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likes | 583 Views
移动图书馆技术与服务的发展趋势. 赵继海 2012 年 6 月 15 日@杭州. 提 纲. 引言 移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优势 移动图书馆的局限与问题 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 一、引言. World IPv6 Launch ! 2012 年 6 月 6 日 IPv6 全球启动。新的互联网时代开始了! IP 实地址 短缺的问题彻底解决。世界上任何物体和数字对象都可有独立的 IP 地址。因而,地球上的一切都可被“网罗” 。.
E N D
移动图书馆技术与服务的发展趋势 赵继海 2012年6月15日@杭州
提 纲 • 引言 • 移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优势 • 移动图书馆的局限与问题 • 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前景 • 结束语
一、引言 World IPv6 Launch! 2012 年 6月6日IPv6全球启动。新的互联网时代开始了!IP实地址短缺的问题彻底解决。世界上任何物体和数字对象都可有独立的IP地址。因而,地球上的一切都可被“网罗”。
2012年6月12日,苹果总裁库克发布了iOS 6,重点对10项功能作了更新。互联网应用集成于移动终端。
增强了Siri的语音控制功能,能通过语音发微博。可解放双眼,无需看手机就能在行车途中完成一系列操作。支持粤语和普通话。增强了Siri的语音控制功能,能通过语音发微博。可解放双眼,无需看手机就能在行车途中完成一系列操作。支持粤语和普通话。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20年来图书馆发生深刻变化的第一驱动力,并将继续主导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未来走向。信息技术的发展是20年来图书馆发生深刻变化的第一驱动力,并将继续主导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未来走向。 • 因此,图书馆人必须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渗透和应用问题。
二、移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 2007年以来,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发展和手机的普及,以短信和WAP服务为标志的移动图书馆或手机图书馆服务逐渐兴起。 • 2010年以来,移动互联网带宽的提高,平板电脑的推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图书馆成为国内外图书馆的热点问题。 • 支撑技术与产品的发展将继续推动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普及与深化。
(一)移动互联网 •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是10多年来发展快、市场潜力大、前景诱人的两大业务。截止2012年4月底,中国大陆手机用户10.3亿,互联网用户5.13亿。 • 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就是移动互联网。
克服移动互联网的速度瓶颈 • 无线网络传输速度不断加快。3G网络基本普及,下行最大速率可达3Mbps左右;今年 4月,4G已在杭州B1公交试用,6月,杭州主城区开始普及4G,计划年底实现市区全覆盖。理论上最大下行速率可达100Mbps。 • WiFi无线连接也在迅速发展。802.11n可以将WLAN的传输速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提供到300Mbps甚至高达600Mbps。
(二)移动终端 • 移动互联网发展了,需要相应的信息终端匹配。因而有了“移动终端”的概念,它将是当前和未来IT世界的核心产品之一。 • 移动终端必须是便携式的:人们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够方便而高效地获取网络内容和服务。
平板电脑 2011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7270万台,是上年的3.6倍。iPad占73.4%,Android平板电脑为17.3%。2012年5月31日,苹果CEO库克在D10大会上称平板电脑不是PC,无法取代PC,但其销量必将超越PC。
平板电脑、上网本与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预测 Source: Quarterly Mobile PC Shipment and Forecast Report.
苹果公司在2012年3月推出NewiPad,它采用的超高分辨率的“视网膜显示器(2058 X 1536)”,更加轻薄,厚度只有7.4毫米。
2011年9月28日,亚马逊发布平板电脑Kindle Fire,售价199美元。运行Android系统,支持Wi-Fi,配 7吋显示屏。从11月15日开始在美国销售。 亚马逊内容丰富,将是iPad的强劲对手。
2012年6月4日,华硕在台北推出变形平板电脑,搭载Windows8 系统。Win8平板电脑将是iPAD的 强劲对手。
印度在2011年10月推出世界上最便宜的平板电脑Aakash ,学生价35美元。印度电信和教育部长Kapil Sibal表示,“很快,每一个上学的孩子都将拥有这款35美元的平板电脑。” “The rich have access to the digital world, the poor and ordinary have been excluded. Aakash will end that digital divide,” --Kapil Sibal
智能手机 • 目前的智能手机以苹果iPhone为代表,还有各种采用Android、Windows、Symbian、Linux等系统的智能手机产品。 • 手机已成为人们随身所带的必备之物,因而是最重要的移动终端。
2011年10月14日,苹果iPhone4S上市销售,采用人工智能程序SIRI,可用语音回答简单问题。同时,提供免费的5GBiCloud服务,用户可进行数据同步。2011年10月14日,苹果iPhone4S上市销售,采用人工智能程序SIRI,可用语音回答简单问题。同时,提供免费的5GBiCloud服务,用户可进行数据同步。
显示性能改进,手机屏幕大小可变 • 超薄的电子纸、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将作为显示设备,高清晰度同时不损伤眼睛。 • 折叠式能随意变化尺寸的屏幕将可能问世,大大提升阅读和携带的方便程度。
电子书阅读器(不仅是设备,更要与内容相连,否则就会OUT)电子书阅读器(不仅是设备,更要与内容相连,否则就会OUT) 盛大Bambook,国庆节¥499元。 Kindle3,内置3500本电子书,售价¥ 880元
亚马逊最新发布的Kindle Touch是一款具有触摸功能的电子书阅读器,拥有长达11个月的待机时间,于2011年11月21日开始销售。 3G版用户可不限时不限流量地从亚马逊电子书城E-booktown下载图书。
Bambook与盛大文学云中书城实现无缝对接。云中书城拥有近600亿字的原创文学内容、300万部版权作品、1000余种电子期刊杂志。Bambook与盛大文学云中书城实现无缝对接。云中书城拥有近600亿字的原创文学内容、300万部版权作品、1000余种电子期刊杂志。
三、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优势 •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发展 • 2003-2007年,陆续推出短信服务(SMS)。 • 2007-2010年,WAP服务逐渐兴起,以移动OPAC和图书馆公告服务为主。 • 2011年,具有检索、下载、阅读各类数字资源的移动图书馆系统开始应用,逐步实现数字图书馆向移动平台的转移。
三、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优势(续) • 实现泛在服务。 ML可使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终端与图书馆进行交互,实现图书馆的泛在服务。 • 提高用户时间利用率。ML使得用户可利用碎片时间检索与获取信息,提高用户的时间利用率。 • 拓展服务空间。ML可使图书馆服务面向PC以外的各类便携设备,拓展了服务空间。
三、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优势(续) • 增进互动与分享。ML可增进图书馆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微博、分享、广播。 • 便于统计。ML可精准进行用户和服务的统计。手机绑定。 • 提升服务质量。ML便于精确跟踪分析用户的信息行为,包括所使用的设备、搜索、浏览、全文、短信、订阅等各种记录,为提升个性化服务质量提供了基础。
三、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优势(续) • 提高图书馆服务附加值。 • 利用移动设备的拍照功能和图片处理功能,对文献资源的二维码、索书号进行识别。 • 借助于GPS导航功能,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 • 将服务嵌入到用户的移动设备,深化和细化图书馆服务,提高服务附加值。 • 移动图书馆的优势将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云服务以及移动图书馆系统等方面的发展而进一步显现出来。
四、移动图书馆的局限与问题 • 一是阅读碎片化。电子阅读的碎片化、浅表化的问题,在移动阅读方面显得更为突出。目前的手机显示屏可显示的文字较少,而视野中文字的多少对阅读的感受、体验、连贯性和逻辑思考影响很大。阅读碎片化、浅表化对人们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辩证看待浅阅读问题 • 阅读本身存在精读和泛读,浅阅读相当于泛读,在信息泛滥的当今,每天产生的多数数字内容适合于浅阅读。 • 浅阅读对于广泛猎及信息,扩大知识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 浅阅读应当与精读相结合。对于构成知识结构基石的重要内容,必须精读,要有分析、有批判、有系统地阅读。否则,人的思考能力可能萎缩,知识系统难以形成。
四、移动图书馆的局限与问题(续) • 二是内容显示问题。目前的移动图书馆系统,受手机等移动终端屏幕限制,对于部分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以及其他复杂程式和符号的处理和显示还存在问题。 • 三是在线干扰问题。用户长久处于“在线”状态,网络上推送的各种信息以及社交网络、即时通讯等,对阅读、思考、研究、写作等学术过程会产生干扰,对学术工作质量和效率可产生负面影响。
四、移动图书馆的局限与问题(续) • 四是系统投入与服务效益问题。注册使用移动图书馆的用户比例较低,注册后使用的频率也低。移动图书馆系统投入较大而实际服务效益不高,使得国内外有不少图书馆及其主管部门或投资方对推出移动服务的态度较为谨慎。平衡系统投入与服务效益,有待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用户需求的提升。
移动服务面临严峻的法律挑战 • 五是数字资源使用权的挑战,为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图书馆与资源提供方应当有移动服务的相关约定。 • 六是用户隐私权保护难度较大。移动服务与用户的手机或移动终端绑定,可随时随地跟踪、记录、保存用户的信息行为,包括访问资源的时间、种类、所用终端等等信息,也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保护用户隐私不被外泄是巨大的挑战。
五、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前景 • 从移动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角度看,将整合新的技术与应用,提高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质量。云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LBS)、融入社交网络、应用手机二维码、手机身份识别等新技术将是移动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
与云服务结合 云笔记。方便用户在电子阅读时作读书笔记,并可自动同步到云存储,不用随时带着U盘拷贝或者纸笔记录,提高了边阅读边思考的效率,并且可以用不同的终端设备随时查看自己过去上传的笔记。
基于位置的服务(LBS) • 融合GPS定位、移动通信、导航技术等。 • 通过移动设备确定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读者定位。 • 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位置的信息推送。
移动图书馆融入社交网络 • 大学师生特别是年轻一代学子每天都会登录社交网站,甚至永不下线。他们是图书馆永远在线的潜在读者。将图书馆的服务融入社交网络,可以扩大图书馆的受众面,实时了解读者的需求,提升和扩展图书馆在读者个人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 清华大学图书馆在人人网上构建了书友会,并通过建立信息推送、聊天机器人“小图”等融入到社交网络。
移动图书馆融入社交网络 • 2011年2月约翰·杜尔(JohnDoerr)提出了SoLoMo的概念,即社交(So:Social)、本地(Lo:Local)和移动(Mo:Mobile)的融合。利用移动设备、基于地理位置并结合社交网络(SNS)特点而提供的服务。 • 从Facebook到人人网这样的“So”已无处不在;而“Lo”则代表着以LBS为基础的定位和感知;“Mo”则涵盖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带来的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
SoLoMo需要智能化的定位技术、感知技术、海量知识发现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支持。SoLoMo需要智能化的定位技术、感知技术、海量知识发现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支持。 • SoLoMo是移动图书馆服务下一步发展的重要领域,通过对用户的自动感知,提供与用户和情境相关的图书馆服务,使得图书馆服务逐步走向智能化,即逐步发展到“智慧图书馆”阶段。
移动终端服务 • 移动终端外借(超星本) • 可在线阅读和下载超星的100多万册电子图书并无IP限制。 • 可在线观看6000多门8万余集名师课程。 • 可提供云服务,包括全国780家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检索与文献传递
五、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前景(续) • 移动图书馆促进电子书的升级。 • 三代电子书。 • Ebook 1.0:纸质书的扫描生成。 • Ebook 2.0:原生的文本电子书。 • Ebook 3.0:集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实时模块(嵌入的网页)、交互模块等等的出版物,实际上是程序,如图书App。 • 到这个月苹果App Store应用程序总数已达65万个,下载量已达 300亿次。
移动跨界服务 • 图书馆通过移动终端提供跨界服务。上海交大“智慧泛在课堂”。
五、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前景(续) • 手机将成为物联网的中枢之一,手机串码成为身份识别码。 • 物联网技术应用 智慧图书馆(SL) • 将采用高效率的光电转换技术和大容量的电能存储设备,解决手机的用电困境。 • 进一步改进显示技术,开发屏幕折叠产品,解决手机屏幕显示内容少与浅阅读问题。
六、结束语 • 移动图书馆不是原有数字图书馆系统颠覆,而是一种增值服务。 • 移动图书馆拓展了图书馆服务的时间与空间:使得用户可利用碎片时间检索与获取信息;可不受地域限制,实现泛在服务。
移动图书馆技术与服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图书馆将成为复合型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方式。移动图书馆技术与服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图书馆将成为复合型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方式。 • 最简单的服务,往往是最重要的服务,如短信和移动OPAC。移动图书馆系统的功能在不断提升,在现阶段图书馆要根据需求和财力选择合适的系统。
谢谢大家! zhaojihai@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