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构建全面满足社会需要的 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全面满足社会需要的 人才培养体系. 山东青岛 2012.03.2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马陆亭 15901098863,mlting@moe.edu.cn. 提 纲. 为什么 · 理论架构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 二、多样性的精英教育质量观 三、建设一流的学校体系 怎么做 · 实践路径 四、大学发展背景的变化 五、不一样的高等学校 六、如何促进学校的卓越.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 1. 政策背景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 字工作方针中,育人为本是根本要求,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是未来工作重点。

ka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构建全面满足社会需要的 人才培养体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构建全面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山东青岛2012.03.2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马陆亭 15901098863,mlting@moe.edu.cn

  2. 提 纲 为什么·理论架构 •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 • 二、多样性的精英教育质量观 • 三、建设一流的学校体系 怎么做·实践路径 • 四、大学发展背景的变化 • 五、不一样的高等学校 • 六、如何促进学校的卓越

  3.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 • 1.政策背景 •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字工作方针中,育人为本是根本要求,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是未来工作重点。 •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 建立高校分类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深圳高等教育新体系建设,宁波副中心 • 为什么?不适应. • 全球竞争力评价指标:教育体系满足国家经济竞争需要的能力.

  4.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 • (2)十二五规划纲要 • 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 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 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将是今后一大发展重点 • (3)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 • 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向上通道,地方)

  5.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 • (4) 本科教学工程 • 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十二五” “本科教学工程” • 以质量标准建设为基础,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国家标准 •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强专业结构优化与内涵建设,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 以优质资源建设为保障,加强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 • 以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 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关键,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创新教师培训模式

  6.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 • (5)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 • 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经费和条件保障\有特色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 • 质量---主线;创新能力---突破口 • 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 •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基本原则

  7.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 • 2.社会大背景 • (1)重要战略机遇期 •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中央对国家发展形势的一个重大判断。 同样适应教育 • 成就和问题并存,转向质量。转型期,挑战 (国际上人均GDP3000美圆以上,毛入学率20-30%左右,矛盾高发期) 高等教育\顶天立地\社会需求 -----拔尖创新人才:钱学森之问 ------农村孩子

  8.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 • (2)人才培养重在加强教育与社会的契合 • 从1998年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上升到26.5%,在学总规模由640多万人升为3105万人。根据教育规划纲要,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好象数字增长得也很快,但由于18-22岁人口的逐年下降,以2010年为基数实际只需要增长6个百分点即可,届时在学人数预计只有3550万人。 • 这些增量,将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公办高校本科规模相对稳定,10年增加不到2个百分点,主要用于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支持应用学科、薄弱学科和教育欠发达地区。

  9.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 • (3)真正落实质量中心地位 • 我们应该:加强高等教育的体系建设,以体系的科学性去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体系内每类教育、每所学校的特色和卓越发展。 •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其实也显现了这个规律。体系建设得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匹配性就强,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就更稳定。 • (质量\公平) →体系\制度→(特色\卓越)

  10. 二、多样性的精英教育质量观 • 高校人才培养的“专门”性下降,课程结构的严谨性降低,实践环节减少,降低了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要求。

  11. 二、多样性的精英教育质量观 • 1.不可放弃的精英教育思想 高等教育扩招后,理论界提出了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亦即前面所提到的“多元评价标准”的质量观。 • 这在学理上是通的,遗憾的是在实践上过多回避了水平统一尺度、而却没有使用好多元评价尺度,成为一些学校治学不严的“理论依据”。

  12. 二、多样性的精英教育质量观 • (1)精英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质的规定 • 《高等教育法》规定。这高级专门人才。 • 政府提出的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成为中央对教育的要求和对人民的承诺 • 人民群众要求的是优质的高等教育。学子们经过长期的苦读和筛选、家长们经过众多的精神和物质投入,完成了高等教育,若还不是精英人才,百姓是不愿接受的。 • 每所高校都要进行精英教育,注定培养“庸才”的学校是不会有质量和特色的,社会不需要这样的高等教育。

  13. 二、多样性的精英教育质量观 • (2) 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本质特征是多样性形成 • 大众化教育阶段和精英教育阶段的本质区别不是培养不培养“精英”的问题,而是培养精英的多样化问题。 • 古老的大学是探讨和传承高深学问的场所。是少数人才有资格出事的活动,并且这少数的人也必将是未来治国安邦之栋梁。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权,关注的是塑造社会精英阶层的能力和人格。因此,在精英教育时代,高等教育的质量维度相对地单一。 •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实现,社会的需求逐渐多元起来,要求高等学校为各行各业培养人才。高等教育已融入整个社会,不能再专为原来单一的“精英”岗位服务。精英的维度在扩大。 • 业业有精英、行行出状元。

  14. 二、多样性的精英教育质量观 •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就是高等学校办学模式逐步多样化的历史,是旧的教育形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不断产生新的教育形式的历史。 • 美国在学习了英国和德国的大学模式后发展起了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法国在欧洲最古老大学之外生长出新型的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工程师学校或大学校,德国出现了与传统综合大学并驾齐驱的工业大学和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n) 。 • 多样化紧密地与特色联系在一起,因此也可以说特色是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有别于精英阶段的根本所在,是这一时期学校教育质量高的标志。

  15. 二、多样性的精英教育质量观 • 2.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进一步思考 • (1)社会特征 • 笔者认为,对高等教育阶段的划分可以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民主需求”三个主题词来作进一步的解释。

  16. 二、多样性的精英教育质量观 • 在精英阶段,高等教育主要是为国家的统治和社会的治理服务的,人才的选拔方式有利于统治阶级和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培养着少数社会优越部门、行业的所谓的社会精英; • 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需要为迅速发展的产业经济部门服务、满足着不断丰富的各行各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人才选拔方式需要多个维度多种方式,来自社会基层家庭子女的比例增多,人们通过专业化教育而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支撑性人才,即社会需求的主流是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的专业及职业精英; • 在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成为一种基本的人权,入学选拔性降低、选拔方式更加开放和具有多元性,高等教育的非精英性才逐步呈现,学界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第三级教育”一词。

  17. 二、多样性的精英教育质量观 • (2)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标志 • 在精英阶段,学术型大学的理念、模式基本完善,出现为社会服务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 • 在大众化阶段,专门学院等应用型高校的理念、模式基本完善,形成以大学和专门学院为主体的多样化的办学机构; • 在普及化阶段,多样化的办学理念、模式基本完善,形成终身学习体系。

  18. 二、多样性的精英教育质量观 • 但是,我们对大众化门槛的迈入,是在比发达国家形势更复杂的情况下实现的:专门学院发展得比较完善,而大学模式尚不完善;在推进大学综合化的过程中,专门学院的模式特色又有所削弱;同时,我们还面临着国外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及知识经济、社会民主等思潮的影响和冲击。 •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最好的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下,仍面临着很多压力、挑战的原因。

  19. 三、建设一流的学校体系 • 1.一流学校建设模式的不足 • 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缺乏管理高等学校的经验,对有限的资源利用更是十分地珍惜。而且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和新兴经济体,资源不足将长期存在。因此我们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上形成了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的思想。如1954~1979年国家共确立96 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八五”期间提出了“211工程”建设项目,1998年后提出了“985工程”。 • 集中财力物力,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及学科,具有迅速动员社会资源、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并使高等教育主动按照国家计划和需要设置的优点,比较适合于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而又需要高等教育适当超前发展的情况,是我国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发展高等教育的一种有效措施。

  20. 三、建设一流的学校体系 • 上述思想包含着重点建设学校对其它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 •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开始显现不足。 • 因为资源配置上的巨大差异,非重点建设学校无法去学;并且由于办学模式(好的标准)单一,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难以得到全面满足。 • 因此,下一步高等教育建设的重点应由一流的学校转向一流的体系,以体系与社会的匹配性及体系内各个学校的卓越发展为衡量标准。

  21. 2.分层办学模式的不足 • 过去中国走的是一条种分层办学的路子,即将高等学校按层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等 。不是类型 • “211”、“985”等工程的实施也促使一批高等学校向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即在具体的实践中推动了高等学校的分层发展。 • 但是,高等学校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并没有未很好地解决。即单纯的分层办学模式满足不了多样化的需要。

  22. 3.对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思考 • (1)毛入学率 • 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今年应该达到26.5%。从规模上讲,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 • 2005年以来,高等教育逐步转到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新时期,关于发展速度快慢的争议也一直存在。 • 一些学者的预测应达到50%

  23. 三、建设一流的学校体系 • (2)规模进一步扩展存在着风险 • 尽管从数据统计上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坐四(40%)望五(50%)并不是太难的问题,但实践中进一步发展的隐患也不少。 •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即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徘徊在70%左右。因为高等教育的规模总量已经上来,高校毕业生在社会新增劳动力岗位中所占的份额比例已经很大,过低的就业率显示着社会就业负担的加大; • 另外,在高等学校扩招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增量由地方高校承担,他们的办学条件普遍比较薄弱,地方高校的平均生均财政投入只有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一半左右。 • 现有体制下扩张模式太单一

  24. 三、建设一流的学校体系 • 从国际上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后,有可能产生一定的社会动荡。 • 法国1960年大学毛入学率(18-23岁)为7.7%,之后大学人数以每年10-15%的速度猛增,在法国教育史上被称作为“学生人数爆炸”,1967年的学生数是1960年的2.5倍。1968年,法国爆发大规模学潮,之后的1970-1988年,大学人数以每年2-4%的速度增长,1976年大学毛入学率为19.8%; • 日本1960-1975年为高等教育的高速扩招期,1975-1990年为停滞期。1960、1965、1970、1975、1990年度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10.3%、16.9%、23.9%、38.9%、38.2%。在高速扩招期,不断有学潮发生,如在1969年7月的学潮旺盛期,学生占领并封锁校园,占总数20%的大学发生学潮或学生暴乱。

  25. 4.构建一流的高等学校体系 • (1)专业和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 科学无边界,技术有壁垒.日本从”技术立国”到”科学技术立国”.技术对一个大国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 技术/应用教育的薄弱.瑞士:技术是安全的保障(Skills are the best security),威尔士:教育要针对工作。 • 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大国一定要这样).4万亿拉动内需

  26. 三、建设一流的学校体系 • (2)国外的一些体系架构(两个体系的高等教育\之后打通) • 英国历史悠久的古典大学、创建于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大学、创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新大学、以及1992年由多科技术学院升格的多科技术大学发展脉络清晰,1970年、199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14.1%和29.1%,在发达国家中并不高,之后包括近期才开始了更大幅度地发展。 • 2007、2008年笔者两次访问瑞士。在教育上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特色鲜明,并不空洞追高,不都在一个模式上往如所谓的“一流”上走,更注重追求整个体系的卓越。州立大学\联邦技术学院\应用科学大学

  27. 三、建设一流的学校体系 • 因此,在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并向普及化迈进的过程中,不能太急,要在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及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做好准备。 • 毕业生就业率可构成一个外显指标,当接近充分就业时(如90%以上),才奠定好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即就业问题解决得好、可以发展,解决得不好、不宜发展,先建构好体系、再发展。

  28. 四、大学发展背景的变化 • 不完全是经济的需求 • 1.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 • 首先,是市场影响的加大。大学已不可能隔绝于社会而独立存在。价值规律与教育规律共同成为大学的生存规律。 (40岁4000万) • 其次,是政府介入力度的增强。大学从“象牙之塔”步入世俗社会的“轴心” 。大学制度的基础由学术自由主义转向学术资本主义。

  29. 四、大学发展背景的变化 • 2.资源型社会的巨大影响 ——金融危机。银行亏损全球买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房价\行业间差距。 • 资源不仅仅是物质资源。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关系. ——大家都渴望拥有和扩大资源,以增加自己的资源交换能力。(故宫)

  30. 四、大学发展背景的变化 ——高等学校大\升格。教师角逐行政位置,拥有其它资源的成功人士来学校镀金。 各种评审. • 这就是当前大学发展的生态环境,涉及温总理所关心的大学制度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问题。 • 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在形成

  31. 四、大学发展背景的变化 • 3.独生子女家庭心理的脆弱 • 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望与供给短期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独生子女现象加剧了这一矛盾。 • 家长心理:经受不起失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流毒甚广。 • 幸福感(例如) • 挫折感

  32. 四、大学发展背景的变化 • 4.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是多在哪里? • 办学模式决定教学模式 • 约稿 • 虽然教学方法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由于我国教学、考试的根本问题是太关注知识点,使学习成为知识点的强化和记忆。 • 从小开始的竞争(成功者,强化记忆而无灵气。农村孩子处于劣势) • 因此,今后需着力解决的是办学模式。

  33. 四、大学发展背景的变化 • 管理模式制约办学模式 • 行政化 • 贴标签的社会 • 政府管理方式 • 学校内部,不符合大学的逻辑____大学是以聪明才智取胜的地方。 •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克服行政化倾向”。但该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广泛争论。逐渐地,大学自身人士把该议题弱化为“要去行政化,但不是不要行政”、“高校自身去行政化不行,到社会上怎么办”,有不了了之之感。 • 学者的底线(专家),社会的底线(问题是权力给了怎么办:公关学者;行政有监督,学者没有;人事司;公开讨论)

  34. 五、不一样的大学 • 我们每个人都在说大学,可大学和大学不一样. 1.每个人心中不一样的大学 • 大学承载着个人的理想,(教师\行政) • 涉及大学的理念(早期浙大研究生\学生家长) • 蔡元培德\蒋梦麟及之后美.现在的一流大学建设 • 对大学的认识还可能有冲突.政策争议那么大 • OECD第三级教育(老百姓)

  35. 五、不一样的大学 • 2.之后才有的人们想对高等学校的分类 • 分类是为了什么? • 为行政管理服务(环形图,高教司,纲要).低端学校不买帐 • 按社会需求培养人→学校多样化 • 分类(主观),结构(客观) 层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学院”, 类型“学科性人才培养、应用性人才培养” 使命 “世界级大学、国家利益大学、地方性高校” 层次、类型、使命不同,组织模式也不同

  36. 五、不一样的大学 • 3.从政府来看,管理模式也不一样 如美国的公立大学分为宪法上独立法人的州立大学(constitutionally independent corporation)、公法人的州立大学(public corporation)和州政府机关的州立大学(agencies or instrumentalities)三类; 按照设立方式,英国大学有经由特许状设立、根据公司法注册成立和通过议会法案(Act of Parliament)设立三种类型,在有关高等学校的判例中,“对有的高等学校,法院要求它严格遵循自然正义原则,而对有的高等学校,法院却不要求其遵循自然正义原则” ; 瑞士不同的大学遵循不同的办学模式,州立大学源自传统大学、推崇民主管理,联邦技术学院直接面向国家发展、更多采纳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37. 五、不一样的大学 • 从大学功能和组织模式来看,大学有自治大学、社会公共部门大学、创业型大学、服务型大学、商业模式性大学等。 • 牛津大学(苏格兰学生录取) • 我国目前的大学全部是社会公共部门大学和商业模式大学的混合体,既“高雅”又“低俗”,反映不出战略定位的不同和管理方式的差异,也不能满足蓬勃发展的社会需求

  38. 五、不一样的大学 • 4.大学的变迁 •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使命既传统,又不断创新。大学是世界上无数不多的长期延续下来的机构。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全世界1520年之前创办的、名称不变、功能不变的现存机构有75个,其中61个是大学,其余14个为宗教性组织。因此,美国著名比较高等教育学者阿特巴赫(Philip G.Altbach)认为: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所有的大学都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大学模式,源于巴黎大学模式。 • 但是,大学又是与时俱进的机构.如由单一的教学机构进化出教学、科研、服务三大功能。

  39. 五、不一样的大学 • 先看传统大学模式的演变。法国的巴黎大学是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教师按行会模式聚集在一起招收学生。稍后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在学院制模式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学生与教师学习、讨论、生活在一起,在教授“烟斗的熏陶下”成为绅士。1810年德国创立的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初步确立了近代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在学习了英国和德国的模式后,催发出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产生了现代密集研究型大学。目前,我们所追求的 “一流大学”,参照模式就是美国的研究型大学。

  40. 五、不一样的大学 • 再看应用型高等学校的发展。(冰河期)在世界高等教育多样化过程中,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产生、壮大与完善最具活力。分散治理的美国,逐步建立起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高等学校体系;强调等级的英国,出现了多科技术大学、城市大学与牛津和剑桥等著名古典大学及新大学的共同繁荣;崇尚理性的德国,通过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n) 与大学两种模式的并进发展,为其制造精致产品的产业界持续注入经久不衰的创造力和实现力;浪漫情怀的法国,更是走了一条与其它工业化国家完全不同的道路,培养高级应用人才的工程师学校其社会地位甚至超过了综合大学;与我们同属东方的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出现过一批专门学校,战后被改编为新制大学,废除了专门学校制度,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又重新出现了高级专门学校,说明了社会需求和市场的作用。

  41. 五、不一样的大学 • 5.不变的是什么----学术本质的不变 • 欧洲大学在其建立之初的组织形态:仿照职业行会组织起来,从事学术活动的特殊团体集合。 • N.K.Pusey:“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 • 学术性\专业性是大学的根本所在。 • 6.分裂的整体 • 外在的社会性(社会目标的手段),内在的学术性(相对独立的实体).

  42. 六、如何促进学校的卓越 • 1.追求每所学校的卓越发展 • ----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融与互补 (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通识教育) ----通过结构化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调研,软件公司,严谨艰苦的过程) • ----地方特色(人才流失) 通用专业和重点支持专业(可能是很小部分,做强、独一无二、资源、声誉,留住人才)

  43. 六、如何促进学校的卓越 • 2.后发高校要不同于传统大学 • 在高校办学模式逐步多样化的历史中,主要是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产生、壮大和完善的过程。 • 美国的赠地学院促进了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威斯康星大学把整个州当作大学的校园而成就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英国产业革命后出现的城市大学没有去走古典大学的老路而明确其为工业发展服务的方向,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些新大学提出“不去要钱,而要去赚钱”而走向创业型大学发展的道路;德国的Fachhochschulen要求其教师必须有5年行业工作实践经验,其教学模式、办学模式与传统大学完全不同。 • HPJS

  44. 六、如何促进学校的卓越 • 事实证明,近代以来的成功大学,都是勇于探索新型办学模式的大学。包括培养了不一样的学生. • 3.不同大学组织的发展模式 • 自治大学、社会公共部门大学、创业型大学、服务型大学、商业模式大学 (后4种都走出了象牙塔,后3种都直接面向社会,第2种半封闭,第1种半象牙塔)

  45. 六、如何促进学校的卓越 • ----服务型大学的探索(社会是中心\直接的技术服务) • 这类大学重点实现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教学、科研要通过服务来体现其社会价值。因此,服务是这类大学的核心理念,大学通过服务与社会融为一体。 • 它们面向市场育人,关注教育质量、特色和毕业生就业;注重加强与企业合作,主动做好面向地方的技术咨询与服务工作。 • 它们不是商业模式(营利性)大学,公共利益,只是利用注重产品(特指学生)的质量和市场需求;它们也不是社会公共部门大学,尽管可能是公办大学,因为它的专业要直接面向市场,需要有灵活的自主调整权利;当然,它们也不是创业型大学,因为尚不具备进入地方经济发展心脏的信念和实力,还不能引导社会的发展,尚处于主动适应社会阶段,但它们有望向创业型大学迈进。

  46. 六、如何促进学校的卓越 • 4.创业型大学成功的启示(自己是中心) • 如果说自治大学为传统大学模式、社会公共部门大学为政府严密控制的标准化大学模式的话,创业型大学则开创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直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活力的模式。 • 人们一般认为斯坦福大学是这类大学的典范,因为它创造了硅谷繁荣,或是麻省理工这样的工业大学。但我认为创业型大学在某一时期专用于新型大学更有意义,如英国的Warwick大学,为成立于1965的新大学,它不走传统大学的模式,被称作 “适应时代需求”和“工业占领”的大学。 • 面向\引领国家\全球(前者); 面向\引领区域\地方(后者) • 创业型大学是崇高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但属于积极用市场化手段去开创自己崇高的事业,并引领地区发展。

  47. 六、如何促进学校的卓越 • 创业型大学和服务型大学的最大区别是其追求自己的成功 • ----怎样成为创业型大学? • 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提出实现创业型大学的五个共同转型要素是:一个强有力的驾驭核心,一个拓宽的发展外围,一个多元化的资助基地,一个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一个一体化的创业文化。 • 其基本的路径是:勇于创新的办学理念(idea),转化为整个大学的奋斗信念(belief),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culture),塑造维护统一身份(identity)的共同世界观,最终创造出发展的传奇(saga)。总之,创业型大学是在创造地方发展的繁荣中,最终成就出自身的辉煌业迹。

  48. 六、如何促进学校的卓越 • 5. 大学制度的应对 • 独立存在着的一类社会组织,如同政府、企业一样,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 大学最早的模式是行会性组织,教授治校其实就是学者共同体模式。这一大学产生之初的形态不能丧失。 • 对高校内部院系一级的管理制度、模式进行重大调整 • 建章立制.以制订章程为契机推动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章程对政府而言是一个合约 (使命)\章程对内部而言是一个规程\章程是改革的成果

  49.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