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50 Views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生活中的法律. 出生 上学 就业 结婚 驾驶车辆 上饭店 死亡. 《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 教育法 》 、 《 义务教育法 》 《 劳动法 》 、 《 合同法 》 《 婚姻法 》 《 道路交通安全法 》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 继承法 》. 计生部门. 教育部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民政部门. 公安交警部门. 工商部门. 公安等部门. 假如生活中没有这些法律 , 会怎样?. 公民的 生活、国家的治理离不开 法律. 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E N D
生活中的法律 出生 上学 就业 结婚 驾驶车辆 上饭店 死亡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劳动法》、《合同法》 《婚姻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继承法》 计生部门 教育部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民政部门 公安交警部门 工商部门 公安等部门 假如生活中没有这些法律,会怎样? 公民的生活、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关键词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知道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 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增强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自主学习,思考回答: 1、依法治国的地位? 2、什么是依法治国?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地位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80年,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建设要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他希望全党同志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治理国家。1980年,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建设要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他希望全党同志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治理国家。 1986年,邓小平又强调把正确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方略。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思考:依法治国方略是在什么时候明确提出的? 又是在什么时间载入宪法的?
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 法 治 国 中国共产党 领导者 广大人民群众 主 体(谁治理) 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 客 体(治理什么) 宪法和法律(关系?) 依 据 目 的
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宪法 “子法” “母法”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基本法律 行政法规、规章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依 法 治 国 中国共产党 领导者 广大人民群众 主 体(谁治理) 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 客 体(治理什么) 宪法和法律(关系?) 依 据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目 的
下列哪些事例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①《治安管理处罚法》新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北京为了迎接奥运会,多次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发展、信守城市文明公约活动。 ③《焦点访谈》播出的“黑心棉”节目拉开了全国严厉“打黑”的序幕。打击、制裁了许多违法犯罪分子。 ④中央电视台经常播放诸如“关爱他人,快乐自己”的公益广告,倡导人们遵守社会公德。 √
我国《刑法》第341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 2002年,清华大学机电系大四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强”的说法是否正确,在北京动物园先后用硫酸泼伤了5只熊。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了200多部现行有效的法律,国务院制定了650多部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你认为刘海洋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这对实行依法治国有何启示? 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即有法可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执法者有及时告知的义务,公民有被告知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没有法定依据或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执法者有及时告知的义务,公民有被告知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没有法定依据或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必依 2005年5月23日,安徽来北京务工人员杜宝良查询得知自己于2004年7月20日至2005年5月23日在北京市西城区真武庙头条西口同一地点被“电子眼”记录105次违章,被交管部门扣罚210分、缴纳罚款1.05万元。 (1)杜宝良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2)你认为出现“杜宝良违章105次”的原因是什么?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执法必严 河南村民赵作海因涉嫌杀害同村村民赵振响,又因证据不足,被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杀人罪入狱11年后。2010年4月30日,“被害人”赵振响突然复活回到村中。 (1)你的第一反映是什么?用最简洁的话回答。 (2)你认为法院在判决时要做到怎样?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违法必究 2010年10月16日晚,在河北大学新校区易百超市门口,一牌照为“冀FWE420”的黑色轿车撞倒了两名女生,但司机并未停车相反还去女生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但该男子却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 两位被撞女生一死一重伤,而男子所叫嚣的父亲李刚则为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 2011年1月30日,河北保定李启铭交通肇事案一审宣判,李启铭被判6年。 思考: 你认为该男子会因为一句“我爸是李刚”而逃脱法律的制裁吗?为什么?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材料一春秋时期,鲁国国王出巡,遇一羊群失窃案,久查未决。忽有人来告发,使案成功告破。国王下令奖赏告发人。该人却要求开恩,从轻处罚窃羊贼,因为那人是他父亲。“什么?你竟敢告你父亲?”国王怒道。材料一春秋时期,鲁国国王出巡,遇一羊群失窃案,久查未决。忽有人来告发,使案成功告破。国王下令奖赏告发人。该人却要求开恩,从轻处罚窃羊贼,因为那人是他父亲。“什么?你竟敢告你父亲?”国王怒道。 “我认为你告父即不孝父母,不孝即不忠,不忠自己的父亲,即犯国法,犯法则死!”国王说道。可怜的告发人被揪出去杀了。 材料二2013年10月28日12时许,乌斯曼·艾山、其母库完汗·热依木及其妻古力克孜·艾尼3人驾乘吉普车闯入长安街便道,沿途快速行驶故意冲撞游人群众,造成2人死亡,40人受伤。嫌疑人驾车撞向金水桥护栏,点燃车内汽油致车辆起火燃烧,车内的乌斯曼·艾山等3人当场死亡。在新疆等地公安机关大力配合下,北京警方先后将玉江山·吾许尔、古丽娜尔·托乎提尼亚孜等5名同伙抓获,并在嫌疑人暂住地发现“圣战”旗帜、长刀等物品。经初步审查,嫌疑人玉江山·吾许尔等人供述了他们与作案人相识、结伙策划并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情况。案件仍在进一步审查中,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请思考: 1、材料一中国王的判案是“人治”还是“法治”? 如果此案在现在,会怎么判处? 2、材料一、二说明了实行依法治国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4、依法治国的意义 (1)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3)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些什么?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些什么? 模板: 1、宣传****** 2、提高自身****意识,多做*****的行为; 3、敢于同破坏******的行为和现象做斗争。
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些什么?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些什么? 1、宣传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2、认真学习法律,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对于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3、敢于同违法犯罪现象做斗争。
内涵 有法可依 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有法必依 基 本 要 求 执法必严 意义 违法必究 政府依法行政, 人民有序参与 课堂小结
直击中考 (2010年湖州中考卷) 5、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 A以德治国 B依宪治国 C有法可依 D有法必依 B (2013年绍兴中考卷) 19.全国人大常委会2012年12月28日表决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决定》以法律形式保护公民个人及法人信息安全,重点解决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滞后的问题。这说明 ( ) ①法律具有保护和规范作用 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立法权 ③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直击中考 (2009年嘉兴中考卷) 22.[回放事件](10分) 2008年3月,南京率先出现婴幼儿肾结石病例,三鹿问题奶粉事件逐渐曝光。经查实是在奶制品中添加了三聚氰胺,造成大量婴幼儿患病。2009年1月,经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三鹿问题奶粉案件中的涉案人员受到严厉制裁。 2009年2月28日。《食品安全法》草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获高票通过。该法案突出强调“全程监督管理”,即从源头到餐桌都不留空白,确保食品安全。 联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公民人身权利角度,分析该案件中涉案人员为什么会受到法律制裁?(4分) (2)从材料中看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拥有的权力分别是什么?(4分) (3)材料表明,我国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2分) 涉案人员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所享有的最基本的人身权利,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加以侵害;伤害他人生命和健康都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最高立法权 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