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专题七 亚洲

专题七 亚洲. 专题七 亚洲 教学设计. 课题:湖南教育出版社 《 地理 》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复习课 第一课时 《 亚洲 》. 作者:韩纯青 工作单位:河北晨光机械厂子弟学校(保定市南市区晨光学校). 指导思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与此相应,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kaye-ball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专题七 亚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题七 亚洲 专题七 亚洲 教学设计

  2. 课题:湖南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复习课 第一课时《亚洲》

  3. 作者:韩纯青 • 工作单位:河北晨光机械厂子弟学校(保定市南市区晨光学校)

  4. 指导思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与此相应,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指导思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与此相应,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5.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学习的内容是亚洲的位置、地形地势、气候以及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亚洲的河流、湖泊,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学习的内容是亚洲的位置、地形地势、气候以及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亚洲的河流、湖泊,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 本章教材是按地域对全球进行区划中的一级区划单位,分为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二节非洲、第三节美洲三部分内容。通过认识大洲,将为“了解地区”和“走进国家”的学习奠定基础。认识大洲起着承上启下、贯通全书的作用。 • 通过本章知识,开始学习并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具体而言,自然地理特征可从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三方面分析地理位置特征;从地形类型、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以及特色地形等方面分析地形特征;从气候成因、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气候特征。了解了亚洲的相关特征,学习其它大洲时可以依此类推,举一反三。从而建构知识体系,形成能力。

  6. 学生情况分析:本课针对的是初三学生地理第一轮复习,复习内容是初一的知识。本班学生是普通学校普通班的学生。学生情况分析:本课针对的是初三学生地理第一轮复习,复习内容是初一的知识。本班学生是普通学校普通班的学生。

  7. 重点:亚洲的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 难点:亚洲的位置、地形对亚洲气候的影响。

  8. 教学方法 • 主要是先找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理出一条 • 清晰的脉络,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自学, • 达到掌握、提高的目的。 • 由于是复习课,所以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 • 主,先学后教,适当训练。

  9. 教学媒体:多媒体(班班通)。各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更高效。教学媒体:多媒体(班班通)。各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更高效。

  10. 教学环节:1、复习与本课的学习有关的“旧知”。2、出示学习目标及自学指导。教学环节:1、复习与本课的学习有关的“旧知”。2、出示学习目标及自学指导。 3、出示亚洲位置、轮廓、面积、气候图片。4、学生自学。5、师生归纳总结。6、当堂练习。7、布置课后思考题及书面作业。

  11. 温故知新 赤道 相等 半圆 圆圈 东西 南北

  12. 经度与纬度 赤道 本初子午线 0 0 本初子午 赤道 90 180 N E S W

  13. 赤道 20°W 160°E 20°W 160°E

  14. 学习目标 •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 2、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湖泊、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 3、学会分析地形、位置等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 4、了解亚洲的面积等信息。 • 5、关注自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15. 自学指导 • 1、读《地理地图册》七年级下P3了解亚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亚洲地理分区。 • 2、读《地理地图册》七年级下P7了解亚洲地形及亚洲与各大洲分界线,再次了解亚洲的海陆位置。 • 3、结合《地理》课本七年级下P5,分析亚洲地形特征(能说出三条)。 • 4、结合课本P7图、文,考虑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降水),影响气候的三个主要因素,说出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说出三点)。

  16. 小结 • 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 2、经纬度方面,南北地跨90°,从10°S • -----80°N;东西从25°E----170°W。 • 3、地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邻地中海,南邻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 4、面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洲。

  17. 亚洲地形三大特征 •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18. 亚洲气候三大特征 •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 2、东部、东南部、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 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19. 亚洲自然环境 • 跨纬度最广、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气候最复杂。

  20. 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 1纬度位置----10°S—82°N之间,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地跨热、温、寒三带,南北气温差异大,气候复杂多样。 • 2、经度位置-----东西跨经度广----东西降水量差异大。 • 3、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季风气候显著。

  21. 地形与河流 • 1、地形地势控制河流的走向 • 2、河流:亚洲大河受地势影响,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22. 亚洲的湖 • 里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咸水湖。 •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由于含盐量过大,湖水中除细菌外,其他生物不能生存。

  23. 当堂训练 《大赢家》P44—45考点一: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全部

  24. 拓展: • 近日,泰国洪水泛滥成灾,分析泰国的位置、气候类型,关注地球的环境与气候,增强环保意识。

  25. 课后作业: 1、搜集亚洲的“世界之最”,与同学交流。 2、考点二5 3、考点三13、14、15 4、模拟预测2、3、6

  26. 板书设计: 亚洲地形的三大特征 亚洲气候的三大特征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东部、东南部、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7. 课后反思:1、本课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形式。由于内容较多,有的学生掌握的不牢。以后可将它分解为几次(几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便于各个击破。课后反思:1、本课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形式。由于内容较多,有的学生掌握的不牢。以后可将它分解为几次(几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便于各个击破。 • 2、学习目标关注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思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