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96 Views
专题七 亚洲. 专题七 亚洲 教学设计. 课题:湖南教育出版社 《 地理 》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复习课 第一课时 《 亚洲 》. 作者:韩纯青 工作单位:河北晨光机械厂子弟学校(保定市南市区晨光学校). 指导思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与此相应,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E N D
专题七 亚洲 专题七 亚洲 教学设计
课题:湖南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复习课 第一课时《亚洲》
作者:韩纯青 • 工作单位:河北晨光机械厂子弟学校(保定市南市区晨光学校)
指导思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与此相应,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指导思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与此相应,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学习的内容是亚洲的位置、地形地势、气候以及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亚洲的河流、湖泊,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学习的内容是亚洲的位置、地形地势、气候以及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亚洲的河流、湖泊,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 本章教材是按地域对全球进行区划中的一级区划单位,分为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二节非洲、第三节美洲三部分内容。通过认识大洲,将为“了解地区”和“走进国家”的学习奠定基础。认识大洲起着承上启下、贯通全书的作用。 • 通过本章知识,开始学习并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具体而言,自然地理特征可从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三方面分析地理位置特征;从地形类型、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以及特色地形等方面分析地形特征;从气候成因、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气候特征。了解了亚洲的相关特征,学习其它大洲时可以依此类推,举一反三。从而建构知识体系,形成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本课针对的是初三学生地理第一轮复习,复习内容是初一的知识。本班学生是普通学校普通班的学生。学生情况分析:本课针对的是初三学生地理第一轮复习,复习内容是初一的知识。本班学生是普通学校普通班的学生。
重点:亚洲的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 难点:亚洲的位置、地形对亚洲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 主要是先找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理出一条 • 清晰的脉络,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自学, • 达到掌握、提高的目的。 • 由于是复习课,所以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 • 主,先学后教,适当训练。
教学媒体:多媒体(班班通)。各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更高效。教学媒体:多媒体(班班通)。各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更高效。
教学环节:1、复习与本课的学习有关的“旧知”。2、出示学习目标及自学指导。教学环节:1、复习与本课的学习有关的“旧知”。2、出示学习目标及自学指导。 3、出示亚洲位置、轮廓、面积、气候图片。4、学生自学。5、师生归纳总结。6、当堂练习。7、布置课后思考题及书面作业。
温故知新 赤道 相等 半圆 圆圈 东西 南北
经度与纬度 赤道 本初子午线 0 0 本初子午 赤道 90 180 N E S W
赤道 20°W 160°E 20°W 160°E
学习目标 •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 2、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湖泊、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 3、学会分析地形、位置等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 4、了解亚洲的面积等信息。 • 5、关注自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自学指导 • 1、读《地理地图册》七年级下P3了解亚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亚洲地理分区。 • 2、读《地理地图册》七年级下P7了解亚洲地形及亚洲与各大洲分界线,再次了解亚洲的海陆位置。 • 3、结合《地理》课本七年级下P5,分析亚洲地形特征(能说出三条)。 • 4、结合课本P7图、文,考虑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降水),影响气候的三个主要因素,说出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说出三点)。
小结 • 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 2、经纬度方面,南北地跨90°,从10°S • -----80°N;东西从25°E----170°W。 • 3、地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邻地中海,南邻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 4、面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洲。
亚洲地形三大特征 •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气候三大特征 •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 2、东部、东南部、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 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自然环境 • 跨纬度最广、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气候最复杂。
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 1纬度位置----10°S—82°N之间,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地跨热、温、寒三带,南北气温差异大,气候复杂多样。 • 2、经度位置-----东西跨经度广----东西降水量差异大。 • 3、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季风气候显著。
地形与河流 • 1、地形地势控制河流的走向 • 2、河流:亚洲大河受地势影响,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亚洲的湖 • 里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咸水湖。 •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由于含盐量过大,湖水中除细菌外,其他生物不能生存。
当堂训练 《大赢家》P44—45考点一: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全部
拓展: • 近日,泰国洪水泛滥成灾,分析泰国的位置、气候类型,关注地球的环境与气候,增强环保意识。
课后作业: 1、搜集亚洲的“世界之最”,与同学交流。 2、考点二5 3、考点三13、14、15 4、模拟预测2、3、6
板书设计: 亚洲地形的三大特征 亚洲气候的三大特征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东部、东南部、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课后反思:1、本课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形式。由于内容较多,有的学生掌握的不牢。以后可将它分解为几次(几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便于各个击破。课后反思:1、本课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形式。由于内容较多,有的学生掌握的不牢。以后可将它分解为几次(几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便于各个击破。 • 2、学习目标关注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