夯实“三基”的基础上,可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图表数据分析、交流讨论等方式,进一步整合与强化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三者的有机联系,提升模块科学素养。. 三学.
E N D
高三化学反应原理复习设想 高三化学反应原理复习设想 刘艳丽
《原理》模块的复习的重要性 《原理》模块常是综合应用,这是课程设置所决定的,因此,不同省份的新课程高考中《原理》模块占的考分比例都很大,有的省甚至超过50%,大家不能不重视。在第一轮复习中应先巩固模块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进行模块基本思维的训练,第二轮复习则在夯实“三基”的基础上,可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图表数据分析、交流讨论等方式,进一步整合与强化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三者的有机联系,提升模块科学素养。
三学 一是学习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认真领会新课程高考; 二是学习2010年福建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及时调整(第二轮)复习起点和落点; 三是学习2009年评价报告(或质量分析)中学生失分点,制定防止学生失分可行性计划。
三研 一是研究新程理念下的命题思路和考纲的知识,能力要求; 二是研究考纲的变化及命题的趋势和题型示例; 三是研究和探讨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复习方法,以提高复习效率。
主题(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①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③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④了解热化学反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⑤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⑥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的方程式。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⑦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⑤化学反应与能量 增加 “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 “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删 “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调整 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调整为“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09福建第6题 6.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6.C
09福建省高考第11题 11.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 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11.D
09省单科质检10 根据反应:2Ag++Cu=Cu2++2Ag,设计如右图所示原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X可以是银或石墨B.Y是硫酸铜溶液C.电子从铜电极经外电路流向X电极D.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Ag++e-=Ag
09省单科质检14 将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已知。通入CH4的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CH4 + 10OH--8e-=CO32-+7 H2O;通入O2的另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2O2 + 4H2O + 8e- =8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A.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 B.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燃料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OH- 向负极移动D.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补充KOH
09省单科质检15 单斜硫和正交硫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s,单斜) + O2(g) = SO2 (g) △H1=-297.16kJ·mol-1 ②S(s,正交) + O2(g) = SO2 (g) △H2=-296.83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S(s,单斜)=S(s,正交) △H3=+0.33kJ·mol -1 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 D.①式表示断裂l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多297.16kJ
09福建省二检第11题 11. 某原电池构造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银电极流向铜电极 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的指针仍发生偏转 C.外电路中每通过0.1mol电子,铜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4g D.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11.D
09考试说明第12题 12.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Fe(OH)2,通电后溶液中产生的白色沉淀能保持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能用铁作甲电极和乙电极 B.甲电极上有氢气逸出 C.烧碱溶液注入容器前,需先煮沸 D.可用食盐水代替烧碱溶液
09广东第14题 14.可用於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 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 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09福建第23题 23.(15分) 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期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______W(填“强于”或“弱于”)。 (3) 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是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6)在298K下,Q、T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条件下,T的单质能将Q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3molQ的单质,则该反应在298K下的 =________(注:题中所设单质均为最稳定单质)
09福建第23题答案 23.(15分) (1) (2)弱于
23.(15分)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7。A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B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A与D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l和2∶l的化合物。23.(15分)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7。A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B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A与D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l和2∶l的化合物。 (1)只由A、B、D三种元素组成,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填其中一种物质的名称)。 (2)由A、B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化学式为,该物质与D的单质、KOH溶液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某种只由A、C、D组成的盐的水溶液显酸性,其原因是,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4)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它们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其中,甲为无机酸式盐,甲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乙为天然蛋白质水解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产物,其名称是_______。 样卷——第23题
样卷——第23题 23.(15分) (1)淀粉(或糖类、葡萄糖、油脂等合理答案)(1分) (2)CH4(1分)O2 + 2H2O + 4e- = 4OH-(3分) (3)该盐是硝酸铵,发生水解反应: NH4++H2O NH3H2O +H+, 溶液呈酸性(3分) c(NO3-)> c(NH4+) > c(H+) > c(OH-)(3分) (4)HCO3- + H+ H2O + CO2↑(3分) 氨基乙酸(或甘氨酸)(1分)
主题(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增加 “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删去 “理解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联系” “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含义” 调整 “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 调整为“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09福建第8题 12.D 12. 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 ( ) 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 的关系。反应速率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增大 增大 B. 实验②和③的 相等 C. 增大 增大 D. 增大 , 增大
题型示例——例4 例4.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2SO2(g)+O2(g) 2SO3(g)。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a )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 将2.0 mol SO2和1.0 mol O2置于10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 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_____。 ② 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___K(B)(填“>”、“<”或“=”)。
题型示例——例4 (2)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 = 4NO(g)+CO2(g)+2H2O(g) H =-574 kJ·mol-1 CH4(g)+4NO(g) = 2N2(g)+CO2(g)+2H2O(g) H =-1160 kJ·mol-1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放出的热量为______kJ。 (3)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x,3<x<4,M = Mn、Co、Zn或Ni)由铁酸盐(MFe2O4)经高温还原而得,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酸性氧化物分解除去。转化流程如图所示: 请写出MFe2Ox分解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不必配平)。
主题(7)电解质溶液 ① 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② 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③ 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④ 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⑤ 了解溶液pH的定义,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⑥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弱酸弱碱盐的水解不作要求) ⑦ 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⑧ 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⑦电解质溶液 增加 “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09福建第10题 10. 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 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升高温度, 减小 D. 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10.B
09山东7 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 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 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 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ll为盐酸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09省单科质检18 (09省质检18)(14分)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 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它们的质子数之和为21。 (1)氢元素与Z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其电子式为,该化合物分子中存在(填“共价键”或“离子键”)。 (2)Y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Y的氢化物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物的水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 ;该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3)恒温恒容下,2mol H2与2mol Y的单质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单质为1.8mol,H2 的转化率为;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其它条件相同),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比上述条件下H2的转化率(填“大”、“小”或“相同”)。 (4)由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Z的单质和KOH溶液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中,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09福建高考第24题 24.(13分) 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 ,含 、 、MgO等杂质)中提取两种工艺品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的方程式为_________. (2)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O3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验证滤液B含 ,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________(填试剂名称)。 (4)滤液E、K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溶液的一种用途________ (5)已知298K时, 的容度积常数 =5.6×10-12,取适量的滤液B,加入一定量的烧碱达到沉淀溶液平衡,测得pH=13.00,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 =_______.
09福建高考第24题答案 24.(13分)
新课程改革高考试题的变化特点 1.高考试题中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的试题数量多、知识覆盖面广、难度大、分值高。 2.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的试题的命题情景有两种;一是利用现行教材中学生熟悉的知识命题。但更常见的是利用学生不熟悉新的与生产、生活、科学实验相关联的情景材料命题,考察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各主干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各种能力。这样更能体现化学科的价值,能更好的考场学生的科学素养。 3.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的试题往往具有综合性较强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高考试题的变化特点 4、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的趋势来看,化学反应与能量是考查的热点内容,考查的热点问题有:氧化还原计算、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与书写、反应热计算、原电池原理与电解原理的应用、新能源、金属腐蚀与防腐。今年可能要特别注意新能源开发与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等问题。
新课程改革高考试题的变化特点 5.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考查的角度有:①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判断。如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等。②基本计算。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常数。③判断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这些高考试题中的重点内容,常常通过图象、图表、数据变化等方面来深度考查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命题可能是: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达到某项平衡移动的目的需要采取的措施;判断平衡移动的结果;依据结果推断条件或物质的可能聚集状态等。其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预计今后的高考试题仍是以化学平衡的判断、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图象、化学平衡的计算等为主要方向,试题很可能与工业生产相联系,如化工生产中选择适宜温度和压强,促进或抑制某反应的进行而选择的酸碱环境等。
新课程改革高考试题的变化特点 6.电解质溶液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盐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离子反应构成了电解质溶液部分的核心考点内容。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pH的计算、水解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正误判断、盐类水解的利用、离子浓度的比较、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等考点是高考中的热点内容。今年可能要注意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问题。命题重点有可能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来考查本部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如运用电离平衡的有关知识,解释解决生产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1.要充分依靠和利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特别要关注2010考试说明的变化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又是教学的标准,每一位教师都要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思考,形成自己对其中知识和能力要求的理解,再转化为教学的具体操作。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的微小变化,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律和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如新课程增加的“能量变化”、“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和考试说明中的增加要求极有可能成为近年命题的热点问题。
教学建议 2.第二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中要有意识的强化化学观点的教学,如守恒观、微粒观、平衡观、变化观等等。 3.要特别注意方法的教学。如正确书写电极方程式的方法;计算反应热的方法;利用平衡计算常模解答平衡计算题的方法;利用守恒法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的方法等等
教学建议 4.要抓住关键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如抓住速率这一关键知识点形成速率、平衡知识体系;抓住反应热这一关键知识点形成热化学知识体系;抓住化合价变化这一关键知识点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体系;抓住二极变化规律这一关键知识点形成电化学知识体系;抓住离子反应规律这一关键知识点形成电离平衡知识体系等等 。
教学建议 5.第二轮复习中可以采用大专题连小专题的方式进行。所谓大专题连小专题就是在大专题复习的基础上抓住几个热点专题进行复习。如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时,我们可以抓住以下几个热点小专题进行复习: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比较;电子守恒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盖斯定律;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电解原理的应用。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复习时可以抓住以下几个热点专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计算;化学平衡的标志;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化学平衡移动的判断与应用;化学平衡图象的认识。电解质溶液复习中则抓住以下几个热点专题: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判断;离子共存问题;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沉淀溶解平衡等。
教学建议 6.注意典型例题的教学。典型例题可以使学生了解高考考题的命题思路,题目特点,解题途径,答题方式,得分关键。因此,最好的典型例题就是近几年的考题,特别是课改实验区的考题。当然,在训练时我们要注意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避免形成定势思维。
第二轮专题复习的功能 一是帮助学生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查缺补漏,夯实“三基”; 二是要指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构建知识网络; 三是要加强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是应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如何选好二轮复习的专题 综合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一是一轮复习的情况; 二是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三是《考试说明》的要求; 四是学生的学情。 综合考虑四个因素,二轮复习专题要做到知识点专题、综合专题、能力培养专题、学法指导专题(主要针对学生几次大考暴露的问题设计)相结合。
二轮复习专题(1) 专题一、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专题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专题三、元素及其化合物 专题四、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专题五、化学实验基础 专题六、有机化学基础(选修) 专题七、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专题八、化学与可持续发展(STSE)
电解质溶液 离子共存与离子推断 离子方程式(书写与正误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 热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图表专题 阿伏伽德罗定律 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无机元素推断 实验基础 实验综合 拼盘中的化学小计算 化学工业流程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STSE) 必考有机化学 选考 第二轮复习
“融合”与“切割” 必考与必考必须”融合” 必考与选考必须”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