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k likes | 1.57k Views
第一章 解表药. 定义: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 性能特征: 大多味辛发散 大多入肺、膀胱经 通过发散或发汗,解除表证. 功效: 发散解表 祛风(胜湿止痛) 透疹、 宣肺. 适应证: 1 、表证 ---- 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脉浮等 (温病、麻疹、疮疡、水肿初起兼表证). 2 、风 疹 风湿痹痛 头风头痛. 分类: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定义:
E N D
定义: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
性能特征: 大多味辛发散 大多入肺、膀胱经 通过发散或发汗,解除表证
功效: 发散解表 祛风(胜湿止痛) 透疹、 宣肺
适应证: 1、表证----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脉浮等 (温病、麻疹、疮疡、水肿初起兼表证)
2、风 疹 风湿痹痛 头风头痛
分类: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定义: 味辛性温,具有发散风寒作用的药物,称发散风寒药。 (又称辛温解表药)
一、发汗解表--风寒表实证 “若不与桂枝同行,即不专主散寒发汗矣。” 《本草正义》
三、利水消肿--风水水肿 四、 温散寒邪--寒痹、阴疽、 痰核
肺合皮毛,开阖腠理 表实无汗----发汗解表
肺气以通降为顺 咳嗽气喘----宣肺平喘
肺通调水道 水肿----利水消肿
“麻黄乃肺经专药,故肺病多用之。” 《本草纲目》
一、发汗解肌--外感风寒表证 二、温经通脉--寒凝血滞诸痛证
温经通脉 温暖经脉,祛散寒邪,通行经络
麻黄与桂枝 相同点:发汗解表 不同点: 麻黄:发汗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证。又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力弱,治风寒表实、表虚证。又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一、发汗解表--风寒表证 特点: 兼能开宣肺气 兼有行气作用
二、行气宽中--脾胃气滞证 行散气滞,宽畅中焦
三、行气安胎--妊娠恶阻, 胎动不安 四、解鱼蟹毒--食鱼蟹中毒
一、发汗解表--风寒表证 二、温肺止咳--风寒咳嗽
三、温中止呕--多种呕吐 四、解毒--中药物、食物毒
香 薷
一、发汗解表,化湿和中-- 阴暑证
阴暑证:感受风寒(静而得病) ----暑天风寒感冒 阳暑证:感受暑热(动而得病) ----类似中暑
“饮者唯宜冷服,则无格拒之患。” 《纲目》
麻黄与香薷功效比较 相同点: 发散风寒,利水消肿
不同点: 麻黄:发汗力强,为辛温发汗峻品, 善治风寒表实证。又宣肺平喘 香薷:发汗力弱,长于解暑化湿和中, 为“夏月麻黄”,善治阴暑证
一、祛风解表--外感表证 祛除风邪,解除表证
二、透疹止痒--麻疹透发不畅, 风疹瘙痒
三、消疮解表--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四、止血--出血证
一、祛风解表--外感表证 “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名。”
二、胜湿止痛--风寒湿痹证 “防风为风病之主要……驱除外风,兼能通痹起废,其效最弘。” 《本草正义》
辛而不燥,乃风药中润剂 三、止痉--破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