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性別指標與性別主流化

 性別指標與性別主流化. 通識課程:兩性平等教育 任課教師:潘麗琪. 單元學習重點. 性別平等議題 性別指標 性別主流化 族群融合. 性別平等?. 姓氏權 祭祀權 財產繼承 情慾自主 身體自主權 生育控制權、人工生殖、領養. 性別認同 教育與工作機會 家庭分工 公職 醫療照護 家暴 婚姻. 性別指標. 行政院主計處:就業、教育、所得分配 行政院衛生署:醫療 行政院警政署:公共安全 行政院內政部:人口、社會福利 中央選舉委員會:社會參與 行政院銓敘部、新聞局及環境保護署:公務人員數. 性別平等?. 「男主外,女主內」

kamuzu
Download Presentation

 性別指標與性別主流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性別指標與性別主流化 通識課程:兩性平等教育 任課教師:潘麗琪

  2. 單元學習重點 • 性別平等議題 • 性別指標 • 性別主流化 • 族群融合

  3. 性別平等? • 姓氏權 • 祭祀權 • 財產繼承 • 情慾自主 • 身體自主權 • 生育控制權、人工生殖、領養 • 性別認同 • 教育與工作機會 • 家庭分工 • 公職 • 醫療照護 • 家暴 • 婚姻

  4. 性別指標 • 行政院主計處:就業、教育、所得分配 • 行政院衛生署:醫療 • 行政院警政署:公共安全 • 行政院內政部:人口、社會福利 • 中央選舉委員會:社會參與 • 行政院銓敘部、新聞局及環境保護署:公務人員數

  5. 性別平等? • 「男主外,女主內」 • 八成以上的家庭的家事分工仍由女性負責 • 女性花在家事、育兒的時間為男性的2.83倍 • 工作不過是點綴,女性仍應以家庭為重。有職女性每天除了上班之外,平均還要花四個小時於照顧小孩、老人和做家事

  6. 性別平等? • 經濟機會:女性貧窮的比例高於男性 • 根據111人力銀行「2005台灣上班族薪資調查」,男生平均薪資37,927元,女生平均薪資28,363元,男生比女生多了9,564元,男生是女生的1.3倍,女生薪資只有男生的75% • 求才廣告中有明顯的性別差別待遇,例如招募「主管經理人員」、「佐理人員」、以及「專業技術人員」這三項職務類型,都有65%-70%限招募男性;而「祕書」、「會計出納」、「服務人員」這三項職務類型則有68%-88%限女性

  7. 性別與醫療 • 民國91年整體死亡率男性是女性的1.6倍 • 民國90年女性肺癌死亡率為3.3%,雖較英(26%)美(22.5%)少,但台灣女性大都不抽菸,此死亡率值得探究 • 民國91年肝癌標準化死亡率為13.9人,高於新加坡 (1.8) • 民國89年乳癌發病率為每十萬人中42.65人;民國91年死亡率人數為每十萬人是9.3 • 民國89年婦女子宮頸侵襲癌發生率為每十萬人中有23.7人;民國91年子宮頸癌死亡率標準化死亡率是7.0 • 民國92年淋病發生率達33%

  8. 性別與醫療 • 心血管疾病不再是男性專屬疾病 • 腦血管意外,男為女的1.3倍 • 心臟病男性為女性的1.4倍 • 高血壓性疾病,男性為女性的1.0倍 • 傳統的疾病論述認為男性外出工作、生活緊張、壓力大,因而易患高血壓、中風、心血管疾病,如今女性外出工作增加,家事亦無法倖免,蠟燭兩頭燒的結果,女性的生活緊張及壓力更大

  9. 性別平等? • 傳統的公共衛生單位沒有婦女健康的概念,婦女健康包含在「婦幼衛生」項下 • 國家及社會對婦女的健康關注僅止於生育方面 • 在生育內,婦女所受到的醫療及健康照顧不是不足,就是因過度醫療(如:大量的剖腹產及子宮切除)而造成傷害 • 利用傳統的婦女照顧功能,卻忽略其健康權利,照顧被視為愛心工作或家務,使得家人照顧者沒有報償

  10. 性別平等?

  11. 性別平等? • 政治參與和決策機制:男>女 • 截至2004年底,台灣女性參政比率約為20%,距行政院的婦女政策綱領「女性參政突破三成,並邁向四成」的目標尚遠,較北歐瑞典、丹麥、挪威、芬蘭等國36%-45%為低

  12. 性別平等? • 「男性加害、女性被害」現象於近年的急速惡化 • 近年每年約為一萬人,暴力犯罪女性被害人佔被害人比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上下(未納入暴力犯罪類型的家庭暴力) • 女性比男性易於遭受親密伴侶的暴力 • 女性佔暴力犯罪加害者的比例90年為5.84%,93年為5.90% • 性交易市場:女性占大多數比例

  13. 性別主流化

  14. 性別主流化之定義 • 聯合國經濟暨社會理事會(ECOSOC)的定義 • 終極目標是達成性別的實質平等 • 強調在各領域各層面的所有政策及計畫中,融入性別觀點之重要性,以降低不平等現象,將性別觀點主流化,並評估男、女在各種領域與層面的各種行動、立法、政策或方案的過程 • 為一種策略,將女性與男性所關心的事與經驗特別標出,並成為所有政治、經濟與社會層面各類的政策與方案,在設計、執行、監督與評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將達成男、女平等的受益

  15. 性別主流化之定義 • 性別主流化( Gender Mainstreaming ) • 將性別觀念融入主流政策與司法的制訂 • 排除所有阻撓女性及其他弱勢性別(男女性別、跨性別)全面參與社會發展的障礙,改變社會結構、制度,創造性別平等社會

  16. 台灣建構性別主流化之策略 • 追求兩性均等受惠,將不同性別觀點、經驗於需求,納入並反映於立法、政策擬定、計畫規劃、方案設計、資源分配、人才培育、及組織的建構中,以帶動深層的組織變革,打造一個符合性別正義的社會 • 成立中央與地方的性別專責單位,展開具性別意識之持續性追蹤研究,評估並藉以建構合宜的性別政策

  17. 性別主流化之沿革 • 1945-1985 強調婦女權益保障 • 1985年「性別主流化」:消除「性別盲」,給予不同性別者更多選擇機會 • 1990年代 婦女權益保障立法啟動 • 1995年「性別主流化」落實性別平等行動策略 • 2000年代 性別主流化觀念的引進 • 2004年6月 性別平等教育法的訂定 • 2005年9月 性別主流化意識培力 • 2005年代總統府成立性別主流化諮詢顧問小組 • 2005年12月行政院性別主流化實施計畫

  18. 性別主流化與法規 • 1994年 「民法親屬篇」 • 1997年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 1998年 「家庭暴力防治法」 • 1999年 「刑法妨害性自主章」 • 2001年 「兩性工作平等法」 • 2002年 「民法親屬篇」 • 2004年 「性別平等教育法」 • 2005年 「性騷擾防治法」 • 2007年 「家庭暴力防治法」

  19. 追求性別平等之策略 • 家庭層面 • 消弭「男尊女卑」不平等的表現 • 避免性別刻板印象之複製

  20. 追求性別平等之策略 • 學校層面 • 透過學校課程的安排和教材內容的編寫,建立符合性別平等的性別角色認同 • 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校園空間的規劃、學校的組織制度,還有與同儕團體的互動等潛在課程

  21. 追求性別平等之策略 • 社會層面 • 解構以男性為中心的「父權體制」社會對女性地位之有形無形的束縛與壓制 • 在職場地位方面 • 消弭因為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而塑造出「女性的職業」與「男性的職業」 • 消弭男、女在薪資待遇上之分別 • 消弭「單身條款」、 「禁孕條款」、職場性騷擾等影響女性就業的機會和意願

  22. 追求性別平等之策略 • 在公民權利方面 • 改變過去以男性的思考方式及價值觀為主的法律及政治,如:女子禁婚期間的限制 • 修訂民法親屬編、實施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等教育法,以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的實質平等 • 取消女性參政權取得的限制 • 解除考試、人力聘用、組織架構對性別的限制 • 消弭預算、政策制定及醫療對性別的不平等現象

  23. 追求性別平等之策略 • 在傳媒印象方面 • 媒體呈現之訊息,時常充斥物化女性的意涵 • 透過學校進行媒體素養教育,以學習判斷、正確解讀媒體傳播的訊息 • 媒體必須善盡社會責任,以建立正確的性別價值觀為己任

  24. 性別主流化:政府機構與相關網站 • 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http://cwrp.moi.gov.tw/ • 行政院性別平等專責機制專區:婦女聯合網站http://www.womenweb.org.tw/mainweb/document/index.asp • 行政院主計處:性別統計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259&CtUnit=370&BaseDSD=7 • 行政院人事局性別主流化專區http://www.cpa.gov.tw/mp.asp?mp=23

  25. 族群融合

  26. 性別平等? • 再婚:男>女(3.23倍) • 與外族通婚:男>女(7.03倍)

  27. 性別平等? • 外籍配偶 • 生子機器 • 經濟權 • 工作權 • 國籍歸化 • 社會認同:大陸妹、陸茶、越南新娘?

  28. 族群 • 在特定時間內占據某一空間,物種相同所組成的個體群 • 同一族群的人幾乎有相同的生活習慣、語言、風俗等 • 通常指共同組成一個大社會中的群體,他們主張或著相信自己有某種血緣上、體質上、文化上、意識上,或其他的共同特性,足以用來何其他人進行有意義的區分

  29. 同化assimilation • 使不相同的事物逐漸變成相近或相同 • 民族傳統不同的個人或文化體系,在接觸後,被溶入社會上占支配地位的文化,而改變其原有的習慣與觀念,且接受了新環境與新觀念融化的社會過程 • 民族同化:一個民族放棄自己的語文﹑生活方式等同化於另一個民族的現象。其方式有二,一種是自然同化,另一種方式則為強制同化

  30. 融合、涵化 • 融化匯合,合成一體 • 涵化(acculturation)(Gans, 1997) • 認同與採行強勢的主流文化,可是並不一定必須進行社會的整合與同化 • 依舊保存族群身份與色彩(ethnic retention),但是進行文化的涵化,重視多元主義的樣貌 • 族群融合 • 社會的主流強勢文化力量龐大,可以滲透發揮涵化作用,可是,並不必然進行全面社會整合,讓族群團體依舊可以保留其身份與色彩 • 台灣+外籍配偶=台灣新住民?

  31. 外籍配偶社區服務據點 • 屏東縣自95年起相繼成立鹽埔、琉球、佳冬「外籍配偶社區服務據點」

  32. 新移民中心重視性向發展 日學者來台取經 • 平鎮市忠貞國小的新移民學習中心,長期挹注外籍配偶在生活、語言、知識學習的資源 • 靠著新移民志工群的熱誠,讓舊移民現身說法過來人的經驗,以「學姊學妹制」輔導新移民,讓新移民縮短適應不良期

  33. 新移民新春聯誼 展現異國風情 • 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截至97年10月底,台南市外籍配偶人數為2881人,大陸配偶為7418人,合計1萬299人,佔台南市人口比例1.3%。 • 台南市政府在安平西門國小舉辦新移民新春聯誼暨文化體驗活動,邀請新移民與家人共享家鄉美食,吸引近千名新移民參加。 • 會場透過遊戲、美食(台、越、印、泰及中國)、音樂、舞蹈表演、東南亞文物展及,體驗異國文化之美。 內容提供者:聯合知識庫 照片之著作權利屬原權利人所有,僅供瀏覽之用,如有他用須取得原權利人授權。

  34. 外籍配偶與職業訓練 • 職訓中心為強化外籍或大陸配偶就業能力,自辦或委辦職訓課程,並補助參加一個月以上職訓的外籍或大陸配偶臨時托育費或酬勞費,讓這些外籍配偶可以安心參加職訓,並減輕其經濟負擔

  35. 陸配工作權鬆綁 • 台灣大陸配偶超過20萬人 • 2009年六月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放寬陸配在台工作權 • 勞委會修正保母的報考資格,2010年1月1日起,合法來台的大陸配偶,只要持有居留證,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就能報考保母

  36. 陸配依親居留可工作 •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2009年4月23日初審通過「兩岸條例修正草案」 • 開放中國配偶在台工作權,只要入境通過面談取得依親居留資格,即可在台工作 • 取消現行財產只能繼承二百萬元的上限,取得長期居留權者,可繼承不動產 • 取消現行須來台團聚二年,才可申請依親居留的規定 • 未來陸配取得身分證時間將由八年縮短為六年,且已在台團聚的時間,可依相關規定併計

  37. 性別平權 • 世界人權宣言:「全人類生而自由,且享有平等之尊嚴與權利。」 • 我國憲法第7條:「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 律平等。」

  38. 性別平等=尊重、平權與正義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39. 版 權 聲 明

More Related