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k likes | 1.61k Views
高校科研经费申请 与科技创新情况介绍. 李志民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http://www.cutech.edu.cn http://www.paper.edu.cn http://www.meeting.edu.cn. 根据教育部各部门工作职能的划分 科技发展中心主要工作职责. 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审批教育部直属院校的经济行为。包括高校企业改制、新设公司、公司股份变更等; 高校科研基金、科技奖励、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组织高校申报国家科技产业化的几个计划;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的资产与运营管理。.
E N D
高校科研经费申请与科技创新情况介绍 李志民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http://www.cutech.edu.cn http://www.paper.edu.cn http://www.meeting.edu.cn
根据教育部各部门工作职能的划分科技发展中心主要工作职责根据教育部各部门工作职能的划分科技发展中心主要工作职责 • 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审批教育部直属院校的经济行为。包括高校企业改制、新设公司、公司股份变更等; • 高校科研基金、科技奖励、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组织高校申报国家科技产业化的几个计划;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的资产与运营管理。
今年年初,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发表。今年年初,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发表。 • 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 高等学校和广大科研人员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要有所贡献。但我们离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一宏伟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还要做大量的工作,还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我国整体创新能力较弱,经济高速增长主要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三个台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我国整体创新能力较弱,经济高速增长主要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三个台阶。 • 所有新的理论发现、90%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我国科技在世界上的相对位置,2000年,2004年,体制性障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可谓任重道远。 • 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企业家,特别是管理人员的观念意识、科技创新的环境建设、包括相关政策和机制以及科研资源的分配和布局都有很多不适应之处。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大学应该发挥核心作用。这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高校科研的发展尤其显著,无论是队伍建设、条件改善,还是水平提升,对国家、社会的贡献都有很大。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大学应该发挥核心作用。这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高校科研的发展尤其显著,无论是队伍建设、条件改善,还是水平提升,对国家、社会的贡献都有很大。 • 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不仅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也是进行科研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和实现技术成果转移的生力军,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中,高校必将成为自主创新的强大力量,大有作为。
近年来,教育部着重规划并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包括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的凝练和组织、科技创新环境的营造等。近年来,教育部着重规划并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包括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的凝练和组织、科技创新环境的营造等。 • 这些年,国家对高校建设增加的投入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科研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实效更加明显。 • 一些高校的合并也使得学校的实力增强,学科设置更加齐全,可以发挥学科综合优势。
主要内容 一、高校是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三、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产业化 四、关于科研项目经费申请 五、关于申报高校科技奖励 六、关于良好科研环境建设 七、关于科技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 八、大学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更大贡献
一、高校是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高校科技创新队伍持续稳定发展 • 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 • 高校科研设施环境条件得到改善 • 高校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
1、高校科技创新队伍持续稳定发展 •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年的发展(高校1982年才开始有国家财政科研经费户头),高校科技工作已经由我国科技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逐渐发展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 • 高校科技工作已经在国家科技工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我国科技事业和经济发展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高校科技队伍日益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了基础性研究、成果转化、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等不同结构、不同层次并相对稳定的专家和科技人员队伍。高校科技队伍日益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了基础性研究、成果转化、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等不同结构、不同层次并相对稳定的专家和科技人员队伍。 • 高校的科技队伍包括研究与发展人员、科技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和研究生。这些科技人员承担着国家、地方、高校以及企业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各类科技课题,并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表1 1997~2004年研究与发展折合全时人员数统计表
高校不仅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高层次的专家队伍也在全国占有了较大的比重。2005年度全国共增选两院院士101人,其中高校48人,占全国的48%;高校不仅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高层次的专家队伍也在全国占有了较大的比重。2005年度全国共增选两院院士101人,其中高校48人,占全国的48%; • 从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制度建立,直到2005年度,从高校选聘的科学院学部委员和科学院院士总人数已达450人,约占全国的42%; • 截止到2005年,全国在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共有708人,其中高校有285人,占40%。
表2 1994~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情况统计表
2、高校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2、高校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 •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校通过竞争,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 计划”、“973 计划”、科技攻关、国防军工等科研任务,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基础研究方面,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从近年高校承担和完成国家基础研究任务的能力看,高校获得的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 计划)”项目约占全国的61%。2004年国家 973计划共批复立项31项,其中高校承担13项,占42%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约占全国的77%;从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项目看,高校获面上项目6044项,占项目总数的7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约占全国的62%。2005年获重点项目146项,占项目总数的65% ; • 据统计,从1999年到2003年,在国际三大权威科技数据库SCI、EI、ISTP收录期刊发表的论文来自中国的比例增加很快,中国已上升到世界第五的位置。5年间收录中国的论文作者中,高校科研人员的比例由72.41%增加到78.83%。 ; • 截止到2005年全国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50% 以上;2005年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0项,占全国的52.6%; • 凡是可竞争的项目(基金、计划、工程),高校都能占到50%以上。
表4 2000~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统计表
在应用研究方面,高校也已发展成为国家应用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军。在应用研究方面,高校也已发展成为国家应用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军。 • 2004年度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资助课题中,高校为主承担课题数占270项,占32.6%,国拨经费数占24.4%; • 截至2004年年底,全国高校拥有专利2.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1.2万件。2004年按单位统计,全国专利申请前十位有三所大学:上海交大(3),清华大学(4),浙江大学(6); • 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从企业争取到的科研经费约占总经费的一半; • 从近年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情况来看,高校获奖数的比重近几年是呈明显增长趋势,2005年达到了59.4%。
3、高校科研设施环境条件得到改善 •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以及国家“九五”、“十五”规划、“211 “、”985“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为高校科技工作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 在研究基地建设方面,高校也取得了突出进展。到2004年, 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113个,约占全国的61.7%。建在高校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达72家,占全国总数的28.7%。 • 实验室场地面积增大,实验仪器更新,添置。 • 高校科研经费不断增长,平均年增25%。
表6 1997~2004年研究与发展经费统计表 1.科技经费指:科研事业费、主管部门专项费、其他政府部门专项费、企事 业单位委托经费、各种收入中转为科技经费等;2.研究与发展经费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
4、高校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 中南大学主持完成的“高性能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获得连续空缺六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西北大学舒德干等人的研究成果“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200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唯一一个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 清华大学等25所大学联合承担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
北京大学“太阳风起源和太阳风的形成高度”项目研究成果解决了自1962年发现太阳风以来国际科学界一直无法确定太阳风起源高度的问题;北京大学“太阳风起源和太阳风的形成高度”项目研究成果解决了自1962年发现太阳风以来国际科学界一直无法确定太阳风起源高度的问题; • 200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等人完成的“五光子纠缠和终端未定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实现”项目被美国物理学会评为“2004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之一; • 清华大学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攻克了蛋白复合物II的三维精细结构解析难关。
近5年高校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占全国授奖比例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自然奖50% 50% 84.20% 64.3% 52.6%发明奖66.67% 77.78% 78.57% 60% 55.9%进步奖46.72% 48.72% 59.09% 55.1% 59.4%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高校科研经费这些年来占国家财政科研经费总盘子的比例从来不超过10%。高校科研经费的一半来自于为企业服务。也就是说,高校在科研经费上是很少吃皇粮的,但贡献出的科研成果远远超过10%,一般可衡量指标都超过50%。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高校科研经费这些年来占国家财政科研经费总盘子的比例从来不超过10%。高校科研经费的一半来自于为企业服务。也就是说,高校在科研经费上是很少吃皇粮的,但贡献出的科研成果远远超过10%,一般可衡量指标都超过50%。 • 但从高校科技工作总体情况看,还存在着人们常说的论文多、科技成果转化不够等问题,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以及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少,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科研要理性回归,科研要“以人为本”,把荣誉和地位导向变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 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 • 自己转化,办产业 • 合伙、占股份,融资 • 直接出售专利成果 • 协议回报 • 孵化企业,长大后转让企业或企业股份 • 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形式 • 发达国家:TTO,OTL,没有科研处。 • 我国大陆:科技开发部,技术转移中心,成果与专利管理办公室,产业管理办或科技处下设开发科等等。 • 大型展会,国家四大展会,地方、行业展会。 • 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 •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 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 • 国家级星火计划 • 国家级火炬计划 •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 各省、市相应资金支持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1.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⑴国拨总经费:2000万元/年;立项项目数占申报项目总数的50%;经费支持项目数占立项项目数的10%。 ⑵支持重点:国家安全及社会公益领域、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公益技术、共性技术。 ⑶实施方式:重大成果推广与建立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相结合。 ⑷申报方式:通过部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 ⑸2001—2005年高校共获得1815万元经费支持。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2.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 ⑴国拨总经费:1.4亿元;立项项目数占申报项目总数的60%;经费支持项目数占立项项目数的30%。 ⑵支持重点: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阶段的科技项目。 ⑶实施方式:由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多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⑷申报方式:通过部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 ⑸2001—2005年高校共获得2220万元经费支持。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3.国家级星火计划 ⑴国拨总经费:1亿元;其中面向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引导项目立项1700项,重点支持200-300项。 ⑵“星火富民科技工程” 包括:农村科技服务专项行动、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科普专项行动、重大农业技术转化专项行动、乡镇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行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专项行动、农村信息化促进专项行动、科技扶贫专项行动、星火国际化专项行动。 ⑶申报方式:通过部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 ⑷2001—2005年高校共获得2903万元经费支持。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4.国家级火炬计划 ⑴火炬计划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宗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与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⑵每年计划立项项目占申报项目的70%以上,但无经费支持。 ⑶重点发展领域: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与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 ⑷申报方式:通过部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5.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⑴是由国务院批准,科技部、财政部监管,创新基金中心运作实施的政府专项资金,1999-2004年共立项6500项,资金支持43亿。 ⑵支持方式:无偿资助、贷款贴息。 ⑶申报条件:总资产在4000万元以下的科技型企业均可申报,其中申请无偿资助的企业人数在300人以下,申请贷款贴息的企业人数在500人以下。 ⑷申报方式:通过部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
三、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产业化 1、全国高校产业发展状况 2、会议后重点落实的四项任务 3、规范化建设要达到的目的 4、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重点
1、全国高校产业发展现状高校科技产业统计数据1、全国高校产业发展现状高校科技产业统计数据
1、全国高校产业发展现状部直属高校科技产业统计数据1、全国高校产业发展现状部直属高校科技产业统计数据
1、全国高校产业发展现状高校上市公司情况 • 高校和高校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共有40家,分属20所高校,沪深股市有33家公司,公司流通总市值252亿元(2004年12月31日数据);香港股市有7家公司。 • 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业;计算机设备制造和应用服务业;生物制品和医药制造业;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制造业等方面。
1、全国高校产业发展现状 • 2005年7月23日召开了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1993年后的第二次高校产业工作会议。 • 会议提出“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 • 会议的重点是规范管理,目的是积极发展,关键是要改革和创新。发展需要规范,规范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规范管理是一种手段,促进发展才是我们的目的。
2、会议后重点落实的四项任务 (一)、限时组建国有独资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并完成资产划转,建立新型的高校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分开建帐,分开管理,组建国有独资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二)、限时完成高校全资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尽快在高校企业中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尽快对除资产经营公司以外的全资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彻底摆脱因全资企业承担无限责任给学校带来的风险。
2、会议后重点落实的四项任务 (三)、规范高校投资和经营活动,规避学校风险、规范校领导兼职、冠用校名等。 今后严格限制使用校名、简称、标志性建筑。依法逐步清理现有冠用校名的企业。 (四)、规范高校企业的经营行为,致力于提高高校科技企业的管理水平、运营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3、规范化建设要达到的目的 • 一是明确学校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规避风险,建立“防火墙”; • 二是按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进行规范化建设,按出资额多少,以股东的身份参与管理; • 三是通过规范化建设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渠道。
4、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重点 • 以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并实现产业化为目的,重点孵化具有本校学科特色和优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企业,也可以创办具有文化教育特色和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 • 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和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以技术入股为主要方式,以大学科技园为主要孵化平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4、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重点 • 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限制兴办那些脱离学校学科优势,违背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效益低的企业;对长期亏损、无投资回报的企业,要坚决予以撤并或退出。 • 要建立投入、撤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和机制建设。
四、关于科研项目经费申请 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 3.教育部直属高校聘请外国专家重点项目 4.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5.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6.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
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一)基金由来 • 1982年国家对中央部门所属重点大学增拨2000万元专项科研经费。 • 1985年科技拨款体制改革,更名为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实行基金制管理,资助高校基础性研究选题。
(二)资助对象 • 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全国高等学校(军事院校除外)中的博士生导师; • 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中的45岁以下的正、副教授。 (三)申报时间和方式 • 每年12月中旬下达通知,第二年的3月31日截止。 • 对各校限额申报。经学校筛选后,由校科研处统一报科技发展中心基金处。
(四)评审方式和条件 • 通讯评审和专家会评审相结合。 • 按申报的三级学科为标准,由计算机随机遴选出5位专家进行通讯评审。 • 通讯评审主要有以下几个约束条件:
约束条件 • 1.当年申报课题者不参加当年评审; • 2.本校专家不能评审本校申报课题; • 3.五名专家来自五个不同的学校; • 4.在同一三级学科内专家不足时,同一学校的专家最多两名。 • 5.同一三级学科的多项课题送相同的五名专家评审; • 6.评审专家应为重点大学的教授,不足时再选非重点大学的教授; • 7.交叉学科课题,主学科选三名专家,相关学科选两名。
(五)课题管理 • 资助课题公布后,作为国家课题进行管理,从第二年1月开始,期限3年,分3年拨款。 • 课题结束时写出工作总结,并由校学术委员会给出评价意见。
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 (一)宗旨 • 为鼓励中国大陆高等院校的青年教师在国内工作并在教学和科研中做出优异成绩而设立。 • 分为基金和奖励(包括教学奖、研究奖)两类。 • 最近新增加了优选资助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