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k likes | 1.69k Views
金融講堂 第一講 金融市場概述.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丁克華董事長 102 年 9 月 10 日. 大綱. 壹、認識金融市場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 參、金融市場介紹 肆、環環相扣的金融體系 伍、近期推動政策及未來展望 附錄、我國金融周邊單位簡介. 壹、認識金融市場. 壹、認識金融市場 ( 續 ). 交易. 投資. 儲存. 貨物交易. 金融市場. 貨幣-提供貨物交易與勞動市場需要的公分母. 貨幣可以交易、投資及儲存 ,所以需要金融市場服務. 壹、認識金融市場 ( 續 ).
E N D
金融講堂 第一講金融市場概述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丁克華董事長 102年9月10日
大綱 壹、認識金融市場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 參、金融市場介紹 肆、環環相扣的金融體系 伍、近期推動政策及未來展望 附錄、我國金融周邊單位簡介
壹、認識金融市場(續) 交易 投資 儲存 貨物交易 金融市場 貨幣-提供貨物交易與勞動市場需要的公分母 貨幣可以交易、投資及儲存 ,所以需要金融市場服務
壹、認識金融市場(續) • 金融服務業包含銀行、票券、信託、證券、期貨、投信投顧、壽險、產險等,最重要之使命係支援服務實體經濟活動 • 對個人影響 • 如儲蓄、提款、信用卡消費、房貸車貸借款、基金股票投資、汽車保險等皆與金融服務業息息相關; • 對企業影響 • 從最上游的研發、購買原物料,然後擴展業務、籌集資金, 向銀行融資、投資、避險換匯,到下游的擴大行銷通路,以及更進一步強化公司治理等,亦與金融服務業密不可分
壹、認識金融市場(續) • 金融服務業牽涉國家整體經濟之運作,『發揮金融服務產業,產業活絡金融』,進而加速經濟成長之良性循環效果,為政府施政重要的課題 • 金融市場是辦理各式各樣貨幣市場借貸、買賣股票、基金及保險等金融商品的場所
壹、認識金融市場(續) • 金融市場重要功能 二、資源配置 一、資本積累 • 創造金融資產的流動性 • 創造多元融資、投資工具 • 資源的配置 • 財富的重分配 • 風險的再分散 四、經濟反映 三、政策調節 • 經濟信息的反映及調節 • 貨幣、財政政策調節管道 • 提供政府政策制定依據 • 反映產業經濟及發展動態 • 反映國家經濟及發展動態 • 瞭解全球經濟發展情勢
壹、認識金融市場(續) • 「銀行」資產負債概況 + 自有資金(8.6%) 外來資金(91.4%) 資金運用(100%) 業主投資 大眾存款 發債 放款 海外投資 證券投資 庫存現金 + 以少數業主之資金,操作大多數存款人之錢 需要高度外部監理、內部自治之特性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網站,2012年9月資料
壹、認識金融市場(續) • 金融市場主要特性 • 金融主體自有資金少 • 資金流動速度快 • 市場波動性高 • 需要高度監理 • 維持市場穩定
壹、認識金融市場(續) • 金融工具相當多元,可按不同方式來區分 • 按籌資過程有無中介機構,可分為間接金融與直接金融; • 按期限長短區分,可分為到期日一年以內的貨幣市場,及到期日一年以上的資本市場兩類 • 貨幣市場的參與者多為銀行、企業、政府之間的買賣借貸交易 • 資本市場又可分成股票市場及債券市場
壹、認識金融市場(續) • 金融市場架構圖 股票市場 資本市場 債券市場 長期金融市場 主 要 金融市場 銀行長期存貸市場 銀行短期存貸市場 短期金融市場 • 同業拆放市場 • 承兌匯票市場 • 商業本票市場 • 可轉讓定存單市場 • 國庫券市場 貨幣市場
壹、認識金融市場(續) • 其他金融市場架構圖 郵政儲金 • 信合社 • 漁會儲蓄部 • 農會儲蓄部 其他金融市場 基層金融 壽險市場 保險市場 產險市場 期貨市場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金融體系促進經濟成長的途徑包含: • 降低流動性風險 • 具有資訊取得的規模經濟,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 經由借貸契約設計,降低監督成本 • 透過吸收儲蓄,有利資本累積及技術創新 • 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專業化的發展 • 藉由資產組合分散風險 • 經濟發展提供產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與資金,進而促進金融服務業發展 • 金融服務業的仲介功能有利於降低資金供求雙方的交易成本、提昇投資效率,進而有利於經濟發展,兩者相輔相成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金融服務業影響經濟發展的途徑 資料來源:李建強(2005)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臺灣金融市場發展度之評比 • 根據世界競爭力論壇(WEF)發布2012-2013全球競爭力報告,2012年於144個調查經濟體 • 台灣總體排名第13名 • 在「金融市場發展」方面,台灣為第19名,進步5 名 • 顯示我國銀行體質健全且融資便利,兩岸和平與和諧,有利金融市場發展 資料來源:WEF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金融業產值佔GDP之比例 • 香港、新加坡等國GDP組成以服務業為主,我國以製造業與服務業並重,金融服務業佔GDP比例較前述國家為低,且主計處統計資料,並未將我國金融業海外獲利納入GDP計算中 • 截至102年第二季金融產業產值佔GDP 比例約為7%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金融中介業(銀行)、保險業、證券期貨及其他金融業佔金融產值結構變動趨勢圖 單位% 銀行佔比最高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金融服務業總資產規模 • 101年底63.03兆元(超過GDP 4倍) • 金融業47.09兆元 • 保險業14.99兆元 • 證券業0.95兆元 • 金融服務業之業務概況 • 銀行 • 放款總額:101年底22.5兆元 • 存款總額:101年底32.6兆元 • 保險 • 壽險保費收入:101年度2.48兆元 • 產險保費收入:101年度0.12兆元 • 101年底壽險投保率223%,壽險普及率327.7% • 證券 • 上市櫃公司家數:101年底1,447家 • 上市櫃股票市值:101年底23兆元 資料來源: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台灣證券交易所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金融業從業人員佔總就業人口比重 • 截至102年7月底止,金融及保險業從業人員約為54.6萬人,佔總工作人口比重4.92% • 其中本國銀行人數創下新高,達13.6萬人 資料來源:金融及保險業數據係依金管會資料,其他行業數據係依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各金融業從業人員數 註:其他金融機構包括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及郵政公司儲匯處 資料來源: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金融市場的重要性 • 從業人員佔全國總就業人口4.92%,卻掌管社會大眾資產(63.03兆元,GDP4倍多) • 金融業主要資金係源自於廣大存款戶、保險戶及投資人等社會大眾資金,經營管理階層向來自有資金比例低,倘經營階層之公司治理、風險管理能力發生問題,必將引起社會恐慌,影響存款戶權益 • 銀行貸放功能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重要資金來源 • 凡企業資金之借貸、籌措、運用、避險、貿易等往來,均仰賴銀行之資金中介功能,倘銀行業公司治理不良,勢必影響其資金中介功能,影響企業運作,對國家經濟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銀行業 • 銀行業發展可減緩資訊不對稱與降低交易成本 • 可降低實體企業可能面臨的流動性風險 • 可改善稀缺資源(資金)的配置效率 • 進而有利於資本累積及經濟發展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金融機構總資產規模佔比及家數 資產共47.09兆元 合計共403家 資料來源: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銀行特定金錢信託投資國內外有價證券統計 投資國內有價證券 合計6,284億元 17.84% 投資國外有價證券 合計2兆8,936億元 82.16%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信託商業同業公會之公開網站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證券業: • 股市的高流動性可減少交易成本、幫助廠商進行資金移轉 • 化解流動性風險,使長期投資得以順利執行 • 使投資人所負擔的機會成本變小,提高長期投資的動機、有利資本累積,進而提高經濟成長率 • 但股市的高流動性可能會降低股市投資人對上市公司運用所募得資金進行投資的績效監督 • 股市投資人可能為獲得股票的資本利得而進行短線投機行為,導致股市發展不利經濟發展的後果 政府於推動金融自由化需將銀行及股市兩者存在資金競逐所造成的影響納入考量,否則可能造成政策的失當與無效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臺灣股票集中市場總市值、總成交值與國際排名 • 截至102年6月底,上市公司總市值7,543億美元(22.6兆台幣),排名20 • 102年1~6月,總成交值3,024億美元(9.1兆台幣),排名17 資料來源:WFE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臺灣股票集中市場投資人類別比例 • 過去十年,我國市場的投資人結構從以超過八成的散戶為主的市場,演進至今,散戶比例下降至約六成多,法人部分則約占三成,其中主要僑外法人占了2成,以101年為例,其投資人結構以本國自然人為主占62%,其次為僑外法人占22.6%,本國法人則占15.4% • 截至2012年底,外資持有我國上市櫃股票市值佔總市值比為32.62%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保險業: • 保險能為企業和家庭提供保障 • 保險具備金融仲介的功能,主要是因為保險資金為眾多國家資本市場上的主要資金供給者 • 保險業的發展對產業資本的積累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 政府政策上,各國的趨勢是逐漸鬆綁保險資金運用的管道 • 保險公司的投資管道正在日益多樣化,有機會可以進行範圍廣泛、更有效的直接投資。 • 相對於銀行系統的間接投資而言,保險公司更具備提高「儲蓄 投資轉化率」的能力, 而益於促進經濟發展 • 實務上可觀察到所得愈高的國家,保費滲透度愈高(保費收入占國內生產毛額之比率)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保險市場保費收入與市場參與者結構 合計共2兆5,988億元 本國保險業共41家 外國保險業共13家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貳、金融服務業與經濟發展(續) • 保險業資金運用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壽險業 產險業 衍生性商品 專案運用與公共投資 國外投資 放款 壽險貸款 投資性 不動產 壽險業運用資金 12兆9,480億元 產險業運用資金 1,889億元 證券化商品 基金及 受益憑證 國內股票 公司債 金融債 公債及 國庫券 銀行存款 資料來源:保發中心網站,截至101年底資料
一、直接金融及間接金融 參、金融市場介紹 直接金融 公司直接向投資大眾借錢,又可分為發行股票或是發行債券兩種,投資大眾可根據自身所願承擔的風險、對公司的評估等因素來決定是否借錢給公司
一、直接金融及間接金融(續)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間接金融 企業透過銀行此一中介來取得資金,銀行取得資金後,再貸款給有資金需求的公司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一、直接金融及間接金融(續)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一、直接金融及間接金融(續) • 直接金融及間接金融差異 • 直接市場通常具有高風險高報酬的特性 • 間接金融則通常具有低風險低報酬的特性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一、直接金融及間接金融(續) • 直接金融常存在的問題: • 資訊成本 • 信用風險 • 資金需求期間不一致 • 流動性較差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一、直接金融及間接金融(續) • 間接金融具有以下四種比較優越的功能 • 降低融資成本 • 間接金融機構所為之間接外部融資,可以降低訊息成本 • 分散融資風險 • 間接金融機構因匯集大量資金,同時對許多單位融資,可收風險分散之效 • 提高資金流動性 • 間接金融機構所發行之債權通常有較大的流動性,因而可以降低儲蓄者對流動性貼水的要求 • 承辦長期融資 • 間接金融機構可利用短期資金,適當安排其放款的期限結構,進行比較長期的融資
一、直接金融及間接金融(續) 歷年來間接金融直接金融存量之相對比例,間接金融約佔70~80%之間,直接金融約占20~30%之間。 間接金融提供經濟活動所需資金;直接金融雖比重不高,以債券市場為主,有利企業長期資金籌募,亦有新金融商品推出,讓金融市場交易更多樣化而活絡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二、間接金融-銀行業 • 銀行的意義 •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銀行提供金融仲介的功能,即銀行接受資金剩餘者之存款,並以此存款對資金不足者從事放款,銀行的具體功能有: • 提高資金融通效率 • 分散融通風險 • 提高儲蓄意願,加速資本的累積 • 促進投資意願,繁榮經濟社會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二、間接金融-銀行業(續) • 銀行是高財務槓桿的行業,維持適足的資本,至少要確保銀行的清償性(會不會倒閉) • 銀行主要的資金來源為各種存款與借款 • 主要的資金去向則為放款與各種投資 • 日常生活中,一般企業與老百姓所接觸的銀行業務不外乎是存款與放款兩項,商業銀行最重要的業務就是吸收存款與開發放款以謀求最高的利潤
消費金融 企業金融 存款 信託 財富管理 外匯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二、間接金融-銀行業(續) • 銀行主要業務分類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二、間接金融-銀行業(續) • 消費金融業務 • 消費金融係金融機構提供消費者(個人與家庭)為購買消費性財貨與勞務的業務範圍 • 包括房屋貸款、汽車貸款及消費小額分期貸款等個人消費金融商品、信用卡業務等 • 消費性貸款能在銀行業務中,其獲利性及風險性皆高,係因: • 此類放款的利率水準固定且高 • 業務規模隨著景氣循環而增減 • 消費者對利率變化缺乏敏感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二、間接金融-銀行業(續) • 企業金融業務 • 企業金融係銀行針對公司戶(法人組織) 營運資金需求,所提供的金融及資金融通服務 • 包括外匯存放款、進口及出口外匯、 企業貸款、承兌及保證、 建築融資、應收帳款融資及遠期信用狀賣斷及聯合貸款等 • 企業金融業務係銀行主要的獲利來源,銀行必須透過分析企業客戶屬性及營運需求,評估獲利及風險,協助企業客戶取得短期或中長期資金需求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二、間接金融-銀行業(續) • 財富管理業務 • 銀行財富管理業務係針對高淨值客戶,透過理財業務人員,依據客戶需求作財務規劃或資產負債配置,以提供銀行經核准經營業務範圍內之各種金融商品及服務 • 財富管理服務範圍包括: • 所有銀行業務 • 兼營信託業務、證券投資顧問業務 • 其他保險、證券相關業務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二、間接金融-銀行業(續) • 信託業務 • 信託業務係指銀行接受財產所有人委託,代替委託單位或個人經營、管理或處理貨幣資金或其他財產,並從中收取手續費的業務 • 信託業務包括金錢信託、金錢債權及其擔保物信託、有價證券信託、動產信託、不動產信託、租賃信託、地上權信託及專利權信託等 • 信託的效益主要包括 • 依委託人意念決定財產運用並行使議決權 • 依委託人意念決定財產歸屬(決定受益人) • 節稅誘因-贈與稅及所得稅 • 資產保護(信託期間,對信託財產不得強制執行)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三、直接金融-貨幣市場vs.資本市場 • 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示意圖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三、直接金融-貨幣市場 • 提供一年期或一年期以下金融工具交易的市場,提供企業短期資金的融通,並有助於短期資金的流動 • 短期資金需求者出售各項短期金融工具給資金供給者換取短期資金,因此貨幣市場屬於直接金融的範疇 • 貨幣市場通常沒有集中交易的場所,而是透過店頭市場之處所議價交易 • 金融工具 • 國庫券、可轉讓定存單、商業本票、銀行承兌匯票等短期票券市場,以及附買回交易、附賣回交易等附條件交易與金融業拆款市場等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三、直接金融-貨幣市場(續) • 票券市場 • 資金需求者藉由發行短期票券取得資金的市場,以發行一年期以內之短期票券,主要的參與者為企業、商業銀行、政府、個人及非營利事業、中央銀行與票券商
參、金融市場介紹(續) 三、直接金融-貨幣市場(續) • 附條件交易市場 • 附買回交易(RP) • 投資人先向票券商或證券商買進短期票券或債券,並約定以某特定價格於某一特定日再由票券商或證券商向投資人買回的交易 • 附賣回交易(RS) • 票券商或證券商先向池有短期票券或債券的投資人買進票券或債券,同時與投資人約定於未來某一特定日以某一特定價格在賣回給投資人,是投資人短期融資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