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295 Views
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课文以下问题. 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在哪里? P11 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是什么? P11 3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局限性分别是什么? P11—12 4 、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含义) P12 5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 P12 6 、哲学史上“两个对子”是什么?第二对子为什么是“从属”? P14. 一、唯物主义的几种形态. 古希腊的泰勒斯,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第一开创人,他 首先摆脱了神创论的观点,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E N D
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课文以下问题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在哪里?P11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是什么?P11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局限性分别是什么?P11—12 4、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含义)P12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P12 6、哲学史上“两个对子”是什么?第二对子为什么是“从属”?P14
一、唯物主义的几种形态 古希腊的泰勒斯,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第一开创人,他 首先摆脱了神创论的观点,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接着,赫拉克利特又认为,万 物的本原是“火”。而在中国,则存在“五行”学说(水、火、 木、金、土杂,以成万物)。这些古代的哲学家把哲学物 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形态,坚持了以“物”为本。但 是这却把世界的复杂简单化。他们对世界观本原的认识只 是一种可贵的猜测,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的限制,不可能被 科学证实。这便是哲学的第一个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 物主义
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认为某一种或几种原初物质(具体形态)是世界的本原——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赫拉克利特: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 史伯: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管子:
自然科学的发展经过了中世纪的冬眠后,在近代出现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经过了中世纪的冬眠后,在近代出现了 新的繁荣景象,一大批科学家(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 、牛顿等)以他们的实践和理论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从而 把哲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 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 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 当时科学所能达到的对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 ,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 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 也不能转化。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 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这 就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放射性现象:具有放射性现象的元素在放射过程中A、放射性现象:具有放射性现象的元素在放射过程中 ,一种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比如镭。在放射过程 中,它会生成惰气体氦和0氡。由此可见,原子是不是不 变的? B、电子的发现:原子是不是最小的微粒呢? 我们从这一发现来看看,原子是不是不可变的、最小的 物质单位?科学的发现显示电子是更微小的,而且电子 可以随自身速度变化而变化。在这个时候,有些形而上 学者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便做出了“原子非物质”之说, 为唯心主义提供了反驳的缺口。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某一具体形态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唯物主义 原子是“宇宙之砖”,不可再分,世界的本原是原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辨证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我们先看先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1、物是观念的集合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3、心外无物 4、存在就是被感知 5、我思故我在
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种精神:就是人的主观意识,万事万物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主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 心外无物
柏拉图: 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这种精神:不是指人的主观精神,而是指脱离人而单独存在的所谓“客观”精神——即客观唯心主义 “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黑格尔: 朱熹: “理在事先”
客观唯心主义 世界在本质上是意识的——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派别 主观唯心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联系 的 观点 发展 的 观点 全面 的 观点 承 认 矛盾 孤立 的 观点 静止 的 观点 片面 的 观点 否 认 矛盾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
练一练 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的有( ) A、C、E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理在事先 C、气者,理之依也 D、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E、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F、存在即被感知 G、物是观念的集合
1.在下列各项中选出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A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B 滴水石穿 C 物极必反 D 刻舟求剑 E 断章取义 F 墨守成规 G 失败乃成功之母 H 统筹兼顾 I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J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答案: ADEFJ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 下列关于哲学和世界观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哲学是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的学说 B.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 和根本看法的学说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是具体科学知识的 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D
2.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处理问题2.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处理问题 时,世界观就有了方法论的意义。所谓方法论是指( ) A.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共同原则和共同方法 B.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原则和关键方法 C.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具体原则和具体方法 D.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D
(2002全国文综31)(1)恩格斯说: “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 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 思想材料作为前提”。这说明 A.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与社会生活无涉B.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C.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D.哲学理论要创新就必须抛开已有的思想材料 B
一代宗师冯友兰先生曾感慨地说:“现在, 如果有人要我下哲学的定义,我就会用悖论的 方式回答: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是一门这样 的知识,在其发展中,最终成为‘不知之知’。”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一再告诫人们:一定 要自知其无知。这两句话的共同意思是说 A 哲学是一种高深莫测的学问 B 世界是不可知的,人要有自知之明 C 哲学是充满矛盾的悖论 D.人们是为了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考的 D
按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哲学的用途乃无用之大用。按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哲学的用途乃无用之大用。 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它的用处不是增加实际 知识,而是提高精神境界。这一说法告诉我们 A 哲学是没有实际用处的 B 形而上学是提高人们精神境界的学说 C.哲学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有着最一般的 指导作用 D 哲学的全部意义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C
爱因斯坦曾经讲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爱因斯坦曾经讲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 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 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说明 A.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反过来对 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 C.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随着哲学 的发展而发展 D.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各门具体科学 研究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个领域 B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生活 哲学 高二选科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 相对论 你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