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 likes | 1.13k Views
超. 級. 務. 任. 平興國中 魏敏純. 桃園國中 鄭曉蘭. 大有國中 陳瑜芳. 單元目標. 學生能認識垃圾問題對人及生存環境的影響。 學生能瞭解可回收垃圾的分類方式的。 學生能認識資源回收及再利用的方法。 學生能認識 4R ,並漸漸做到:減用( Reduce )、重複使用( Reuse ) 、循環使用( Recycle ) 、 回收( Recovery )。. 第一節課. 我思故我在 垃圾大怪獸 是誰殺了地球. 復活島. 話說地球上有個地方叫做復活島,
E N D
超 級 務 任 平興國中 魏敏純 桃園國中 鄭曉蘭 大有國中 陳瑜芳
單元目標 • 學生能認識垃圾問題對人及生存環境的影響。 • 學生能瞭解可回收垃圾的分類方式的。 • 學生能認識資源回收及再利用的方法。 • 學生能認識4R,並漸漸做到:減用(Reduce)、重複使用(Reuse) 、循環使用(Recycle) 、 回收(Recovery)。
第一節課 • 我思故我在 • 垃圾大怪獸 • 是誰殺了地球
復活島 話說地球上有個地方叫做復活島, 號稱是世界上有人類居住的島嶼中最遙遠的一座。它的面積不過區區一百六十平方公里,方圓三七七百公里內全是海洋,有如太平洋上的一粒小沙子。
復活島雖然遙遠, 卻未全然遭世人遺忘…. 1722年復活節那天, 荷蘭海軍上將洛赫班抵達這座小島, 並記錄了島民的生活點滴及島上的環境。
復活島上約有三千島民,土壤貧瘠多石,島民以種植香蕉、甘蔗與蕃薯為生,日子相當清苦。島上唯一的淡水來源是火山口內陰暗的湖泊,而且全島放眼望過去幾乎看不到一棵樹,島民個個「矮小、瘦弱、羞怯且窮困」。復活島上約有三千島民,土壤貧瘠多石,島民以種植香蕉、甘蔗與蕃薯為生,日子相當清苦。島上唯一的淡水來源是火山口內陰暗的湖泊,而且全島放眼望過去幾乎看不到一棵樹,島民個個「矮小、瘦弱、羞怯且窮困」。
不過在貧困之中, 復活島卻顯得有些詭異……. 最特別的就是: 島上散落四處的八百多尊巨石像。 它們並肩排開,背海而立。 這些石像究竟怎麼雕出來的? 石頭來自何處?如何搬動? 如何豎立起來?又是誰去雕刻的呢?
來到島上的歐洲人問起雕像怎麼來的? 島民竟然回答: 『走路來的……』
大約西元400年時,玻里尼西亞人在復活島登陸,展開墾荒工作。大約西元400年時,玻里尼西亞人在復活島登陸,展開墾荒工作。 當時島上四處植物茂密,玻里尼西亞人在叢林中開闢空地,蓋起房子,並廣植農作物。沒多久之後,島民開始豐收,享受起典型的玻里尼西亞料理,包括蕃薯、芋頭、麵包樹、香蕉、椰子、雞肉等,甚至還有玻里尼西亞特產的老鼠,體小鮮美!
島民豐衣足食,子孫香火代代傳遞下去。不費多少功夫,島上人口快速增加………….島民豐衣足食,子孫香火代代傳遞下去。不費多少功夫,島上人口快速增加…………. 由於過度悠閒,島民沒事就喜歡做石雕,特別是人像雕刻。
就這樣,島民砍掉許多樹,這些木頭除了用來搬運雕像,也做為生火及建材用途。就這樣,島民砍掉許多樹,這些木頭除了用來搬運雕像,也做為生火及建材用途。 結果到了1400年,復活島上幾乎看不到一棵樹。
那麼,復活島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原來島民砍完樹後,樹根隨即死亡,表層土因此失去了固著力量 。久而久之,厚達一點五公尺的土壤就這樣逐漸流失,短期內根本難以復原。
沒有了森林,大地無法吸收雨水,地下水逐漸減少,島上的溪流與泉水因此乾枯見底。空氣的濕度下降,雨水也跟著減少。肥沃的表層土流失後,農作物收成銳減….沒有木頭蓋房子……沒有植物纖維編製魚網及帆布,沒有圓木製造獨木舟…….沒有了森林,大地無法吸收雨水,地下水逐漸減少,島上的溪流與泉水因此乾枯見底。空氣的濕度下降,雨水也跟著減少。肥沃的表層土流失後,農作物收成銳減….沒有木頭蓋房子……沒有植物纖維編製魚網及帆布,沒有圓木製造獨木舟…….
於是島民開始爭奪資源,導致復活島戰事連連。不幸的是,兩派人馬為了互別苗頭,各自立起雕像以展現威望。或許,島上僅存的幾棵樹就因此而砍光了。於是島民開始爭奪資源,導致復活島戰事連連。不幸的是,兩派人馬為了互別苗頭,各自立起雕像以展現威望。或許,島上僅存的幾棵樹就因此而砍光了。
1550年,復活島人口達到高峰,約有七千人。之後人口快速下滑,四百多尊未完成的雕像就這樣遺棄在採石場內。1550年,復活島人口達到高峰,約有七千人。之後人口快速下滑,四百多尊未完成的雕像就這樣遺棄在採石場內。
派系黯戰爭仍舊持續進行,兩派島民紛紛把對方的雕像推倒………派系黯戰爭仍舊持續進行,兩派島民紛紛把對方的雕像推倒……… 到了1860年,復活島上所有的雕像全倒塌了。
這個故事的重點, 並非告訴大家復活島居民是如何的怪異、愚蠢或是與我們不同。 事實剛好相反: 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是所謂習慣的奴隸。 無論是耕田、種樹、蓋房子或是炫耀自己, 復活島居民的生活根本就是惡習難改。
當然可以…. 我待會兒就改….. 下班後再開始行動好了…. 明天也還來得及… 今晚的電視有一部自然記錄片,等我看完再說……… 我們的地球雖然比復活島大上許多,但是資源依舊有限。我們與復活島上的居民一樣,知道地球的資源就這麼多,也同樣了解這裡是我們唯一的家。地球似乎一步步邁向復活島的命運。如果我們現在就開始珍惜資源,改變過去的惡習,是否還來得及避免這場厄運呢?
1.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1.4公斤的食物,以此估算,目前全世界需要多少公斤的食物?1.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1.4公斤的食物,以此估算,目前全世界需要多少公斤的食物? (1)50億 (2)85億
答案 (2)
2.下列哪一組廢棄物不能以焚化法處理? (1)廢紙 廚餘 (2)金屬 玻璃 礦渣
答案 (2)
3.全世界的人口正在快速的增加中,目前大約每隔多少時間,就會增加3個人?3.全世界的人口正在快速的增加中,目前大約每隔多少時間,就會增加3個人? (1)2秒鐘 (2)10秒鐘
答案 (1)
4.1968年日本富士山縣之痛痛病事件, 是由哪一種重金屬污染所致? (1)鎘 (2)汞
答案 (1)
5.喝完利樂包的果汁時,將空盒子擠扁,可以減少垃圾的體積。這種行為符合垃圾處理三原則中的哪一項?5.喝完利樂包的果汁時,將空盒子擠扁,可以減少垃圾的體積。這種行為符合垃圾處理三原則中的哪一項? (1)reduce減量 (2)reuse再利用
答案 (1)
你不要的東西有誰會要? • 在農業社會因為物資較有限,大家都能珍惜資源。沒有太多的垃圾問題。 • 工業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物質氾濫,人人求變求新,東西未用壞就被丟棄 換新,節儉美德已不在。垃圾 更是滿天飛。 • 垃圾地球誰之過?
大批的垃圾不但是資源的浪費,也是製造髒亂的罪魁,更是多項污染的禍首。今日我們若不正視垃圾問題,明日我們將淹沒在垃圾堆中大批的垃圾不但是資源的浪費,也是製造髒亂的罪魁,更是多項污染的禍首。今日我們若不正視垃圾問題,明日我們將淹沒在垃圾堆中
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垃圾中不易分解的有機物所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垃圾中不易分解的有機物所 佔的比重增加,另外冰箱、洗衣機、電視機、汽車等不 斷汰舊換新,出現了許多大型垃圾。由數量來看,垃圾 年產量,美國為1.8億噸, 日本為3700萬噸,台灣則為 600萬噸,平均每人每天1~2 公斤。已開發國家垃圾量的 增加已趨於緩慢,但我國則 以8%的量年年增加。
關於焚化爐的二三事… 正視焚化爐排放致癌物質問題(2000.1)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日前公布台灣現有五座垃圾焚化爐排放戴奧辛致癌風險的評估結果,指出「總致癌風險值」是美國的九點三五倍至三十二點零九倍;加入人口因素後,台北市居民的「致癌負擔」指數為美國標準的兩千倍,台北縣民的「致癌負擔」指數為美國標準的一千倍,顯示其對國民健康危害的情況極為嚴重。 垃圾焚化爐除了排放被稱為「世紀之毒」的戴奧辛外,尚排放大量的鎘、鉻、砷、多環芳香族、鎳等多種毒性物質,每一種都是高危險的致癌因素。這種種致癌的毒性物質,對健康的損害是慢性的,很難在短時間內覺察;因此,先進國家為保護國民健康,乃制定標準,以「風險」值做為管制的依據。
關於焚化爐的二三事… 目前我國在這方面係採用美國標準;前述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所用為比較標準的便是美國加州所規定的。事實上,在毒物排放風險管理上,除了排放濃度外,尚要參考人口密度、住居環境等其他因素;而台灣地窄人稠,焚化爐又密集於都會區,與地廣人稀的美國加州相較,其嚴重的情況自不可同日而語。 依行政院環保署的計畫,我國垃圾的最終處理將以焚化為主,自2001年起,將全力推動興建大型垃圾焚化廠,預計第一階段興建二十一座,第二階段興建十五座,完成後可以處理百分之九十的垃圾。然則,未來焚化爐分布全台,所排放致癌毒性物質危害的範圍亦將更為擴大。
關於焚化爐的二三事… 問題尚不只此,醫院、學校、工廠等機構 的中小型焚化爐不僅為數眾多,且分布於人 群聚居的地區,毫無管制,危害可能更加嚴重。 因此,我們呼籲舉國上下要正視這個問題,並立即採取行動。至少,應從以下幾個方向努力:改善焚燒設備、監控飛灰及灰渣處理、強制列管各種私人焚化爐、依本地環境條件訂定管制標準;而更根本的是,減少垃圾量和採取有毒垃圾分類隔離集中處理制,並進而限制有毒元素之使用。
第二節課 • 數字會說話 • 迎接綠色新世紀 • 生活智慧王
是誰殺了地球? 小傑買了一杯咖啡牛奶和漢堡當早餐,幾口吃完,手上的塑膠杯、保麗龍盒、吸管和塑膠袋,輕鬆往垃圾桶「投籃」-哇!得分!經過樓梯口,禁不起販賣機的誘惑,運動飲料鋁盒包「框!」一聲掉下來了,小傑邊喝邊想:棒球手套壞了,要修不如再買一個新的,還有阿良有最新的電視遊樂器卡匣,我也要爸爸買一份! 這是許多小朋友典型的生活習慣和消費心態。孩子們,你數一數:不知不覺中,我們使用了多少「掩埋不能分解,焚燒釀成劇毒」的垃圾產品?塑膠、保麗龍、鋁箔包……,生活愈便利,「一用即丟」的產品就愈多。再加上喜新厭舊、趕流行的心理,你一定沒想過我們的垃圾問題有多嚴重? 根據八十四年的統計,台灣每年製造二千一百萬噸廢棄物,可以覆蓋全島近兩公尺深,恰好把二千一百萬人統統淹沒。八十五年七月,全台灣近六成的掩埋場都已飽和,無處可去的垃圾,將引爆一場全面的垃圾大戰……,而這些危機,親愛的孩子,你是否感受到呢?
數字會說話 以我們同學的一週垃圾日誌統計結果發現,我們日常造成最大部份的垃圾為: 1.飲料瓶罐 2.紙張 3.吃剩的食物
為什麼要做資源回收、 垃圾分類的工作呢? 因為做好資源回收、垃圾分類的工作,對我們生存環境的 改善有立竿見影的 效果。
為什麼要做資源回收、 垃圾分類的工作呢? • 垃圾減量:據估計資源垃圾量佔全部垃圾之比例約40%~50%。 • 資源回收、再利用將可回收的垃圾資源化再利用,可節約地球上有限的資源。 • 延長垃圾掩埋場壽命:資源垃圾及有害垃圾另行回收處理,減少垃圾量,將大大減少掩埋場所需體積,增加掩埋場使用年限
為什麼要做資源回收、 垃圾分類的工作呢? • 減少垃圾處理成本:減少垃圾量,使垃圾運輸成本、掩埋處理成本、焚化處理成本、設備維修費用均減少。 • 減少空氣、水的污染,節省水、電能源.
哪些是可回收的垃圾? 1.一般類 包括廢鐵罐、鋁罐、玻璃瓶、寶特瓶、塑膠瓶 2.紙類 包括舊報紙、書籍、雜誌、不含油漬之廢紙。 3.舊衣類。 4.乾淨之廢保麗龍 5.乾淨之廢塑膠袋 6.瀝乾之廚餘(渣)
好康報報 • 廢紙再生比原木紙漿可減少75%的空氣污染、35%的水污染,回收一噸廢紙的量,可以拯救20顆樹。 • 一個家庭一年份報紙六十公尺,相當於一,二棵原木,一棵原木可組裝三個六台尺長衣櫥。 • 台灣地區每月使用量兩萬餘噸的模造紙,若以再生紙取代,相當每月少砍四十萬棵樹,一年可少砍四八○萬棵
好康報報 • 回收鋁再生,可減少95%的空氣污染,回收再生鋁比從鋁礦煉取,省掉90%的能源回收一鋁罐省下的電力足夠看三小時電視 • 當你丟掉一個鋁罐,等於將一鋁罐裝的半罐石油倒在地上。若250個人,每人每月回收一個鋁罐,每年可節省約1,750—3,000加侖之石油能量。
好康報報 • 玻璃再生比新造玻璃可減少20%的空氣污染、50%的水污染,節省32%的能源,回收一支玻璃瓶省下的電力可供一百瓦的燈泡點亮四小時。
好康報報 • 鐵罐回收再生,可省下74%的能源,減少85%的空氣污染、76%的水污染、75%的固體廢料。
廢寶特瓶 • 以射出成形,瓶身為寶特瓶,底為高密度聚乙烯,且瓶底有一點圓。 • 優點:重量輕不會 摔破。 • 回收注意事項: 飲料等食品罐須過水後滴乾水份踩扁 ,寶特瓶蓋為塑膠類,請勿與寶特瓶 一同回收。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 檢視你喝的飲料瓶是否有這個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