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化学品安全管理培训

化学品安全管理培训. 目 录. 国家对化学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危险品暴露对健康的危害 化学品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应急响应与急救 化学品事故案例. 2. 与化学品相关的法律法规. 3.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第 1 类 ﹑ 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 ( 如受热 ﹑ 受压 ﹑ 撞击等 )﹐ 能发生剧烈的化 学反应 ﹐ 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 ﹐ 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 ﹐ 发生爆 炸。 第 2 类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是指压缩 ﹑ 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 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 况之一者 ﹕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化学品安全管理培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化学品安全管理培训

  2. 目 录 • 国家对化学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 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 危险品暴露对健康的危害 • 化学品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 应急响应与急救 • 化学品事故案例 2

  3. 与化学品相关的法律法规 3

  4.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第1类﹑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 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 炸。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 况之一者﹕ 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 化气体﹔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 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力大于 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本类化学品是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 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闪点等于或低于 61℃。 4

  5.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 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 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 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 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 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 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 摩擦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 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5

  6.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第6类﹑有毒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机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 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 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的物品。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液体 LD50≦2000mg/kg; 经皮肤接触24h,半数致死量 LD50≦1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汽吸入半数致死量 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 第7类﹑放射性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 Bq/kg的物品。 第8类﹑腐蚀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 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 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y的固体或液体。 6

  7. 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爆炸品标志 易燃气体标志 底色:橙红色 图形:正在爆炸的炸弹(黑色) 文字:黑色 底色:正红色 图形:火焰(黑色或白色) 文字:黑色或白色 代表性物质:硅甲烷、氢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氨气 7

  8. 不燃气体标志 有毒气体标志 底色:绿色 图形:气瓶(黑色或白色) 文字:黑色或白色 底色:白色 图形:骷髅头和交叉骨形(黑色) 文字:黑色 代表性物质:氯气磷化氢、氨气、氯化氢、三氟化氮、四氟化硅(中间产物) 代表性物质:氧气、氩气、氮气、氦气、六氟化硫、氯化氢、二氧化碳、三氟化氮、四氟化硅 8

  9. 易燃液体标志 易燃固体标志 底色:红色 图形:火焰(黑色或白色) 文字:黑色或白色 底色:红白相间的垂直宽条 图形:火焰(黑色) 文字:黑色 代表性物质:丙酮、乙醇、异丙醇、六甲基二硅烷胺(HMDS)、光阻、NMP、OK-73 代表性物质: 硅甲烷、磷化氢 9

  10. 遇湿易燃物品标志 氧化剂标志 底色:蓝色 图形:火焰(黑色) 文字:黑色 底色:柠檬黄色 图形:从圆圈中冒出的火焰 文字:黑色 代表性物质: 三氟化氮、硝酸、过氧化氢 代表性物质:三氯硅烷、碳化钙 10

  11. 有毒品(剧毒品)标志 腐蚀品标志 底色:白色 图形:骷髅头和交叉骨形(黑色) 文字:黑色 底色:上半部白色,下半部黑色 图形:上半部两个试管中的液体分向金属板和手上滴落(黑色) 文字:黑色 酸性腐蚀品:硝酸、磷酸、醋酸、盐酸、硫酸、氟化氢、铝蚀刻液、 碱性腐蚀品: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四甲基氢氧化铵、Stripper(剥膜液)、氨水、次氯酸钠溶液 代表性物质:氯气、磷化氢 11

  12. 化学品暴露对健康的危害 ◎化学性危害因子侵入人体的途径: (最容易也是最危险的直接侵入式途径, 主要因为其扩散速度快,90%工业中毒以吸入为主要途径) 12

  13. 化学品暴露对健康的危害 化学品的危害效应 • 刺激 • 过敏 • 缺氧 • 昏迷和麻醉 • 全身中毒 • 癌变 • 伤害胎儿 • 隔代效应 • 尘肺 13

  14. 刺 激 14

  15. 15

  16. 化学品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 操作控制的四条原则 • 1、取代 • 2、隔离 • 3、通风 • 4、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16

  17. 化学品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 取代 • 减小化学危害的最有效方法是不使用有毒有害 • 化学品,不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质,或尽量使 • 用比较安全的化学品。 • 隔离 • 拉开人员与有害物间的距离或设置防护设施 • 将加工设备封闭起来,以便限制空气污染扩散 • 到工作区,和隔断明火,热源或燃料而减少危 • 险。 17

  18. 化学品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 通风 • 对于化学物质产生的飘尘,通风也是最有效的控制办 • 法。可以直接补集生产过程中所释放出的飘尘污染 • 物,防止这些有害物进入人员的呼吸场所。 • 个体防护 • 使用防护用品并不能降低和排除作业场所的有害物 • 质,它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防护用 • 品本身的失效意味着屏障的立即失效。 18

  19. 19

  20. 化学品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个体防护 20

  21. 正确使用和佩带劳动防护用品 21

  22. 污染物的性质 作业场所污染物可能达到的最高浓度 适合工种的性质,且能消除对健康的危害 佩戴舒适,佩戴时间足够 呼吸防护用品选择因素 22

  23. 常见的呼吸防护用品 23

  24. 防护服的选用原则 • 评估现场环境(微生物的种类、可能的浓度、需要接触的时间及环境情况) • 选出可能用在现场条件的防护服或防护材料 • 对候选的防护服在现场条件下测试 • 选择出最适合的防护服 • 作为此现场条件下应用或备用 • 使用中观察洗消方法和重复性利用的特征改变情况 24

  25. A级 B级 C级 D级 25

  26. 防护眼镜或眼罩 • 防止由于化学物质的溅射,以及化学尘、烟、雾、蒸汽等所致的眼和和皮肤伤害。 • 防护面罩:用于防护腐蚀性液体,固体及蒸汽对面部产生伤害的面罩。 26

  27. 防护手套 • 用来消除由于与化学品接触对皮肤接触的伤害,不同制作材料,作用也不同。 • 如棉布手套、皮革手套主要用于防灰尘,橡胶手套防腐蚀性物质。 27

  28. 化学防护手套材质评估 此表仅做参照,实际使用时,还要考虑其他操作条件。 28

  29. 防护靴 • 防护靴要对酸碱和腐蚀性物质有一定的抵御性。 • 表面不应有能够积存尘埃的皱褶,表面不易积存尘埃。 29

  30. 化学品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个体防护装置的防护等级 • A级防护 • 1.装备:①全面罩正压空气呼吸器(SCBA); ②全封闭气密化学防护服; ③防护手套;④防护靴; ⑤安全帽。 • 2.防护对象:防护高蒸汽压、可经皮肤吸收或致癌和高毒性化学物;可能发生高浓度液体泼溅、接触、浸润和蒸气暴露;接触未知化学物(纯品或混合物);有害物浓度达到IDLH浓度;缺氧。 30

  31. B级防护 • 1.装备:①SCBA;②头罩式化学防护服;③防护手套;④防护靴;⑤安全帽。 • 2.防护对象:为已知的气态毒性化学物质,能皮肤吸收或呼吸道危害,达到IDLH浓度,缺氧。 • C级防护 • 1.装备:①空气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②头罩式化学防护服;③防护手套;④防护靴。 • 2.防护对象:非皮肤吸收有毒物;毒物种类和浓度已知;浓度低于IDLH浓度;不缺氧。 31

  32. D级防护 • 1.装备:衣裤相连的工作服或其他普通工作服、靴子及手套。 • 2.防护对象:适用于现场冷区或冷区外的人员。 32

  33. 化学品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个人卫生 保持个人卫生是为了保持身体干净,不让有害物附着在皮肤上,防止有害物通过皮肤渗透人体内。防有害物经皮肤吸收同防有害物经呼吸道和食道吸收同等重要。 33

  34. 作业员的个人卫生习惯 • 工作结束后、饭前、饮水前、吸烟前以及便后要充分洗净身体的暴露部分。 • 在衣服口袋里不装被污染的东西,如抹布、工具等。 • 勤剪指甲并保持指甲洁净。 • 时刻注意防止自我污染,尤其在清洗或更换工作服时更要注意。 • 防护用品要分放、分洗。 • 定期检查身体。 34

  35. 35

  36. 切忌穿戴防护手套去触摸门把手等公共设施! 36

  37. 化学品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管理控制: 对所有使用的危险化学品进行标识 正确贴标签 提供并使用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化学品运输、储存、使用、及处置 培训和教育 37

  38. 识别 识别化学品危害性的原则是,首先要弄清你所使用的或你正在生产的是什么化学品,它是怎样引起伤害事故和职业病的,它是怎样引起火灾和爆炸的或溢出和泄漏怎样危害环境的。 标签 对所有装有化学品的容器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确保在容器上贴着合格的标签。贴标签的目的是为了告戒使用者,此种化学品的危害性以及一旦发生事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38

  39. 39

  40. 合格的化学品标签 40

  41. 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 • 可燃物:气体、液体、固体 • 热量:电流、静电、自燃、化学反应、摩擦、过程热量,明火等。 • 氧气:大部分燃料需要至少15%的氧气才能燃烧,如果氧超过21%,可能引起更剧烈的燃烧和爆炸 41

  42. 不兼容性 • 易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扇风點火 • 易燃性物质+腐蚀性物质→ 干柴烈火 • 强酸物质+强碱物质→中和放热 42

  43. 43

  44. 44

  45. 安全技术措施——运输 • 库房人员使用叉车运送气体钢瓶或液态化学品时,应妥善规划叉车行车路线,避免因车辆前进、后退、回转等动作造成危险;运送之气体钢瓶须固定在特制的运送气体钢瓶架上;同时气体钢瓶架也须有防止架子由叉车牙叉上脱落之设计;被运送的化学品须放置于特制的“防化学品滑动栈板”上。 • 防爆区内应使用防爆型叉车,防爆型叉车上至少须防止一支2.5磅以上之干粉灭火器。 45

  46. 安全技术措施——运输 • 运送化学品车辆于适当地点停妥后,应立即熄火,拉上手煞车,并于前后轮胎放置防止车辆滑动的『轮挡装置』,以防止于卸货期间因车辆滑动所造成之意外事故。 46

  47. 安全技术措施——领用 • 大桶装(五十加仑(含)以上)化学品运送时应使用推车,固定完善后方可移动。 47

  48. 安全技术措施——领用 • 不兼容之化学品不得混合运送;运送用推车应有防漏盘之设计,防漏盘之容量不得小于运送单一最大容器化学品之量,大桶装(五十加仑(含)以上)化学品运送用推车可不加防漏装置。 • 洁净室或实验室内运送化学品时,应以具防漏装置之推车为之,以免泄漏情形发生,而防漏装置需能承装所运送单一最大瓶中之化学品。 • 光阻瓶等不大于2.5L的化学品运送,应使用具有防漏设施的推车或容器。 48

  49. 无尘室、实验室内化学品暂存 • 储存可燃化学品防暴柜:黄色 • 储存腐蚀性(酸碱)化学品防暴柜:蓝色 49

  50. 安全处理及使用 处理及使用化学品一定要注意: 1、看懂标签上的说明及MSDS以及与化学品相关的装置或个体防护设施的说明。 2、确保使用者在使用化学品和预防措施方面接受有效的培训。 3、要有防护措施,如局部通风或屏蔽并且能正常运行。 4、对使用化学品可能引起的危险的场地进行控制,在使用前将其转移到其他地方。 5、确保应急装备处于完好、可使用状态。 5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