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欧美环保法规发展概述

欧美环保法规发展概述. 唐毅 维德路特油站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7.11. 目录. 加油站对环境的污染 空气 地下水资源 欧美空气环保法规的发展 美国地下土壤及水源环保法规的发展 中国加油站环保法规现状及发展规划. 加油站对环境的污染. 石油及其产品在经营生产过程中挥发的大量油气以及储油罐和输油管线的泄漏对空气和地下土壤与水源的污染日益严重。. 加油站作为特殊经营场所,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分别制定了对空气和地下水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 公众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 油品零售运营商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加油站对空气所造成的污染.

kaori
Download Presentation

欧美环保法规发展概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欧美环保法规发展概述 唐毅 维德路特油站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7.11

  2. 目录 • 加油站对环境的污染 • 空气 • 地下水资源 • 欧美空气环保法规的发展 • 美国地下土壤及水源环保法规的发展 • 中国加油站环保法规现状及发展规划

  3. 加油站对环境的污染 石油及其产品在经营生产过程中挥发的大量油气以及储油罐和输油管线的泄漏对空气和地下土壤与水源的污染日益严重。 • 加油站作为特殊经营场所,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 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分别制定了对空气和地下水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 • 公众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 • 油品零售运营商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4. 加油站对空气所造成的污染 • 加油站对空气的污染-主要为挥发性有机物(VOC) • 城市加油站的油品蒸发是VOC排放的重要来源 • 油气所含VOC的化学活性非常高,对臭氧生成有较大的促进性 • 油气本身易挥发扩散且有毒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一般的污染物大。 • 2002年我国加油站VOC排放量为18.8万吨,经济损失7.5亿元(源自清华大学研究数据) • 若维持现状, 2030年我国加油站VOC排放量将达120万吨, 经济损失达47.8亿元。 表1 2002年中国加油站VOC排放因子kg/ton

  5. 加油站对油气排放治理的必要性 • 从环保、安全、经济方面,油 气排放都会带来隐患,危及人 的健康和安全 • 油气回收改造的两大驱动力: • 油气泄漏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引起烟雾的地表臭氧浓度增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即是汽油油气 • 汽油挥发导致经济损失:每个加油站平均每年由于油气挥发损失3‰汽油

  6. 加油站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 加油站对地下土壤与水源的污染 • 地埋油罐由于腐蚀产生泄漏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都日益严重,尤其对地下饮用水的污染问题触目惊心 • 地下水中油罐泄露有毒物质的广泛存在,构成了一种全球恶性肿瘤。由于在成因与后果之间有着很长时间的间隔,这种危险的增长不引人注目。 • 加油站对地下土壤与水源的污染的特点 • 危害性大-有毒性,对人体危害大 • 隐蔽性大-地下设备腐蚀穿孔造成的泄漏事故不易及时被发现 • 排放量大-.美国有调查发现, 约有25%以上的地下储油罐有不同程度的泄漏. • 累积性强-不易从土壤、水源分离出来。

  7. 目录 • 加油站的污染 • 欧美空气环保法规的发展 • 美国地下土壤及水源环保法规的发展 • 中国油气回收现状及发展规划

  8. 美国环保法规发展-空气 • 1970年建立清洁空气法案 • 由权威的美国环保署(EPA)制订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该法案效力覆盖整个美国,但是各州都可以制定或执行更高的环境标准 • 1971年建立国家空气质量标准 • 对6种常见污染物进行了限制, • 在保证在达到安全极限前预留一个合理空间. • 通过采用已有的低硫燃料,以及更严格的限制现有方法来控制颗粒物排放 • 1970年代,美国加油站开始进行一级油气回收改造。 • 1970s末,世界上最早的二级油气回收技术在美国加州产生-平衡式。

  9. 美国环保法规发展-空气 • 1990年重新修订了清洁空气法案 • 各州政府都必须拟订一个本州的执行计划(SIP’s),用于说明各州如何根据清洁空气法案开展工作 • 美国政府通过EPA帮助各州就空气清洁项目开展科学调查研究和工程设计并提供资金帮助 • EPA可以对违规者进行罚款,并根据具体情况提高违规者的罚金 • 为各州政府,本地政府以及企业减少空气污染制订更现实的最终期限 • 采取经济鼓励 • 炼油厂如果生产比法规规定更清洁的汽油,可以获得银行贷款,当他们生产的汽油无法满足清洁需要的时,也可以使用这些贷款改进生产 • 1990s初,美国加州开始出现真空辅助式二级油气回收系统。

  10. 美国环保法规发展-空气 • 划分达标区与非达标区的标准 • 一级标准保护公众健康 • 二级标准用于预防环境破坏和财产损失 • 达标区是指可以达到或高于一级标准的地理区域。非达标区指的是无法满足一级标准的区域,共计98个。 • 非达标区的改进措施 • 共计大约9千万美国人生活在非达标区 • 设定非达标区的改善期限 • 要求加装二级油气回收系统,共计45,000个加油站,改造期限为2004年 • 2004年,重新划定了474个非达标区

  11. 美国油气回收法规发展 • 一级和二级油气回收装置及车辆的制造商必须符合特定的标准(CARB) • 一级油气回收:油罐车卸油时的油气回收系统 • 二级油气回收:给汽车加油时的油气回收系统 • 车载油气回收:加装车载油气回收系统的汽车 • ORVR标准:同时满足车载油气回收汽车和普通汽车的二级油气回收系统

  12. 美国油气回收法规发展 • ORVR标准 • 一级油气回收效率达95% • 二级油气回收效率达90% • 二级油气回收系统辨别ORVR汽车,进行不同的油气回收 • 引入增强型油气回收EVR概念,即通过减少一级和二级油气回收设备的故障率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 2004年,美国加州施行EVR标准 • 加装ISD站内诊断系统 • 一级和二级油气回收系统无法保证长期正常工作状态 • 一级油气回收效率达98% • 二级油气回收效率达95% • 加油时油枪滴油不超过3滴,溅油不超过1ml

  13. 美国油气回收法规发展

  14. 欧洲油气回收法规发展 上图显示出德国各地区在进行油气回收前后VOC排放量的变化 • 上世纪80年代末,二级油气回收引入欧洲,最初是在瑞典和瑞士 • 1992年,欧盟起草的二级油气回收草案 • 上世纪90年代,德国开始对油气排放进行限制。 • 欧洲大多数国家目前要求已建站安装二级油气回收系统 • 1998年,英国环保交通部首次发布了二级油气回收的报告 • 在2006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要求年销量在1800吨以上的加油站加装二级油气回收系统 • 全部加装ISD站内诊断系统

  15. 目录 • 加油站的污染 • 欧美空气环保法规的发展 • 美国地下土壤及水源环保法规的发展 • 中国油气回收现状及发展规划

  16. 美国环保法规发展-地下土壤与水源 • 1988-2002年间,已经接到的地下油罐泄露事故为422,573起 • 政府部门每年接到的泄露事件数量不断增加, 1986年启动了对地下油罐泄露状况的调查 • 65%的登记泄露事件来自加油站 • 95%的泄露事件涉及在用的设备而不是报废的设备 • 约有83%的被调查泄露涉及到油罐 • 登记的表面泄露的油罐平均年限为17年, 81 %的油罐为钢罐 • 管线泄露的平均年龄为11年 全美一半以上人口依赖 地下水为饮用水

  17. 美国环保法规发展-地下土壤与水源 • 结果显示对泄漏的有效监控需要同时兼顾油罐和管线 • 登记在册的最常见的泄漏发生在油罐泄漏 (43% 到58%) • 管线的泄漏大约占20% 到35% • 满罐/溢出事故占15% • 其余的事故为油泵和其他原因导致 • 泄漏产生的影响 • 涉及土壤68% • 涉及地下水45% • 涉及地上水 22% • 涉及空气和其他介质(如地基)中的事故15% 和12% 30% 25% 20% 15% 10% 5% 0% 管线 加油机 油罐 机械测漏器 潜油泵 运输车辆 软管 接头 其他

  18. 美国环保法规发展-地下土壤与水源s • 1988年EPA颁布的通用法规 40 CFR 280.40 • 要求使用双壁罐 • 提供了监测地下油罐和相关管线泄漏的不同方法 • 检测方法严格 • 业主和运营商要提供油罐和管线的监测报告 • 环保机构检测至少3年一次 • 2004年7月,美国加州实施新标准 • 要求安装双璧罐,双璧管线和双层人井 • 在所有的双层隔离空间利用持续压力或真空监测

  19. 美国环保法规发展-地下土壤与水源 • 经过五年的试行期,2005年议会通过了布什总统签署的新能源草案 • 提供了鼓励性的税收政策。 • 关闭环保未达标的地下油罐 • 拘留向未达标地下油罐注油的个人 • 严格监控方圆1,000英尺有饮用水系统范围内所有新安装的地下油罐 13 年来执行的第一个全国性能源政策。更新了有关 油料、燃气、电力、核能、煤炭和新能源的相关法规

  20. 美国环保法规发展-地下土壤与水源保护方案 • 第一类 – 二次保护空间的压力或真空监测 • 在油罐,管线和人井的二层隔离空间要保持持续稳定的真空状态 • 利用潜油泵或外挂油泵作为抽真空源 • 区分规划监测区域和非监测区域

  21. 液位传感器 机底集油槽 积液池 罐顶集油槽 双层罐壁间 溶液 美国环保法规发展-地下土壤与水源保护方案 • 第三类 – 二次保护空间传感器监测 -液体传感器来监测正常储油及输油空间的渗漏 • 壁间传感器 • 罐顶 • 加油机底部集油槽 • 第二类 – 二次保护空间静态液面监测 - 在二次保护空间充满溶液并监测此溶液液位的变化来发现正常储油及输油空间的渗漏,并防止油品进入环境。

  22. 美国环保法规发展-地下土壤与水源保护方案 • 第四类 – 储油罐和输油管内渗漏监测 (CSLD and PLLD) - 通过精确的测量手段来直接监测储油罐的液位和输油管耐压,从而确定泄漏率是否超过预定的阈值: 动态测漏与静态测漏 • 第五类 – 观测井/管内油气浓度传感器监测 - 通过精确的测量手段来测定加油站周围土壤和水中的油气浓度,从而确定加油站设备有否泄漏。

  23. 对地下水资源和土壤监测的效果 • 对地下土壤和水资源的泄露监测,导致了美国液位仪安装的普及 • 测漏探棒 • 控制台集成各种环保监测功能 • 石油公司每年为治理泄露付出的代价逐年减少 • 对泄露清理方面的投入通常是防护设施投入的数倍甚至几十倍 • 泄露事故自1988年起每年50%的速度递减 • 由于在造成污染之前被监测到,清理费用比早期节省50% • 地下储罐泄漏信托基金的成立 • 支持对泄露的清理 • 每售出1加仑汽油,联邦税收中即有0.1美分进入基金会 • 2005年9月基金已增至24亿美元 • 大部分洲还建立了自己的地下油罐清理基金

  24. 目录 • 加油站的污染 • 欧美空气环保法规的发展 • 美国地下土壤及水源环保法规的发展 • 中国油气回收现状及发展规划

  25. 中国加油站相关环保法规现状与发展 • 中国油气回收法规发展 • 2003年,中国第一个油气回收地方标准-北京地标,对一、二级油气回收做出标准限值 • 2007年8月1日,中国第一个油气回收全国标准 • 2007年底,北京将颁布新地标 • 其他城市多数将直接采用国标作为地标,深圳、上海等可能编写地标。 • 2008年,油气回收认证体系建立 • 中国油气回收法规制定的驱动力 • 2008,奥运会 北京 1042站 • 2010,世博会 上海 ~1000站 • 2010,亚运会 广州 • 中国油气回收法规特点 • 欧标与美标的结合体 • 暂无对油气回收效率的要求 • 气液比:1.0-1.2 • 针对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相关法规出台在即 • 企业将制定自己相应的企业标准

  26. 总结 • 加油站对环境的危害推动相关环保法规的发展,法规的发展推动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 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地下设置监测系统的正常工作将极大降低汽油挥发成油气的比例,减少加油站业主的经济损失。 • 吸收欧美加油站环保法规与技术发展的精华, 根据中国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产品, 达到中国环保法规要求.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