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第 2 课

第 2 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件制作:檀晓天. 本课重点: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本课难点: 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 本课知识结构. 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根本原因). 新兴资产阶级(阶级基础). 背景. 教会的思想文化专制(直接原因). 辉煌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条件). P99 学习与探究总结。. 实质. 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 14 - 17 世纪. 核心是人文主义. A 以人为中心. 内容. B 反对教会. C 崇尚理性与科学知识. 推动. 文学三杰. 表现. 艺术.

kapi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2 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2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件制作:檀晓天

  2. 本课重点: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本课难点: 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

  3. 本课知识结构 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根本原因) 新兴资产阶级(阶级基础) 背景 教会的思想文化专制(直接原因) 辉煌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条件) P99 学习与探究总结。 实质 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核心是人文主义 A以人为中心 内容 B反对教会 C崇尚理性与科学知识 推动 文学三杰 表现 艺术 影响(意义)P98A、B、C 推动了宗教改革 导火线 赎罪券 经过: 德意志 欧洲多国(荷兰、英国等) 宗教改革 影响

  4. 一、文艺复兴(14-17C,意大利 欧洲) 两位威尼斯妇人 15世纪的佛罗伦萨城 木版画 毛纺工场 银行家和妻子 1、背景: ① 根本:工商业发展 资’ 萌芽 资产阶级壮大 ②直接原因: 天主教思想文化专制 ③文化条件: 辉煌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2、实质: 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内容: 核心---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即以人为本,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A以人为中心 B反对教会 C崇尚理性与科学知识 你是如何理解“人文主义”的? 自由平等 以人为中心 现世的享受 理性和科学

  5. 4、成就: 但丁 《神曲》 “先驱” 薄伽丘 《十日谈》 “文学三杰” 彼特拉克 《歌集》“人文主义之父”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思考:人文主义是如何从绘画等艺术领域被表现出来的? “美术三杰” 米开朗琪罗: 《大卫》 拉斐尔: 《圣母与圣子》 5、文艺复兴的意义: A 思想: B 自然科学: C 文学艺术:众多的精湛艺术品和文学杰作 解放了思想,推动了宗教改革 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6. 二、宗教改革(16C德国始) 1、背景: A人文主义的推动 B天主教会的压榨 C导火线:赎罪券 九十五条论纲(序幕) 路德新教 2、主要新教: 四点主张 加尔文派 英国国教 3、实质: 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革命 4、影响:教会控制削弱,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

  7. 对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有何异同? 相同 ①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 ②性质与矛头对象 ③寻求和吸取养料 ④与统治者的关系 ①在人的问题上 ②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 ③群众基础 ④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 不同

  8. 谢谢,再见!

  9. 通过100个故事,作者抨击教会和封建道德,宣传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通过100个故事,作者抨击教会和封建道德,宣传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全长14000多行,分为《地狱》、《炼狱》(又译《净界》)、《天堂》 三部分。对教会的丑恶表达了憎恶。 (即《歌集》)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10. 达·芬奇: 善于表现人物个性与内心活动 《蒙娜丽莎》 永恒的微笑

  11. 米开朗基罗: 气势雄伟有力,充满旺盛的战斗精神。 • 大卫(局部)1501-1505年雕塑

  12. 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13. 《纱罩圣母》

  14. 拉斐尔: 善于吸收各家之长,典雅秀美。 《 圣母子 》

  15. 大多数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之美,扫除中世纪绘画的呆板拘谨气息,按人的标准和感受刻画神,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也反映了对传统宗教的批判和否定。大多数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之美,扫除中世纪绘画的呆板拘谨气息,按人的标准和感受刻画神,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也反映了对传统宗教的批判和否定。

  16. 基督教的发展演变: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 第一次分裂1054年 东正教 (东派) 公教(天主教) (西派) 第二次分裂 16世纪 东正教 新 教 天主教

  17. 讨论 文艺复兴是不是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文化的复兴?这场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18.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摧毁了教会支持的“地球中心说”。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摧毁了教会支持的“地球中心说”。

  19. 宗教改革 首发地:德国 倡导者: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所译德文《旧约》卷首插图 马丁·路德像(克拉纳赫,油画,1472-1553)

  20. 思考: 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发生在德国?“九十五条论纲”的意义? “教皇的奶牛”; 序幕。 马丁.路德提出了哪四点主张?其主张得到哪些人的支持?为什么? 平民、国王、封建诸侯 其“君主拥有上帝授予的权力”等主张符合封建国王和诸侯要求扩大势力的需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