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財務報表分析

525857. 財務報表分析. 11. 與股票投資相關 之其他分析工具. 學習目標. 1. 不同之財務報表分析目的有其不同注重之分析層面。 2. 決定普通股票內在價值之目的。 3. 普通股票內在價值決定之模型。 4. 決定普通股票內在價值之因素,以及何以在有效率之資本  市場中股票市價反應其內在價值。 5. 本益比之公式、功用及解釋。. 學習目標. 6. 以本益比來分析股票之合理性時須注意之問題。 7. 每股淨值之計算及功用。 8. 市價對淨值之比率之計算及其功用。 9. 本益比與企業成長機會。 10. 股利收益率之公式及其解釋。.

Download Presentation

財務報表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525857 財務報表分析 11 與股票投資相關 之其他分析工具

  2. 學習目標 1. 不同之財務報表分析目的有其不同注重之分析層面。 2. 決定普通股票內在價值之目的。 3. 普通股票內在價值決定之模型。 4. 決定普通股票內在價值之因素,以及何以在有效率之資本  市場中股票市價反應其內在價值。 5. 本益比之公式、功用及解釋。

  3. 學習目標 6. 以本益比來分析股票之合理性時須注意之問題。 7. 每股淨值之計算及功用。 8. 市價對淨值之比率之計算及其功用。 9. 本益比與企業成長機會。 10. 股利收益率之公式及其解釋。

  4. 本章先針對購買某公司股票時如何決定其內在價值之方式提本章先針對購買某公司股票時如何決定其內在價值之方式提 出說明,因為在有效率之財務市場 (Efficient Financial Market) 或稱有效率之資本市場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 中,當效率市場假設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存在時, 其企業之股票價格已反映所有可供使用之資訊,因此其股票 價值事實上是反應出該股票之內在價值。闡述最普遍被採用 之兩類內在價值決定模型:資產基礎評價模型及現金折現評 價模型,以供財務報表分析者得以加以利用。

  5. 11-1 普通股票之內在價值 股票之內在價值之分析與投資決策有重大相 關性之存在。一般用以決定股票內在價值之 模型包含下列兩種。

  6. 11-1-1 資產基礎評價模型 以公司之資產價值之辨認來決定公司 ( 股票 ) 價值之方式即稱之為資產基礎評價模型,然資產之評價並非易事,其包含了一些難以評價之因素在內,基於此種原因,此種資產基礎評價模型較少為分析師所採用。

  7. 11-1-2 現金折現評價模型 一、股利折現模型 二、自由現金流量折現模型 三、剩餘盈餘模型

  8. 一、股利折現模型 1. 假設每年之股利係以g 之比率呈固定成長時 ‧Dt:代表第t 期之股利,亦即D0即代表本期之股利, D1   代表第一期 ( 次期 ) 之股利,以此類推。 ‧V:代表目前以分析時所做之假設計算出來之股票內在價   值,其計算係由未來股東預期可得之股利以折現率加以折   成之現值。 ‧r:代表適當的折現率,通常係指投資時所要求之報酬率   而言。

  9. t 趨近於無窮大時,才可以使用下列公式來計算V。 2. 假設每年之股利均與目前之股利相同,亦即成長率g = 0 時 一、股利折現模型

  10. 收現之收入減付現之成本,亦即營業活動之現金流量 (CFO) ,再減投資後之餘額即為自由現金流量,該金額可自由地運 用為支付股東之股利,假設以VF代表公司之價值,VL代表 負債之價值,VE代表股票之價值 ( 或股東權益之價值 ),則 以下表公式計算自由現金流量折現模型下之公司價值VF: 二、自由現金流量折現模型

  11. 若估計公司之自由現金流量有固定變化之模型時,可分成下若估計公司之自由現金流量有固定變化之模型時,可分成下 列幾項加以討論: 1. FCF 呈固定成長率成長 ( 期間有限 )  假如FCF 係呈固定成長率g 成長時。 2. FCF 呈固定成長率成長 ( 期間無限 ) 二、自由現金流量折現模型

  12. 3. FCF 無成長,每年固定,且期間無限  公司每年之自由現金流量均為FCF0。  使用自由現金流量模型來評估股價時有其缺點,故分析師  目前最通行採用盈餘基礎評價模型,因用剩餘利益來評估  股價,因此該模型稱之為剩餘盈餘模型 (Residual Earning Model)。 二、自由現金流量折現模型

  13. 三、剩餘盈餘模型 RE 係指營業資產之剩餘盈餘。 RENOA = OI −期初NOA×公司之資金成本 OI:代表營業淨利; NOA:代表淨營業資產。 若RE 係站在股東立場來計算時,則以RE 加以表達,此時RE 之計算公式如下: RE = NI −期初股東權益×股東之投資報酬率 剩餘利益發生期間長短及金額之變化會影響股票內在價值之 評估,如課本表11-1。

  14. 三、剩餘盈餘模型

  15. 11-2 本益比 11-2-1 本益比之公式

  16. 11-2-2 本益比之功用 本益比來解釋究竟其願以每股盈餘之若干倍之價 格來購買該公司之股票。

  17. 將本益比之公式以股利支付率及投資報酬率加以表達時,其將本益比之公式以股利支付率及投資報酬率加以表達時,其 公式如下: 當企業所支付之股利率愈高,則投資者願以較高之EPS 倍數來購買該公司之股票,但當投資報酬率愈高時,則 投資者只願以較低之EPS 倍數投資購買該公司之股票。

  18. 由上列本益比之公式可得知 若針對已達成熟之產業而言,其EPS 之成長有限,雖本益比低,由於其未來價格上漲之機會不大,故投資者不願付高價取得此類股票;而相對地正在成長階段之產業,可能其未來之盈餘呈迅速成長之狀況,此時縱使以較高之本益比加以購買仍划算。

  19. 11-2-3 本益比計算時每股盈餘稀釋作用之考慮 一、股票股利或股票分割造成EPS 之稀釋 二、認股權證造成EPS 之稀釋   公式

  20. 11-3 每股淨值及市價與淨值之比率 每股淨值又稱為每股帳面價值,列示其公式 以及其與股票是否相關之說明如下。

  21. 11-3-1 每股淨值之公式 • 公 式  流通在外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股數於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  報表提出日之間發生重大改變者,應於財務報表揭露此一  事實。 • 說 明  當每股淨值愈高時代表企業之普通股東每一股對企業所擁  有之請求權愈高。

  22. 公 式 • 說 明 市價對淨值之比率通常大於一,因為市價比帳面價值大之  緣故。 11-3-2 市價對淨值之比率

  23. 11-4 本益比與企業之成長機會及風險性 成長機會係指企業將盈餘予以保留用以擴充投資, 其投資所獲取報酬之成長大於所須負擔之資金成本 ,則表示其具有成長之潛能或機會,此時公司之股 份價格自然會提高,因而有高度之本益比。

  24. 11-5 股利收益率 11-5-1 股利收益率之公式

  25. 11-5-2 股利收益率說明 通常此股利收益率愈高,愈能吸引投資者予以投資。

  26. 11-6 結 語 股東投資為財務報表分析中之主要目的之一,本章中提出資產基礎評價模型及現金折現評價模型 ,另外本益比、每股淨值、市價與淨值比率,以及股利收益率等,因此本章亦一一加以說明,最後提出股利收益率之計算,以供投資時參考之用 ,因此本章所提出之各項分析,與市場之指標較為相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