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愚溪诗序

愚溪诗序.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州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唐代散文成就斐然者,当推韩柳,而才智卓异又人生坎坷者,该属柳宗元。他 20 岁中进士, 25 岁登博学宏词科, 31 岁为监察御使。唐顺宗即位,柳宗元任礼部外员,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集团,进行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10 年后改为柳州刺使,卒于任上,年仅 47 岁。

Download Presentation

愚溪诗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愚溪诗序

  2.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州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3. 柳宗元 唐代散文成就斐然者,当推韩柳,而才智卓异又人生坎坷者,该属柳宗元。他20岁中进士,25岁登博学宏词科,31岁为监察御使。唐顺宗即位,柳宗元任礼部外员,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集团,进行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10年后改为柳州刺使,卒于任上,年仅47岁。 文学方面他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与韩愈一道发起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他的文章幽默诙谐,讽刺时弊,挥洒自如。其山水游记文笔清丽,意境幽深,情景兼容,是中国山水文学的经典之作。他的诗歌文笔凝炼,意境凄清,格调休闲,形成了一种孤峭清冷的诗风,被苏轼誉为“外枯而内膏,似淡而实美”,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4. 文体的一种,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后又有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为宴集序,如王勃《腾王阁序》,后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5. 行文 思路 本文一什么为线索作者是怎样通过愚溪来展示自己的思想的? 全文先后共出现27次“愚”,以愚为线索,作者把自己之“愚”溪水之“愚”融为一体,互相衬托。

  6. 文章前四段写溪水及周围环境,从不同角度反复说明以“愚”命名的原因,抒发被埋没受屈辱你得不愚 的悲愤心情 后一段另起波澜,转写溪与人的价值,体现物我和一的目的,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7. 第一段交代了有关愚溪的那些内容? 1)愚溪的地理位置:灌水之阳,东流于潇水 2)古今得名的原因:古名“冉溪”说,是因有冉氏尝居此,“故姓是溪为冉溪”;古名“染溪”说,是因为“可以染也”,所以“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现在“予以愚触罪”,并“爱是溪”“近愚家是溪”,典故中还有“愚公谷”之说,所以更之为愚溪

  8. 第二段 作者曾作“八愚诗”。找出文中八愚之景. “八愚”之景分别是:愚溪、愚沟、愚泉、愚池、愚堂、愚亭、愚岛

  9. “愚公谷”之愚并不愚,他所以自称为“愚”,不过对是对黑暗政治的抗议,同样,作者以愚溪为溪名,也是对黑暗政治的反抗。愚溪作为自然风景,是美丽的,却被人遗弃,被埋没于荒山野岭,不被人理解,自己正直、忠诚却触罪被贬,不被人理解,自己和愚溪有着相似的遭遇,所以有同病相怜之感。作者在对愚溪的怜悯同情中隐含了自己心中的愤满和不平“愚公谷”之愚并不愚,他所以自称为“愚”,不过对是对黑暗政治的抗议,同样,作者以愚溪为溪名,也是对黑暗政治的反抗。愚溪作为自然风景,是美丽的,却被人遗弃,被埋没于荒山野岭,不被人理解,自己正直、忠诚却触罪被贬,不被人理解,自己和愚溪有着相似的遭遇,所以有同病相怜之感。作者在对愚溪的怜悯同情中隐含了自己心中的愤满和不平 思考作者为何对荒僻之地愚溪如此深情?

  10. 第三段 愚溪之愚表现在那些方面? 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峻急多坻石,不可以入舟 幽邃浅狭,不能兴云雨 无以利世,适类于予

  11. 溪本无所谓智愚,作者为什么要说它愚? 作者说它愚并不是它真的像人一样有感觉,而是因为它“适类于予”,我就是因为“愚”才被贬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既是“愚”溪,更是“愚”己,是正话反说,是愤激之语.

  12. 第四段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 来衬托自己的“愚”? 作者通过用典对比说明了宁武子的愚是在国家政治混乱不清明的时候,自己的愚确实 因为显示政治的“有道”.颜子不违老师的教导如愚,而自己 的愚却是因为“违于理,悖于事”,看起来作者是在说天子英明,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事实上“有道”“违于理,悖于事”是正话反说,心情是悲愤沉痛的,自己称“愚”实际上反称社会的黑暗,坚定自己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决心.

  13. 古愚 予 宁武子:智而为愚 违于理 颜子:睿而为愚 悖于事

  14. 第五段一反前几段贬语系的语气来写它“善鉴万类,清莹秀澈……”,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第五段一反前几段贬语系的语气来写它“善鉴万类,清莹秀澈……”,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愚溪虽愚,但它“善鉴万物”,即能鉴照万物;“清莹秀澈”即清洁光亮,秀丽清;“镪鸣金石”指水声铿锵鸣金,有金石般的声音.可见愚溪是美的,可以给人 美的享受.以次类推,我虽“遭有道”而被贬,但我的美也是无法否定的,写溪实际上是写自己 ,作者以文墨自慰,摹写物志,求 其似而已.

  15. “漱涤万物”,“超鸿蒙,混希夷”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漱涤万物”,“超鸿蒙,混希夷”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柳宗元心目中,世间万物多蒙污垢,其美丑常被掩盖,他要洗涤万物之尘垢,还以事物的本来面目,使美丑贤愚毕现,所以要“漱涤万物”; “超鸿蒙,混希夷”指超越田地尘世,融入虚幻玄妙的境界.作者如此来写正说明现实社会的“无道”,让人难以久居,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16. 善鉴万物 漱涤万物 清莹秀澈 牢笼白态 无所避之 智 镪鸣金石

  17. 柳宗元遭贬后怎样表白自己的生活态度的? 柳宗元遭贬后,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后系寄情于山水,岁自己高洁的人格无怨无悔,通过为溪 等自然之景命名“愚”来自嘲自慰,宣泄心中的抑郁,愤满,进而批判了不合理社会压抑人才的 现象.

  18. 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的理解“愚”字? 作者无论是称溪为“愚”,还是成自己为“愚”,实际上都是正话反说,目的在于揭露社会的黑暗,结尾段的 “善鉴万类”等语就是似贬实褒的最好证明

  19. 本文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特点? 夹叙夹议,托物兴辞 写景善于布局 善于用典

  20. 多义实词 得:得泉焉 皆不得为真愚 发现 能 能:名之以其能 而名莫能定 功能 能够 类:而适类于予 而善鉴万类 相象 物

  21. 实词活用 东:向东。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 东流入潇水 盖上出也 上:向上。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 得其尤绝者家焉 家:安家。名词活用为动词 故姓是溪曰冉溪 姓:叫做。名词活用为动词

  22. 文言句式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被动句“见……于……”句式 夫水,智者乐也 判断句“……,……也”句式 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宾语前置句,“莫我若”即“莫若我”

  23. 找出文中用典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1)古有愚公谷—语出<说苑.政理>引出命名问题. 2)夫水智者乐也—语出<荀子.壅也>与下文“独见辱于愚”形成对照. 3)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语出<荀子.劝学>正话反说,表达愤慨之情.

  24. 4)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语出<论语.公冶长>4)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语出<论语.公冶长> 5)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愚者也—语出<论语.为政> 以上两个典故 为下文“不得为真愚”张目

  25. 6)超鸿蒙----语出<庄子.在宥> 7)混希夷----语出<老子> 以上两个典故意在表现自己的高洁志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