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99 Views
乙肝母婴阻断. 浙江大学妇产科医院 王正平. 我国卫生部 2006 ~ 2010 年 防治乙肝的目标. 5 岁以下儿童 HBsAg 携带率降到 1 %以下 全人群 HBsAg 携带率降到 7 %以下 已达标的省分要再降 1 个百分点.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 性传播 经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约 30 %~ 50% 乙肝病毒感染通过母婴传播获 得。当母亲 HBsAg 及 HBeAg 双阳性时母婴传播 率达 92% ~ 97% 。胎儿和 3 岁以内婴儿感染很 易成为慢性携带者。 宫内感染:感染率 9.1% ~ 36.7%
E N D
乙肝母婴阻断 浙江大学妇产科医院 王正平
我国卫生部2006~2010年 防治乙肝的目标 • 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降到1%以下 • 全人群HBsAg携带率降到7%以下 • 已达标的省分要再降1个百分点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 母婴传播 • 性传播 • 经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约30%~50%乙肝病毒感染通过母婴传播获 得。当母亲HBsAg及HBeAg双阳性时母婴传播 率达92%~97%。胎儿和3岁以内婴儿感染很 易成为慢性携带者。 • 宫内感染:感染率9.1%~36.7% • 产时感染:感染率40%~60% • 产后接触感染 :主要为母乳喂养感染,其次为母亲唾液感染
性传播 据调查,新婚夫妇中如果一方HBsAg (+)、另一方无乙肝病毒免疫力,共同 生活2~25年, 52%~60%被感染 HBV。
经血液传播 • 有污染的血液,只要0.0001ml进入健康人体内就可使其感染HBV。
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措施 • 妊娠前阻断 • 妊娠期阻断 • 出生后阻断
妊娠前阻断 • 免疫接种 • 意外暴露后的预防 • 注意个人卫生 • 抗病毒治疗后妊娠? • 拉米夫定(贺普丁) • 恩替卡韦(博路定) • 阿德福韦
恩替卡韦 • 恩替卡韦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脱氧鸟嘌呤核苷类似物 • 美国Colonno等报告的研究显示,接受为期2年恩替卡韦治疗的乙肝患者很少发生恩替卡韦耐药,只有2例拉米夫定耐药变异的患者发生恩替卡韦耐药。 • 研究者对673例初次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进行病毒耐药的基因型和表型的综合监测。 • 结果表明,治疗至第96周时,91%的HBeAg阳性及阴性患者HBV DNA水平降至PCR检测限以下(<300拷贝/ml)。 • Hepatology 2006,44(6):1656
妊娠期阻断 • 妊娠期传播途径 • 影响传播的因素 • 关于乙肝免疫球蛋白 • 避免羊膜穿刺、脐血穿刺
出生后阻断 • 阴道分娩注意点 • 剖宫产无法消除感染机会 • 出生后立即洗澡 • 尽早免疫接种和再接种(联合免疫) • 乳汁乙肝三系、HBV-DNA • 关于母乳喂养问题 • 经联合免疫阻断后母婴传染率降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