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第六章 社會認同

第六章 社會認同. 教師 曹中瑋. 社會認同. 由個人對其與他人共享的團體成員身份的認知及感受所構成的自我概念層面 人有一種將自己視為某一社會團體成員的自我歸類的歷程 團體認同的形成 團體身份的直接標示 外團體成員的存在 弱勢團體有更強的團體認同 團體間的競爭或衝突 團體認同的重要:文化差異與個別差異. 團體認同的影響. 對自我 團體身份的自我認同 從團體增加自尊 分享榮耀 BIRG p.231 對內團體的成員 把他們看成和自己相似 喜歡他們 會表現出 為團體護行的歸因偏誤 友好與公平的對待他們.

kat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社會認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社會認同 教師 曹中瑋 曹中瑋編制

  2. 社會認同 • 由個人對其與他人共享的團體成員身份的認知及感受所構成的自我概念層面 • 人有一種將自己視為某一社會團體成員的自我歸類的歷程 • 團體認同的形成 • 團體身份的直接標示 • 外團體成員的存在 • 弱勢團體有更強的團體認同 • 團體間的競爭或衝突 • 團體認同的重要:文化差異與個別差異 曹中瑋編制

  3. 團體認同的影響 • 對自我 • 團體身份的自我認同 • 從團體增加自尊 分享榮耀 BIRG p.231 • 對內團體的成員 • 把他們看成和自己相似 • 喜歡他們 會表現出為團體護行的歸因偏誤 • 友好與公平的對待他們 曹中瑋編制

  4. 團體認同的影響對外團體的成員 • 外團體同質效應 p.238-    (out-group homogeneity effect) 跨種族的辨識偏誤 • 熟悉度     • 將來的互動 • 交流的頻率 • 自我的區分 曹中瑋編制

  5. 對外團體的成員 • 不喜歡他們和惡待他們 • 和威脅性大小有關 象徵性偏見:人們知覺到威脅時,會對外團體產生嫌惡憎恨的反應,並同時伴隨著對內團體象徵物的高度歌頌. p.246 • 道德漠視 (moral unconcern) p.248 人們將外團體成員視為可犧牲的個體,他們的受害是可以被忽略的. • 道德排他性 (moral exclusion) 視外團體成員不在道德原則的適用範圍 曹中瑋編制

  6. 當團體歸屬身分是負面的 • 保衛個體的自尊心 p.252- • 善用歸因:將挫折歸因於他人對我們團體的偏見 • 此策略的負面心理影響:忽略真實的負面評價﹔失去自我的控制感﹔不相信正向回饋。 • 善用團體內比較 曹中瑋編制

  7. 社會流動:逃避負面的團體身分 • 心理上解除認同 • 避免想到與此團體的歸屬關係 • 割袍斷義(cutting off reflected failure) p.257  透過公開批評與貶損內部團體成員的表現,而撇清與團體的關係. • 把自己看成團體的特例非典型 • 解除和團體的聯繫 真正的逃避或隱藏自己是隸屬於團體 曹中瑋編制

  8. 社會變革:改變團體的大環境 • 社會創新 • 引進與強調可以使內團體顯得優越的向度 • 社會競爭 • 營建內團體的凝聚力,反對外團體的統治,以及提高自己團體的相對位置,地位,權利,與資源。 • 重新分類:改變內團體的定義 曹中瑋編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