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嘉義聚落與發展

嘉義聚落與發展. 講者: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 黃阿有. 嘉義聚落與發展. 一、聚落的發展和特色 二、史前時期的聚落 三、十七世紀的庄社 四 、 十八世紀的庄社 五、十九世紀的庄社 六、二十世紀的庄社 七、聚落和移民祖籍的關係 八、問題與討論 ( 代結論 ). 一、聚落的特色和發展. 1. 臺灣南部聚落的特色 2. 聚落發展的機制. 臺灣南部聚落的特色 - 富田芳郎. 多大型集村 多血緣村和同姓聚落. 聚落發展的機制. 資料來源:施添福,清代竹塹地區的聚落發展和型態,中研院臺灣史研究室論文集 1 , 1992 ,頁 104 。. 嘉義縣和嘉義市.

Download Presentation

嘉義聚落與發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嘉義聚落與發展 講者: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 黃阿有

  2. 嘉義聚落與發展 • 一、聚落的發展和特色 • 二、史前時期的聚落 • 三、十七世紀的庄社 • 四、十八世紀的庄社 • 五、十九世紀的庄社 • 六、二十世紀的庄社 • 七、聚落和移民祖籍的關係 • 八、問題與討論(代結論)

  3. 一、聚落的特色和發展 • 1.臺灣南部聚落的特色 • 2.聚落發展的機制

  4. 臺灣南部聚落的特色-富田芳郎 • 多大型集村 • 多血緣村和同姓聚落

  5. 聚落發展的機制 資料來源:施添福,清代竹塹地區的聚落發展和型態,中研院臺灣史研究室論文集1,1992,頁104。

  6. 嘉義縣和嘉義市 • 嘉義縣面積:1901.2765平方公里平原41.56%丘陵22.45%山地35.99% • 嘉義市面積:60.0256平方公里

  7. 嘉義縣市共1961.3021平方公里

  8. 嘉義地區之年雨量向東遞增

  9. 嘉義地區的水平衡

  10. 颱風侵臺路線

  11. 斷層與地震

  12. 平原:45 % 丘陵:22 % 山地:33 %

  13. 二、史前時期的聚落 • 1.海岸線的變化 • 2.魚寮文化遺址

  14. 海岸線的變化 • 臺南海侵期(5000-6500B.P.):海岸線至今等高線35-40公尺處。 • 大湖海侵期(3500-4000B.P.):海岸線至今等高線7-10公尺處。 • 大湖海侵期後,古潟湖水道漸漸淤淺陸化。北港溪以南洲潟海岸發達。逐漸產生

  15. 魚寮文化遺址 • 吉田茂氏1933年在嘉義之魚寮、芝(柴)頭港、白鴿厝等地發現,長13公分,寬7公分,最大厚度3.5公分之厚重石斧、拍印幾何印文陶片、陶製煙斗、金珠、銅鈴、鐵刀殘片、石槌以及綠褐色釉硬陶等。 • 魚寮遺址共分上下兩個文層:下層為繩紋紅陶文化牛稠子類型;上層為大湖文化魚寮類型。

  16. 魚寮遺址聚落 • 嘉義平原考古遺址有:過溝、南新、白鴿厝、埤麻腳、魚寮等地。 • 劉益昌進行故宮博物院南部分院基地考古發掘,並對基地內外史前文化活動概況進行調查。基地內尚未發現史前文化遺址;基地外則在嘉義平原丘陵地帶共登錄30處新遺址

  17. 1 2 3 5 4

  18. 魚寮文化 • 繩紋紅陶文化牛稠子類型:屬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史前魚寮文化層,大致分布在今太保、朴子間,及魚寮一帶。由於遺物不多,推測可能種植稻米及小米為主食,輔以狩獵、捕魚為生。 • 大湖文化魚寮類型:至距今約2,000年前,屬新石器時代晚期,大致分布在今太保港尾里之魚寮、白鴿厝,南新里及埤鄉里之埤麻腳、過溝等地。居民主要的生產方式是種植稻米與小米,並獵捕鹿、野豬、狗獾等動物為生。

  19. 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20. 十七世紀以前原住民的生活方式 • 漁獵為主,燒墾農業為輔 • 瘟疫和地震、颱風多 • 每平方公里約4人

  21. 三、十七世紀的庄社 • 1.羅阿(Lloa)族、鄒族的村社 • 2.漢人的街庄

  22. 十七世紀時嘉義之河道

  23. 十七世紀原住民村社 • 以村舍為核心,居所固定,村社外圍以密生之竹叢或環以木柵,有些大村社還環有濠溝。 • 村內除房屋外,還有小塊菜園、一些果樹、檳榔樹及穀倉和家畜,村內的水源、公廨、祭祀場所等為社民公有。 • 竹林之外,四周為村社居民所共有之社地,以村社為同心圓,村民在此社地有不同的土地利用。緊鄰村社最內環,有些為永久耕地,通常為輪作—休耕地,種植稻米、小米、芋頭等雜糧。 • 其外環則是村民獨享之漁、獵、採集區。 • 村社、專有社地之外,便是村落之獵場,獵場必須和他族共享,或是成為相鄰村落之緩衝地,其範圍的大小,常和鄰村勢力之消長關係密切。

  24. 社地 拋荒 獵場 耕地 休耕地

  25. 荷治早期羅阿(Lloa)及鄒族的村社 打猫 阿拔泉(鄒) 塔羅凱 盧麻產(鄒) 泰洛蘭 諸羅山

  26. 十七世紀中期之羅阿族村社

  27. 羅阿族之生活方式(番俗六考)

  28. 羅阿族之生活方式

  29. 鄒族的生活方式

  30. Take a Break

  31. 雙援 雙涵 營盤 營盤 智武營 鹿仔草 角帶圍 後鎮 平埔族村庄所在:牛稠溪支流南岸為應菜埔,主流南岸龜仔港,北岸由下游而上依序:崁後、崁前、鴨母寮、吳竹仔腳、新庄、馬稠後等庄;諸羅山社西由北而南有大溪厝、柴頭港、巷口庄等;打猫社南菁埔庄,中游北岸番婆庄。 明鄭駐軍:打猫社北有營盤、西有雙援庄;諸羅山社東有智武營,埤仔頭有營盤;溪道中游北岸有雙涵庄,河口南由東至西依序為鹿仔草、角帶圍、後鎮等庄。 鄒族村社在溪道上游,西為鹿麻產,東為阿拔泉

  32. 四、十八世紀的庄社 • 1.十七、八世紀平埔族與鄒族之遷移 • 2.十八世紀街庄之分布

  33. 十八世紀時嘉義之河道

  34. 十七、八世紀平埔族與鄒族之遷移

  35. 臺灣禁止搬眷政策之波動

  36. 乾隆年間臺灣人口之增長 資料來源:莊吉發, 《清史論集(六)》 2000,頁246。

  37. 十八世紀初(1717)街庄之分布 笨港 打猫 土獅仔 猴樹港

  38. 十八世紀中(1764)街庄之分布 大埔林 笨港 打猫 新埤 土獅仔 朴子腳 竹仔腳 蘆麻產 諸羅城 大坵田 水堀頭 榕樹王 鹿仔草 白鬚公潭

  39. 五、十九世紀的庄社 • 1.十九世紀平埔族之漢化 • 2.十九世紀街庄之分布

  40. 1.十九世紀平埔族之漢化 • 平埔族在長期漢化過程中,至十九世紀漸漸喪失其原有之語言、宗教。十九世紀初,尚存有平埔族之過年習俗、婚配習俗、喪禮之習俗、甚至司法仲裁之慣例,但到十九世紀末則「舊俗革除殆盡」。 • 一直到十九世紀末,平埔族婦女仍堅持其髮式、不纏小腳,男人也很少像漢人一樣抽鴉片。 • 平埔族生計所據之土地權,清代演變成番租收入。此收入在清末劉銘傳清丈土地,大租「減四留六」後,番大租僅能收入六成。日治時期則大租權全面取消,平埔族之土地權不再。

  41. 2.十九世紀交通發展和街庄分布

  42. 六、二十世紀的庄社 • 有學者研究嘉義平原區的聚落形成認為:「康熙末年,30%的地域空間已有聚落分布」乾隆末46%、同治年間88% 「今日聚落分布顯然以同治年間為基礎再分化之結果。」 資料來源:陳美鈴,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1945以前,國立臺師大博論,1999,頁166。

  43. 資料來源:陳美鈴,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1945以前,國立臺師大博論,1999,頁66。資料來源:陳美鈴,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1945以前,國立臺師大博論,1999,頁66。

  44. 七、聚落和移民祖籍的關係 • 1.鄭氏時期移民的鄉貫特色 • 2.康熙末移民的鄉貫特色 • 3.乾隆時期移民的鄉貫特色

  45. 1.鄭氏時期移民的鄉貫特色

  46. 2.康熙末移民的鄉貫特色

  47. 3.乾隆末移民的鄉貫特色

  48. 嘉義聚落移民的祖籍變化 比率 庄數

  49. 問題與討論 • 1.今日街庄的發展,何時完成? • 2.聚落發展和移民的祖籍有何關係? • 3.從嘉義街庄發展的情形,討論嘉義街庄發展之機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