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likes | 214 Views
《 教学创新 》 第二章 创新性思维与教学创新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学习,掌握形象思维、发散思 维、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创创新的关系,加 强思维理论与思维实践方面的修养。 教学重点 : 1. 思维的技巧和创造技法在教学创造中的 意义及运用 2. 指导和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思维习惯。 教学难点 :思维的技巧和创造技法在创新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实例法。 教学内容 :. 教学内容. 2.1 形象思维与教学创新
E N D
《教学创新》第二章 创新性思维与教学创新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学习,掌握形象思维、发散思 维、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创创新的关系,加 强思维理论与思维实践方面的修养。 教学重点:1.思维的技巧和创造技法在教学创造中的 意义及运用 2.指导和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思维习惯。 教学难点:思维的技巧和创造技法在创新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实例法。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2.1 形象思维与教学创新 2.2 发散思维与教学创新 2.3 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
2、1形象思维与教学创新 一、形象思维含义:以形象为主要思维手段的思维活动。 二、抽象思维含义:是一种按照一定的思维规范,运用概念、命题、推理、证明等思维形式,进行有序的思维活动。 三、具体理论: 1情境激发教学了 例子:特级教师李吉林在教授语文〈草原〉一课时所设计的“假想旅行“。 2直观探索性教学 常常使用实物、图象或模型等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手段。 3构建开放性大课堂:(1)展开联想拓宽教学空间 1 相似联想 2 对比联想 3 连锁联想 (2)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思维太空 1 再造想象 2 原创想象
2、2发散思维与教学创新 一、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 1、发散思维的流畅性 2、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3、发散思维的独特性 二、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 1横向思维 2逆向思维 3多向思维 三、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关系。 1发散思维:一种让思维略不受任何限制地向四面八方任意展 开的辐射性思维方式。 2收敛思维:以集中思考为特点的逻辑思维,从给定的输入信 息寻求得出一种标准答案。
2、3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 一、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 主要渠道 二、开设思维训练课,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 三、后进生也能创造性的学习和思考。 《练习》:如何理解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关系。 《作业》:1什么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2发散思维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