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7

标记免疫分析临床意义简介

标记免疫分析临床意义简介. 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 马伦. 概述. 标记免疫学是集基础医学、实验技术和 临床应用 于一体的学科。 基本技术:标记免疫分析,标记示踪技术的高灵敏性和医学免疫学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相结合的产物。 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准确性好、操作简便、自动化、商品化。。。.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一 甲状腺机能的调节: 1 下丘脑 — 垂体 — 甲状腺轴 腺垂体嗜碱细胞中的 S- 细胞分泌的 TSH 是调节甲状腺功能的重要激素 , 加速 T3, T4释放,增强碘摄取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katim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标记免疫分析临床意义简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标记免疫分析临床意义简介 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 马伦

  2. 概述 • 标记免疫学是集基础医学、实验技术和临床应用于一体的学科。 • 基本技术:标记免疫分析,标记示踪技术的高灵敏性和医学免疫学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相结合的产物。 • 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准确性好、操作简便、自动化、商品化。。。

  3. 内分泌系统 •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一 甲状腺机能的调节: 1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腺垂体嗜碱细胞中的S-细胞分泌的TSH是调节甲状腺功能的重要激素,加速T3,T4释放,增强碘摄取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血中T3,T4↑,抑制TSH分泌,反馈性作用互相结抗,互相影响。TRH由下丘脑TRH神经元释放,作用于腺垂体的TSH分泌,也受血中T3,T4的反馈作用,是甲状腺机能的主要调节作用。 TSH对甲状腺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对碘的摄取、酪氨酸残基的碘化、甲状腺激素的偶联反应及甲状腺激素的释放等。

  4.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机制

  5.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2 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除了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外,还存在甲状腺自身的自主性调节。这种自主性调节通过适应碘的供应变化来调节合成与释放甲状腺激素。但有一定限度,且节奏缓慢。

  6.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二 甲状腺机能的相关激素: 1 TSH: 理想的甲功实验与甲状腺功能失调呈一致行变化,由于过量的甲状腺激素是TSH分泌最重要的生理性抑制因子。因此TSH是甲亢最重要的实验室诊断指标之一。 2 影响THS水平的因素: • 脉冲式分泌,禁食,疾病及手术后减低 • 昼夜节律周期:夜间入睡后有分泌高峰 • 受TRH的刺激和甲状腺激素的反馈抑制 • 糖皮质激素能短暂抑制TRH刺激下的TRH释放 • 疾病状态下TSH可降低 • 碘过量和碘缺乏均会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与分泌,进而影响TSH水平 • 下丘脑的生长抑素和多巴胺抑制TRH分泌,TSH↓

  7.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3 敏感TSH检测的临床意义: • 正常范围.05-5.0mIU/L • 在大多数情况下,结合临床TSH<0.5mIu/ml可初步诊断为甲亢。 • 甚至可以省略T3T4测定,TSH是甲状腺功能活动的金标准。 • ①甲亢TSH↓原发性甲减TSH↑ • ②亚临床甲亢:T3T4正常TSH↓,亚临床甲减:T3T4正常TSH↑ • ③甲状腺疾病治疗中的监测指标 • ④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包括新生儿先天性甲减的筛查 • ⑤甲减用甲状腺素治疗后需4-6周才能使TSH恢复正常  • ⑥甲亢用抗甲药物治疗后需数月(2-6)或更长

  8.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4 TT3、TT4、FT3、FT4: ⑴T4和T3的分泌与结合情况: • T4:全部由甲状腺分泌而来 •   约60%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结合 •   30%与甲状腺素转运蛋白(TBPA)结合 •   10%与白蛋白结合 • T3:15%-20%甲状腺分泌,80%为T4在外周组织脱碘而来 • 在血清中99.5%与TBG结合 • T3不与TBPA结合 

  9.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 临床意义: • 甲亢 • 甲减 • 游离激素才具生物活性,且不受TBG等蛋白含量的影响,可精确灵敏的反映甲状腺功能。 • 但TT3、TT4依然有用,在TBG等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测定稳定和灵敏。 • 影响TT3TT4测定结果的非甲状腺因素: • ①凡引起TBG升高的因素可使TT3和TT4升高,对TT3的影响小于对TT4的影响。

  10.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 ②某些药物可引起TT3,FT3和FT4,TT4升高。 • ◆乙胺碘呋酮:TT3,FT4↓,TT4 FT3↑, • TSH略升高,阻断T4转化为T3。 • ◆心得安:可使TT3,FT3↓抑制5’-脱碘酶, • 降低T3生成速率。 • ◆苯妥因:TT3,FT3,TT4,FT4下降,TSH • 正常。 • ③凡引起TBG降低的因素可使TT3,TT4降低, • 但对TT3的影响小于对TT4的影响。

  11.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 ④全身性疾病或慢性疾病常导致TT3,TT4下降。 • ▲低T3综合症:TT3↓TT4正常,实际上甲状腺 • 功能是正常的。原因:T4脱碘成T3能力减弱。 • ▲低T3T4综合症:FT3,FT4可正常,在多系统衰竭的病人中常见,因蛋白合成减少导致T4和TBG结合降低。 • ▲高T4综合症:肝脏疾病和各种药物反应(含碘的各类药物等)TT4↑,TT3和TSH正常。原因:TBG水平升高多致。 • ⑤家族性异常白蛋白血症者:内源性T4抗体,接受肝素治疗患者,FT4↑,TT4正常。

  12.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5 rT3(3.3.5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亢、某些非甲状腺疾病(急性心梗、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等)时rT3↑。 甲低、低T3综合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时rT3↓。 甲亢治疗的疗效观查: rT3低于正常时提示用药过量。 甲低治疗的疗效观查: rT3高于正常时提示用药过量。

  13.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6 甲状腺自身抗体: ⑴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微粒抗体 (TMAB)是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的标志性抗体及重要的诊断指标,如: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IT)Graves病(GD)等。 TGAB和TMAB均属抗甲状腺细胞内各种组织成分的抗体,在致病作用下从甲状腺滤泡内溢入血液刺激靶器官产生抗体。 ⑵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是人甲状腺微粒体抗(TMAB)的主要成分,属IgG类的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多克隆抗体,可间接的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14.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 ⅰ,是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 AIT)的标志性抗体,在 • AIT中阳性率几乎100%。 • ⅱ,亚临床甲减:自身免疫病因。 • ⅲ,Graves病患者,50-70%可升高。 • ⅳ,部分散发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结节患者,阳 •   性率较高。 • ⅴ,甲状腺癌:阳性率高于正常人群。 • ⅵ,正常人群:阳性率可达5-10%,女性高 •   于男性,老人高于成人。这部分人群今后发 •   生甲减的可能性大。 • ⅶ,妊娠妇女:自身抗体阳性的妇女妊娠后抗体 •   可下降,产后又反跳上升。妊娠早期抗体阳 •   常常预示产后可能发生产后甲状腺炎。

  15.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7 TSH受体抗体(TRAB): • 是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TSH受体的抗体,正常情况下TSH与细胞膜上的TSH受体结合发挥生理效应而不产生TRAB。病理条件下如细胞免疫紊乱时,可产生一系列的TRAB。TRAB是一类多克隆抗体,主要分三类: • ①TSH受体刺激性抗体(TSAB) • 与TSH受体结合产生类TSH的生物效应,是Graves病的直接致病原因。 • ②TSH阻断性抗体(TSBAB) • 与TSH受体结合可阻断TSH或TSAB与受体结合,抑制甲状腺增生和甲状腺素的产生。 • ③甲状腺生长抑制免疫球蛋白(TGI) • 与受体结合仅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不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 这些抗体间存在着相对的平衡,一旦平衡破坏则引起相应的甲状腺机能改变。

  16.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 临床意义: • *大部分未经治疗的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B)患者TRAB阳性,可能同时存在TSAB和TSBAB两种抗体,其比例变化则影响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 *桥本氏病的诊断。 • *母体的TRAB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引起新生儿甲亢。 • *抗甲状腺治疗的监测:对治疗甲亢复发预测有重大意义,抗体阳性复发的概率约在50%以上。 • *甲亢突眼,单侧突眼,单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伴结节,亚临床甲亢和甲减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7.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三 甲状腺相关激素检测可能出现的几种特殊情况: • ﹡FT3 TT3↑,FT4 TT4(一),TSH(一)或↓:T3型甲亢(T3毒症)。 • ﹡FT3 TT3 FT4 TT4(一),TSH↑: 亚临床甲低症。 • ﹡FT3 TT3↑,FT4 TT4↑,TSH(一)或↓,同时131I摄取率↓:高碘甲亢或亚甲炎急性期。 • ﹡FT3 TT3(一),FT4 TT4↓,TSH(一)↓或↑,垂体性甲低症,由于垂体分泌无生物活性TSH所致。

  18.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 FT3 TT3,FT4 TT4,TSH均↑: ※选择性垂体对甲状腺激素无反应:垂体前叶缺陷。使T4转化T3不足造成TSH过量分泌,继而促使甲状腺素合成分泌增加。临床上表现为高TSH甲亢。 ※ 垂体性甲亢—垂体TSH瘤。 ※异位TSH症候群:绒癌,葡萄胎等多种肿瘤细胞可能分泌TSH,原发病 灶在肿瘤。 ※选择性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不应症:外周组织受体(主要是T3受体)异常使甲状腺素不能完全发生生理反应,但垂体对T3,T4仍有负反馈反应,故血T3 T4↑

  19.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 ◇FT3TT3(一),FT4↓(一)↑,TT4(一)或↑TSH(一):存在T4自身抗体。 • ◇FT3↓(一)↑,FT4 TT4(一)TSH正常:存在T3自身抗体。 • ◇FT3↑TT3↑或(一),TF4(一)TT4↑,TSH正常:非甲状腺疾病所致高T4症。 • ◇FT3 TT3↓,FT4(一)或↑,TT4↓,TSH(一):非甲状腺疾病所致低T3 T4症,提示预后不良。

  20. 甲状腺机能指标评价及临床意义 • 嗜异性抗体(嗜酸性抗体)的影响 指来源于其它种类动物的免疫球蛋白产生反应的人类抗体。具广泛的种特异性,经常接触动物或动物血清制品的人存在嗜异性抗体的可能性大。这类抗体在血液中达到 一定的量后,可类似待测物同标记物竞争抗体的结合位点,干扰真实检测结合,使结果升高(假阳性)。

  21. 性激素六项: 1、促卵泡成熟激素(FSH) 2、促黄体生成素(LH) 3、雌激素(E2) 4、孕酮(P) 5、雄性激素(T) 6、催乳素(PRL) 常用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22. 常用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 性激素六项检查是生殖科常规基础检查。目前国内尚无完整的、统一的妇产科内分泌性激素测定值。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其正常范围不同,且由于各种试剂的来源,测定的方法,数据的计算,采用的单位不同,即使同一激素标本,各实验室所得结果也不完全相同。 单位 卵泡期 排卵期 黄体期 绝经期 男性   • FSH 促卵泡激素 mlU/ml 3.4-9.3 5.7-22.3 1.7-6.4 18.2-140.2 0.7-23.7  LH 促黄体生成素 mlU/ml 2.9-12.4 6.9-166 0.6-9.7 13.5-55 0.1-9.3  PRL 泌乳素 ng/ml 绝经前0.3-18.8 绝经后6.5-17.2 0.3-11.2  E2 雌二醇 pg/ml 12-48 153-237 48-172 10-45 10-45  PROG 孕酮 ng/ml 0.19-0.90 1.6-18.6 0.09-0.73 0.18-0.9  TESTO 睾酮 ng/ml 0.1-.1 2. 6-13.6  

  23. 常用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1、雌二醇(E2):E2是雌性激素中活性最强的一种,主要产自卵巢的卵泡和胎盘,少量产自肾上腺和睾丸。  血清E2测定对评价各种月经异常是非常有用的指标:  ★女孩青春期提前或延迟、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卵巢早衰、席汉综合征等E2 ↓。 ★性早熟、卵巢肿瘤、肝硬化、多胎等E2↑。 ★在不孕症患者中,血清E2的监测对于监控诱导排卵及随后的治疗,如用克罗米芬、LH释放激素(LHRH)或外源性的促性腺激素的治疗是非常有用的。  在体外受精(IVF)中,对卵巢进行过刺激时,通常每天对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使用和卵母细胞的收集进行最佳的调整,也需要检测血清E2浓度。

  24. 常用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2、孕酮(P):女性主要由卵巢和胎盘产生。  孕酮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子宫内膜增厚,腺体增生,为受精卵植入做准备。  从孕酮浓度的升降可以推测卵巢滤泡和黄体的活动,因此血液中孕酮测定在临床上用于监测未怀孕妇女的排卵和黄体的正常功能、孕酮疗法监控及早期妊娠的评价等。在判断黄体功能状态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不怀孕妇女和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可帮助查找原因。 ★血清孕酮的升高:见于葡萄胎、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孕妇、多胎、继发性高血压、先天性17-a羟化酶缺乏症、  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卵巢颗粒层膜细胞瘤、卵巢脂肪样瘤。  ★孕酮的降低:见于原发或继发性闭经、先兆流产、黄体功能不良、胎儿发育迟缓、死胎、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在月经周期第18~26天,测三次血P,如均小于15.9 nmol/L (5ng/ml)可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健。 

  25. 常用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3、睾酮(T): • T是人体内最重要的雄激素。  女性主要来源于肾上腺皮质,卵巢也能分泌少量。女性中高水平的睾酮一般见于多毛症、男性化、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肿瘤、肾上腺瘤和肾上腺增生。  

  26. 常用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4、催乳素(PRL) PRL的分泌受下丘脑的控制。 PRL在人体内主要是发动泌乳,使已充分成熟的乳腺小叶向腺腔内泌乳。对乳腺的发育有一定的作用。  对胎儿的发育和成长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胎儿肺的形成。  在机体的应激反应中也有重要作用。  ★ 正常的哺乳和对乳房的机械刺激也能导致PRL的释放,身体和情绪的应激反应、低血糖、睡眠也可引起PRL升高,能抑制性腺功能,因此它也为测定不孕症的一项重要指标。 ★服用某些药物(雌激素、利血平、甲基多巴、安宁、酚噻嗪等)、性交等。  ★PRL减低的原因有:垂体机能减退、Sheehan综合征、服用某些药物(溴隐停、多巴胺等)。  绝经后妇女的PRL下降,低于正常月经周期的妇女的数值。 

  27. 常用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5 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天生激素(LH): ⑴FSH、LH增高常见于性腺原发性病变,如卵巢功能早衰,性腺发育不全、原发性闭经、原发性性功能减退、曲细精管发育障碍、完全性(真性)性早熟。 ⑵FSH、LH降低主要见于垂体或下丘脑性闭经、不完全性(假性)性早熟。 ⑶ 垂体FSH瘤或LH瘤以及FSH/LH瘤患者,因腺瘤类型不同,血清FSH和LH浓度呈不同类型的改变:FSH瘤主要表现为FSH增高,LH可正常;LH瘤者,LH明显增高,FSH降低;FSH/LH瘤者,FSH和LH皆增高。

  28. 常用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⑷ 检测闭经妇女FSH和LH浓度,可对卵巢性闭经和垂体或下丘脑性闭经作出有效鉴别。一般以为低LH(<51U/L=较可靠地指示腺垂体分泌GTH功能不足,而高FSH(>40IU/L)比较可靠地指示卵巢功能衰竭,如为高FSH伴高LH,则能够可靠肯定为卵巢功能衰竭。假如血清FSH、LH均为异常低值或FSH在正常下限,LH为异常低值,可诊断为垂体或下丘脑性闭经。继而应用促黄体生开释激素(LRH)作垂体兴奋试验,即可进一步区分垂体与下丘脑性闭经:兴奋试验表现为LH和FSH增高而峰时推迟,提示垂体储备功能良好,应考虑为下丘脑性闭经;如LH和FSH弱反应,提示垂体储备功能低,应考虑为垂体性闭经。综上所述,可联合分析多项指标对闭经的病变部位作出鉴别。

  29. 常用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6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成熟女性因受精的卵子移动到子宫腔内着床后,形成胚胎,在发育成长为胎儿过程中,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产生。当妊娠1~2.5周时,血清和尿中的HCG水平即可迅速升高,第8孕周达到高峰,至孕期第4个月始降至中等水平,并一直维持到妊娠末期。 ⑴ 诊断早期妊娠:孕后35~50天HCG可升至大于2500 IU/L。 ⑵ 异常妊娠与胎盘功能的判断: ① 异位妊娠:如宫外孕时,本试验只有60%的阳性率,在子宫出血3天后,HCG仍可为阳性,故HCG检查可作为它与其它急腹症的鉴别。HCG常为312~625 IU/L。 ② 流产诊断与治疗:不完全流产如子宫内尚有胎盘组织残存,HCG检查仍可呈阳性;完全流主或死胎时HCG由阳性转阴性,因此可作为保胎或吸宫治疗的参考依据。 ③ 兆先流产:如尿中HCG仍维持高水平多不会发生难免流产。如HCG在2500 IU/L以下,并逐渐下降,则有流产的或死胎的可能,当降至600 IU/L则难免流产。在保胎治疗中,如HCG仍继续下降说明保胎无效,如HCG不断上升,说明保胎成功。

  30. 常用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④ 在产后4天或人工流产术后13天,血清HCG应低于1000 IU/L,产后9天或人工流产术后25天,血清HCG应恢复正常。如不符合这一情况,则应考虑有异常可能。 ⑶滋养细胞肿瘤诊断与治疗监测: ① 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及睾丸畸胎瘤等患者尿中HCG显著升高,右可达10万到数百万IU/L,可用稀释试验诊断如妊娠12周以前1:500稀释尿医学教育 网收集 整理液呈阳性,妊娠12周以后1:250稀释尿液呈阳性,对葡萄胎诊断有价值。1:100~1:500稀释尿液呈阳性对绒毛膜癌也有诊断价值,如男性尿中HCG升高,要考虑睾丸肿瘤如精原细胞癌、畸形及异位HCG瘤等。 ② 滋养层细胞肿瘤患者术后3周后尿HCG应<50 IU/L,8~12周呈阴性;如HCG不下降或不转阴,提示可能有残留病变,这类病例常易复发,故需定期检查。

  31. 常用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7 :雌三醇: E3是胎盘和胎儿共同生成的激素,测定孕妇血或尿中E3量可判断胎盘功能并能预测胎儿预后。 连续监测孕妇血清雌三醇,可用于高危妊娠的监护,如果雌三醇含量持续下降,提示胎盘功能严重不良,常出现宫内胎儿生长迟缓、先兆子痫、胎儿先天畸形、葡萄胎、宫内死胎等。 孕妇血清雌三醇升高,可见于多胎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及胎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等。 引起血E3水平下降的因素包括: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胎盘缺乏硫酸脂酶、葡萄胎、孕妇肝肾功能不全。引起E3水平升高的因素包括:巨大胎儿、多胎妊娠、胎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等。

  32. 肿瘤标志物 • 恶性肿瘤 • 世界(WHO统计) 年新发恶性肿瘤患者 390万 年死亡恶性肿瘤患者 430万 每10个死亡者中就有1个死于恶性肿瘤 心、脑血管病 意外事故 恶性肿瘤

  33. 肿瘤标志物 • 1978年NCI提出 • 1979年确认并开始使用 • TM是表示肿瘤存在并反映其一定的生物特性的生化物质 • TM主要是指那些在血液、体液及组织中可检测到的与肿瘤相关的物质,这些物质达到一定的水平时能揭示某些肿瘤的存在。 •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TM对肿瘤诊断的特异性达到100%! • TM的临床意义: (1)诊断 (2)复发(3)判断疗效(4)预后

  34. 肿瘤标志物 • 常用肿瘤标志物 • 甲胎蛋白(AFP) • 癌胚抗原(CEA) • 糖类抗原(CA50、CA125、CA15-3、CA199、CA242、CA72-4) • ß2-微球蛋白( ß2-MG) • 铁蛋白(Ft) • 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1)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 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CC-Ag) •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 • 核基质

  35. 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AFP) • AFP 1963年 肿瘤胎蛋白 卵黄囊和肝细胞合成 妊娠100天高峰 出生后下降 几个月-1年内降至正常水平 • 参考值 <20ng/ml(RIA法) • 临床意义: (1)原发肝癌 80% AFP>400ng/ml 原发肝癌 近20% AFP正常 AFP诊断原发肝癌 是所有肿瘤标志物中特异性最高的。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绝大部分AFP<400ng/ml

  36. 肿瘤标志物 (3)内胚层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与其伴肝转移者AFP可升高 (4)妇女妊娠3个月后,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高峰,一般在400ng/m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 妊娠期AFP异常升高,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

  37. 肿瘤标志物 • 癌胚抗原(CEA): • CEA 1965年 结肠癌血清中发现 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性的酸性糖蛋白 最初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CEA在消化道外的肿瘤: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等也存在。 • 参考值:<15ng/ml(RIA法)

  38. 肿瘤标志物 • 临床意义: (1)CEA升高主要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及子宫颈癌、泌尿系肿瘤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2)肝硬化、肝炎、肺气肿、肠道憩室、直肠息肉、结肠炎等良性病CEA可升高。 (3)癌症越晚期,CEA越高,阳性率不高 (4)体积越大,CEA越高 (5)转移者,CEA高

  39. 肿瘤标志物 (6)腺癌敏感,其次是鳞癌和低分化癌,分化程度越高阳性率越高 (7)正常人吸烟者CEA升高 (8)癌症病人的胸、腹水、消化液、分泌物中的CEA常升高

  40. 肿瘤标志物 • 糖类抗原50(CA50) • 1983年 广谱肿瘤标志物 • 参考值 <20U/ml • 临床意义: (1)肝、肺、胃、结/直肠、胰腺、胆囊、肾、子宫、卵巢、乳腺、膀胱、前列腺癌、淋巴、黑色素瘤等 (2)肺炎、肾炎、胰腺炎、结肠炎等某些感染性疾病血清CA50升高 (3)某些溃疡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CA50升高的现象。

  41. 肿瘤标志物 • 糖类抗原125(CA125): • CA125 1983年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免疫小鼠,+骨髓瘤杂交=单克隆抗体 OC125 OC125识别的抗原为CA125,故又称卵巢癌抗原。 • 参考值 <35U/ml • 临床意义: (1)卵巢癌血清CA125升高,阳性率61.4%; 治疗有效CA125下降;复发CA125升高先于症状;CA125是判断疗效和复发的良好指标。

  42. 肿瘤标志物 (2)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 43% 胰腺癌50% 肺癌41% 胃癌47% 结/直肠癌34% 乳腺癌40% (3)其他非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阳性率较低;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 (4)在许多良性和恶性胸、腹水中发现CA125升高 (5)早期妊娠,也有CA125升高

  43. 肿瘤标志物 • 糖类抗原15-3(CA15-3) • 人类乳癌相关的抗原,故又称乳腺癌抗原。 • 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随访有一定价值,但在乳腺癌的早期敏感性较低是其不足. • 参考值 <28U/ml • 临床意义: (1)乳腺癌患者CA15-3升高, 乳腺癌初期的敏感性 60% 乳腺癌晚期的敏感性 80%

  44. 肿瘤标志物 CA15-3对乳腺癌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复发和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2)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 (3)肝脏、胃肠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性疾病,阳性率一般<10%

  45. 肿瘤标志物 • 糖类抗原19-9(CA19-9) • 又称胰腺癌抗原。 • 1979年 胚胎期间的胎儿的胰腺、胆囊、肝脏、肠等组织也存在这种抗原,但正常人组织中含量甚微。 • 检测患者血清CA19-9可作为胰腺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对监测病情变化和复发有很大意义。 • 参考值 <37U/ml • 临床意义: (1)胰腺癌、胆囊癌、胆管壶腹癌,CA19-9明显升高,尤其胰腺癌晚期的阳性率可达75%,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但早期诊断价值不大。

  46. 肿瘤标志物 (2)胃癌的阳性率 50% 结/直肠癌的阳性率60% 肝癌的阳性率65% (3)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如: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 (4)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炎、肝硬化等 (5)CA19-9的检测对上述肿瘤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复发和转移的诊断均有重要意义。

  47. 肿瘤标志物 • 糖类抗原242(CA242) • 胰腺癌、结肠-直肠癌阳性率较高 • 血清中的CA242在非鳞状组织中比鳞癌水平高 • 在小细胞肺癌中的分布与疾病状态相关,与疗效有关 • 对腺癌的检出率CA242高于CEA,两者联合检测会提高肿瘤检测的敏感性 • 参考值: <12U/ml

  48. 肿瘤标志物 • 临床意义: (1)胰腺癌、胆管癌CA242的阳性率高达88%-100% (2)肺腺癌阳性率76% 直肠腺癌阳性率79% 食管和乳腺癌阳性率为62% 小细胞肺癌的阳性率为50% 肺鳞癌的阳性率为9% (3)假阳性率较低,只有5%

  49. 肿瘤标志物 • 糖类抗原72-4(CA72-4) • CA72-4 1981年 • 参考值:<6U/ml • 临床意义: (1)胃癌的阳性率65-70%,有转移者更高 (2)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3)CA72-4还可作为治疗后随访的指标 以及复发和预后的判断

  50. 肿瘤标志物 • ß2-微球蛋白( ß2-MG) • ß2-MG 1968年 在肾小管病变患者尿中分离而获得的。 ß2-MG是构成细胞膜上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一部分,在正常细胞新陈代谢中与HLA分离后释放入血。 • ß2-MG起源于人体间质、上皮细胞和造血系统的正常细胞以及恶性肿瘤细胞 • 参考值: <2.5mg/L • 临床意义: (1)急、慢性单核细胞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肝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等血清ß2-MG 升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