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自然和社會環境

自然和社會環境. 指導老師:李慈賢 學 號 : MA0U0105 報 告 人 :薛柏威. 概述. 所有的人類活動都在某些環境背景中發生。人類生活、工作和從事休閒活動的環境都不盡相同,一些環境更讓使用者暴露於自然的困境中,如:靠近赤道的高溫或極圈的低溫。. 自然環境已不再如此的 『 自然 』 ,許多現代的建築物中的照明、溫度和噪音大部分是人為的。除此之外,自然和工作環境產生的污染和公害,亟需人類運用其能力以抵抗有毒及刺激性的物質。. 改變環境的範例. 範例.

kapi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自然和社會環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自然和社會環境 指導老師:李慈賢 學 號:MA0U0105 報 告 人:薛柏威

  2. 概述 所有的人類活動都在某些環境背景中發生。人類生活、工作和從事休閒活動的環境都不盡相同,一些環境更讓使用者暴露於自然的困境中,如:靠近赤道的高溫或極圈的低溫。 自然環境已不再如此的『自然』,許多現代的建築物中的照明、溫度和噪音大部分是人為的。除此之外,自然和工作環境產生的污染和公害,亟需人類運用其能力以抵抗有毒及刺激性的物質。

  3. 改變環境的範例 範例 Reliable Knitwear公司是一家雇用超過兩百名員工的中型紡織廠;生產力以定量、定質方式衡量之。經理發現公司利潤一直下滑,發現原因在於一般經常性費用太高,對她而言運作和維持工廠的開銷似乎太高了。 經理方法 蒸氣壓式的冷卻系統和加熱機只開一半的動力;貯藏室和織補室減低照明;兩個裁縫室關閉一間,工人都集中在另一間,四位維修員中兩位也遭解雇。 經理方法結果 但公司並未開始省錢。經常性費用沒有如她估計的降低那麼多,生產力降低,不良品和次級品比例增加,工人開始抱怨,也常請病假。

  4. 改變環境的範例 顧問診斷 工人認為公司為了政策問題而降低工作環境的舒適程度,因此有『被虐待』的感覺。照明度不良和蒸氣壓室的極高溫使得人更常出錯,而且容易感到疲倦。至於裁縫室中的擁擠和疏於保養的環境,也造成不舒適,及妨礙工作流程。 公司損失 她的措施可以降低一小部分的費用,但是卻也產生了另一個大問題,造成公司收益上的損失,以及失去員工對公司的向心力。 結論 工作環境對人類行為的重要性,工作環境其實是提供一個能使人類行為績效達到令人滿意水準的適當情況或環境。

  5. 行為績效支援 執行工作的環境必須能支援要求的行為績效,並且要考慮到使用者的基本肉體上、心理上或生理上等各層面的需求。 駕駛員能舒適地坐在車子裡,並且所有控制功能都在觸手可及的地方─肉體需求 廢氣排放系統應該功能完善,以避免一氧化炭中毒─生理需求 長途駕駛,收音機可以減輕無聊的感覺─心理需求

  6. 有組織的支援 環境不僅支援使用者的績效,也應該傳遞以下的訊息給使用者:組織的本質、結構、價值和工作的本質 關鍵不在於討論哪個組織架構比較好,或哪一個環境設計優於哪一個,而是在於環境設計可以逼真地描繪或反應組織架構,以及在某特定環境中,哪些種類的行為績效是可被接受的。

  7. 人類和環境的交互作用 人類和環境間常常有些有趣的交互作用。假想在一個寒冷的環境中工作,身體能以種種不同的方式反應。 當環境影響人類時,人類便以減輕環境的影響,或改造環境來做些改變。設計者應該盡可能提供使用者控制工作環境的能力。

  8. 適應及最理想的環境 設計者應該注意,工作環境的特點是否在表中所列的範圍之內。例如:熱度、照明度、震動等不適合的量將造成績效水準的降低。

  9. 自然環境 人類系統很容易受到極端的自然環境條件所傷害。許多意外都與視線不良或狂風暴雨有關─飛安意外。 這些環境很少直接造成意外,但會給予正在進行活動的人許多壓力─意外的發生。 控制環境,並使之更適合於人類肉體、生理、心理極限,已經是件平常的事─飛機於高空中,機艙能維持一般高度的壓力。

  10. 噪音 噪音也許可以定義為不想要的聲音,但這不是一個完全令人滿意的定義,事實上,對噪音的開始或停止,使用者能有越大的控制能力,那噪音困擾人的程度就越低。 聲音太大,直接影響到耳朵上的機械壓力。大體來說,高聲(90分貝或超過90分貝)如果持續30分鐘以上,將造成行為績效水準的降低。

  11. 噪音 設計者的目標應該使環境的噪音強度維持在50分貝左右,設定這個噪音強度有它的意義存在,因為它可以使聽者仍然知道周遭環境中正在進行的事,但聲音的強度卻不至於到令人發狂的地步。

  12. 照明 始於1929年的霍桑研究,開始定位照明的行為績效的影響。 例如:飛機駕駛艙中低柔的照明,到醫院手術室中的明亮環境,都是經過精心設計,並引導出能令人接受的行為績效。

  13. 溫度 高溫和行為績效 Wyon(1970)發現一旦溫度超過了27℃,讀者的閱讀速度和理解力就變慢。Wyndham(1969)和他的學生Peple(1972)研究礦工,也發現績效水準隨著溫度的昇高而降低。 低溫和行為績效 事實上,室溫低得足以嚴重降低行為績效水準的情形並不多。長期暴露於55℉(約12.8℃),可能會造成手腳變冷,失去力量和觸感,以及精巧的操作能力。這些能力的喪失,將隨著溫度的降低及暴露時間越長而增加。

  14. 其他自然環境條件 曾在多風的天氣下從事戶外活動的人,也可以證實『風』對於人類行為績效有所傷害。Poulton(1975)曾做過實驗,將一群人暴露於各種不同強度的亂流當中,結果發現如意料中的,強風(20mph)和驟雨對於各種工作,當會降低人類行為績效水準。 強風和低溫的結合,對行為績效的潛在影響尤其大。強風的冷度指標對設計者而言很重要,因為設計者必須為於寒冷環境中工作的系統使用者,計算他們最多的暴露時間和衣著需求。

  15. 社會環境 旁觀者的出現 19世紀初,Triplett導入研究,他設計了一個實驗,對象都是10~12歲的小孩,他們的工作是捲釣魚線軸。他將小孩分為兩個替換組─單獨工作和一起工作。他發現一起工作時,40個小孩中有20個小孩超越了自己獨自工作的紀錄,10個則表現較差,10個不受影響。 結論 群體情勢絕對可視為能夠創造出更好成就的動力。他可以感覺到孩子們之間的競爭,加上旁觀者強化了影響力,而造成績效的提升。

  16. 社會環境 旁觀者的出現 Asch研究發現,如果一些人一開始便故意做不正確的回應,那麼個人的判斷力很容易受這些人的影響。也就是說,人類有種同化的傾向,會依附一群人的回應。 結論 大部分的人強烈地受社會壓力、競爭壓力的影響,特別是在做重要的判斷或評估性的決定時。因此設計者發展系統時,應盡可能獨自做決定

  17. 隱私 當一個人想調整個人隱私時,有以下三種可能的演變: 1.達到的隱私低於自己理想中的標準時,會覺得擁擠 2.達到的隱私高於自己理想中的標準時,會覺得被孤立了 3.正好達到自己想要的隱私標準

  18. 私人空間 私人空間這個新詞,在1937年由Katz首創,指的是圍繞身體四周一個無形的範圍,任何對私人空間的侵犯,會造成不愉快、生氣甚至退縮的感覺。 Hall以幾個不同的文化背景研究人類空間行為,然後發現了一份人類如何運用空間成為溝通工具的研究系統。 第一個區域(0~18吋) :用於較親密朋友間的溝通 第二個區域(18吋~4呎):用於好友或熟人的接觸 第三個區域(4呎~12呎):用於非私人或生意上的接觸 第四個區域(12呎之外):適合政治家、演講者和一般大眾間接觸

  19. 領域 人類領域行為是人們必須標明屬於自己範圍的某種回應和反應的需求。 例如:小孩會跟他朋友宣稱正在玩的沙屋是屬於他的,或是電腦操作者特別關心誰踏進電腦室,基本概念是相同的。一個人也會宣稱某個特別的地點,希望不受歡迎的人遠離這個範圍。 研究建議使用個人標記和物件,如名牌,對定義和維持領域有所幫助。

  20. 工作空間 大型且持續成長的公司,其空間配置對系統設計者尤其重要,最理想的空間配置過程有其客觀的基礎。 但通常空間配置未能以『功能(工作需求)』的基礎詳加考慮,而是先考慮到公司的前輩或老資格的員工。隨著前輩或老資格員工的增加,正如他們的薪水和假期增加,連辦公室也加大了,而其他員工只能擠在擁塞的辦公室工作,因此造成績效水準開始降低。

  21. 報告結束 謝謝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