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likes | 931 Views
肺炎 pneumonia. 呼吸内科 吕寒静. 肺炎诊治过程(重点). 是肺炎吗? 是什么肺炎? 肺炎的病因(病原体)是什么? 肺炎的病情如何(轻、中、重)? 该怎么治疗?(共性、个性、并发症) 治疗反应如何(评估)?为什么不好?疗程?. 定义. 肺炎是指 终末气道 、 肺泡(肺实质) 和 肺间质 的炎症,可由 病原微生物( 细菌 、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 … ) 、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因素所致。. 概况、流行病学. 细菌感染为肺炎最常见的病因。占 80 % 呼吸道感染为感染负担之最。
E N D
肺炎pneumonia 呼吸内科 吕寒静
肺炎诊治过程(重点) • 是肺炎吗? • 是什么肺炎? • 肺炎的病因(病原体)是什么? • 肺炎的病情如何(轻、中、重)? • 该怎么治疗?(共性、个性、并发症) • 治疗反应如何(评估)?为什么不好?疗程?
定义 •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肺实质)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因素所致。
概况、流行病学 • 细菌感染为肺炎最常见的病因。占80% • 呼吸道感染为感染负担之最。 • 感染的死亡率:90%--50%--10%。 • 50年代以后,肺炎的病死率无下降。 • 在美国,2001年统计,居死因的第6位 • 全球面临细菌耐药。 • 发病率近年在增加。
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 正常的呼吸道防御机制 • 正常情况,隆凸以下无菌 • 决定因素:病原体(毒力)、宿主(免疫力)
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 病原体进入宿主的途径: • 空气吸入 • 上呼吸道定植菌的吸入 • 血流播散 • 邻近感染部位蔓延 • 胃肠道定植菌的误吸 • 人工气道吸/带入环境中的致病菌
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 病原体—下呼吸道,繁殖,释放毒素和因病原体本身的成分—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纤维蛋白渗出和细胞浸润。部分病原体可造成肺组织坏死。 • 大部分肺炎不破坏肺组织,吸收后不留痕迹。
分类 • 解剖分类:大叶性、小叶性、间质性 • 病因(病原体)分类: • 患病环境分类:社区获得性、医院获得性、护理院获得性 • 其他分类
解剖分类 • 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肺泡-Cohn孔-肺段/叶,不累及支气管。 实变体征,X线肺段/叶实变影。 多为肺炎球菌肺炎,其次为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
解剖分类 • 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 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肺泡的炎症。 常为继发。 常及湿啰音。 X线:下叶沿肺纹不规则斑片影,边糊。 多种病原体。
解剖分类 • 间质性肺炎: 以间质为主,累及支气管壁及周围组织、肺泡壁增生及间质水肿。 多数症状轻、体征少。重者危及生命。 X线:肺下部条索影/网状影。 病毒、细菌、非典型病原体、卡氏肺囊虫等。
病因分类:最有价值,至今未找到又快又准确的方法病因分类:最有价值,至今未找到又快又准确的方法 • 细菌性肺炎:G+菌、G-菌、其它 • 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军团菌( G-菌) • 病毒性肺炎 • 真菌性肺炎 • 寄生虫:肺吸虫、肺包虫、卡氏肺囊虫 • 其它:理化、药物、过敏性
患病环境分类:最实用,与病因分类关系密切 •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在医院外(社区)受感染所发生的肺炎,包括在社区中受感染,但尚在潜伏期,入院后才发病的肺炎。 常见病原体(变化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非典型病原体。
患病环境分类 •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包括住院期间感染,出院后发病的肺炎。 常见病原体(变化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 • 护理院获得性肺炎(HCAP,NHAP):介于CAP与HAP间
Definitions HAP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pneumonia occurs 48 hours or more after admission, which was not incubating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 VAP(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pneumonia arises more than 48-72 hours after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 HCAP (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pneumonia in •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an acute care hospital for 2 or more days within 90 days of infection • Patients resided in a nursing home or long-term care facility • Patients received recent IV antibiotic therapy, chemotherapy, or wound care within the past 30 days of the current infection • Patients attended a hospital or hemodialysis clinic Bonten MJ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171:388-416.
临床表现 • 细菌性肺炎症状变化较大,可轻可重,取决于病原体和宿主的状态。 • 常见症状: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呼吸加快、鼻翼煽动、发绀 • 体征:无、肺实变、胸腔积液
诊断步骤 • 确定肺炎:根据什么?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 评估严重程度 • 寻找病因
症状 体征 X线表现:肺浸润影 鉴别: 上感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肺结核 肺癌 急性肺脓肿 肺血栓栓塞症 非感染性肺浸润 确定肺炎
评估严重程度 • 局部炎症程度 • 肺炎的播散程度 • 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 机体的基础状况与严重度和死亡危险度密切相关:年龄>65、养老院、基础疾病、免疫抑制因素
我国制定的重症肺炎标准: 主要条件 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 48h内病变范围扩大50% 感染性休克或需用升压药>4h 急性肾衰,尿量<80ml/4h 其中1条 次要条件 R≥30次/分 PaO2/FiO2 <250 胸片:双侧/多叶受累 收缩压<90 mmHg 舒张压<60 mmHg 其中2条 简言:需呼吸、循环、血透支持,入住ICU 评估严重程度
痰检:涂片、培养。 何为合格痰标本?(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鳞/白<1:2.5) 如何判断致病菌还是污染菌?(定量、半定量) 经纤支镜或人工气道吸引 防污染样本毛刷(PSB)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 经皮细针抽吸(PFNA) 血、胸液培养 确定病原体
治疗(第75页,我国CAP治疗指南) • 抗感染: 1.经验性治疗:流行病学资料 2.病原体治疗:病原体检查+体外试验的敏感度 • 其他相关治疗:基础疾病的治疗
治疗 • 重症肺炎的治疗: • 广谱、强有力的抗菌药(heating-hard) • 保护脏器功能 •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短期,减轻中毒症状 •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 机械通气
治疗后评估:经过经验性治疗48-72h病情无好转/恶化,可能治疗后评估:经过经验性治疗48-72h病情无好转/恶化,可能 药物选择不当/细菌耐药 特殊病原体感染 宿主基础状况差 误诊 药物热 痰液引流不畅 治疗
肺炎诊治过程(重点) • 是肺炎吗? • 是什么肺炎(环境、人群)? • 肺炎的病因(病原体)是什么? • 肺炎的病情如何(轻、中、重)? • 该怎么治疗?(共性、个性、并发症) • 治疗反应如何(评估)?为什么不好?疗程?
细菌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肺炎(肺炎球菌肺炎) Streptococcus pneumonia (pneumococcal pneumonia)
定义、简介 • 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 • 占CAP的25%-30%。(关注变化) • 典型症状:急性起病、高热、寒战、咳嗽、咳痰、痰血/铁锈色痰、胸痛。 • 典型X线表现:肺段/叶的实变影。
病因 • 肺炎链球菌: • G+菌,成双/链状排列 • 有荚膜,致病力主要与荚膜中的多糖结构与含量有关,不产生内、外毒素 • 86个血清型,少数致病,第3型毒力最强 • 主要寄居于上呼吸道
发病机制 • 冬、春季为多 • 常有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前驱表现,上呼吸道防御机制受损后,肺炎球菌被吸入到下呼吸道,在肺泡内繁殖导致肺炎。 • 荚膜侵袭肺泡组织—肺泡壁水肿、浆液、WBC、RBC渗出,含菌渗出液经Cohn孔向其他肺泡腔和肺的中央扩展—肺段/叶。易致胸膜炎。少数入血—菌血症。
病理 • 充血期 • 红色肝变期 • 灰色肝变期 • 吸收消散期。少数形成机化性肺炎。 • 偶出现肺组织坏死和空洞(3型)
临床表现 • 症状 • 发病前常有受凉…等病史,50%有数日的“上感”症状。 • 突发寒战、高热(39-410C,高峰在下午、傍晚,或稽留热,脉率平);患侧胸痛/腹痛、咳嗽、咳痰、痰血行/铁锈色;全身肌肉疼痛;可伴恶心、呕吐、腹泻等。
临床表现 • 体征 • 全身:急性病容,呼吸加速,鼻翼扇动,皮肤灼热、干燥,口角、鼻周围单纯疱疹。有感染中毒症者,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点,巩膜黄染。脑膜…膈胸膜…严重-休克、ARDS、意识改变、肠胀气。 • 肺部:早期-无;肺实变;消散期-湿罗音;胸膜摩擦音
临床表现 • 自然病程1-2W(体内产生荚膜特异抗体),其中热程5-10天。 • 有效治疗,缩短热程和病程。
感染性休克:老人 渗出性胸膜炎:常见 脓胸 肺脓肿 心包炎 心内膜炎 脑膜炎 关节炎 腹膜炎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 血象:WBC10-20X109/L,N>80%,核左移,细胞内中毒颗粒 • 痰标本:直接涂片--G+双/链球菌;痰培养—24-48H出结果 • 血、胸水培养:可靠性佳,阳性率低
X线检查 • 早期:肺纹粗,肺段/叶模糊 • 实变期:大片密度增高影,边缘较清楚,支气管充气征,少量积液(肋膈角钝) • 吸收消散期:密度变淡、不甚均匀,边缘模糊、假空洞征 • 3-4W完全吸收消散 • 机化:老年人
治疗 • 抗菌药物:及时,首选青霉素G,总疗程约5-7天 • 支持治疗 • 并发症的处理:感染性休克(后述);胸膜炎;脓胸;ARDS
感染性休克的处理 • 补充血容量:先晶体后胶体 • 血管活性药物:BP,重要脏器血供 • 控制感染 •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短期,减轻中毒症状 •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 心功能不全的预防和处理
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
概述 • 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炎症 • 常同时有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 • 占CAP的8-15% • 秋冬季发病较多 • 儿童、青年居多
病因 • 肺炎支原体,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吸入患者的飞沫而发病 • 可引起小流行
发病机制 • 可能为过敏反应 • 病原体通常存于纤毛上皮之间,吸附于宿主呼吸道上皮表面,抑制纤毛活动与破坏上皮细胞
病理 • 肺部病变呈小片状/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细支气管炎 • 胸腔可有纤维蛋白渗出或少量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