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likes | 819 Views
走近西藏. 祖国西南边陲的明珠. 西藏自治区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土地 总面积 120 多万平方千米 ,约占全国国土 总面积的八分之一,为中国第二大省区。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拥有独特的地理 环境和自然环境,有着极为丰富的野生动 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是世界上环境质量 最好的地区之一。. 西藏是山的故乡。地球上海拔八千米以上的 14 座山峰有半数在西藏境内 。. 世界第七高峰--南迦巴瓦峰. 米拉山口 —— 川藏线的必经之路,海拔 5080 米。. 高原暮色.
E N D
西藏自治区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土地 总面积120多万平方千米 ,约占全国国土 总面积的八分之一,为中国第二大省区。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拥有独特的地理 环境和自然环境,有着极为丰富的野生动 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是世界上环境质量 最好的地区之一。
西藏是山的故乡。地球上海拔八千米以上的14座山峰有半数在西藏境内。西藏是山的故乡。地球上海拔八千米以上的14座山峰有半数在西藏境内。
米拉山口—— 川藏线的必经之路,海拔5080米。
西藏是水的故里——是中国高原湖泊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境内有 500多处大小湖泊。图为海拔4300米的圣湖羊卓雍错。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 13世纪,西藏正式纳入中国元朝版图。 (1279年,元朝将西藏定为行省) • 1368年,明朝继承治理西藏的权力,实施 与内地特别是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相同的 军政制度。 • 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监 督西藏行政。 • 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五族共和,凡蒙 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西藏人民回到祖国怀抱。
结论: 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西藏人民是中国 人民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中华人 民共和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置疑。
民主改革前,西 藏是政教合一的封建 农奴制社会。占人口 不到5%的农奴主不但 占有全部土地、牲畜 和草场,而且对奴隶 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明文规定可以对农奴 处以挖眼、割舌、剁 手、砍头等酷刑。 在党中央、中 央人民政府的统一 领导下,西藏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藏 族人民当家作主, 成了社会主义新西 藏的主人,充分享 有民主与自由的权 利。
在旧西藏,95%的 人是文盲,只有少数上 层贵族识字,没有现代 意义上的正规学校,地 方政府之中没有教育机 构,在寺庙、官办学校 和私塾三种教育机构之 中,在校生最多时也达 不到2000人。 50年来,国家为 西藏教育事业累计投 资近百亿元,建成了 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 的现代教育体系。到 2000年底,全区共有 各级各类学校3670所, 儿童入学率达到80% 以上。
西藏和平解放 前,城镇基础建设 十分落后。拉萨城 面积不足3 平方千 米,只有一条不到 2千米长的公路。 目前全区共有城 市2个,镇112个,城 镇人口42万,人均居 住面积20平方米,自 来水日供水能力32万 吨,燃气和太阳灶广 泛普及。
在国家和全国人民持续不断的援 助下,西藏的经济、社会有了长足进步。 到2002年,西藏国内生产总值实现 117 亿多元 ,连续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 均增长12.4% ,农业连续13年丰收,粮 食总产量达94万多吨,初步实现了粮油 肉基本自给,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300 元。 ——摘自《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述评》
布达拉宫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时五世达赖重建,使之成为达赖住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布达拉宫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主楼高达115.7米,是国家重点文物,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布达拉宫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时五世达赖重建,使之成为达赖住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布达拉宫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主楼高达115.7米,是国家重点文物,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拉萨城中最大的玛尼刻石堆——玛 尼刻是西藏特有的一种宗教文化, 每块石片上均刻有经文、六字真言 或祝福吉祥的文字,以表示对神的 敬仰和对幸福的追求。
到布达拉宫前祈祷是许多老人每天必做的功课。到布达拉宫前祈祷是许多老人每天必做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