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47 Views
德 霖 技 術 學 院. 1995 年 ~2004 年 台海兩岸國際收支變動之分析 組 別 : 第十組 指導老師 : 葉玟琪老師 學 生 : 柳佩伶 49208045 張雅姿 49208033 廖柔媚 49208012. 報告日期 : 2006 年 05 月 18 日. 摘 要
E N D
德 霖 技 術 學 院 1995年~2004年 台海兩岸國際收支變動之分析 組 別:第十組 指導老師:葉玟琪老師 學 生:柳佩伶49208045 張雅姿49208033 廖柔媚49208012 報告日期: 2006 年 05月 18 日
摘 要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一個國家的財經政策表現,外匯存底就是盈餘的表現之一。2001年底及2002年初,大陸與台灣先後加入WTO,促成兩岸交流的開端。兩岸間從過去間接貿易到現在自由往來,彼此間的互動、發展、影響以及未來的趨勢是目前兩岸所重視的一大課題,本專題希望透過1995~2004年間台灣與大陸在國際收支表的表現、經濟的發展、投資的現況、金融的演變、以及貿易的往來探討台海兩岸經貿交流的變化與影響。
目 錄 第一章 緖論 第二章 台海兩岸政治經貿的演變 第三章 台海兩岸經濟、投資、金融、 貿易及國際收支表五面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五章 參考文獻
第一章 緖論 一、研究動機 在近10年間(1995年~2004年),大陸與台灣在經貿上的互動所造成彼 此的影響和改變是我們所要探討的。 二、研究目的 從五面分析來了解兩岸經貿近年來的演變與互動關係,利用台海兩岸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並透過外匯存底分析來探討出兩岸間經貿相互影響程度。 三、研究方法 主要針對台海兩岸貿易的經濟、貿易、金融、投資及國際收支等進行 討,也將透過台海兩岸經貿投資往來基本數據進行分析。 四、研究限制 本研究所擷取之資料長度有限,資料態以年資料為主,切因兩岸公佈數 字不同,造成有些資料無法取得。
研究架構 說明本究動機、目的、研究方法及限制 說明台海兩岸政治經貿現況 台海兩岸經濟、投資、金融、貿易及 國際收支表五面分析 台海兩岸國際收支三階段: 1995~1997金融風暴時期 1997~2001加入WOT前期 2001~2004加入WOT後期 結論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1949~1987 管制時期 1988~1992 萌芽時期 1993~迄今 成長時期 第二章 台海兩岸經貿的演變
表5 大陸地區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協議金額統計—國家(地區)別 單位:百萬美元
一、經濟面 五、國際收支表 二、投資面 三、金融面 四、貿易面 第三章 兩岸五面分析
一、經濟面 圖3 大陸經濟成長率(1990~2004)
三、金融面 表11 兩岸金融體系問題之比較
兩岸金融之競合 1.兩岸金融交流以來,台灣資金流向大陸較多,大陸流向台灣較少。以前台商赴大陸投資時,其資金主要來源是在台母公司,其次為台灣地區銀行,再次為第三地銀行(如銀行、新加坡等),由當地銀行籌資者較少。換言之,資金來自台灣地區較多,於大陸地區者較少,這尚未包括由於探親而自台灣攜出或匯出自大陸的資金。 2.兩岸金融體系仍有相當的差距,大陸之城鄉發展差距甚遠,所得分配頗不平均,而其居高不下的逾放比例,難以突破,再加上西部相對落後的發展,將拖延大陸整體經濟改革的速度。對於我們台灣而言,這種相對優勢,需確實掌握。 3.可建議政府開放並鼓勵台灣的銀行赴大陸設分行,一來可減低台灣金融過度擁擠,二來可減少資金流向大陸及債留在台灣的情形,且在大陸設的分行亦可監督台商,一舉數得。
四、貿易面 表12 台海兩岸加入WTO之比較
請參考最後一頁 五、國際收支表 excel
六、外匯存底分析 表14 大陸與台灣外匯存底比較 單位:百萬美元
小 結 由五面分析來看,台灣對於大陸的往來越來越密切,許多的技術與資金分分流入至大陸,貿易依存度也一直在增加中,大陸的經濟成長率已超過了台灣,然而大陸的經濟成長率近幾年都維持在平隱的狀態,另外台灣對於大陸的投資而言是居於第六位,但台灣的投資對象卻總以大陸為第一位,可見台商若要到大陸去設廠時仍需考慮清楚,避免過多的資金流向大陸,造成台灣的赤字。但在外匯存底三個時期而言,台灣皆略高於大陸,因此台灣持有的資金較大陸多。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台灣與大陸近10年,無論在經濟、貿易、金融、投資及國際收支表等都有明顯的改變,兩岸的互動也從封閉、間接由香港轉口到開放,台海兩岸皆邁向了一大步,在2001年底,台海兩岸先後加入WTO,不僅意味著兩岸的交流會日以劇增,更代表兩岸間的貿易競爭將更為激烈。近年台灣積極推動許多大陸政策,並根據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的共識,全面調整兩岸經貿關係,包括實施大陸投資「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開放大陸資來台、擴大開放大陸物品進口、開放兩岸貿易商直接交易、直接投資、直接通匯,以及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等等。在未來兩岸的 發展,需要政府與台商取得更高的共識,也協助產業升級、品質改善、增加國際競爭力,否則台灣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上的表現,不但會被大陸超過,彼漲我消的現象會越來越明顯。
謝謝各位老師以及同學 本組報告完畢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