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92 Views
苗族和壮族妇女头像. 侗族和瑶族妇女头像. 维族和彝族妇女头像. 藏族和回族男子的头像. 汉族和蒙族男子头像.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第 11 课 民族团结. 1 、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在政治上实行什么政策? 2 、实行这一政策原因? 3 、这一政策的成就? 4 、实行这一政策的意义? 5 、在经济上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举例说明? 6 、中央为加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又提出什么战略?有什么意义?. 热身 : 你知道她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吗?. 维吾尔族. 藏族. 满族. 回族. 苗族. 朝鲜族.
E N D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1、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在政治上实行什么政策?1、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在政治上实行什么政策? 2、实行这一政策原因? 3、这一政策的成就? 4、实行这一政策的意义? 5、在经济上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举例说明? 6、中央为加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又提出什么战略?有什么意义?
热身:你知道她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吗? 维吾尔族 藏族 满族 回族 苗族 朝鲜族
中华民族大家庭 民族区域自治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中华民族大家庭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 因: 历史传统:①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经济文化:②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 政治利益:③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中华民族大家庭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提出: 筹建新中国时 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为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
党的民族政策: 各民族共同发展 西藏: 完成民主改革,废除农奴制, 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各民族共同发展 内蒙古莫力达瓦 达斡尔族自治旗: 发展农业,国家 商品粮基地 少数 民族 的发展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橡胶事业发展迅速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意义: 西部开发 战略: 带动了西部少数民族的大开发、大发展
中华民族大家庭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新中国成立时,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 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 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 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 当时有60万人口。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旧制度下的西藏为封建贵 族无偿劳动的农奴
中华民族大家庭 新 藏 公 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西藏高原拥有8207万公顷的草原,其中可利用草地7077万公顷,饲养各类牲畜2280万头.西藏高原拥有8207万公顷的草原,其中可利用草地7077万公顷,饲养各类牲畜2280万头. 藏族牧民在喷灌牧场 农民正在清洗自家的农业机械
中华民族大家庭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贵州打造“西电东送”王牌电站——洪家渡水电站。 电站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是我国首批“西电东送”的 标志性工程。
畲族妇女采春茶 在全国民族舞蹈比赛中多次获奖的佤族木鼓舞 新疆吐鲁番葡萄节上的维吾尔族儿童 西藏拉萨大昭寺举行佛事大法会
这些插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结果。
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 A、各民族共同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 C、半独立的“自治邦” D、民族地方政务自主 2、我国西藏地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是在( ) A、20世纪40年代末 B、20世纪50年代初期 C、20世纪60年代初期 D、20世纪70年代初期 3、中国是由(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54 B、55 C、56 D、57 4、下列对我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汉族为主体的的大杂居、小聚居 B、以55个少数民族为主体的的大杂居、小聚居 C、以汉族为主体的的小杂居、大聚居 D、以55个少数民族为主体的的小杂居、大聚居 B C C A
5、使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B.新中国成立后 C.土地改革后 D.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 6、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山东援藏干部是( ) A.孔繁森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D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